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民宿行业发展迅猛,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民宿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仅2020年整个春节期间,旅游行业损失至少在5000亿元以上,疫情也使得民宿行业近乎停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控制人员流动、关闭人员密集场所,一系列举措锁住了大消费群体,客观上减少了文旅消费支出。因此,恢复民宿产业重振消费者消费信心是关键。
关键词:新冠疫情;民宿产业;旅游复苏
一、背景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行业的整体影响
疫情发生后,由于防控工作并未结束,所以对于旅游行业的影响并无具体数据。但仅以春节期间的数据对比,在2019年的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据旅游平台预测,按照这一增速,预计2020年春节旅游人次将达4.5亿。去哪儿网CEO陈刚透露,目前包括航司、代理商、在线旅游平台等整个行业的现金流都处于紧张状态,而去哪儿网已经垫资近10个亿。1月20日至21日,A股餐饮旅游板块连续两日大跌,跌幅过6%。这些都表明了疫情之下整个行业的生存状态。
(二)疫情对民宿行业的冲击表现
2018年国家出台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鼓励发展租赁式公寓、民宿客栈等旅游短租服务。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旅游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从旅游民宿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等级和标志、基本要求、等级划分条件、等级划分办法7个方面进一步做出了明确,对促进我国民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民宿房东数为23.7万人,房源数为59.2万套;2018年,两个数字分别上升至32.5万人和107.2万套,民宿机构化经营趋势明显。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整个春节期间,旅游行业损失至少在5000亿元以上,疫情也使得民宿行业近乎停滞。
二、现状分析
(一)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弱,投资信心受挫
近几年才兴起的民宿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初期以小微型零散式发展为主,弱不禁风。疫情造成客源骤降、订单大量取消,营收趋近于无,“有出无进”使经营者门生存压力骤增。尤其是刚进入民宿市场的投资者,前期基础建设、广告营销、招工培训等投入大、借贷多,纷纷倒闭。少数农户“农家乐”自建自营型市场竞争力弱,无法满足疫情后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和行业标准。
(二)客群消费动力与能力形成博弈,挑战与机遇“比肩”
后疫情时期,人们“疗伤”、释放压力、和谐家庭社会关系的消费需求空间,将为新的消费增长带来可能。虽然对于高收入阶层而言,疫情可能进一步强化康养的价值追求,一定程度刺激消费行动。但是对于消费市场潜力主体的普通工薪阶层而言,物价波动,基本生活成本增加,势必未来会压缩旅游休闲消费开支。
三、短期:有效补“血”与“刺激消费”并举
解决零收益或低收益带来的资金紧缺和人才流失问题,是民宿产业“活下去”的当务之急,也是稳定中小型民宿产业投资主体市场信心的根本举措。成都市出台了民宿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笔者认为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入手。
(一)从供给侧入手:开源节流,“救活”投资主体
以壓缩开支的方式最大程度维持现金流,是眼下投资主体缓解生存危机最直接的举措。发挥党委政府积极作用,一方面要积极运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社保扶持政策等行政手段,有效帮助企业“节流”,减少投资主体经济压力。比如,给予专项补贴、减税减费、社保缴费、降息借贷、延期还款等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鼓励、引导投资主体建立“危机防控”联盟,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实现内部抱团“自救”,通过思维碰撞将业务培训、营销推广推到“线上”,积极开辟新的客源渠道。
(二)从需求侧入手:多措促销,“激活”客群消费
短时期内尽快刺激消费行为,必须要紧紧抓住“安全卫生保障”和“消费能力提升”两个核心。一方面在从业人员管理、卫生消防安全保障、人性化服务等方面规范标准化操作流程,最大程度消除消费者卫生安全顾虑。重点锁住“入口(空气、食物)”和“出口(污水、垃圾)”两道关口,严把“重消毒、勤通风、保水封、阻接触、慎垃圾”十五字口诀;另一方面要以保证客观消费力为重点,引导行业联合发放乡村旅游消费礼包,激活市场潜在游客与租客。向疫情防控特殊贡献人群、退休军人干部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发放或定向购买民宿产业消费券。引导民宿经营主体在县域内开展门票、餐饮、行车租赁、住宿等互相连带消费送券,或在区县间合作互送消费优惠券共享游客。
四、中长期:加强制度保障,搭建功能集成性平台协会
以党委政府为核心引领,形成长期关心关注民宿产业发展的联合力量,在“嘘寒问暖”中了解实际需求,推进制度建设与平台建设两手抓,从而走出一条引领高品质旅游消费、创造新动能旅游市场的新路径。除了制定和完善民宿相关政策,为民宿产业提供系统性、标准化的制度保障之外,还可以由政府出面引导,建立功能集成性民宿协会,为民宿产业抱团发展激活组织力量。
一是强化行业内部危机管理,制定《民宿行业应对突发危机方案(预案)》,加快推进民宿产业抗风险能力建设。增强行业风险防控意识,从资金、人力、营销、服务品质等方面制定标准化应对方法与流程。二是强化行业建立内外互通的良好运营合作,加快行业的抱团式发展。对接政府各项政策资源,建立“民宿网”,利用线上平台资源开展整体性、分批次营销推广、技能培训,增加与其他地区或产业的合作机会,鼓励“民宿+”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强化行业内部自律,加快行业诚信建设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制定完善《章程》,明确会员单位义务与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的征信机制,引导行业内部有效加强自我监督。
参考文献
[1] 王少华,王璐,王梦茵,等.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冲击表征及影响机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2):1-7.
[2] 夏杰长,丰晓旭.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3):3-10.
