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能通过空间营造出某种意念,而观者能在空间中接收到设计者想要传达的意念。空间作为设计者和观者沟通的媒介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借助“意念”概念对安藤忠雄“光之教堂”“水御堂”及“和美术馆”进行分析,探讨和推论空间设计中意念的传达,有助于在解读和认识上有所创新和发现。
关键词:空间;感知;意念;传递;逻辑
一、引言
“意念”属于意识层面的概念,空间和意念之间由感知系统作为中介。人的身体是接收器,通过感知系统不断地接收外部信号,然后变成“内在”意识。设计者将“内在”意识转化并向外赋予空间,使空间承载特定的意识形态。观者进入空间,通过身体接收器,接收空间意念的信号,变成自己的“内在”意识,从而使设计者和观者的意识重叠,实现设计者意念向观者的传递。
二、光之教堂、水御堂及和美术馆的意念传达
(一)光之教堂的“光的十字”
光之教堂(光的教会)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名的一座,竣工于1989年。光之教堂的建设没有太高的预算,甚至教堂内的桌椅也是由制作清水混凝土的模板拆卸后加工制造的。但这没有因预算不足而影响光之教堂的空间营造。
光之教堂是一个约113平米的方形盒子,被一片倾斜15°完全独立的墙体切割成大小两部分,空间块面简洁,大的为教堂主体,小的为教堂主入口。进入教堂主体,正对的墙体便是著名的“光的十字”。(如图1、图2)建筑内部幽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两道开口形成的十字成为信众视线的聚焦点,也是密闭内部空间与外部直接沟通的通道。光之教堂没有使用传统的宗教样式,而是在更为纯粹的空间内凸显“十字”宗教符号。此十字符号是墙体的负形,是抽象和虚空的“光的十字”。光通过“十字”进入室内,幽暗的空间被光晕染。信众向光而坐,隔绝外界的杂念和纷扰,沐浴着光传递的神圣之感,专注于内心。
光之教堂的营造体现教堂空间的功能本质。安藤忠雄通过对教堂功能本质的深入理解,抛开传统宗教建筑样式的外在形式,将功能本质赋予空间。“光之十字”除了是宗教符号,还是黑暗狭小空间神圣意念的传递之源。信众在空间中感知宗教的神圣之感,实现设计师通过空间对观者的意念传递,达到空间营造的目的。
(二)水御堂莲池入口的意念传达
与“教堂三部曲”不同,水御堂是为东方禅宗服务的,安藤忠雄深入探问东方的宗教文化。日本传统佛教建筑样式深受中国影响,如以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斗拱结构形式、大屋顶、对称中正等。但安藤用现代的建筑语言去表现东方禅宗建筑深邃的内涵,体现禅宗的本质。
水御堂建于山坡之上,主体建筑并没有像传统寺庙一样立于山腰,而是一半埋在地底,一半露于地表。水御堂屋顶是长轴40米、短轴30米的椭圆形莲池。莲池正中是一条甬道,将莲池一分为二,沿甬道拾级而下进入大殿。拾级而下,水平视线逐渐接近莲池,与水面平行,感受水面的平静和偶被风吹起的涟漪,人最终消失在莲池中(如图3)。在一路向下的过程中,两侧墙体相对上移,抬头只有天空,一路光线逐渐变弱,直至完全昏暗。这段路程足够长,来访者能平缓地完成视觉上的暗适应,同时人心也从外部的嘈杂进入宁静的内观(如图4)。
禅宗经典《坛经》中,六祖用了10个字来概括其宗旨: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水御堂不住于“传统禅宗建筑样式”的相,信众沿弧形墙、脚踏小石路来到莲池上方,眼前只见天地。莲池在地表,莲花是佛法的象征,遵循着自然的盛开与凋零,体现着万物运行的规律;同时,莲池又作为水御堂的屋顶,水御堂的鼎盛香火和信众对佛法的探寻作为根基供养着佛法之花。从莲池正中向下进入的方式,既是对佛教原理的探寻,也是往下内观的过程,谓之“水中涅槃”。观者通过与建筑的互动,感受空间传递的意念,从而接收到设计者的意念,完成设计者与观者之间的沟通。
(三)和美术馆的意念传达
和美术馆位于广东顺德,是由家族设立的非营利民营美术馆,于2020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安藤忠雄在设计和美术馆时谈道:“我希望将中国南部地区延续千年的多样文化融合在一起,并探讨一种独属于岭南地区的建筑形式。”
