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在中国,除了传统的老北京的地上四合院以外,在陕西境内的张庄村,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地下的四合院形式—— 地坑院。
张庄村座落在距三门峡市西南二十一公里处(陕县境内),是当地有名的张庄塬。塬,是因长年流水冲刷而形成的高地,也是黄土高原典型的地貌特征,大的有几十平方公里,小的几平方里不等,四边陡峭,顶面平整。素有“川下、塬上” 之说,随着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每年塬的面积,都在以惊人的速度缩小。目前,张庄塬上的人口约三万之众,分布在四个大的自然村。
张庄塬有记载“地坑院”的历史据说并不长;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略军在张庄塬对平民百姓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将塬上的民居烧个尽光。日本投降后,当地百姓穷困不堪,没有财力再兴建房舍。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深厚的黄土地为战后无处栖身的民众提供了创造新的家园的灵感,他们用智慧、勤劳的双手,依托中华本源文化的精髓,终于开创性的挖出独具特色的民居建制--地坑院。
这种地坑院,实际上是黄土高原上古老的“天井式”窑洞的变种,历史悠久。
据说,自从人类有了结婚的习俗,就有了在婚礼仪式中使用“将新郎新娘送为洞房” 的程序。这个“洞房”一词,就是指的“窑洞”。在陕、甘、晋、豫地区还流行另外二种窑洞形制,“平顶式”和“靠崖式”,也叫“黄土窑洞”,堪称“东方一绝”。平顶式窑洞是用砖石或土坯在平地上砌筑而成;靠崖式窑洞先将土坡修铲成与水平线成直角的平面,再在这个平面上开凿顶部半圆或尖圆二种拱形洞穴,有数窑平列;也可上下叠层,就像现代的楼房,有人称它为“天窑”。这种自打北宋末就有的“穴居”,在黄土塬上一直沿袭至今,它即经济实用,又冬暖夏凉,很是舒服。
张庄村的地坑院是在平整的土地上向下深挖出一个边长约为10米到12米深为7到8米的方形地坑。地坑上边沿,用青砖筑约二十公分高的矮墙加以防护和警示,以防备有人掉落地坑院摔伤。院四壁可挖6至10眼窑洞,每眼窑洞高三米多,进深7到9米,窑口中央是向里开的门,两边和半圆形上方则有木制的格子窗。在这些洞里,用土坯建造的土炕放在洞口的地方,可以得到更好的光线与日照,窑洞的底部往往作存物之用。一个家庭的厨房、厕所、猪圈、羊圈都可以有专门的窑洞,只是洞的大小、深浅不同。为了保护窑洞表面少受雨水的侵蚀,有条件的多用砖或石贴在窑面壁上,在洞内也用白灰抹面,使室内更为明亮。
院子中央通常是小菜园或晾晒场,园的边缘有一米五左右宽的环窑洞走廊。小菜园肩负着复合性功能,存储一定的雨水,吸收充足的阳光和氧,改善窑洞内的通风等。而在园子一边还要挖一眼深约四米,宽半米的旱井,用作蓄存雨季中过量的雨水,完全解决了雨水倒灌窑内的问题。每座地坑院中,都会栽上桐树、梨树各一棵,树梢高高伸出地面,为地坑院带来许多生气和灵性。而它的人文精神作用,远远大于它的实用功能。诸如提示地面上行走的人“别掉下来” ;在炎热的盛夏可遮挡正午的娇阳等。那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 的自然观,同样被地坑院的主人应用得淋漓尽致。
地坑院通道的设计更加巧妙,一条铺着青砖的斜坡甬道从地面向下延伸,拐个弧形直角弯就可进入院内。当我征得地坑院主人陈传金大爷的同意顺着甬道口拾阶而下时,还真有种“别有洞天的感觉”。有时我会惊乍地发现,好端端的平地上忽地冒出一位梳着两根长辨子、身穿红花小棉祆的俏丽农家女娃,手捧一个柳编挎篮,一转身忽地又消失在另一处地平线下,原来她是到邻居家串门儿。真是给人一种“神出鬼没”的幻觉。难怪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上塬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入村不见房,炊烟平地起,忽闻鸡犬声”。
张庄塬地坑院中还有组合连环院,叫做“二进院”、“三进院”等,实际上就是在相连的几个地坑院中打个通道,互为贯通,而每进的地坑院也都有相对的独立甬道通向地面,这多是为了方便一个大家族的交流,才这么建造的。
在地坑院的建造中,同样包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不识多少字的农民,却拥有广博的实践学问。他们将中国八卦的原理有机地融入了地坑院的形制中,根据阴阳鱼的八个方位,来确定所有新建地坑院的四个正面朝向;按照当地人信奉的“风水流脉” 的统一心理指向,充满自信地定制新建地坑院的主朝向。这样,以东西南北为朝向的院子,就有了各自的位置和名称,如 “东震院”、 “西四宅院”、 “南离院”和“北坎院”。这四种朝向的院子,最好的当属“东震院”。住了一辈子地坑院的陈传金大爷说“按照生晨八字和风水流脉定下的地坑院朝向,这可不是迷信,这是精神的作用,是古人根据地理、气候、水土、山川河流、日月星晨的自然规律积攒下的经验,有了这个信奉的观念,我们百姓住在坑院里才舒心顺畅,才平安吉祥。”
我在陈传金的带领下,七上八下地跑了十多家地坑院。不同年龄的人,对地坑院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不管咋说,冬暖夏凉,造价低廉、使人长寿康乐,是地坑窑公认的优点,年长的人常在嘴边这样念道着。但年轻人则说,采光不好,通风不畅,沉闷蹩气,还有浪费土地等。反正有一个事实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那就是,现在张庄塬的百姓大多已不喜欢住地坑院了。
如今,地面上的砖瓦房在张庄塬越盖越多,一方面反映人们确实富裕起来,更主要的是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一个小伙子曾经说过:你们这些外面来的人,都说要我们继承地坑院的传统,不要丢弃它。可你们却住着高楼大厦,享受现代化的生活,让我们守住着这种落后的民居,你们好来瞧新鲜啦、奇特啦,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让我们换换位置,你们肯定吓得跑多远。城里人可是自私着哩!
难道我们能否认他的观点吗?中国民间文化的保护,其最大的障碍,莫过于百姓自身观念的改变,这是无声无息的,来自本质的改变,它对民间文化的破坏才是致命的。
年轻人不再信奉或半信半疑老一辈“风水流脉” 的文化传统。他们要改革,要创建属于自已的新生活。这种“水往底处流,人往高处走”的自然规律,确实不是哪个人能阻挡得了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在要离开张庄塬时,看到有几户农民正在运土填埋老的地坑院,问其原因,主人家说“现在新的宅基地难批,儿子又要结婚,只好在填平的地坑院上建造新的砖瓦房了,否则,人家女子看了地坑院就是不愿嫁过来。”种种迹象表明,地坑院将会无可逆转地离我们远去,也许当你有朝一日再来到张庄塬时,那种“上塬不见人,见树不见村,”的景象早已成了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事了。
“民间”提示:
吃:
三门峡麻花、鲤鱼焙面、水花佛手糖糕。
住:
住张庄村当地人家里或者回到三门峡或陕县都可。
行:
从郑州、洛阳到西安的列车都经过三门峡,三门峡有直接到陕县的车,不过十二公里的路程。到了陕县以后再找车直接去张庄村即可。
相关景点:
在三门峡有三门峡虢国博物馆,仰韶文化遗址等可一并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