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36425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的目标,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自己多年来课堂教学的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主动、积极、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和思考,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进步,也就是“学有所得,一课一得”。要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一、把握课程要求,把主动权确实交给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底,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渊博,都必须始终站在学生这个主体位置上,绝不能以演员的角色在讲台上来表演。即使你的表演再精彩,如果学生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不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样是一节低效课甚至是无效课。因此,教师应该做到:首先,转换角色,由教学过程的操纵者、主宰者变为引领引导者,是学生的师长,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并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去总结认知规律,等等。其次,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可采用的方式有:(1)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典型引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2)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小组反馈,教师巡视行间逐一予以校正,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体验了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3)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教师点评小结。
  二、吃透课标精神,不断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有丰厚的知识底蕴,还应该具备如历史、地理、生物等边缘学科知识,在正确教授知识的基础上,有智慧地、创造性地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同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学的特点,明确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在平常的听课中,我发现有个别语文教师没有把握好语文学科年段要求,在课堂上,无论几年级的课,几乎都是一个模式,或者一讲到底,或者一问到底,或者只注重识字、写字之类的问题,忽视了各年级段应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字、词、句、段、篇在各年级段的位置其重难点把握不够,导致提升学生的知识学年段、层次性、阶梯性不明显。(2)认真研究教材。教师要由教材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只有做到整体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体系,深入了解文本内容,才能寻找到整体教材的价值取向,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3)深入细读文本。细读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的关键,因为只有文本才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关注点和结合点。虽然目前人们对文本的处理方法很多,各不相同,但是,教师备课首要的是“细读文本”,使自己被文本情感打动,以饱满的感情朗读课文,以浓厚的情感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教学,并以自己富于情感的举手投足和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去感悟学生。教师有了这个“细读文本”的功夫,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去关注、“悦”读文本,体味语言。教师细读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三、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有效教学的课堂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特别注重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对怎样开头要反复推敲,要设置好导入语,用精彩而恰当的导入语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兴趣,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积极思维,活泼愉快地参与学习新知。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把传统的字词教学、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课后思考题处理为学生学习交流的活动,直截了当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尽量挖掘教材或练习题的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生成。
  上课时教师要真正关心每位学生,用情感去感染学生,要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有一定困难,让后进生感到在进步。在教学活动中,只关注自己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不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不会因人因时,合理调节教学的节奏,不会注意教学的动静张驰,教学无激情,学生学习无兴趣,一堂课完了以后,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精彩之处和感受最深的地方,只会死教书,教死书,就不会构建鲜活有趣的教学课堂。
  四、理解课标实质,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以前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的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只好把作业留到课外做。事实上这样的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收效甚微。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不低效。所以教学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即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一定要讲扎实,讲透彻;学生已经会的、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对于“重点”,教师务必要做到:(1)讲清知识的含义、结构、层次。(2)讲清知识运用的方法和步骤。(3)强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要求。一定要精讲,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去思考。
  五、领会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教师引领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教师除了对教法加以探讨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必须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教师必须具体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包括识记、理解、运用的具体方法,以及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具体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个性化教学”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并通过教学互动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企盼,同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即有效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从而使教学有效、高效。
  在注重学法指导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每个学生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材、成功,这是教育的真谛。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是教和学双方都要付出心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局限的学生,需要我们去关心、呵护,去尊重、引导,而不是“拔苗助长”、“越俎代庖”。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借助文本内容、用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言行去注意影响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逐步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六、研读课标精髓,提高语文阅“读”教学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把“读”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已成了教师的共识。尤其在新课标要求下,对课文细碎地分析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阅读的量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可以“由文到情”,自然读书的实效性也好。
  首先,“朗读”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有效平台,教师要恰当而准确地利用这一平台深入文本。“朗读”不仅仅是语文课堂训练的一种形式,更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平台。学生在读中体验和感悟,寻找问题的答案。其次,“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而枯燥地讲解朗读技巧,而是在情境中运用多种方式和角色练读。读要有目的性、层次性、指导性,一次又一次地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尽可能地得到发展,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不再是教师的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是根据学生和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节奏,真正使学生成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人,使师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真正呈现“时效性”和“实效性”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课堂开场白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重要的环节之一,优秀的开场白是一块磁石,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跟着老师走。作者从开场白的设置情境、纵横联系、巧妙设问等方面出发,谈
少儿舞蹈是少年儿童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音乐结合,给人以强烈的直观的美的体验。少儿舞蹈可以培养孩子对身体的美的认识,训练孩子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韵律感,使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得以更完美的体形塑造。同时,它还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自信,并培养孩子的耐力和勇敢精神。所以,即将走出校门,从事少儿舞蹈教学的老师,首先要不断创编出一批适合孩子们的、具有童心童趣的好舞蹈。在此,我就创编少儿舞蹈谈谈自己的见解
从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美国出现了一种与几何表现主义大相径庭的以抽象表现主义而著称的新运动。尽管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众多,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画笔画家,讲究执笔的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中职生对成语的掌握比较模糊,他们不清楚成语来源,不明白其含义,更谈不上应用自如,于是闹出许多应用上的笑话。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下面从成语的来源和运用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一、成语的来源  1.历史事实或故事。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这些事实因具有深刻的
警示点就是提醒人们注意、警惕或防止事态变化发展的严重性、紧急性、危害性,对情况可能发生的危险变化保持清醒、敏锐的警觉。 在现实生活中,难点中的“警示点”是非常多的
防御素(Defensins)是抗菌肽家族中一类重要的阳离子抗菌活性肽,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体内。防御素的抗菌谱十分广泛,可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被膜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特别是
学位
摘 要: 为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本文从培养语文自学能力入手,阐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及自学的方法和形式。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途径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的目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  那么,在中学语文
走进校园,胖墩学生越来越多,这都是营养过剩惹的祸,于是整天忙于减肥的学生日益增多。  目前,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营养过剩”的情况,因此也要“减肥”。  比如:满堂问——不管有无价值,一问到底。甚至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牵着学生的鼻子,往自己的预设上跑。  比如:满堂讲——害怕学生不懂,害怕学生不会,老师的责任心太强,讲了一遍又一遍,不给学生谈感受、说体会。  比如:满堂动——认为新课程就要新,今天
本文介绍了一种带ProfiBus-DP接口的张力放大器与PLC间通过通讯实现张力校准与张力测量。在大型设备和生产线中采用通讯实现张力测量与校准将大大减少现场布线和调试工作量,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调控课堂氛围,注重讲课艺术,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广泛阅读、勤奋写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兴趣 培养方法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学好各门课程的起点和催化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