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逃课已成为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现象。仅针对逃课比较严重的学生,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这部分学生逃课的自身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了解决该部分同学逃课问题的对策:以安排这部分同学部分班级工作、为同学们服务为突破口,让该部分同学实现本来缺失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从而使该部分同学重新找回大学生活的意义,唤起该部分同学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其回归课堂。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1-0151-01
1大学生的逃课现状
逃课,已成为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根据调查收集的各种资料来看,偶尔逃课的学生占71%,经常逃课的学生占11%,从不逃课的学生只18%。虽然这个比例在不同的高校,由于高校的层次、校园文化氛围、学风氛围的不同会有所差异,但是,逃课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逃课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而且会影响学生本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让逃课的学生回归课堂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已经有部分作者对学生逃课的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以及学校原因等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逃课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偶尔逃课,只有11%左右的学生逃课比较严重,如何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让这部分逃课严重的同学回归课堂并认真学习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比较棘手的部分。
2通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经常逃课学生的逃课原因
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了至今仍广为流传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了5个等级:1)生存需要,如吃、喝、住处。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人身不会受到伤害,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依附于群体,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马斯洛更进一步指出:人的需要是天生的,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人的行为。而且,从基本的生存需要到复杂的自我实现需要,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只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现在的大学生,生存需要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即使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和学校也给予一定得政策扶持和经济帮助,吃饭、穿衣、住处等都能解决。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安全同样是有保障的。当代大学生的交际圈相对广泛,电话、网络等交际手段也非常方便,即使是经常逃课的学生,除个别有社交心理困难外,跟同宿舍、同班同学以及其他人的交往也不存在什么困难,所以社交需要也很容易得到满足。而对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不同的同学实现的程度则不一样,甚至差异很大。在不同的环境中,实现这两种需要所要具备的条件也不同,大学生活环境中所需要的条件就是学生自己的努力或者表现得到周围同学或老师的认可,基本上只要能做到下面一项或者几项,就能得到周围同学的尊重和自我实现:
1)学习成绩很好,在班级中成绩相对优秀。2)有某方面特长,比如书画或者音乐方面的,并能够以此为荣。3)担任班干部、学生会干部或者在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任职,经常参与和组织班级或学校的工作和活动,为同学们服务。
能够实现上述一项或者多项的同学,并不逃课或者只是偶尔逃一下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这些同学认为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很有意义,因为他们能够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得到周围同学更高程度的关注和尊重,从而实现尊重需要,继而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群体中,总会有些同学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在任何组织或社团中担任职务、也没有什么特长,极少有表现的机会,他们得到周围同学和老师关注的机会就比较少,从而缺乏被关注感和被尊重感,导致这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意义和动力,不想学习也不想去上课,各种活动也少有或者没有机会参加,能够引起他人关注和尊重的机会就越来越少,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就更加难以实现,从而带来更强的失落感和挫败感,结果就是感觉大学生活更加没有意义,逃课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如图1所示的恶性循环。2005年9月,对山西某大学的调查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逃课率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大一逃课率为12.4%,大二为24.3%,大四竟为50.5%。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大一刚开始,逃课的学生并不多,因为每个人都想通过努力实现自己更高级的需要,随着年级的提高,逃课同学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说明一部分同学是由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带来的挫败感而加入逃课队伍的。
3对策分析
要想改变经常逃课学生的现状,就要使这部分学生实现尊重需要,继而需要通过积极的方式實现自我价值。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上文已经讲过,途径有三条,下面对三条途径进行逐一分析。
如果通过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来实现尊重的需要,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因为这部分同学对学习乃至大学生活已经失去了兴趣,他们已经不想学习,如果想学习,他们也就不会经常旷课。所以,以学习为突破口很难实现。
如果以特长为突破口,这就更难实现,既然是特长,就不是一日之功,所以短时间内拥有一项本来没有的特长来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就非常困难。
既然以学习和特长为突破口很难实现这些同学的转变,那就只能通过为同学们服务这一条。虽然这些同学很可能并不是班干部或者学生会成员,但是辅导员可以经常地安排给这部分一定得工作来做,工作的安排要由易到难,一开始安排一些较容易的班级工作让这些同学负责完成,如果做的好就在班内提出表扬,如果做得不理想,就私下批评鼓励。渐渐地安排一些复杂的持续时间长的工作来由这部分同学完成。我们可以称这种模式为“志愿者式工作”,几乎每个人对做志愿者都是很热心的,这些同学也不例外。通过这些志愿者式的工作,可以引起其他同学对该部分同学的关注,从而这些同学从主观上也能觉得自己为同学们服务了很多,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图2左循环)。与此同时,辅导员要经常鼓励这部分同学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积极参加或者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渐渐地,这部分同学就会有越来越强的被关注感和被尊重感,从而重新找回大学生活的意义,旷课的行为也自然而然的减少直至消失,最终实现图2中右循环的良性循环发展。
4小结
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要让逃课严重的学生回归课堂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让这部分学生实现尊重的需要。这个突破口不是唯一的,但是通过“志愿者式工作”模式是辅导员能够操作的一种方式。开始,这部分同学在辅导员的帮助下走图2中的左循环模式,与此同时,辅导员要经常加强对该部分同学的鼓励和引导教育,帮助该部分同学最终走出一条图2中右循环的良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田正学,王小兵,王羚又等.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7.