[3] 党红艳. 重大疫情中旅游危机的演化机理及应对策略[J]. 宏观经济管理,2020(5):43 - 50.
[4] 翟健.乡建背景下的精品民宿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6.
关键词:新冠疫情;民宿产业;旅游复苏
一、背景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行业的整体影响
疫情发生后,由于防控工作并未结束,所以对于旅游行业的影响并无具体数据。但仅以春节期间的数据对比,在2019年的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据旅游平台预测,按照这一增速,预计2020年春节旅游人次将达4.5亿。去哪儿网CEO陈刚透露,目前包括航司、代理商、在线旅游平台等整个行业的现金流都处于紧张状态,而去哪儿网已经垫资近10个亿。1月20日至21日,A股餐饮旅游板块连续两日大跌,跌幅过6%。这些都表明了疫情之下整个行业的生存状态。
(二)疫情对民宿行业的冲击表现
2018年国家出台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鼓励发展租赁式公寓、民宿客栈等旅游短租服务。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旅游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从旅游民宿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等级和标志、基本要求、等级划分条件、等级划分办法7个方面进一步做出了明确,对促进我国民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民宿房东数为23.7万人,房源数为59.2万套;2018年,两个数字分别上升至32.5万人和107.2万套,民宿机构化经营趋势明显。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整个春节期间,旅游行业损失至少在5000亿元以上,疫情也使得民宿行业近乎停滞。
二、现状分析
(一)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弱,投资信心受挫
近几年才兴起的民宿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初期以小微型零散式发展为主,弱不禁风。疫情造成客源骤降、订单大量取消,营收趋近于无,“有出无进”使经营者门生存压力骤增。尤其是刚进入民宿市场的投资者,前期基础建设、广告营销、招工培训等投入大、借贷多,纷纷倒闭。少数农户“农家乐”自建自营型市场竞争力弱,无法满足疫情后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和行业标准。
(二)客群消费动力与能力形成博弈,挑战与机遇“比肩”
后疫情时期,人们“疗伤”、释放压力、和谐家庭社会关系的消费需求空间,将为新的消费增长带来可能。虽然对于高收入阶层而言,疫情可能进一步强化康养的价值追求,一定程度刺激消费行动。但是对于消费市场潜力主体的普通工薪阶层而言,物价波动,基本生活成本增加,势必未来会压缩旅游休闲消费开支。
三、短期:有效补“血”与“刺激消费”并举
解决零收益或低收益带来的资金紧缺和人才流失问题,是民宿产业“活下去”的当务之急,也是稳定中小型民宿产业投资主体市场信心的根本举措。成都市出台了民宿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笔者认为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入手。
(一)从供给侧入手:开源节流,“救活”投资主体
以壓缩开支的方式最大程度维持现金流,是眼下投资主体缓解生存危机最直接的举措。发挥党委政府积极作用,一方面要积极运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社保扶持政策等行政手段,有效帮助企业“节流”,减少投资主体经济压力。比如,给予专项补贴、减税减费、社保缴费、降息借贷、延期还款等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鼓励、引导投资主体建立“危机防控”联盟,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实现内部抱团“自救”,通过思维碰撞将业务培训、营销推广推到“线上”,积极开辟新的客源渠道。
(二)从需求侧入手:多措促销,“激活”客群消费
短时期内尽快刺激消费行为,必须要紧紧抓住“安全卫生保障”和“消费能力提升”两个核心。一方面在从业人员管理、卫生消防安全保障、人性化服务等方面规范标准化操作流程,最大程度消除消费者卫生安全顾虑。重点锁住“入口(空气、食物)”和“出口(污水、垃圾)”两道关口,严把“重消毒、勤通风、保水封、阻接触、慎垃圾”十五字口诀;另一方面要以保证客观消费力为重点,引导行业联合发放乡村旅游消费礼包,激活市场潜在游客与租客。向疫情防控特殊贡献人群、退休军人干部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发放或定向购买民宿产业消费券。引导民宿经营主体在县域内开展门票、餐饮、行车租赁、住宿等互相连带消费送券,或在区县间合作互送消费优惠券共享游客。
四、中长期:加强制度保障,搭建功能集成性平台协会
以党委政府为核心引领,形成长期关心关注民宿产业发展的联合力量,在“嘘寒问暖”中了解实际需求,推进制度建设与平台建设两手抓,从而走出一条引领高品质旅游消费、创造新动能旅游市场的新路径。除了制定和完善民宿相关政策,为民宿产业提供系统性、标准化的制度保障之外,还可以由政府出面引导,建立功能集成性民宿协会,为民宿产业抱团发展激活组织力量。
一是强化行业内部危机管理,制定《民宿行业应对突发危机方案(预案)》,加快推进民宿产业抗风险能力建设。增强行业风险防控意识,从资金、人力、营销、服务品质等方面制定标准化应对方法与流程。二是强化行业建立内外互通的良好运营合作,加快行业的抱团式发展。对接政府各项政策资源,建立“民宿网”,利用线上平台资源开展整体性、分批次营销推广、技能培训,增加与其他地区或产业的合作机会,鼓励“民宿+”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强化行业内部自律,加快行业诚信建设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制定完善《章程》,明确会员单位义务与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的征信机制,引导行业内部有效加强自我监督。
参考文献
[1] 王少华,王璐,王梦茵,等.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冲击表征及影响机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2):1-7.
[2] 夏杰长,丰晓旭.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3):3-10.
[3] 党红艳. 重大疫情中旅游危机的演化机理及应对策略[J]. 宏观经济管理,2020(5):43 - 50.
[4] 翟健.乡建背景下的精品民宿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