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助推国家治理的进程中更具合理性。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但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应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加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功能,重点依托网络新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驾驭能力。
关键词:国家治理 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深入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应然选择,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卓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自我超越,优化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国家治理現代化的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和落实国家治理现代化政策的柔性实践活动,在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当前特殊的发展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在自我变革应更加主动,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大局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合理性
1.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持。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和政治意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国家治理心理基础之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特性,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凝聚国家治理共识的教育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激励作用。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社会领域宣传治理理念,实现群众的治理自觉,引导治理的政治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服务治理大局,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培育温厚的土壤。
2.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自我现代化转型。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并不仅仅是社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转变,其要求与社会运行相关的一切服务与管理都应实现现代化的蜕变。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优势,体现着党在领导和服务工作方面的卓越思想。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当前社会建设中持续发挥效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同样需要现代化转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不适应的诸多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应自觉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其系统内部客观存在的多种要素,需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重新布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二者相互促进、相互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存在合理性。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关键词,即“契机”与“要求”。从“契机”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拥有了实现的可能,而从“要求”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整体功能上进行升级和优化。
1.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发展契机。在我国社会各领域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整体社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这一场我国与自身之间的“博弈”,使新旧对决中的一切要素被整合、替代、摒弃和优化。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条件发生了深切的改变,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等多个层面的现代化推进,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契机。
1.1经济治理的现代化稳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经济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功体现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这一现代化制度转变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而当前市场经济伴随时代的发展所构建的经济新常态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选择。在新的经济治理模式下,市场经济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社会生产力空前释放,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不断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经济将持续处于提质增效的新时期,这种物质基础的高度跨越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充足的经济条件。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种社会财富,这种无形的财富需要通过有形的经济基础来提升价值,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转型的必要条件。经济治理现代化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物质需求,物质需要的第一性决定着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尊重人民群众对于物质利益的需求,忽视或否认物质利益原则,不注重与客观物质环境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科学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使人的物质性要求得到了满足,更多的社会成员开始关注第二性需求,即精神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拥有了普遍受众基础,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源动力。
1.2政治治理现代化活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主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实施主体、服务对象都是人,而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对象的第一顺位,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可从被动的接受教育逐步转向参与教育的角色中来,而由此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主体结构将会极大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现代化转型。随着“四个全面”战略的不断实现,我国社会政治治理体现出了更加生机勃勃的现代化转型态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严格落实依法治党,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反腐倡廉的多措并举,党风党规的正风肃纪,使我国的政治治理呈现出了人民群众所更加期待的新面貌。社会成员的政治文明以及主体意识逐渐提高,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格局初步稳定,直接活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主体,使人人关心政治文明、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得以形成。人民群众志愿为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以及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而努力的意识得到增强,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治理现代化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结构更具动态性、可变性和生命力。 政治治理的现代化使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得到了良好的感染,使其自身的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的人才条件。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发展使公民参与国家立法以及社会管理事物的渠道增多,深度和广度也得到增强。社会成员在积极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公共事务处理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教育、相互教育、自我服务以及相互服务的社会治理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加顺利和高效,并从以往线性、纵向的教育模式逐步向着网格化教育模式均衡发展。此外,十八大以来对于腐败渎职等行为的重拳出击,使寄生于党内的“污垢”得以清除,清明的政治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更具公信力和说服力,使更多的社会成员自愿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治理的现代化激发了群众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能力与能动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以往的行政角色和单向度的工作模式得以向着服务角色和多项度交流转变,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相互适应。
1.3文化治理现代化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思维视野。《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使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更加清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我国人民群众抵御外来消极文化的能力得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隔离机制被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进一步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特别是在网络新媒体文化的蓬勃发展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拥有了更加庞大的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全面地参与到了全球文化的碰撞和对话之中,极大地增强了现代化转型的可操作性。在文化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开始从民族国家向着全球放开。思想政治教育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话语,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现实起点。特别是全球文化的高度互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本民族的视野狭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让继承和借鉴的有机统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原则,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从管控向对话的深层次转变,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重新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话语,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以全新的文化姿态参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2.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出新要求。
2.1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调节功能提出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功能是调节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应性,使上层建筑与客观经济基础保持科学的共生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其最终的目标是要通过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手段,来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使这种优越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地实践转换。而要想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转变,國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否、治理能力的水平如何则十分关键。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过程。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上层建筑对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适应性将得到增强,社会生产活力将得到全面的激发。实现这一状态一方面需要卓越的顶层设计,而另一方面则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非正式制度治理的主要途径。因此,当前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功能性要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地承担起为各种治理活动提供指导思想的专属任务。针对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简单的思想宣传工作,而应具备更高水准的调解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适应性关系的独特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对于主流价值观的维护和引导,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价值心理条件。作为价值观念改造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积极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调节作用,使全社会加强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同,自觉承担起调整观念上层建筑的重要任务,更要为政治上层建筑治理的现代化转变提供科学的指引。
