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觉可理解性的根源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解作为人类智能的本质特征,对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知觉的可理解性是一切理解的基础。知觉理解起源于同“前见”作用相同的“类印象”图式。“类印象”图式具有“实体—属性”的本质结构,其实质在于通过实践发现那些在外表上相似的事物(实体)对人及其实践的作用、影响上的相似性(属性),将其构造成一类事物,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实体的相似对属性的相似性进行期待,从而决定自身应该采取的行动,理解即实践的筹划。而语言对“类印象”图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和巩固拓展作用,是其代言人。蕴含在语言背后的共同实践经验构成人们知觉理解的基础。
  关键词:知觉;图式;“类印象”;理解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2-0052-03
  塞尔的“中文屋”论证已经表明:理解是人类思维和人类智能的本质特征,区别于图灵测试暗含的程式化、对应化的机器智能 [1],源初的目的性、计划性仅仅隶属于理解,因此,海德格尔要说“理解是此在(人——笔者注)的存在方式”。人工智能要实现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接近人类智能,就需要重视理解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已经发现“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实质是“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实践对理解的重要性就进一步凸显了。在所有理解中,知觉本身的可理解性是最基础的,是一切理解的起点,因而加达默尔也很重视它,而且知觉是直接和实践相伴随的。因此,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基础,对知觉理解问题进行反思十分必要。
  一、“类印象”图式是知觉理解的基础
  海德格尔和加达默尔已经明确指出:理解的基础是“前见”或“前理解”,也称之为“理解的前结构”。知觉的模式识别理论发现,图式是知觉的基本前提,从先天图式到认知过程中后天图式的构建都反映了这一点,图式是知觉理解的基础。
  知觉的基本特征在于:当人们“感知到什么”时,总是把它们“知觉为”和过去的某个或某些东西是同一类,然后给它们一个“称谓”,认识、识别总是当下与熟悉东西的比较。换言之,认识、理解的前提是“类”印象或“类”观念的形成,认知科学中将这种先在的东西称为“模式”或图式,称知觉的过程为“模式识别” [2]。这同海德格尔所说的理解的前结构、“前理解”,加达默尔所说的“前见”是完全一致的,于是,认知或理解的奥秘就正如海德格尔所揭示、加达默尔所发挥的理解的筹划结构所表明的那样:理解是借助过去(图式或前见)对当下做出分辨向未来进行筹划(根据当下之物可能发生的影响决定将要采取的行动)的活动 [3]。因此,加达默尔说:感知就是为知觉筹划一种意义。
  二、 “类印象” 圖式的本质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从表面上看,“类印象”图式是个体之间的“共同性”,但不是一般的共同性,而是作为“同一个”事物的那种类的“同一性”,就如“苹果”,也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属”的同一性。显然,“类”的个体间相似的地方很多,存在某种相似性,使得人们足以把它们看作是“相同的”(同一事物)。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引发这种现象的,是事物对人及其实践的作用、影响的相似性。事物在实践中的相似性才是导致“类”观念出现的根本原因。
  因此,“类印象”图式就具有了“实体—属性”的本质结构:即一部分属性用以支撑实体,如事物之间外表的相似性、独立性(当然以实践的操作,比如分离、汇合等等赋予事物区别于他物和环境的独立性、时空性)——但一旦实体被构成,这些属性也具有“属性”的意义,可以单独被谈论,比如形状、颜色;一部分属性用以支撑人们常说的“属性”,即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或对人及其实践的影响层面上的那种“属性”,比如铁,就具有坚硬、易生锈、可溶于硫酸等性质。
  而导致“类印象”图式形成的正是以这两方关系为基础的、使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正是实践,使得事物之间的相互独立性、相互作用对人来说成为可能。
  三、知觉理解的真正对象和筹划本性
  综上,理解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种筹划,即借助当下之物在外形上和“类印象”图式所代表的模板的相似,对它们在对人及其实践活动上影响的相似性的期待,来确定人们将要采取的行动。当然这种筹划本性显然不是理解或认知本身具有的,而是实践本身所具有的,理解或认知只是从实践过程中专门独立出来的,并没有真正的独立性。
  说知觉理解的真正对象是“意义”,并不意味着知觉理解是一个价值问题。所谓认识事物实质上就是认识事物的性质,事物的性质本身是客观的,而价值是以此为基础的,而与事物性质相关的“作用、影响”乃是原始的、直接的、偏向本能的东西,更偏向于客观性,而不关注人的目的性、选择性的问题,所偏重的仅仅是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
  四、语言对 “类印象” 图式的特殊意义
  虽然,知觉似乎完全可以是私有的、非语言的,因为许多动物都拥有知觉,比如鸡、鸭、狗、老虎等;但事实上人们的知觉总是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中,而且带上了语言的烙印,即使对动物而言也常常是如此。因此,人们不得不考虑两个问题:第一,语言在图式形成和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在这里语言是“代现”“表征”或“表象”“象征”,而非“交流”);第二,动物之间(乃至人们之间)的交流对其知觉的基础性意义,即没有交流是否就没有知觉,就如常见的鸡、鸭、狗等动物,是否可以脱离交流而单独拥有知觉。
