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回归生活的必要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人文素质课程,人文素质的提高要靠长期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真正的改变是意识的改变,心灵深处的改变,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日常生活既是学生锻炼学习的舞台,也是人文素质课程最终的服务对象。
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诚实、关爱、谦让、勤劳等好的品德可以促进家庭和睦、朋友帮扶、邻里互敬、同事友爱,处处体现出价值,表现出了无穷魅力。
好的品德的养成来自学生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课程内容回归生活,道德品质和技能的培养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不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应当看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这种人文素养的课程,不是简单教给学生几个知识点的问题,不是简单记下来、背下来就万事大吉的事情。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要让课堂知识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当儿童面临生活中的问题时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2.教学模式单调。目前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还是限制在教室内进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无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也很难融入课堂,和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这种光靠教师的嘴和学生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变成被动地接受说教,单纯地从书本上接受具体知识的方式,无法满足课程回归生活的需要。
3.教学实践缺乏。小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当前的小学教育在活动课中普遍存在课时偏少,活动方式单一等情况。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要么是开设的活动课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么是活动方式单一,活动内容单一且无指向性。
三、课程回归生活的措施
1.结合日常生活需要,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是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学以致用,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
因此,无论是对教材的把握还是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选择上,都要既兼顾教材的指导作用,又要做足够的课外扩展,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教学方式方法。
2.结合日常生活选择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尽可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足够的案例,模拟情景进行教学。如,在感恩教育方面,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洗脚,帮妈妈做家务等。在安全教育方面,给学生播放一段学生放学后,马路上拥堵的交通问题视频,提示学生注意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在道德教育方面,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的故事,或者通过播放视频资料,让儿童懂得互相帮助,要有爱心。
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做了很大的改进,增加了很多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企图体现课程的情趣和童趣,使教材内容更有血有肉。但结合儿童的情趣爱好,这些资料是不够的,毕竟展现给学生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频资料和音像资料,弥补了平面教材的不足,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由于儿童的理解能力处在发展中,如果遇到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过程,便于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解。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不是仅仅在教室里进行,而且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中感悟很多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既要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又要体现活动的目的,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
(作者单位:安徽铜陵市杨家山小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人文素质课程,人文素质的提高要靠长期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真正的改变是意识的改变,心灵深处的改变,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日常生活既是学生锻炼学习的舞台,也是人文素质课程最终的服务对象。
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诚实、关爱、谦让、勤劳等好的品德可以促进家庭和睦、朋友帮扶、邻里互敬、同事友爱,处处体现出价值,表现出了无穷魅力。
好的品德的养成来自学生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课程内容回归生活,道德品质和技能的培养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不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应当看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这种人文素养的课程,不是简单教给学生几个知识点的问题,不是简单记下来、背下来就万事大吉的事情。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要让课堂知识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当儿童面临生活中的问题时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2.教学模式单调。目前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还是限制在教室内进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无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也很难融入课堂,和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这种光靠教师的嘴和学生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变成被动地接受说教,单纯地从书本上接受具体知识的方式,无法满足课程回归生活的需要。
3.教学实践缺乏。小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当前的小学教育在活动课中普遍存在课时偏少,活动方式单一等情况。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要么是开设的活动课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么是活动方式单一,活动内容单一且无指向性。
三、课程回归生活的措施
1.结合日常生活需要,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是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学以致用,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
因此,无论是对教材的把握还是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选择上,都要既兼顾教材的指导作用,又要做足够的课外扩展,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教学方式方法。
2.结合日常生活选择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尽可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足够的案例,模拟情景进行教学。如,在感恩教育方面,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洗脚,帮妈妈做家务等。在安全教育方面,给学生播放一段学生放学后,马路上拥堵的交通问题视频,提示学生注意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在道德教育方面,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的故事,或者通过播放视频资料,让儿童懂得互相帮助,要有爱心。
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做了很大的改进,增加了很多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企图体现课程的情趣和童趣,使教材内容更有血有肉。但结合儿童的情趣爱好,这些资料是不够的,毕竟展现给学生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频资料和音像资料,弥补了平面教材的不足,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由于儿童的理解能力处在发展中,如果遇到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过程,便于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解。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不是仅仅在教室里进行,而且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中感悟很多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既要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又要体现活动的目的,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
(作者单位:安徽铜陵市杨家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