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5G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相关人员必须要探讨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才能够满足当前广大网民的实际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本地承载业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5G的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思路,并且分析新型城域承载网面临的挑战,给出相应的运营建议,旨在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推动新型城域承载网的顺利建设。
关键词:5G技术;新型城域承载网;建设思路
引言
新型城域承载网的构建,主要是因为5G技术取得快速发展,通过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能够有效解决本地承载业务的不足,但是在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过程中,由于其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会面临着较大的阻碍。基于5G技术背景之下,相关人员必须要意识到,目前各种新型业务不断增加,仅仅依赖于本地承载业务难以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基于本地承载业务,探讨如何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提出新的目标部署,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正视当前时代提出来的挑战,采取有效的方式运营,才能够推动各大运营商网络转型。
一、本地承载业务的现状及其问题
1.1本地承载业务的现状
目前各大运营商在本地网层面均包含着许多张网络,例如本地承载网、IP城域网等等。每一张网络都负责不同的业务,从而能够满足私人以及单位的需要。以IP城域网为例,主要能够解决公众宽带以及政企互联网专线接入,一般情况之下都会采取双星形结构。本地承载网则能够解决移动核心网业务接入,例如本地网基站、汇聚设备、BSCRNC等等。IPRAIN回传网则是为了能够解决运营商的移动业务流量,并且能够满足提速降费的投资压缩。IDC方面则主要是以政企主机托管业务SP网络接入为主。各大运营商通过布局不同的网络,能够有效承载当地的业务。
1.2本地承载业务的问题
随着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架构必须要进行转型,才能够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导致本地承载业务面临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当前的网络层级不断增加,使得各大运营商在扩容以及运维方面增加了成本,降低了自己的经济效益。并且很多运营商由于一些主要设备主要是采用人工维护的方式,而当前基于5G移动技术背景之下,其业务部署的方式更为复杂,时间较长,所以仅仅依赖于人工维护,无法满足当前本地业务承载发展的实际需要。很多设备跳数较多,故障点发生较为频繁,使得用户体验较差,并且不能够满足当前网络发展的实际需要。随着5G核心网、IMS虚拟化部署和城域网VBAS的试点推进,现有的网络架构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实际发展的需要。且由于用户在当前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需求,现有的本地业务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本地业务承载面临着较大的阻碍。
二、新型城域承载网的构建思路
2.1新型城域承载网的目标部署
基于5G技术背景之下,运营商必须要通过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才能够有效带动自身的快速发展。基于5G的新型城域承载网应该要以统一业务承载为主要目标,并且可以面向互联网以及相关网络功能虚拟化发展。例如相关人员可以统一承载,利用一张网就能够包含所有业务,实现移动基站回传、互联网专线、政企专线组网的统一承载,避免在运维过程中增加自己的人力以及物力成本。又例如,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简化当前的协议,直接利用路由协议分配标签,有效简化当前的控制平面,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更加顺利。当前,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必须要朝着互聯网化转型,利用SDN、NFV技术能够有效实现网络资源的统一调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自助服务,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能够相较于传统的本地承载业务有着较大的突破。
2.2新型城域承载网组网解决方案
基于5G的新型城域承载网应该要以DC为中心组成相应的网络架构,主要包含组网架构、业务承载、流量模型、业务编排、云网协同等五个方面。在组网架构方面,可以构建一个类似于DC的spineleaf架构,整个本地网都能够成为一个AS,进而能够根据业务保护需要部署相应的层级。对于业务承载模块,则要求所有业务都需要由各leaf节点接入,例如5G移动业务回传、政企专租线组网、宽带等等。比如政企专租线组网可以利用两层或者是三层接入技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接入方式,有效拓宽5G业务承载能力。而流量模型则要求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通过接入leaf进入,进而能够通过相应的L3VPN,绑定无线业务,封装之后再转发至DC相应通讯云资源地实现与核心网的互访。在业务编排模块则需要相关人员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开放多种功能,有效满足当前实际发展的需要。而云网协同则要求能够实现相关用户在线申请多种服务,配备不同的厂家设备,进而能够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协同。
三、新型城域承载网面临的挑战
