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丁登寺旁"开篇写的便是诗人回到自然时的所见所感。他所见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富有灵性的,有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诗人善用想象的手法构建一幅自己的心灵田园图。
关键词:敏锐性 情感
五个夏天过去了,五个冬天过去了,诗人又来到丁登寺附近的怀河两岸。当他重新站在这里时,他又重新听到了山泉里的柔声低语,又看到了那些峻峭巍峨的山崖。这一幕荒野的景象带给诗人的是幽僻的印象,但他却将眼前的风景想象成一幕幕心中所想的景象:周围山水联结着天空的宁静,“我”在果树的浓荫之下,远眺着乡舍密布的田野,思绪禁不住的飞入果园中,这个季节的果子尚未成熟,披着一身葱绿隐藏在树丛里。诗人将果子人格化,有着人类的调皮与可爱,这就是诗人心中的自然,一切都富有灵性。这时诗人又看到了树篙 ,但是在诗人眼里,那都是一行行顽皮的树精在野跑。在诗人眼中在这些田园风光都是绿色的,让人心里宁静,静静升起的炊烟,飘忽不定,就如在林中走动的漂泊者,又或许是从高人逸士的洞穴中飘出的。果子、树篙、炊烟这些事物本来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但诗人加以想象,赋予果子、树篙人性特点,想象炊烟的故事,让人读完更具愉悦感和神秘感。
二、诗人感觉的敏锐性
村舍、果树园、丛林、树篙、炊烟、漂泊者、高人逸士等事物构成了一幅田园美景图,他向往这样的生活。他称这些事物为“美好的形体”,虽已久违,但却不曾忘记。当诗人独居一室,身处城市的喧嚣之中,深感疲惫之时,这些“这些美好的形体”渗入血液和心脏,进入最纯净的思想,让诗人恢复恬静,获得愉悦的感觉。这些“美好的形体”就是自然的代表,这就是自然带给诗人的力量。而通常情况下,平常人见到“这些美好的形体”,见到自然,就像是盲人看见美好事物一样,并不能察觉它们的美,也感受不到自然的力量。詩人要更敏锐的感受,要引导着常人感受到不常感受的美和自然的力量,这便是诗人与平常人不同的地方。那这里便要说到华兹华斯的一个观点了,那就是诗人是什么。华兹华斯认为,诗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更了解人的本性。诗人对田园和自然的热爱,让他能够在过去“最美好的岁月”中,发掘了它们对自己生命“远非轻微和平凡的影响”;在那些“早经遗忘的无名琐事中”中,发现了“饱含着的善意和友爱”。只有对自然饱含着更多的热忱和温情,才会发现这些是“最美好的岁月”,才会发现善意和友爱。
华兹华斯还认为,诗人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般人的相似情感,并准确表达出来。诗人更像是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沟通的纽带,诗人将不容易被常人发掘的情感表达出来,引起大家的共鸣。诗人写到世界有“令人厌倦的压力”,城镇的喧嚣声让人感到疲惫,这很容易就引发了大家的共鸣。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少了很多惬意和闲适,不免就会让人有很大的压力,从而产生疲倦之感。这里诗人便引导着大家回到自然,感受和谐和深沉的力量,看清事物内在的生命。要改变这种疲倦之感,便要学会“一种满足的惬意”,当我们在精神上转向自然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当下的愉悦”,能够看到 “未来岁月的生命和粮食”,自然是生命和力量的源泉,这便是诗人得出的结论。
三、思索中情感的重组
诗人为什么推崇田园生活?因为田园生活和城镇生活是对立的,田园生活有着吸引力对于诗人来说,也就是田园生活是拉力,而城镇生活是诗人所厌烦的,也就是推力,一个拉力,一个推力,也就是诗人极力推崇田园生活的原因了。在城镇生活,有无尽的喧嚣、疲惫和压力,而在田园生活却是恬静、甜蜜和愉悦,田园生活饱含着善意与友爱,是诗人最美好的岁月。诗人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这种强烈情感却是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是有一定的理性选择和思索过程的。重返田园生活让诗人在回忆和反思中自然流露出强烈情感,原来对自然的情感被重新组织,被理性主导,最后产生新的情感。
诗人凭借着再次回到田园,在自然中得到了另一种具有更崇高形态的满足的惬意。从童年时代,“我”像这山上一头在山间跳跃、窜跑、逗留的小鹿,听凭大自然的引导,躲避着自己内心所害怕的,只有自然才是诗人一切的一切,依赖着大自然。这是人性的本能,这都是人性最纯洁情感。这是童年时,见到大自然,自然而然的感官反映和真实情感。
