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园艺养生正流行
所谓园艺养生,就是通过栽花、种草或培植果树来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和防治疾病的目的。国外进行了一项有针对性的实验,让20个成年人轮流进入温室,参加种花、除草及培育幼苗等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劳动后,受试者血压、心跳及皮肤温度全部趋于最佳值。
日本有家疗养院,将心理治疗和心理调节融为一体,让患者从事拔草、除虫、浇灌、授粉等园艺活动。医生发现,让患者去户外从事力所能及的园艺活动,对身心康复十分有利。园艺劳动的养生机理在于:当你在进行浇灌、松土、施肥等劳作时,你的肢体得到锻炼和运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当你看到花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时,能激发你体内的活力。花草树木会释放出一定量的负离子,较一般场所高出4~5倍,负离子素有“空气维生素”之称,对人体精神活动有重要调节功能。所以园艺养生实际上是集劳动、休闲、空气浴、日光浴于一体的体育锻炼项目。
(摘自《家庭保健报》文/健康)
心水清纯
有一个老人,他活了一百多岁,一生中遇到的坎坷和苦难,足足可以写几部长篇小说。可是,老人的脸上经常流露出童真的好奇和满足的微笑。
对于自己的一生,老人形容为一滴水:他原来只是一滴水,出自父母无意的快乐。纯净而晶莹的水滴,挂在一片绿叶上,没有一点杂质。
水滴掉进了小溪,他开始了自己的童年。童年的小溪是欢快的,虽然窄小而浅显,却清澈见底。每个成年人都可以告诉他:什么是肮脏,什么是干净。然而,这并不是世界的真实面目。
小溪汇入了小河,他进入了自己的青年时期。河水随着季节变化忽而膨胀,忽而畏缩,忽而急匆匆,忽而慢悠悠。岸边的花草留不住他的脚步,山上的秀木在他眼前晃动。世界究竟是个啥样子,这是青春时代唯一吸引他的目标。
小河融入了大江,在咆哮中经过了黄土高原,向大海冲去。所有的风暴已成家常便饭,所有的美景已成过眼烟云,他经历了措手不及的打击和磨练,也见过了美丽的夕阳和晚霞。待他到了成熟的中年,他学会了把自己的命运融汇在所有之中,因此变得沉稳而有耐性。
江河入海流,正是他的老年。经历了荣辱的考验,经历了喜忧的历练,经历了成败的捶打,他还是一滴纯洁的水吗?
然老人体如朽木,却心如清泉。世俗的尘埃,势利的霉毒,永远无法污染他的心。因为他明白只有心属于自己,而生命属于心灵。他把生命的水滴深藏于心,永保心水清纯。
(摘自《羊城晚报》文/童珍)
生活不需要假如
亚瑟是位颇受欢迎的美国作家,一天,他去拜访老朋友——精神病学家布蓝顿博士,他们约好在饭店共进午餐。亚瑟先到了一步,在独自等待的间隙里,他开始不自觉的回忆起往事。当布蓝顿博士到达时,只见亚瑟正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地坐在那儿发呆。
“怎么了,亚瑟。”博士问。
“ 哦,”亚瑟道,“我只是想起了过去的经历,很多事假如当初不那么做就好了。”
博士若有所思的说:“吃过饭顺便去我的办公室坐坐吧。我想给你听些东西。”
在博士的办公室里,他拿出一盒磁带:“我想让你听听这3个人的谈话。他们患有各种不同的精神疾病。仔细听。”
一个小时过去了,磁带放完了,博士问:“告诉我这3个人的谈话有什么共同点。”
亚瑟冥思苦想了一会儿,最后摇头说:“我听不出任何共同之处。”
“那么,让我告诉你吧,”博士开口道,“他们都不由自主地重复着同一句话——‘假如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这句话就像导致精神疾病的毒药,必须学会用另一句话取而代之,那就是——下一次我会怎样怎样。这是一句指向未来与新生活的馨语,能够愈合心灵的创伤,带来健康和积极的心态。”
生活不需要假如,让我们把过去交给时间,把眼光投向未来吧!