安藤从岭南传统的水边小宅汲取灵感,以简单的圆形、方形作为建筑主体,中心是层层挑空的圆筒状律动建筑,亲水平台于建筑前侧环绕,建筑外围是开放式花园。在体现岭南园林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独特风格方面,安藤通过开放式花园内或成组平行、或相互交错的单片墙体使花园呈现在视线上通透,在实质构建中达到围合的效果。亲水平台环绕于建筑前侧,“水之径”橫跨亲水平台,成为开放式花园进入建筑内部的唯一通道。独自行走于1.5米左右的“水之径”,清风徐来,两侧是微风吹拂的水面,前面是层层外挑展开、动态均衡的建筑主体。置身于安藤营造的园林,人在水中央,犹如置身岭南园林,行走于桥廊堤栏之上(如图5)。
和美术馆的“和”除了体现在建筑与外部自然的和谐,还体现在“和”的意念与建筑主体的融合。建筑主体为五层圆环叠加的建筑,并非稳定的同心圆。每一层圆以一定的偏心率由下往上逐渐扩大,圆的中心由双螺旋楼梯构成中空中庭。由中庭底部往上看,是由双螺旋楼梯栏板构成的律动均衡螺旋,展现着建筑韵律的和谐(如图6)。从螺旋楼梯上部往下看,围绕螺旋楼梯行走的参观者,如洒落在双螺旋上的弹珠,成为律动双螺旋楼梯中跳跃滑动的点,随机出现的参观者也反过来增添了建筑生命力(如图7)。中庭为建筑的内圆,展览空间为外圆,展览空间围绕中空中庭展开。中庭的动与展览空间的静相统一,构成这个筒型建筑主体。中庭的动与展览空间的静调和兼容,是“和”意念的另一种体现。
除了以上谈及的建筑与外部自然的和谐以及建筑主体自身的和谐外,和美术馆还体现了空间内人与人之间的协和。在中庭双螺旋楼梯处,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在空间中寻得自己的一方天地。无论是由下往上看,还是由上往下看,参观者相互点缀在对方的画面中,却又互不打扰。有如万神庙,天光从顶部中央井投入,天光晕染着细腻的清水混凝土墙,光影随太阳入射角的移动而移动。自然、建筑和人共存,每一刻的光影、建筑的每一处、每一位参观者都参与共同构建着独一无二又和谐统一的时空,体现着岭南文化的包容精神、“和”的精神。 三、探析空间意念传达
(一)空间意念的研究意义
空间设计除了满足居住和防御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外,还需要满足社会意识形态的需求。对安藤忠雄光之教堂、水御堂及和美术馆的空间意念分析,可以看到,安藤忠雄善于通过感知并提取文化本质,将文化本质提炼为意念,并通过理性手段将意念转化为空间构筑,从而使意念融入空间,空间反映意念。当意念注入空间,观者在空间中“阅读”空间时,似感受到建筑的生命脉冲,使建筑有了生命。研究空间意念的传达对推动空间设计的感知、情感传达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二)意念传达方法初探
人行走于空间之中,空间是动态的,人的意识状态也是复杂的,如柏格森所说,意识状态总是彼此相续,而且各种意识状态还往往互相渗透、彼此交融,每个当下的状态,既包含着过去,亦包含着未来,所有这些状态汇集在一起,构成某种“有机的整体性”(tolitéta organique)[1]。既然空间是自由的,意识也是自由的,那两者之间究竟是通过怎样的联系产生了“设计者能通过空间营造某种意念,而观者能在空间中接收到设计者想要传达的意念”,以及实现这意念的重合呢?如此说来,设计者和观者意念的重合必定存在规律。
人们普遍认为经验科学和论证科学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分别侧重于全局感知和线性逻辑。中国文化特别注重“感知”,当“感知”变成“认知”,多维变成线性,文化的宽度窄化了许多。中国文化有良好的感知和情感基础,但由于感知和情感属于个人体验,不利于阐述和传播,而富有逻辑性的理论有利于复制、传播和发展。因此,通过“内观外感”感知意念,再运用逻辑语言对空间与意念传达的规律进行表达,可作为意念传达方法理论形成的途径。
1.“形”与“象”
笔者尝试将汉语里的“形象”拆分为“形”和“象”。“形”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象”作为人通过感知系统知觉并在人脑中形成对客观存在的个体认知。由于个人心理结构及认知背景的差异,面对同一事物,每个人脑中产生的“象”不尽相同。而空间意念传达的目的是在个人心理结构及认知背景存在差异的众多观者中传递的较为一致的“象”。
以展示空间为例,设计者营造出“形”,使观者脑中产生“象”。“象”的“植入”(此文的“植入”不存在褒贬之意)是设计的目的之一。设计者通过展示空间的“形”(此文的“形”,并非单指目之所及的物,还包括物的叙事架构)的塑造,在观者的脑中植入较为一致的“象”(此处的“象”,并非单指确切统一的认知观念,也可以是触发思考的观念),从而达到设计目的。“形”是“象”的承载与传播媒体,意念空间是设计者对某个群体概念化空间的呈现[2]。