新型城域承载网的构建是当前时代发展所趋,但是由于我国5G技术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挑战。基于5G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采用了较为新的技术,从而能够使得网络设备控制与转发相分离,有效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虽然能够有效统一业务承载,但是当前新型城域承载网的运营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例如相关人员无法再使用传统的网络与设备维护技术,运维人员必须要朝着IP综合型维护转型,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基础维护能力,满足当前网络与设备维护的实际需要。并且业务开放方面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命令行,需要相关人员利用业务编程,有效提高相关的业务开放工作。如果想要实现简化协议的目标,需要维护人员全心学习有关的技术,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能够部署各种类型的业务,才能够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的目标得以实现,导致当前新型城域承载网在构建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四、新型城域承载网的运营建议
当前,基于5G的新型城域承载网能够满足政企大客户以及公众互联网的上网需求,但是当前新型城域承载网尚未实现大规模的业务承载,所以为了能够有效运营新型城域承载网,相关人员需要采取有效路径,分阶段推动新型城域承载网部署。
首先,在新型城域承载网建设初期,相关人员可以基于当前的5G技术,选择相应的城市进行新型城域承载网建设试点,了解当前存在的不足。然后在新型城域承载网建设中期,通过验证,不断地扩大试点规模,扩大业务以及节点规模,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能够实现业务自助开通。最后,能够实现新型城域承载网全面覆盖,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实现统一承载,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分析新型城域承载网所要面临的挑战,不断的培训相关技术人员,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更加顺利。通过引进大量的技术人才,增加技术设备投入,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能够更加顺利,有效,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
五、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5G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虽然我国在5G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难题,但是相关科研人员通过不断努力克服当前的困难,积极建设新型城域承载网,有效满足我国公众以及政企单位的实际需要。当前,基于舞姬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了解基于5G移动技术背景之下建设新型城域承载网所要面临的挑战,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组网,实现相应的目标,有效解决当前本地承载业务的问题,进而能够推动新型城域承载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自身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沛.广电5G城域承载网规划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0,47(11):72 -77.
[2]薛强,屠礼彪.面向5G的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思路探讨与实践[J].邮电设计技术,2020(01):25-31.
[3]王明蓉,王斌,王林.面向5G业务承载的新型智能城域网重构与思考[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9(06):44-47.
[4]马俊.5G承载网的关键技术及其组网方案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 36(08):175-178.
关键词:5G技术;新型城域承载网;建设思路
引言
新型城域承载网的构建,主要是因为5G技术取得快速发展,通过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能够有效解决本地承载业务的不足,但是在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过程中,由于其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会面临着较大的阻碍。基于5G技术背景之下,相关人员必须要意识到,目前各种新型业务不断增加,仅仅依赖于本地承载业务难以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基于本地承载业务,探讨如何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提出新的目标部署,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正视当前时代提出来的挑战,采取有效的方式运营,才能够推动各大运营商网络转型。
一、本地承载业务的现状及其问题
1.1本地承载业务的现状
目前各大运营商在本地网层面均包含着许多张网络,例如本地承载网、IP城域网等等。每一张网络都负责不同的业务,从而能够满足私人以及单位的需要。以IP城域网为例,主要能够解决公众宽带以及政企互联网专线接入,一般情况之下都会采取双星形结构。本地承载网则能够解决移动核心网业务接入,例如本地网基站、汇聚设备、BSCRNC等等。IPRAIN回传网则是为了能够解决运营商的移动业务流量,并且能够满足提速降费的投资压缩。IDC方面则主要是以政企主机托管业务SP网络接入为主。各大运营商通过布局不同的网络,能够有效承载当地的业务。
1.2本地承载业务的问题
随着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架构必须要进行转型,才能够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导致本地承载业务面临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当前的网络层级不断增加,使得各大运营商在扩容以及运维方面增加了成本,降低了自己的经济效益。并且很多运营商由于一些主要设备主要是采用人工维护的方式,而当前基于5G移动技术背景之下,其业务部署的方式更为复杂,时间较长,所以仅仅依赖于人工维护,无法满足当前本地业务承载发展的实际需要。很多设备跳数较多,故障点发生较为频繁,使得用户体验较差,并且不能够满足当前网络发展的实际需要。随着5G核心网、IMS虚拟化部署和城域网VBAS的试点推进,现有的网络架构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实际发展的需要。且由于用户在当前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需求,现有的本地业务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本地业务承载面临着较大的阻碍。
二、新型城域承载网的构建思路
2.1新型城域承载网的目标部署