(摘自《讽刺与幽默》文/刘宇婷)
运动可减少老年失明
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美国提出预防老年黄斑病变的有效方法——运动。据《每日邮报》报道,每周至少进行三次出汗锻炼的人,患老年黄斑病变的几率可减少70%。北京友谊医院眼科王艳玲主任对这一观点也表示认同,认为锻炼身体可以保护老年人眼睛内的重要血管,增加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帮助老年人保持视力。对于一些身体较弱的老年人,即使每周不能保证三次以上出汗锻炼,但是每天都进行小强度的运动,如每天坚持散步、打太极拳等,患老年黄斑病变的几率也可减少三分之一。
(摘自《健康时报》/佚名)
小动作延缓面部衰老
老同志虽然年纪大了,但也应该经常做做面容健美操,延缓面部衰老。具体方法是:
1.五指并拢,双掌摩擦微热后,紧贴面部,轻轻上下抹动,按摩额、颧部肌肤以及鼻、耳部,持续3~5分钟。
2.闭住嘴,使劲吹气,连续用力发“屋”的读音,发音时注意嘴的四周鼓起来(面颊不要鼓起),然后放松复原,使嘴唇周围的皮肤得到运动。然后,闭嘴成抿嘴微笑的样子,再放松复原,主要使鼻子两侧的皮肤得到运动。
3.用力睁大眼睛,尽量使眼眉向上抬,然后放松,重复数次,目的是使眼睛周围的皮肤得到运动。
(摘自《老年日报》文/李健)
十得六常三不
老年健康的标志,可总结为十得、六常和三不。
十得说得准、听得懂、看得清、算得出、走得动、站得直、吃得下、便得畅、睡得好、想得通。
六常体重正常、血压正常(<140/90毫米汞柱)、血糖正常(空腹<5.6毫摩尔/分升)、血脂正常(低密度脂蛋白<100毫克/分升;高密度脂蛋白:男>40毫克/分升,女>50毫克/分升;甘油三酯<150毫克/分升)、血尿酸正常(男<7.0毫克/分升,女<6.0毫克/分升)和心电图正常。
三不上楼胸不闷、步行气不短、走路腿不痛。
老人如果有不符合以上标准的情况,应及早去看医生,让医生对你提出生活方式和诊断治疗的建议。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应该正确对待,保持良好心态。另外,老年人定期体检也非常重要,因为有的病在早期可能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问题可能就较严重了。
(摘自《健康报》文/何秉贤)
绕圈走走 疾病没有
不少上了年纪的人由于缺乏锻炼而多种疾病缠身,从而加速了人体衰老。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八卦掌,其行走方法看似走圆圈,但若以此法每天锻炼20~30分钟,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保持人体阴阳平衡之功,可防治低血压、偏头痛、失眠、腰腿疼等常见疾病。此法简便易学、行之有效,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初练时,可在地上画一个直径约1米的圆圈,人站立于圈外边缘,脊椎伸直,腰部自然下沉。行走时双手可垂于身体两侧或背向身后,不可低头弯腰,双膝可自然屈曲,速度切勿过快。如此行走数分钟或一定圈数后换方向。
待向左、右方向各走完10~20圈后,换“八卦掌”之法,即抬起双臂,一掌在上,竖不超过头顶,但横向可超出面部,一掌小臂位于上腹部,双掌心皆向外(即身体的左右侧)。走10~20圈后,同时换手换方向。当“平伸”和“八卦掌”手姿感到累后,可采用双手自然下垂或背向身后的方法。
(摘自《家庭保健报》文/佚名)
葫芦丝帮我摆脱中风后遗症
一年前,我突患中风,幸亏抢救及时,捡回一条命,却落下苦不堪言的后遗症:失眠、气短、尿频、舌头打结影响说话、手指僵硬……我咬牙天天散步、读报、做体操,争取尽早恢复,但收效甚微。
喜欢音乐又懂点医疗知识的老伴,给我支了一招:学吹葫芦丝。我一听差点吓出冷汗,我知道,这种乐器需要气息、手指、舌头的配合,并不容易学,尤其对于像我这种有中风后遗症的老人,这三点恰恰是我的“弱项”。但老伴鼓励我,只要努力练习,中风后遗症可能会慢慢消失。
随后,老伴帮我买来一支降B调葫芦丝和一本教材。我每天至少花3个小时,吹长音、双吐音、按指孔……虽然困难重重,但我对音准、节奏和旋律不敢有半点马虎,仍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一行乐谱一行乐谱地练习。
令我欣慰的是,吹葫芦丝半年后竟然出现了“奇迹”:底气足了,呼吸顺畅了,舌头、手指灵活了,记忆力增强了,吃饭睡觉正常了。更可喜的是,我现在能比较熟练地吹奏20多首优美的歌曲了。