2.感知系统与意识
“象”的生成除了有“形”的前提外,还需要感知系统的参与。感知,即意识对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等一系列过程。设计者运用感知系统规律设计出“形”,观者在“形”中通过感知系统获得“象”。“形”作为设计者与观者之间的沟通桥梁,达成“象”的共鸣。有如,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形成著作,读者通过阅读著作倾听作者的声音,引起共鸣,引发思考。
观者置身空间之中,空间意念接收的过程除了运用阅读著作时的视觉、听书时的听觉以外,还会使用嗅觉、味觉、触觉,甚至联觉。除此之外,我们的认知是被身体及活动的方式塑造出来的,心理学中一个新兴领域——具身认知,或许是一个探析身体、意识、空间关系的突破口。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译作“涉身”认知,主要指在认知过程中,身体感受发挥主要作用,即人的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活动而形成的[3]。观者通过具身认知对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信息通过个体认知进行加工,形成对该“形”的“象”。设计者与观者“象”的重合,体现了二者感知系统信息提取规律及个体认知的共性。一個成功传达空间意念的设计,设计者应深谙感知系统信息提取及认知规律,但目前有关感知系统信息提取与空间生成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意念与空间的转化仍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为了进一步探究空间意念的传达规律,今后可尝试从具身认知视角探寻空间与意念的逻辑关系。
3.叙事空间与情感起伏曲线
在观展过程中观者行走于“形”中,如果将观者行走过程中所观的每一节点的“形”比作电影中的帧,电影中一帧帧的画面串联成故事。那么展示空间中“形”的串联生成“象”的串联,最终形成故事。而“象”的串联过程伴随着情感的产生和起伏。
因此,设计者与观者之间除了“形”这一可见的“桥梁”外,还有牵引故事发展的情感起伏曲线。情感起伏曲线作为故事牵引的线索之一,贯穿于设计者的“象”译化成“形”、观者又从“形”感知“象”的过程中。“形”和“情感”作为设计者和观者沟通的中介,承载着两者之间的述说和倾听。
然而,感知系统具体是如何与“形”产生互动,空间是如何产生“情感”这一故事牵引线索的?感知是否存在逻辑?各个情绪节点之间又是如何衔接和过渡的?节点与节点之间是什么,有如一呼一吸之间的“空”吗?“空”又是什么?是空间“场”里的“气”吗?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甚至会分裂出更多的疑问,针对设计者“形”的塑造与观者“象”的获取之间,究竟进行了怎样的信息交换,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四、结语
空间感知、意念传达研究起步晚,相关文献数量较少,然而它对今天的设计体系发展又是如此重要。因此,对空间设计体系中感知、意念传达的研究不能中断,可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符号学、环境行为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空间与意念传达的关系进行逻辑分析。空间意念传达的理论后续可尝试通过深入探析“形”与“象”的转译规律、感知系统与意识形成的逻辑关系、叙事空间与情感起伏曲线的营造方法,从理性与感性的双重视角,将科学与艺术理论结合,对其规律作逻辑化研究,形成关于空间与意念传达的具有逻辑性的理论,使之有效地为信息传达服务。目前,本文的解析仍停留在对空间意念浅层次的调研中,欲借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设计师对感知、意念传达的重视,使更多的学者去探讨和研究空间意念传达的逻辑性理论。
参考文献:
[1]Henri Bergson.Vladimir Jankélévitchp[M].Paris:PUF,1999:5.