  皮亚杰的研究已经表明:语言是一种高级的代现、表征或象征形式 [4],是从直接的临摹发展而来的,因此最初的语言往往是象形或象音的。代现、表征或象征出现的意义在于:它通过引入一个新的不断更新的知觉体系(语音或文字),用以表示常见的知觉之物(语言所指代的对象或事态),使得常见的知觉之物拥有了相对固定的标识(即语言)。但是,事实上,语言作为知觉之物的一种标识,往往是以“类印象”图式的形式出现的,即语言表示的是一类知觉之物,而不是某一个具体之物。因此,语言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类印象”图式而存在的,一方面促使这种图式的形成;另一方面巩固发展这种图式。也许正如贝克莱和休谟指出的,抽象观念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语言(普通名词),借以唤醒语言所代表的具体事物 [5]。当语言成为“类印象”图式的代表的那一刻,不论语言本身是多么具体,它已经具有了“类”的抽象意义。   因此,交流真正促使了语言的诞生,交流本身对“类印象”图式的形式和巩固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没有交流和由此而来的语言,就不会有真正成熟和高级的“类印象”图式,也就不会有人类知觉这样高级的知觉。
  五、知觉上相互理解的基本条件
  很显然,语言作为知觉之物的标识,一方面它可以用来表示正在当下知觉中的知觉之物,使得知觉上的相互理解、交流和记录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可以用来指代那些不在当下知觉当中的知觉之物,从而通过对它们(语言)的知觉唤起对它们所指代的知觉之物的回忆、联想或想象,使得思维成为可能。
  因此,知觉上相互理解的基本条件就蕴含在语言与其所指代的对象或事态的直接联结上。语言作为一种表征,可以是私有的,并不必须是约定的,但语言终究是约定的,因为它要用以交流,从而为实践中的分工协作提供便利。而这种约定只能来源于为当下知觉之物直接赋予另一种知觉符号的过程,或对这一过程进行重复的“教—学”过程,换言之,这种约定只能来源于语言掌握者之间共同的实践或共同的经验,显然这种经验是直接经验。而一旦这种约定达到了一定程度,语言之间就具有了相互解释的可能性,即可以用熟悉的经验去组合或想象那些陌生的经验——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条件经历一切,比如我们常见的名词解释、定义等就是这种相互解释的表现。
  因此,理解的基本条件,简要地说,就是“经验的共同性”或者说“共同经验”的存在。当有人谈论一个东西时,如果不是人们也曾经见过它,或者它不可以被分解为人们体验过的东西,人们是不可能知道它的。也就是说,理解的形式有经验和“分解—组合”两种,但归根结底只有经验一种。那么,最终,人类对语言的掌握事实上就必然借助于人人、时时、处处都存在的那些经验(最基本的共同经验)来起作用,因为这种经验人人都拥有、重复率高、比较重要,这些经验就构成了知觉上相互理解的基本条件。
  因此,总的来看,知觉理解起源于与“前见”作用相同的“类印象”图式。其实质是通过其实体的一方的相似(事物外表上的相似),产生对其属性一方的相似(事物对人及其实践的作用、影响),来决定人们应该采取的行动,理解即实践的筹划。语言对“类印象”图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和巩固拓展作用,是“类印象”图式的代言人。蕴含在这样的语言背后的共同实践经验,即人人、时时、处处都可以经历的经验构成人们之间知觉理解的基础。由此,以实践为基础,展开对知觉理解的研究对人工智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产生十分独特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纯秀. 理解的认知基础与逻辑刻画[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
  [2] 高湘萍. 知觉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94.
  [3] 加達默尔. 真理与方法(上卷)[M]. 洪汉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
  [4] 皮亚杰,霍克海默. 儿童心理学[M]. 吴福元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2-43.
  [5] 休谟. 人性论(上)[M]. 关文运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5-34.
  (荐稿人:高红雨,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简介:韩旭(1983-),男,博士,中共怀化市委党校马列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认知哲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其他文献
摘 要:《云中记》作为一部以地震为背景的小说,打破了传统的灾难文学叙事模式,选择从人类精神文化的角度切入,显示出其独特的思考向度。在对生命和死亡的敬畏与歌颂中,阿来力图去谋求一种传统与现代在新的现实语境之下共同存续的可能。《云中记》不仅是阿来在理性高涨的时代选择的精神性回归,亦是他对灾难书写的一次全新探索。  关键词:灾难书写;《云中记》;阿来;精神故乡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
分红激励是激发科技企业人才队伍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国有科技型企业分红激励的具体落地实施措施,文中首先对我国科技型企业分红激励实施政
摘 要:如火如荼发展的短视频平台为草根阶层提供了一个窥探社会、表达自我的公共场域,也成为了草根阶层与精英阶层话语争夺的有力武器。短视频时代,一方面精英话语与草根话语各自建构“信息茧房”,另一方面精英话语权与草根话语权又存在着角力与融合。自媒体传播将成为新的现象级趋势,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的交流与碰撞,预示着社会话语权必将在角力中走向融合。  关键词:短视频;话语权;角力;融合  中图分类号:G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