(摘自《健康时报》文/廖祝南)
中老年人7字养生术
中老年人注意以下“7字养生术”,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保 即保持大脑的活力。用进废退,故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书看报、绘画下棋,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的35岁的青年人差。
活 是指活动手指。俗话说“心灵手巧”,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及转动,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转 即转换不同性质的活动。在较长时间的单调工作或读书、写作后,应及时转换另外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松弛而不过分疲劳,使脑力保持最佳状态。散步、做体操等是较好的转换活动方式。
参 即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结交年轻朋友,保持青春活力和愉快的情绪。积极有趣的体育活动,可消除疲劳,增强体质。
睡 即睡好觉,保证睡眠充足。为此,老年人要学会有规律的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8~10小时的睡眠时间。
调 调节饮食。做到粗细混杂,荤素搭配,兼收并蓄,多吃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红枣、牛奶、豆浆、芥菜、百合、核桃、木耳以及大部分蔬菜、水果;少吃动物脂肪和含糖类食物。
听 即听优美动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有调节中枢系统的功能。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摘自《当代健康报》 文/闻樱)
隔代育儿易患心脏病
为什么照看孙子的老年人容易患心脏病呢?研究人员发现,照看孙子的女性与不看孙子的女性相比,摄取的高脂肪食物多。因为孩子摄取这类食物较多,而她们往往跟着孩子一起吃,忽视了老年饮食上的诸多禁忌。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教研室一个科研组的调查也发现,带孩子时间的长短与患病也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每周照看孩子达到9~20小时,患病风险就会显著增加。由于整天无法脱身,不能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发生变化也无从知晓。
研究人员建议老人,要处理好照看孩子与健康之间的矛盾,不能过于紧张、劳累。允许老人不服老,但也不能太操心,在不勉强自己的前提下,让老人享受与孙辈同住的天伦之乐,同时注意定期检查身体。如果把握了这一原则,维持健康与建立良好的祖孙关系,两者并不矛盾。
(摘自《健康时报》文/胡连荣)
天寒地冻防鼻炎
天寒地冻的冬季里,人们时刻都在和冷空气打交道,而在和寒冷接触的过程中,鼻子可谓是“首当其冲”。
鼻黏膜是具有丰富的血管及神经的感受器官,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老年人由于鼻黏膜萎缩变薄,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比中、青年人要差,因此在冬天老同志鼻子更怕冷,更容易感染鼻炎。
单纯的卡他性鼻炎,可由受凉引起,或因夹杂有细菌、病毒感染而起;如夹杂有细菌性感染时,则分泌物呈脓性,症状将更严重。鼻炎的一般症状为鼻塞、喷嚏、流涕(呈清涕、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头痛、嗅觉减退、全身不适感,或有轻度体温上升,验血时偶有白细胞增高或中性白细胞增多等。
老同志预防鼻炎,要从防寒保暖做起。冬季要穿足防寒衣服,外出时尽可能戴口罩,受冷风吹袭后回家洗个热水脸,再用热毛巾捂捂鼻子,睡觉前可用热水洗脚。患鼻炎后应及时滴鼻药水,如呋喃西林麻黄素、硫酸链霉素等。
(摘自《大众健康报》文/曹祈东)
老人“臂跑”赛过腿跑
老人锻炼采取以臂代腿的方式,不受场地限制,也没有受伤的危险,容易学习和掌握。