[2]高宏亮,傅明冲.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8(1):
46-50.
[3]乔颖等.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1-0151-01
1大学生的逃课现状
逃课,已成为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根据调查收集的各种资料来看,偶尔逃课的学生占71%,经常逃课的学生占11%,从不逃课的学生只18%。虽然这个比例在不同的高校,由于高校的层次、校园文化氛围、学风氛围的不同会有所差异,但是,逃课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逃课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而且会影响学生本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让逃课的学生回归课堂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已经有部分作者对学生逃课的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以及学校原因等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逃课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偶尔逃课,只有11%左右的学生逃课比较严重,如何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让这部分逃课严重的同学回归课堂并认真学习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比较棘手的部分。
2通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经常逃课学生的逃课原因
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了至今仍广为流传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了5个等级:1)生存需要,如吃、喝、住处。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人身不会受到伤害,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依附于群体,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马斯洛更进一步指出:人的需要是天生的,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人的行为。而且,从基本的生存需要到复杂的自我实现需要,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只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现在的大学生,生存需要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即使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和学校也给予一定得政策扶持和经济帮助,吃饭、穿衣、住处等都能解决。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安全同样是有保障的。当代大学生的交际圈相对广泛,电话、网络等交际手段也非常方便,即使是经常逃课的学生,除个别有社交心理困难外,跟同宿舍、同班同学以及其他人的交往也不存在什么困难,所以社交需要也很容易得到满足。而对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不同的同学实现的程度则不一样,甚至差异很大。在不同的环境中,实现这两种需要所要具备的条件也不同,大学生活环境中所需要的条件就是学生自己的努力或者表现得到周围同学或老师的认可,基本上只要能做到下面一项或者几项,就能得到周围同学的尊重和自我实现:
1)学习成绩很好,在班级中成绩相对优秀。2)有某方面特长,比如书画或者音乐方面的,并能够以此为荣。3)担任班干部、学生会干部或者在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任职,经常参与和组织班级或学校的工作和活动,为同学们服务。
能够实现上述一项或者多项的同学,并不逃课或者只是偶尔逃一下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这些同学认为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很有意义,因为他们能够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得到周围同学更高程度的关注和尊重,从而实现尊重需要,继而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群体中,总会有些同学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在任何组织或社团中担任职务、也没有什么特长,极少有表现的机会,他们得到周围同学和老师关注的机会就比较少,从而缺乏被关注感和被尊重感,导致这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意义和动力,不想学习也不想去上课,各种活动也少有或者没有机会参加,能够引起他人关注和尊重的机会就越来越少,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就更加难以实现,从而带来更强的失落感和挫败感,结果就是感觉大学生活更加没有意义,逃课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如图1所示的恶性循环。2005年9月,对山西某大学的调查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逃课率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大一逃课率为12.4%,大二为24.3%,大四竟为50.5%。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大一刚开始,逃课的学生并不多,因为每个人都想通过努力实现自己更高级的需要,随着年级的提高,逃课同学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说明一部分同学是由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带来的挫败感而加入逃课队伍的。
3对策分析
要想改变经常逃课学生的现状,就要使这部分学生实现尊重需要,继而需要通过积极的方式實现自我价值。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上文已经讲过,途径有三条,下面对三条途径进行逐一分析。
如果通过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来实现尊重的需要,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因为这部分同学对学习乃至大学生活已经失去了兴趣,他们已经不想学习,如果想学习,他们也就不会经常旷课。所以,以学习为突破口很难实现。
如果以特长为突破口,这就更难实现,既然是特长,就不是一日之功,所以短时间内拥有一项本来没有的特长来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就非常困难。
既然以学习和特长为突破口很难实现这些同学的转变,那就只能通过为同学们服务这一条。虽然这些同学很可能并不是班干部或者学生会成员,但是辅导员可以经常地安排给这部分一定得工作来做,工作的安排要由易到难,一开始安排一些较容易的班级工作让这些同学负责完成,如果做的好就在班内提出表扬,如果做得不理想,就私下批评鼓励。渐渐地安排一些复杂的持续时间长的工作来由这部分同学完成。我们可以称这种模式为“志愿者式工作”,几乎每个人对做志愿者都是很热心的,这些同学也不例外。通过这些志愿者式的工作,可以引起其他同学对该部分同学的关注,从而这些同学从主观上也能觉得自己为同学们服务了很多,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图2左循环)。与此同时,辅导员要经常鼓励这部分同学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积极参加或者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渐渐地,这部分同学就会有越来越强的被关注感和被尊重感,从而重新找回大学生活的意义,旷课的行为也自然而然的减少直至消失,最终实现图2中右循环的良性循环发展。
4小结
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要让逃课严重的学生回归课堂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让这部分学生实现尊重的需要。这个突破口不是唯一的,但是通过“志愿者式工作”模式是辅导员能够操作的一种方式。开始,这部分同学在辅导员的帮助下走图2中的左循环模式,与此同时,辅导员要经常加强对该部分同学的鼓励和引导教育,帮助该部分同学最终走出一条图2中右循环的良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田正学,王小兵,王羚又等.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7.
[2]高宏亮,傅明冲.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8(1):
46-50.
[3]乔颖等.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