[2]夏铸九,王志弘,编译 .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M].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513—516.
[3]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5):705-710 .
作者简介:林倩馨,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空间;感知;意念;传递;逻辑
一、引言
“意念”属于意识层面的概念,空间和意念之间由感知系统作为中介。人的身体是接收器,通过感知系统不断地接收外部信号,然后变成“内在”意识。设计者将“内在”意识转化并向外赋予空间,使空间承载特定的意识形态。观者进入空间,通过身体接收器,接收空间意念的信号,变成自己的“内在”意识,从而使设计者和观者的意识重叠,实现设计者意念向观者的传递。
二、光之教堂、水御堂及和美术馆的意念传达
(一)光之教堂的“光的十字”
光之教堂(光的教会)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名的一座,竣工于1989年。光之教堂的建设没有太高的预算,甚至教堂内的桌椅也是由制作清水混凝土的模板拆卸后加工制造的。但这没有因预算不足而影响光之教堂的空间营造。
光之教堂是一个约113平米的方形盒子,被一片倾斜15°完全独立的墙体切割成大小两部分,空间块面简洁,大的为教堂主体,小的为教堂主入口。进入教堂主体,正对的墙体便是著名的“光的十字”。(如图1、图2)建筑内部幽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两道开口形成的十字成为信众视线的聚焦点,也是密闭内部空间与外部直接沟通的通道。光之教堂没有使用传统的宗教样式,而是在更为纯粹的空间内凸显“十字”宗教符号。此十字符号是墙体的负形,是抽象和虚空的“光的十字”。光通过“十字”进入室内,幽暗的空间被光晕染。信众向光而坐,隔绝外界的杂念和纷扰,沐浴着光传递的神圣之感,专注于内心。
光之教堂的营造体现教堂空间的功能本质。安藤忠雄通过对教堂功能本质的深入理解,抛开传统宗教建筑样式的外在形式,将功能本质赋予空间。“光之十字”除了是宗教符号,还是黑暗狭小空间神圣意念的传递之源。信众在空间中感知宗教的神圣之感,实现设计师通过空间对观者的意念传递,达到空间营造的目的。
(二)水御堂莲池入口的意念传达
与“教堂三部曲”不同,水御堂是为东方禅宗服务的,安藤忠雄深入探问东方的宗教文化。日本传统佛教建筑样式深受中国影响,如以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斗拱结构形式、大屋顶、对称中正等。但安藤用现代的建筑语言去表现东方禅宗建筑深邃的内涵,体现禅宗的本质。
水御堂建于山坡之上,主体建筑并没有像传统寺庙一样立于山腰,而是一半埋在地底,一半露于地表。水御堂屋顶是长轴40米、短轴30米的椭圆形莲池。莲池正中是一条甬道,将莲池一分为二,沿甬道拾级而下进入大殿。拾级而下,水平视线逐渐接近莲池,与水面平行,感受水面的平静和偶被风吹起的涟漪,人最终消失在莲池中(如图3)。在一路向下的过程中,两侧墙体相对上移,抬头只有天空,一路光线逐渐变弱,直至完全昏暗。这段路程足够长,来访者能平缓地完成视觉上的暗适应,同时人心也从外部的嘈杂进入宁静的内观(如图4)。
禅宗经典《坛经》中,六祖用了10个字来概括其宗旨: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水御堂不住于“传统禅宗建筑样式”的相,信众沿弧形墙、脚踏小石路来到莲池上方,眼前只见天地。莲池在地表,莲花是佛法的象征,遵循着自然的盛开与凋零,体现着万物运行的规律;同时,莲池又作为水御堂的屋顶,水御堂的鼎盛香火和信众对佛法的探寻作为根基供养着佛法之花。从莲池正中向下进入的方式,既是对佛教原理的探寻,也是往下内观的过程,谓之“水中涅槃”。观者通过与建筑的互动,感受空间传递的意念,从而接收到设计者的意念,完成设计者与观者之间的沟通。
(三)和美术馆的意念传达
和美术馆位于广东顺德,是由家族设立的非营利民营美术馆,于2020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安藤忠雄在设计和美术馆时谈道:“我希望将中国南部地区延续千年的多样文化融合在一起,并探讨一种独属于岭南地区的建筑形式。”
