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性不移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载录了几千年的史实,这一面巨型的历史透视镜,是在极端痛苦、不幸,极端伤感、艰难的条件下用拌和血泪的笔墨写成的。
  李陵在漠北浴血死战之际,使报于朝,“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礼拜山呼,颂声雷动;当李陵战败陷落的消息突然到来时,两班刚刚欢呼过的文臣武将这时却全部成了哑巴,个个木雕泥塑似的,“大臣忧惧,不知所出”。此时此地,只有一个司马迁挺身出列,剖白自己对大汉王朝的忠诚与诚恳。当史迁被不幸送进囹圄时,“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落井下石者自不乏其人),大伙眼睁睁地看着忠直无辜的司马迁被送进蚕室去受刑。(“交游”为同事和朋友,“左右亲近”指武帝平素所信赖的心腹大臣。)这就是巍巍宫阙里的世态,这就是锦绣之乡的人情,当然也正是最现实、最深邃的“天人之际”与“古今之变” (这等“际、变”,两千多年里绝少移易)。
  封建大树所结下的第一号硕大果实是奴性,这奴性之果在臣僚群落里被培养得最为圆满和成熟。而人生里坚于磐石的奴性是怎样逐渐形成的?后人从《史记》中自能理出些眉目来。
  成于封建阴影下的《史记》,其中的《今上本纪》中有“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之类的颂词,这正是在重压下出现的纤弱以至于失色的蔓草,落笔写这等文字时,司马迁自叹:“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古今皇权之下,强颜为笑、强颜为欢有的是,未必就属于奴性。《报任安书》里有言:“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李陵是毋庸置疑的虎将,人以群分,司马迁心性亦与虎同。一文一武,在政坛上作为先后着鞭的难兄难弟,司马迁之隐忍苟活,与李陵之寄身朔方是对应的、平行的。现实无论对他二人施加怎样的淫威与压力,他俩依然是猛虎。奴性笼罩宫廷,但在猛虎身上從来就没有丝毫立锥之地。
  司马祠里造于北宋时代的司马迁塑像,相传是依照当年从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壮年线描画像仿塑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司马迁之气所赋予之流形,就是《史记》。
  最凄惨的际遇,成就了一部最壮美、最瑰丽的《史记》。“绝唱”指的是最高造诣,《史记》证明,只有在绝境里才能产生绝唱,这简直形成了中国史学与文学的一条原始辙印——当是一条不祥的逻辑。“怜才膺斧钺,吐气做霓虹”,这刀剑染血式的苦难,促人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是为苦难加上一层霜并使之深入精神领地里再度受难,最后才绽放出一丛丛艳丽的菊花来。
  天意高难问。《史记》如菊,蕊寒香冷,初问世时,汉晋名贤未知见重,很长时间,《史记》不为人知,处境是相当冷清、寂寞的。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时,已经是两千年之后的事情了。
  (选自《清泉石上流》线装书局,有删改)
  ★赏析★
  这是一篇大笔如椽、激情似火的抒情散文。面对史迁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作者以如椽之笔拨去历史的冗余,聚焦于史迁的“坚韧与刚强”,诠释、彰扬他雄风不倒的虎性,感喟历史的无情,表达了对史迁崇高磊落、傲然不屈人格的钦敬与赞扬。
  作者视角高远,审视历史,激情似火,有感而发,以精深的思考,精妙的构思,精当的语言文字,为我们奉献了一篇精美散文。汹涌澎湃的感情与冷峻凝重的思考交汇,情感上有一种巨大的力量之美,造就了文章独特的风采和魅力。本文的语言简洁,字句铿锵,透出雄辩的力度和气势。读此文司马迁高山景行,令人荡气回肠,不由从内心深处升腾起对史迁的无限景仰之情。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后,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就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段。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对比,我们能够发现,信息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教学是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事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整合能够提升教学实效。本文就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整合的必要性与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整合  中图
是11月份吧,爷爷去世了。全世界似乎陷入一片黑暗中,仿佛一座山在我面前轰然倒下,我无法接受没有爷爷的世界。  三岁时,我就被寄养在爷爷家。幼时的村庄,长长的夏夜,爷爷一只手抱着我爬上屋子的顶楼,顶楼上铺着微凉的竹席,我和爷爷躺在上面吹着温凉的风,卧看万千星斗。星月皎白,虫声鸣鸣,河流从屋后的大树旁无声蜿蜒而去。那时候,爷爷在我身边,就像一座矮矮的山,只要他在,我就感觉很安全。  爷爷总有讲不完的故
期刊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年1月17日-1904年7月15日),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杰出的剧作家,是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被认为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凡是刚刚出世的婴儿,应该仔细洗净,然后,等他从最初的印象中定下神来,就一面使劲鞭打他,一面告诫说:“你不要写作!不要写
期刊
春夜洛城①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②,散入春风满③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④,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①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②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③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④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背景】  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
期刊
炎热的夏日,正是龙虾飘香时,我家的龙虾馆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爸爸手里夹着一根烟,坐在椅子上对哥哥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懂事!”哥哥站在一旁昂着头说:“你太古板了,现在做生意都是‘利’字当头。这附近的龙虾馆有哪家不是这样做的?”“可咱们家的龙虾馆绝不能那样做,这不等于砸自己家的招牌吗?”  记得也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家的龙虾馆在全家人的辛勤忙碌下正式开张,为了给来吃龙虾的顾客留下好的回忆,爸
期刊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回答了高校如何培养合格人才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背景下,该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探讨了专业英语课程思政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实施路径。
本研究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为出发点,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最新版2017)教学目标的新要求下,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除了以培养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整体教学目标,还应重视翻译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的重要性。基于此,针对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实际,将翻译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对比分析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融入“课程思政”,以教学实例探讨在大学英语课堂融入传统中国文化教学、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的重要性,以此达到提升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主动地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