“臂跑”运动的具体做法是:①运手: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活动手指和甩动手臂及手腕,好像玩健身球或做甩手动作,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动作可做1~2分钟。②单车手:平躺仰卧,手臂向上伸直,好像用手去转动单车的踏脚一样活动,可做1~2分钟。③飞翔:站立,两臂伸向两旁,好像鸟拍翼似地慢慢挥动手臂,宜做1~2分钟。④打沙包:想像面前有一个沙包,用拳头击过去,或是与一个假想的对手在打拳,可做10~20次。⑤抛球:拿一个球抛向空中,落下时接住,或者让球弹在地上、墙上而接回。如果没有球,亦可做抛球的手势,每臂做10次,稍稍休息,再做10次。
(摘自《济南日报》 文/顾卫)
所谓园艺养生,就是通过栽花、种草或培植果树来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和防治疾病的目的。国外进行了一项有针对性的实验,让20个成年人轮流进入温室,参加种花、除草及培育幼苗等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劳动后,受试者血压、心跳及皮肤温度全部趋于最佳值。
日本有家疗养院,将心理治疗和心理调节融为一体,让患者从事拔草、除虫、浇灌、授粉等园艺活动。医生发现,让患者去户外从事力所能及的园艺活动,对身心康复十分有利。园艺劳动的养生机理在于:当你在进行浇灌、松土、施肥等劳作时,你的肢体得到锻炼和运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当你看到花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时,能激发你体内的活力。花草树木会释放出一定量的负离子,较一般场所高出4~5倍,负离子素有“空气维生素”之称,对人体精神活动有重要调节功能。所以园艺养生实际上是集劳动、休闲、空气浴、日光浴于一体的体育锻炼项目。
(摘自《家庭保健报》文/健康)
心水清纯
有一个老人,他活了一百多岁,一生中遇到的坎坷和苦难,足足可以写几部长篇小说。可是,老人的脸上经常流露出童真的好奇和满足的微笑。
对于自己的一生,老人形容为一滴水:他原来只是一滴水,出自父母无意的快乐。纯净而晶莹的水滴,挂在一片绿叶上,没有一点杂质。
水滴掉进了小溪,他开始了自己的童年。童年的小溪是欢快的,虽然窄小而浅显,却清澈见底。每个成年人都可以告诉他:什么是肮脏,什么是干净。然而,这并不是世界的真实面目。
小溪汇入了小河,他进入了自己的青年时期。河水随着季节变化忽而膨胀,忽而畏缩,忽而急匆匆,忽而慢悠悠。岸边的花草留不住他的脚步,山上的秀木在他眼前晃动。世界究竟是个啥样子,这是青春时代唯一吸引他的目标。
小河融入了大江,在咆哮中经过了黄土高原,向大海冲去。所有的风暴已成家常便饭,所有的美景已成过眼烟云,他经历了措手不及的打击和磨练,也见过了美丽的夕阳和晚霞。待他到了成熟的中年,他学会了把自己的命运融汇在所有之中,因此变得沉稳而有耐性。
江河入海流,正是他的老年。经历了荣辱的考验,经历了喜忧的历练,经历了成败的捶打,他还是一滴纯洁的水吗?
然老人体如朽木,却心如清泉。世俗的尘埃,势利的霉毒,永远无法污染他的心。因为他明白只有心属于自己,而生命属于心灵。他把生命的水滴深藏于心,永保心水清纯。
(摘自《羊城晚报》文/童珍)
生活不需要假如
亚瑟是位颇受欢迎的美国作家,一天,他去拜访老朋友——精神病学家布蓝顿博士,他们约好在饭店共进午餐。亚瑟先到了一步,在独自等待的间隙里,他开始不自觉的回忆起往事。当布蓝顿博士到达时,只见亚瑟正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地坐在那儿发呆。
“怎么了,亚瑟。”博士问。
“ 哦,”亚瑟道,“我只是想起了过去的经历,很多事假如当初不那么做就好了。”
博士若有所思的说:“吃过饭顺便去我的办公室坐坐吧。我想给你听些东西。”
在博士的办公室里,他拿出一盒磁带:“我想让你听听这3个人的谈话。他们患有各种不同的精神疾病。仔细听。”
一个小时过去了,磁带放完了,博士问:“告诉我这3个人的谈话有什么共同点。”
亚瑟冥思苦想了一会儿,最后摇头说:“我听不出任何共同之处。”
“那么,让我告诉你吧,”博士开口道,“他们都不由自主地重复着同一句话——‘假如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这句话就像导致精神疾病的毒药,必须学会用另一句话取而代之,那就是——下一次我会怎样怎样。这是一句指向未来与新生活的馨语,能够愈合心灵的创伤,带来健康和积极的心态。”
生活不需要假如,让我们把过去交给时间,把眼光投向未来吧!