安藤从岭南传统的水边小宅汲取灵感,以简单的圆形、方形作为建筑主体,中心是层层挑空的圆筒状律动建筑,亲水平台于建筑前侧环绕,建筑外围是开放式花园。在体现岭南园林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独特风格方面,安藤通过开放式花园内或成组平行、或相互交错的单片墙体使花园呈现在视线上通透,在实质构建中达到围合的效果。亲水平台环绕于建筑前侧,“水之径”橫跨亲水平台,成为开放式花园进入建筑内部的唯一通道。独自行走于1.5米左右的“水之径”,清风徐来,两侧是微风吹拂的水面,前面是层层外挑展开、动态均衡的建筑主体。置身于安藤营造的园林,人在水中央,犹如置身岭南园林,行走于桥廊堤栏之上(如图5)。
和美术馆的“和”除了体现在建筑与外部自然的和谐,还体现在“和”的意念与建筑主体的融合。建筑主体为五层圆环叠加的建筑,并非稳定的同心圆。每一层圆以一定的偏心率由下往上逐渐扩大,圆的中心由双螺旋楼梯构成中空中庭。由中庭底部往上看,是由双螺旋楼梯栏板构成的律动均衡螺旋,展现着建筑韵律的和谐(如图6)。从螺旋楼梯上部往下看,围绕螺旋楼梯行走的参观者,如洒落在双螺旋上的弹珠,成为律动双螺旋楼梯中跳跃滑动的点,随机出现的参观者也反过来增添了建筑生命力(如图7)。中庭为建筑的内圆,展览空间为外圆,展览空间围绕中空中庭展开。中庭的动与展览空间的静相统一,构成这个筒型建筑主体。中庭的动与展览空间的静调和兼容,是“和”意念的另一种体现。
除了以上谈及的建筑与外部自然的和谐以及建筑主体自身的和谐外,和美术馆还体现了空间内人与人之间的协和。在中庭双螺旋楼梯处,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在空间中寻得自己的一方天地。无论是由下往上看,还是由上往下看,参观者相互点缀在对方的画面中,却又互不打扰。有如万神庙,天光从顶部中央井投入,天光晕染着细腻的清水混凝土墙,光影随太阳入射角的移动而移动。自然、建筑和人共存,每一刻的光影、建筑的每一处、每一位参观者都参与共同构建着独一无二又和谐统一的时空,体现着岭南文化的包容精神、“和”的精神。 三、探析空间意念传达
(一)空间意念的研究意义
空间设计除了满足居住和防御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外,还需要满足社会意识形态的需求。对安藤忠雄光之教堂、水御堂及和美术馆的空间意念分析,可以看到,安藤忠雄善于通过感知并提取文化本质,将文化本质提炼为意念,并通过理性手段将意念转化为空间构筑,从而使意念融入空间,空间反映意念。当意念注入空间,观者在空间中“阅读”空间时,似感受到建筑的生命脉冲,使建筑有了生命。研究空间意念的传达对推动空间设计的感知、情感传达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二)意念传达方法初探
人行走于空间之中,空间是动态的,人的意识状态也是复杂的,如柏格森所说,意识状态总是彼此相续,而且各种意识状态还往往互相渗透、彼此交融,每个当下的状态,既包含着过去,亦包含着未来,所有这些状态汇集在一起,构成某种“有机的整体性”(tolitéta organique)[1]。既然空间是自由的,意识也是自由的,那两者之间究竟是通过怎样的联系产生了“设计者能通过空间营造某种意念,而观者能在空间中接收到设计者想要传达的意念”,以及实现这意念的重合呢?如此说来,设计者和观者意念的重合必定存在规律。
人们普遍认为经验科学和论证科学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分别侧重于全局感知和线性逻辑。中国文化特别注重“感知”,当“感知”变成“认知”,多维变成线性,文化的宽度窄化了许多。中国文化有良好的感知和情感基础,但由于感知和情感属于个人体验,不利于阐述和传播,而富有逻辑性的理论有利于复制、传播和发展。因此,通过“内观外感”感知意念,再运用逻辑语言对空间与意念传达的规律进行表达,可作为意念传达方法理论形成的途径。
1.“形”与“象”
笔者尝试将汉语里的“形象”拆分为“形”和“象”。“形”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象”作为人通过感知系统知觉并在人脑中形成对客观存在的个体认知。由于个人心理结构及认知背景的差异,面对同一事物,每个人脑中产生的“象”不尽相同。而空间意念传达的目的是在个人心理结构及认知背景存在差异的众多观者中传递的较为一致的“象”。
以展示空间为例,设计者营造出“形”,使观者脑中产生“象”。“象”的“植入”(此文的“植入”不存在褒贬之意)是设计的目的之一。设计者通过展示空间的“形”(此文的“形”,并非单指目之所及的物,还包括物的叙事架构)的塑造,在观者的脑中植入较为一致的“象”(此处的“象”,并非单指确切统一的认知观念,也可以是触发思考的观念),从而达到设计目的。“形”是“象”的承载与传播媒体,意念空间是设计者对某个群体概念化空间的呈现[2]。
2.感知系统与意识
