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载录了几千年的史实,这一面巨型的历史透视镜,是在极端痛苦、不幸,极端伤感、艰难的条件下用拌和血泪的笔墨写成的。
李陵在漠北浴血死战之际,使报于朝,“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礼拜山呼,颂声雷动;当李陵战败陷落的消息突然到来时,两班刚刚欢呼过的文臣武将这时却全部成了哑巴,个个木雕泥塑似的,“大臣忧惧,不知所出”。此时此地,只有一个司马迁挺身出列,剖白自己对大汉王朝的忠诚与诚恳。当史迁被不幸送进囹圄时,“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落井下石者自不乏其人),大伙眼睁睁地看着忠直无辜的司马迁被送进蚕室去受刑。(“交游”为同事和朋友,“左右亲近”指武帝平素所信赖的心腹大臣。)这就是巍巍宫阙里的世态,这就是锦绣之乡的人情,当然也正是最现实、最深邃的“天人之际”与“古今之变” (这等“际、变”,两千多年里绝少移易)。
封建大树所结下的第一号硕大果实是奴性,这奴性之果在臣僚群落里被培养得最为圆满和成熟。而人生里坚于磐石的奴性是怎样逐渐形成的?后人从《史记》中自能理出些眉目来。
成于封建阴影下的《史记》,其中的《今上本纪》中有“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之类的颂词,这正是在重压下出现的纤弱以至于失色的蔓草,落笔写这等文字时,司马迁自叹:“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古今皇权之下,强颜为笑、强颜为欢有的是,未必就属于奴性。《报任安书》里有言:“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李陵是毋庸置疑的虎将,人以群分,司马迁心性亦与虎同。一文一武,在政坛上作为先后着鞭的难兄难弟,司马迁之隐忍苟活,与李陵之寄身朔方是对应的、平行的。现实无论对他二人施加怎样的淫威与压力,他俩依然是猛虎。奴性笼罩宫廷,但在猛虎身上從来就没有丝毫立锥之地。
司马祠里造于北宋时代的司马迁塑像,相传是依照当年从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壮年线描画像仿塑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司马迁之气所赋予之流形,就是《史记》。
最凄惨的际遇,成就了一部最壮美、最瑰丽的《史记》。“绝唱”指的是最高造诣,《史记》证明,只有在绝境里才能产生绝唱,这简直形成了中国史学与文学的一条原始辙印——当是一条不祥的逻辑。“怜才膺斧钺,吐气做霓虹”,这刀剑染血式的苦难,促人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是为苦难加上一层霜并使之深入精神领地里再度受难,最后才绽放出一丛丛艳丽的菊花来。
天意高难问。《史记》如菊,蕊寒香冷,初问世时,汉晋名贤未知见重,很长时间,《史记》不为人知,处境是相当冷清、寂寞的。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时,已经是两千年之后的事情了。
(选自《清泉石上流》线装书局,有删改)
★赏析★
这是一篇大笔如椽、激情似火的抒情散文。面对史迁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作者以如椽之笔拨去历史的冗余,聚焦于史迁的“坚韧与刚强”,诠释、彰扬他雄风不倒的虎性,感喟历史的无情,表达了对史迁崇高磊落、傲然不屈人格的钦敬与赞扬。
作者视角高远,审视历史,激情似火,有感而发,以精深的思考,精妙的构思,精当的语言文字,为我们奉献了一篇精美散文。汹涌澎湃的感情与冷峻凝重的思考交汇,情感上有一种巨大的力量之美,造就了文章独特的风采和魅力。本文的语言简洁,字句铿锵,透出雄辩的力度和气势。读此文司马迁高山景行,令人荡气回肠,不由从内心深处升腾起对史迁的无限景仰之情。
李陵在漠北浴血死战之际,使报于朝,“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礼拜山呼,颂声雷动;当李陵战败陷落的消息突然到来时,两班刚刚欢呼过的文臣武将这时却全部成了哑巴,个个木雕泥塑似的,“大臣忧惧,不知所出”。此时此地,只有一个司马迁挺身出列,剖白自己对大汉王朝的忠诚与诚恳。当史迁被不幸送进囹圄时,“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落井下石者自不乏其人),大伙眼睁睁地看着忠直无辜的司马迁被送进蚕室去受刑。(“交游”为同事和朋友,“左右亲近”指武帝平素所信赖的心腹大臣。)这就是巍巍宫阙里的世态,这就是锦绣之乡的人情,当然也正是最现实、最深邃的“天人之际”与“古今之变” (这等“际、变”,两千多年里绝少移易)。
封建大树所结下的第一号硕大果实是奴性,这奴性之果在臣僚群落里被培养得最为圆满和成熟。而人生里坚于磐石的奴性是怎样逐渐形成的?后人从《史记》中自能理出些眉目来。
成于封建阴影下的《史记》,其中的《今上本纪》中有“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之类的颂词,这正是在重压下出现的纤弱以至于失色的蔓草,落笔写这等文字时,司马迁自叹:“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古今皇权之下,强颜为笑、强颜为欢有的是,未必就属于奴性。《报任安书》里有言:“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李陵是毋庸置疑的虎将,人以群分,司马迁心性亦与虎同。一文一武,在政坛上作为先后着鞭的难兄难弟,司马迁之隐忍苟活,与李陵之寄身朔方是对应的、平行的。现实无论对他二人施加怎样的淫威与压力,他俩依然是猛虎。奴性笼罩宫廷,但在猛虎身上從来就没有丝毫立锥之地。
司马祠里造于北宋时代的司马迁塑像,相传是依照当年从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壮年线描画像仿塑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司马迁之气所赋予之流形,就是《史记》。
最凄惨的际遇,成就了一部最壮美、最瑰丽的《史记》。“绝唱”指的是最高造诣,《史记》证明,只有在绝境里才能产生绝唱,这简直形成了中国史学与文学的一条原始辙印——当是一条不祥的逻辑。“怜才膺斧钺,吐气做霓虹”,这刀剑染血式的苦难,促人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是为苦难加上一层霜并使之深入精神领地里再度受难,最后才绽放出一丛丛艳丽的菊花来。
天意高难问。《史记》如菊,蕊寒香冷,初问世时,汉晋名贤未知见重,很长时间,《史记》不为人知,处境是相当冷清、寂寞的。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时,已经是两千年之后的事情了。
(选自《清泉石上流》线装书局,有删改)
★赏析★
这是一篇大笔如椽、激情似火的抒情散文。面对史迁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作者以如椽之笔拨去历史的冗余,聚焦于史迁的“坚韧与刚强”,诠释、彰扬他雄风不倒的虎性,感喟历史的无情,表达了对史迁崇高磊落、傲然不屈人格的钦敬与赞扬。
作者视角高远,审视历史,激情似火,有感而发,以精深的思考,精妙的构思,精当的语言文字,为我们奉献了一篇精美散文。汹涌澎湃的感情与冷峻凝重的思考交汇,情感上有一种巨大的力量之美,造就了文章独特的风采和魅力。本文的语言简洁,字句铿锵,透出雄辩的力度和气势。读此文司马迁高山景行,令人荡气回肠,不由从内心深处升腾起对史迁的无限景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