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意识培养从小学科学课堂开始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72245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在逐步增强,环保意识的培养要从学生抓起,尤其是小学生。小学是各种好习惯养成时期,同时,小学各学科对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提供了非常好的空间,尤其是小学科学的教学,更能通过各种实验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这一有效资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实验因果关系,进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本文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来服务生活,并且在生活中将知识不断深化,不断巩固。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创新来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进行《土壤的改良和保护》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农田进行现场教学,现场给学生讲解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各有什么特征,在颜色方面有什么不同,并且现场抓一下土壤让学生们感受一下土壤的松紧,然后告诉学生什么样的土壤能够有效储存水分,进而告诉学生怎样将贫瘠的土壤进行改良,变成肥沃的土壤。在讲到污染的危害时,告诉同学们如果土壤被污染,那么土壤上面长出的植物也会受影响,进而对人体也是有损害的,然后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才能有效将被污染的空气、土壤和水进行改造,科学运用正确的方法。
  2.培养综合思考能力。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对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方法,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培养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对《研究水域的污染和保护》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先展示给学生一幅图,然后让学生观察在河的附近都有哪些生态污染源,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河水是否被污染了,哪里是污染源,如果人畜饮用了这样的水,会不会损害健康?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和讨论,学生发现了图中的垃圾场和猪场,并且认为这些都是污染源。一方面猪场的猪粪排入水中直接污染了河水,另一方面,垃圾场的垃圾通过地下水渗透到河里也会污染河水。人畜如果喝了被污染的水,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要减少对河水的污染保护人畜健康,学生们经过综合思考之后建议将猪场和垃圾场进行搬迁。
  二、提高学生预见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联系观念,提高自己的预见能力,通过对一定的现象和事物变化的观察,预见到可能会出现的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找出合乎因果联系的规律,进而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雨的形成过程》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们观察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打开杯盖后的情景,学生们会发现热水杯的杯盖上面有很多小水珠,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水珠是由水蒸汽形成的。通过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进行大胆的预见,如雨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推测雨是由云遇冷形成,因为云本身就是由水蒸汽形成的小水晶或小水点聚集在一起的。当小水晶或小水点不断增多增大,空气不能承受它们重量的时候,就会降落到地面,在降落的过程中,如果气温非常低,就会成为雪或冰,如果气温较高就是雨。当同学们掌握了雨的形成过程之后,继续让学生们大胆预测“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同学们经过热烈的讨论和思考就会得出:酸雨是由于粉尘等有害物质与水蒸气相结合,随雨水降落地面形成的,然后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雾霾和1952年发生在伦敦的“悲惨烟雾事件”告诉学生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让学生从小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环保意识。
  三、树立忧患意识,培养环保意识
  忧患意识是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基础,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让学生们自己感受到可能会发生的危害,提高预见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课程内容,如利用《保护水资源》、《大气污染》等课程的讲授,告诉学生当前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有害物质已经严重污染到了我们的空气和水,影响到了人类的健康,甚至还会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从而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另外,还可以通过了解事物的发展因果发现问题的根源,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通过研究实验结果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进行《根的作用》这一实验课,教师用这实验就能说明水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验证了植物用根“喝水”的结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一实验明白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我国西北地区土壤沙化严重,森林植被减少,导致了沙尘暴现象,这些都与植物被滥砍滥伐有关系。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不仅提高了探究实验现象的能力,也增强了环保意识。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为学生创造一种既快乐、和谐、又无任何压力的氛围,让学生充分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入到大自然中去,从小立志做环保的小卫士,让人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丽。
其他文献
一位美国企业家认为,企业要出市场精品,首先要出“人才精品”。日本学者伊丹敬之说,现代企业中那些有独特能力的、能为企业长期固定工作的人,是比股东提供的资本更为稀缺的资源,并
本文通过对我市丝绸行业用水构成、用(节)水情况的分析来评价节水水平和潜力,并据此提出了今后行业节水的基本对策。
井下供电设备出现故障时,保护装置启动,隔离故障线路。但随着配电网复杂化,人工巡检已无法快速确定故障点位置,从而造成长时间停电,威胁井下生产安全。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建立了基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教育需要爱,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新时代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的爱学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这要求每一位老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得到应有的爱。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没有人性
针对滚动轴承早期故障冲击信号受到现场噪声的干扰,难以提取周期冲击成分的问题,以及非平稳转速下对故障信号直接进行傅里叶分析会出现频率混叠,无法确定故障特征频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