2.2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提出新要求。近些年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进驻,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和斗争转换了新的战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这同时也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和风险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我国全体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更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渠道,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反映意识形态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种维度的实现都需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来扩大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马克思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可以形成一切变量,更能够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张力和韧度,这种改进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功能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复杂社会环境、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等多种风险相伴相生,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我国国家治理仰赖的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意识形态谱系不断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功能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由此可见,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而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定极为关键。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的现代化转型为切入点,创新意识形态引领功能发挥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力、解释力与传播力,巩固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更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不断改进话语机制和传播机制,从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坚定理想信念、凝聚价值共识、强化治理理念,进一步升级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 2.3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加强育人功能的创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施的过程中,人不仅仅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的服务和管理的对象。这意味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将一切以人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应进一步加强创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培育“现代化人”,应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原则,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培育更多具有较高治理能力、水平与意识的现代国家公民。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曾经提出:“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并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因此,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对公民的行为和心理进行渗透式干预,以培育我国社会成员为国家治理所迫切需要的现代性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工作基点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特质,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责无旁贷的育人任务。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发挥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扰,网络新媒体信息的快速交换,改变了社会成员的思维观念,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泛化大众娱乐的时代中增强社会成员的政治意识、信息安全意识,需要重塑现代人的价值灵魂和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地与各种消解力量对抗,只有如此才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培育卓越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强调:把握改革大局自觉服从服务改革大局,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N].人民日报,2015-05-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5]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0-30(01).
[6]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2-12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8]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報,2013-8-21.
[9]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
[10][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0-21.
作者简介:刘秉鑫(1988—)男。山东昌乐人。现在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全日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
关键词:国家治理 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深入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应然选择,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卓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自我超越,优化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国家治理現代化的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和落实国家治理现代化政策的柔性实践活动,在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当前特殊的发展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在自我变革应更加主动,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大局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合理性
1.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持。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和政治意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国家治理心理基础之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特性,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凝聚国家治理共识的教育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激励作用。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社会领域宣传治理理念,实现群众的治理自觉,引导治理的政治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服务治理大局,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培育温厚的土壤。
2.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自我现代化转型。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并不仅仅是社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转变,其要求与社会运行相关的一切服务与管理都应实现现代化的蜕变。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优势,体现着党在领导和服务工作方面的卓越思想。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当前社会建设中持续发挥效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同样需要现代化转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不适应的诸多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应自觉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其系统内部客观存在的多种要素,需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重新布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二者相互促进、相互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存在合理性。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关键词,即“契机”与“要求”。从“契机”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拥有了实现的可能,而从“要求”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整体功能上进行升级和优化。
1.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发展契机。在我国社会各领域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整体社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这一场我国与自身之间的“博弈”,使新旧对决中的一切要素被整合、替代、摒弃和优化。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条件发生了深切的改变,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等多个层面的现代化推进,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契机。
1.1经济治理的现代化稳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经济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功体现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这一现代化制度转变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而当前市场经济伴随时代的发展所构建的经济新常态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选择。在新的经济治理模式下,市场经济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社会生产力空前释放,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不断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经济将持续处于提质增效的新时期,这种物质基础的高度跨越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充足的经济条件。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种社会财富,这种无形的财富需要通过有形的经济基础来提升价值,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转型的必要条件。经济治理现代化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物质需求,物质需要的第一性决定着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尊重人民群众对于物质利益的需求,忽视或否认物质利益原则,不注重与客观物质环境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科学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使人的物质性要求得到了满足,更多的社会成员开始关注第二性需求,即精神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拥有了普遍受众基础,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源动力。