到了青年时代,童年那样的时光消逝,在亲近大自然,爱恋大自然的过程中,“我”的爱变成一种“情欲”,“掺和着苦痛的欢乐”和“令人眩晕的狂喜”,“我”的情感变得更加炽热,不需要思想来赋予它深邃的魅力,也不需要视觉以外的情趣,“巨石”“高山”“森林”的颜色和形体都是“我”的欲望,就是自然本身吸引着“我”。
而现在终于沉静下来,获得了另一种能力-------已懂得如何看待大自然。经常听到人生宁静而忧郁、优雅和悦耳的乐曲,但这乐曲却富有净化和克制的力量,崇高思想的喜悦让“我”心动,升华的意念融入“我”的思想。这种升华的意念仿佛正居于 “落日的余晖”“浩瀚的海洋”“清新的空气”“蔚蓝色的天空”和“人类的心灵”。这是一种动力和精神,推动着人类和思想不停的运动。“我”最后明白了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既有想象所造,也有感觉所知,从大自然中“我”得到了“崇高道德的欢乐”,“一种超脱之感”最后是“整个精神生活的灵魂”。
从童年时代到青年,再到现在,诗人在不断地回忆与思索中,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探索自己心灵成长的轨迹,这是一个思索的过程。现在再次回到自然,明白了有那些“美好的形体”陪伴的日子是最美好的岁月,还凭借着这些从重负和压力之中找到了出路,在这之中诗人从自然中体会到和谐的力量和欣悦而深沉的力量,这力量可以让我们的眼睛逐渐变得安宁,并且看清事物的内在生命。诗人也曾迷惑,害怕这只是一种“虚妄的信念”,可是当城市的生活中,乏味的白天,无益的烦闷和世界的热病沉重地压迫着心脏的时候,诗人再次将目光转向了自然,看到葱笼的怀河在森林中漫游,思想的幽光不定地闪烁着,诗人却感到了“当下的愉悦”,并且明白了未来岁月的生命与粮食都将会是这“当下的愉悦”。诗人认为作诗就是要给人以愉快,只有愉快所激发的东西才能引起我们的相似情感的共鸣,快乐产生知识。只有我们在自然中体会到愉悦的情感,才能减轻压力,才能一种满足的惬意和恬静而幸福的心绪,才能看清内在的生命,才能从自然中获得精神的动力。
四、自然与人的关系
文本最后谈到了亲情和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诗人赞颂他的妹妹,从妹妹的生命里他捕捉到了心灵的语言,在她顾盼流转的野性的眼睛里,重温了往昔的快乐,找到了自己过去的纯真。他又相信,正是由于妹妹爱大自然,大自然也不会违背爱她的心灵,一生的岁月中,是从快乐引向快乐的。从语重心长的对妹妹的独白里,我们又读出了诗人对妹妹的赞美和疼爱,更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崇拜的激烈的情感,从而增强了诗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钱青主编:《英国19世纪文学史》
关键词:敏锐性 情感
五个夏天过去了,五个冬天过去了,诗人又来到丁登寺附近的怀河两岸。当他重新站在这里时,他又重新听到了山泉里的柔声低语,又看到了那些峻峭巍峨的山崖。这一幕荒野的景象带给诗人的是幽僻的印象,但他却将眼前的风景想象成一幕幕心中所想的景象:周围山水联结着天空的宁静,“我”在果树的浓荫之下,远眺着乡舍密布的田野,思绪禁不住的飞入果园中,这个季节的果子尚未成熟,披着一身葱绿隐藏在树丛里。诗人将果子人格化,有着人类的调皮与可爱,这就是诗人心中的自然,一切都富有灵性。这时诗人又看到了树篙 ,但是在诗人眼里,那都是一行行顽皮的树精在野跑。在诗人眼中在这些田园风光都是绿色的,让人心里宁静,静静升起的炊烟,飘忽不定,就如在林中走动的漂泊者,又或许是从高人逸士的洞穴中飘出的。果子、树篙、炊烟这些事物本来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但诗人加以想象,赋予果子、树篙人性特点,想象炊烟的故事,让人读完更具愉悦感和神秘感。
二、诗人感觉的敏锐性
村舍、果树园、丛林、树篙、炊烟、漂泊者、高人逸士等事物构成了一幅田园美景图,他向往这样的生活。他称这些事物为“美好的形体”,虽已久违,但却不曾忘记。当诗人独居一室,身处城市的喧嚣之中,深感疲惫之时,这些“这些美好的形体”渗入血液和心脏,进入最纯净的思想,让诗人恢复恬静,获得愉悦的感觉。这些“美好的形体”就是自然的代表,这就是自然带给诗人的力量。而通常情况下,平常人见到“这些美好的形体”,见到自然,就像是盲人看见美好事物一样,并不能察觉它们的美,也感受不到自然的力量。詩人要更敏锐的感受,要引导着常人感受到不常感受的美和自然的力量,这便是诗人与平常人不同的地方。那这里便要说到华兹华斯的一个观点了,那就是诗人是什么。华兹华斯认为,诗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更了解人的本性。诗人对田园和自然的热爱,让他能够在过去“最美好的岁月”中,发掘了它们对自己生命“远非轻微和平凡的影响”;在那些“早经遗忘的无名琐事中”中,发现了“饱含着的善意和友爱”。只有对自然饱含着更多的热忱和温情,才会发现这些是“最美好的岁月”,才会发现善意和友爱。