“象”的生成除了有“形”的前提外,还需要感知系统的参与。感知,即意识对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等一系列过程。设计者运用感知系统规律设计出“形”,观者在“形”中通过感知系统获得“象”。“形”作为设计者与观者之间的沟通桥梁,达成“象”的共鸣。有如,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形成著作,读者通过阅读著作倾听作者的声音,引起共鸣,引发思考。
观者置身空间之中,空间意念接收的过程除了运用阅读著作时的视觉、听书时的听觉以外,还会使用嗅觉、味觉、触觉,甚至联觉。除此之外,我们的认知是被身体及活动的方式塑造出来的,心理学中一个新兴领域——具身认知,或许是一个探析身体、意识、空间关系的突破口。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译作“涉身”认知,主要指在认知过程中,身体感受发挥主要作用,即人的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活动而形成的[3]。观者通过具身认知对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信息通过个体认知进行加工,形成对该“形”的“象”。设计者与观者“象”的重合,体现了二者感知系统信息提取规律及个体认知的共性。一個成功传达空间意念的设计,设计者应深谙感知系统信息提取及认知规律,但目前有关感知系统信息提取与空间生成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意念与空间的转化仍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为了进一步探究空间意念的传达规律,今后可尝试从具身认知视角探寻空间与意念的逻辑关系。
3.叙事空间与情感起伏曲线
在观展过程中观者行走于“形”中,如果将观者行走过程中所观的每一节点的“形”比作电影中的帧,电影中一帧帧的画面串联成故事。那么展示空间中“形”的串联生成“象”的串联,最终形成故事。而“象”的串联过程伴随着情感的产生和起伏。
因此,设计者与观者之间除了“形”这一可见的“桥梁”外,还有牵引故事发展的情感起伏曲线。情感起伏曲线作为故事牵引的线索之一,贯穿于设计者的“象”译化成“形”、观者又从“形”感知“象”的过程中。“形”和“情感”作为设计者和观者沟通的中介,承载着两者之间的述说和倾听。
然而,感知系统具体是如何与“形”产生互动,空间是如何产生“情感”这一故事牵引线索的?感知是否存在逻辑?各个情绪节点之间又是如何衔接和过渡的?节点与节点之间是什么,有如一呼一吸之间的“空”吗?“空”又是什么?是空间“场”里的“气”吗?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甚至会分裂出更多的疑问,针对设计者“形”的塑造与观者“象”的获取之间,究竟进行了怎样的信息交换,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四、结语
空间感知、意念传达研究起步晚,相关文献数量较少,然而它对今天的设计体系发展又是如此重要。因此,对空间设计体系中感知、意念传达的研究不能中断,可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符号学、环境行为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空间与意念传达的关系进行逻辑分析。空间意念传达的理论后续可尝试通过深入探析“形”与“象”的转译规律、感知系统与意识形成的逻辑关系、叙事空间与情感起伏曲线的营造方法,从理性与感性的双重视角,将科学与艺术理论结合,对其规律作逻辑化研究,形成关于空间与意念传达的具有逻辑性的理论,使之有效地为信息传达服务。目前,本文的解析仍停留在对空间意念浅层次的调研中,欲借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设计师对感知、意念传达的重视,使更多的学者去探讨和研究空间意念传达的逻辑性理论。
参考文献:
[1]Henri Bergson.Vladimir Jankélévitchp[M].Paris:PUF,1999:5.
[2]夏铸九,王志弘,编译 .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M].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513—516.
[3]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5):705-710 .
作者简介:林倩馨,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