1.2政治治理现代化活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主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实施主体、服务对象都是人,而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对象的第一顺位,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可从被动的接受教育逐步转向参与教育的角色中来,而由此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主体结构将会极大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现代化转型。随着“四个全面”战略的不断实现,我国社会政治治理体现出了更加生机勃勃的现代化转型态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严格落实依法治党,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反腐倡廉的多措并举,党风党规的正风肃纪,使我国的政治治理呈现出了人民群众所更加期待的新面貌。社会成员的政治文明以及主体意识逐渐提高,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格局初步稳定,直接活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主体,使人人关心政治文明、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得以形成。人民群众志愿为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以及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而努力的意识得到增强,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治理现代化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结构更具动态性、可变性和生命力。 政治治理的现代化使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得到了良好的感染,使其自身的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的人才条件。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发展使公民参与国家立法以及社会管理事物的渠道增多,深度和广度也得到增强。社会成员在积极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公共事务处理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教育、相互教育、自我服务以及相互服务的社会治理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加顺利和高效,并从以往线性、纵向的教育模式逐步向着网格化教育模式均衡发展。此外,十八大以来对于腐败渎职等行为的重拳出击,使寄生于党内的“污垢”得以清除,清明的政治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更具公信力和说服力,使更多的社会成员自愿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治理的现代化激发了群众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能力与能动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以往的行政角色和单向度的工作模式得以向着服务角色和多项度交流转变,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相互适应。
1.3文化治理现代化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思维视野。《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使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更加清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我国人民群众抵御外来消极文化的能力得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隔离机制被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进一步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特别是在网络新媒体文化的蓬勃发展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拥有了更加庞大的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全面地参与到了全球文化的碰撞和对话之中,极大地增强了现代化转型的可操作性。在文化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开始从民族国家向着全球放开。思想政治教育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话语,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现实起点。特别是全球文化的高度互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本民族的视野狭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让继承和借鉴的有机统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原则,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从管控向对话的深层次转变,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重新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话语,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以全新的文化姿态参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2.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出新要求。
2.1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调节功能提出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功能是调节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应性,使上层建筑与客观经济基础保持科学的共生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其最终的目标是要通过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手段,来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使这种优越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地实践转换。而要想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转变,國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否、治理能力的水平如何则十分关键。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过程。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上层建筑对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适应性将得到增强,社会生产活力将得到全面的激发。实现这一状态一方面需要卓越的顶层设计,而另一方面则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非正式制度治理的主要途径。因此,当前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功能性要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地承担起为各种治理活动提供指导思想的专属任务。针对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简单的思想宣传工作,而应具备更高水准的调解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适应性关系的独特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对于主流价值观的维护和引导,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价值心理条件。作为价值观念改造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积极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调节作用,使全社会加强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同,自觉承担起调整观念上层建筑的重要任务,更要为政治上层建筑治理的现代化转变提供科学的指引。
2.2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提出新要求。近些年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进驻,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和斗争转换了新的战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这同时也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和风险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我国全体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更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渠道,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反映意识形态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种维度的实现都需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来扩大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马克思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可以形成一切变量,更能够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张力和韧度,这种改进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功能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复杂社会环境、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等多种风险相伴相生,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我国国家治理仰赖的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意识形态谱系不断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功能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由此可见,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而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定极为关键。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的现代化转型为切入点,创新意识形态引领功能发挥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力、解释力与传播力,巩固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更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不断改进话语机制和传播机制,从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坚定理想信念、凝聚价值共识、强化治理理念,进一步升级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 2.3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加强育人功能的创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施的过程中,人不仅仅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的服务和管理的对象。这意味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将一切以人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应进一步加强创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培育“现代化人”,应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原则,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培育更多具有较高治理能力、水平与意识的现代国家公民。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曾经提出:“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并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因此,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对公民的行为和心理进行渗透式干预,以培育我国社会成员为国家治理所迫切需要的现代性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工作基点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特质,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责无旁贷的育人任务。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发挥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扰,网络新媒体信息的快速交换,改变了社会成员的思维观念,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泛化大众娱乐的时代中增强社会成员的政治意识、信息安全意识,需要重塑现代人的价值灵魂和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地与各种消解力量对抗,只有如此才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培育卓越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强调:把握改革大局自觉服从服务改革大局,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N].人民日报,2015-05-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5]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0-30(01).
[6]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2-12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8]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報,2013-8-21.
[9]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
[10][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0-21.
作者简介:刘秉鑫(1988—)男。山东昌乐人。现在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全日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