华兹华斯还认为,诗人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般人的相似情感,并准确表达出来。诗人更像是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沟通的纽带,诗人将不容易被常人发掘的情感表达出来,引起大家的共鸣。诗人写到世界有“令人厌倦的压力”,城镇的喧嚣声让人感到疲惫,这很容易就引发了大家的共鸣。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少了很多惬意和闲适,不免就会让人有很大的压力,从而产生疲倦之感。这里诗人便引导着大家回到自然,感受和谐和深沉的力量,看清事物内在的生命。要改变这种疲倦之感,便要学会“一种满足的惬意”,当我们在精神上转向自然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当下的愉悦”,能够看到 “未来岁月的生命和粮食”,自然是生命和力量的源泉,这便是诗人得出的结论。
三、思索中情感的重组
诗人为什么推崇田园生活?因为田园生活和城镇生活是对立的,田园生活有着吸引力对于诗人来说,也就是田园生活是拉力,而城镇生活是诗人所厌烦的,也就是推力,一个拉力,一个推力,也就是诗人极力推崇田园生活的原因了。在城镇生活,有无尽的喧嚣、疲惫和压力,而在田园生活却是恬静、甜蜜和愉悦,田园生活饱含着善意与友爱,是诗人最美好的岁月。诗人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这种强烈情感却是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是有一定的理性选择和思索过程的。重返田园生活让诗人在回忆和反思中自然流露出强烈情感,原来对自然的情感被重新组织,被理性主导,最后产生新的情感。
诗人凭借着再次回到田园,在自然中得到了另一种具有更崇高形态的满足的惬意。从童年时代,“我”像这山上一头在山间跳跃、窜跑、逗留的小鹿,听凭大自然的引导,躲避着自己内心所害怕的,只有自然才是诗人一切的一切,依赖着大自然。这是人性的本能,这都是人性最纯洁情感。这是童年时,见到大自然,自然而然的感官反映和真实情感。
到了青年时代,童年那样的时光消逝,在亲近大自然,爱恋大自然的过程中,“我”的爱变成一种“情欲”,“掺和着苦痛的欢乐”和“令人眩晕的狂喜”,“我”的情感变得更加炽热,不需要思想来赋予它深邃的魅力,也不需要视觉以外的情趣,“巨石”“高山”“森林”的颜色和形体都是“我”的欲望,就是自然本身吸引着“我”。
而现在终于沉静下来,获得了另一种能力-------已懂得如何看待大自然。经常听到人生宁静而忧郁、优雅和悦耳的乐曲,但这乐曲却富有净化和克制的力量,崇高思想的喜悦让“我”心动,升华的意念融入“我”的思想。这种升华的意念仿佛正居于 “落日的余晖”“浩瀚的海洋”“清新的空气”“蔚蓝色的天空”和“人类的心灵”。这是一种动力和精神,推动着人类和思想不停的运动。“我”最后明白了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既有想象所造,也有感觉所知,从大自然中“我”得到了“崇高道德的欢乐”,“一种超脱之感”最后是“整个精神生活的灵魂”。
从童年时代到青年,再到现在,诗人在不断地回忆与思索中,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探索自己心灵成长的轨迹,这是一个思索的过程。现在再次回到自然,明白了有那些“美好的形体”陪伴的日子是最美好的岁月,还凭借着这些从重负和压力之中找到了出路,在这之中诗人从自然中体会到和谐的力量和欣悦而深沉的力量,这力量可以让我们的眼睛逐渐变得安宁,并且看清事物的内在生命。诗人也曾迷惑,害怕这只是一种“虚妄的信念”,可是当城市的生活中,乏味的白天,无益的烦闷和世界的热病沉重地压迫着心脏的时候,诗人再次将目光转向了自然,看到葱笼的怀河在森林中漫游,思想的幽光不定地闪烁着,诗人却感到了“当下的愉悦”,并且明白了未来岁月的生命与粮食都将会是这“当下的愉悦”。诗人认为作诗就是要给人以愉快,只有愉快所激发的东西才能引起我们的相似情感的共鸣,快乐产生知识。只有我们在自然中体会到愉悦的情感,才能减轻压力,才能一种满足的惬意和恬静而幸福的心绪,才能看清内在的生命,才能从自然中获得精神的动力。
四、自然与人的关系
文本最后谈到了亲情和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诗人赞颂他的妹妹,从妹妹的生命里他捕捉到了心灵的语言,在她顾盼流转的野性的眼睛里,重温了往昔的快乐,找到了自己过去的纯真。他又相信,正是由于妹妹爱大自然,大自然也不会违背爱她的心灵,一生的岁月中,是从快乐引向快乐的。从语重心长的对妹妹的独白里,我们又读出了诗人对妹妹的赞美和疼爱,更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崇拜的激烈的情感,从而增强了诗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钱青主编:《英国19世纪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