基于5G技术背景之下,运营商必须要通过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才能够有效带动自身的快速发展。基于5G的新型城域承载网应该要以统一业务承载为主要目标,并且可以面向互联网以及相关网络功能虚拟化发展。例如相关人员可以统一承载,利用一张网就能够包含所有业务,实现移动基站回传、互联网专线、政企专线组网的统一承载,避免在运维过程中增加自己的人力以及物力成本。又例如,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简化当前的协议,直接利用路由协议分配标签,有效简化当前的控制平面,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更加顺利。当前,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必须要朝着互聯网化转型,利用SDN、NFV技术能够有效实现网络资源的统一调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自助服务,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能够相较于传统的本地承载业务有着较大的突破。
2.2新型城域承载网组网解决方案
基于5G的新型城域承载网应该要以DC为中心组成相应的网络架构,主要包含组网架构、业务承载、流量模型、业务编排、云网协同等五个方面。在组网架构方面,可以构建一个类似于DC的spineleaf架构,整个本地网都能够成为一个AS,进而能够根据业务保护需要部署相应的层级。对于业务承载模块,则要求所有业务都需要由各leaf节点接入,例如5G移动业务回传、政企专租线组网、宽带等等。比如政企专租线组网可以利用两层或者是三层接入技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接入方式,有效拓宽5G业务承载能力。而流量模型则要求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通过接入leaf进入,进而能够通过相应的L3VPN,绑定无线业务,封装之后再转发至DC相应通讯云资源地实现与核心网的互访。在业务编排模块则需要相关人员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开放多种功能,有效满足当前实际发展的需要。而云网协同则要求能够实现相关用户在线申请多种服务,配备不同的厂家设备,进而能够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协同。
三、新型城域承载网面临的挑战
新型城域承载网的构建是当前时代发展所趋,但是由于我国5G技术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挑战。基于5G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采用了较为新的技术,从而能够使得网络设备控制与转发相分离,有效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虽然能够有效统一业务承载,但是当前新型城域承载网的运营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例如相关人员无法再使用传统的网络与设备维护技术,运维人员必须要朝着IP综合型维护转型,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基础维护能力,满足当前网络与设备维护的实际需要。并且业务开放方面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命令行,需要相关人员利用业务编程,有效提高相关的业务开放工作。如果想要实现简化协议的目标,需要维护人员全心学习有关的技术,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能够部署各种类型的业务,才能够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的目标得以实现,导致当前新型城域承载网在构建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四、新型城域承载网的运营建议
当前,基于5G的新型城域承载网能够满足政企大客户以及公众互联网的上网需求,但是当前新型城域承载网尚未实现大规模的业务承载,所以为了能够有效运营新型城域承载网,相关人员需要采取有效路径,分阶段推动新型城域承载网部署。
首先,在新型城域承载网建设初期,相关人员可以基于当前的5G技术,选择相应的城市进行新型城域承载网建设试点,了解当前存在的不足。然后在新型城域承载网建设中期,通过验证,不断地扩大试点规模,扩大业务以及节点规模,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能够实现业务自助开通。最后,能够实现新型城域承载网全面覆盖,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实现统一承载,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分析新型城域承载网所要面临的挑战,不断的培训相关技术人员,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更加顺利。通过引进大量的技术人才,增加技术设备投入,使得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能够更加顺利,有效,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
五、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5G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虽然我国在5G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难题,但是相关科研人员通过不断努力克服当前的困难,积极建设新型城域承载网,有效满足我国公众以及政企单位的实际需要。当前,基于舞姬构建新型城域承载网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了解基于5G移动技术背景之下建设新型城域承载网所要面临的挑战,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组网,实现相应的目标,有效解决当前本地承载业务的问题,进而能够推动新型城域承载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自身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沛.广电5G城域承载网规划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0,47(11):72 -77.
[2]薛强,屠礼彪.面向5G的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思路探讨与实践[J].邮电设计技术,2020(01):25-31.
[3]王明蓉,王斌,王林.面向5G业务承载的新型智能城域网重构与思考[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9(06):44-47.
[4]马俊.5G承载网的关键技术及其组网方案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 36(08):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