(摘自《讽刺与幽默》文/刘宇婷)
运动可减少老年失明
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美国提出预防老年黄斑病变的有效方法——运动。据《每日邮报》报道,每周至少进行三次出汗锻炼的人,患老年黄斑病变的几率可减少70%。北京友谊医院眼科王艳玲主任对这一观点也表示认同,认为锻炼身体可以保护老年人眼睛内的重要血管,增加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帮助老年人保持视力。对于一些身体较弱的老年人,即使每周不能保证三次以上出汗锻炼,但是每天都进行小强度的运动,如每天坚持散步、打太极拳等,患老年黄斑病变的几率也可减少三分之一。
(摘自《健康时报》/佚名)
小动作延缓面部衰老
老同志虽然年纪大了,但也应该经常做做面容健美操,延缓面部衰老。具体方法是:
1.五指并拢,双掌摩擦微热后,紧贴面部,轻轻上下抹动,按摩额、颧部肌肤以及鼻、耳部,持续3~5分钟。
2.闭住嘴,使劲吹气,连续用力发“屋”的读音,发音时注意嘴的四周鼓起来(面颊不要鼓起),然后放松复原,使嘴唇周围的皮肤得到运动。然后,闭嘴成抿嘴微笑的样子,再放松复原,主要使鼻子两侧的皮肤得到运动。
3.用力睁大眼睛,尽量使眼眉向上抬,然后放松,重复数次,目的是使眼睛周围的皮肤得到运动。
(摘自《老年日报》文/李健)
十得六常三不
老年健康的标志,可总结为十得、六常和三不。
十得说得准、听得懂、看得清、算得出、走得动、站得直、吃得下、便得畅、睡得好、想得通。
六常体重正常、血压正常(<140/90毫米汞柱)、血糖正常(空腹<5.6毫摩尔/分升)、血脂正常(低密度脂蛋白<100毫克/分升;高密度脂蛋白:男>40毫克/分升,女>50毫克/分升;甘油三酯<150毫克/分升)、血尿酸正常(男<7.0毫克/分升,女<6.0毫克/分升)和心电图正常。
三不上楼胸不闷、步行气不短、走路腿不痛。
老人如果有不符合以上标准的情况,应及早去看医生,让医生对你提出生活方式和诊断治疗的建议。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应该正确对待,保持良好心态。另外,老年人定期体检也非常重要,因为有的病在早期可能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问题可能就较严重了。
(摘自《健康报》文/何秉贤)
绕圈走走 疾病没有
不少上了年纪的人由于缺乏锻炼而多种疾病缠身,从而加速了人体衰老。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八卦掌,其行走方法看似走圆圈,但若以此法每天锻炼20~30分钟,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保持人体阴阳平衡之功,可防治低血压、偏头痛、失眠、腰腿疼等常见疾病。此法简便易学、行之有效,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初练时,可在地上画一个直径约1米的圆圈,人站立于圈外边缘,脊椎伸直,腰部自然下沉。行走时双手可垂于身体两侧或背向身后,不可低头弯腰,双膝可自然屈曲,速度切勿过快。如此行走数分钟或一定圈数后换方向。
待向左、右方向各走完10~20圈后,换“八卦掌”之法,即抬起双臂,一掌在上,竖不超过头顶,但横向可超出面部,一掌小臂位于上腹部,双掌心皆向外(即身体的左右侧)。走10~20圈后,同时换手换方向。当“平伸”和“八卦掌”手姿感到累后,可采用双手自然下垂或背向身后的方法。
(摘自《家庭保健报》文/佚名)
葫芦丝帮我摆脱中风后遗症
一年前,我突患中风,幸亏抢救及时,捡回一条命,却落下苦不堪言的后遗症:失眠、气短、尿频、舌头打结影响说话、手指僵硬……我咬牙天天散步、读报、做体操,争取尽早恢复,但收效甚微。
喜欢音乐又懂点医疗知识的老伴,给我支了一招:学吹葫芦丝。我一听差点吓出冷汗,我知道,这种乐器需要气息、手指、舌头的配合,并不容易学,尤其对于像我这种有中风后遗症的老人,这三点恰恰是我的“弱项”。但老伴鼓励我,只要努力练习,中风后遗症可能会慢慢消失。
随后,老伴帮我买来一支降B调葫芦丝和一本教材。我每天至少花3个小时,吹长音、双吐音、按指孔……虽然困难重重,但我对音准、节奏和旋律不敢有半点马虎,仍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一行乐谱一行乐谱地练习。
令我欣慰的是,吹葫芦丝半年后竟然出现了“奇迹”:底气足了,呼吸顺畅了,舌头、手指灵活了,记忆力增强了,吃饭睡觉正常了。更可喜的是,我现在能比较熟练地吹奏20多首优美的歌曲了。
(摘自《健康时报》文/廖祝南)
中老年人7字养生术
中老年人注意以下“7字养生术”,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保 即保持大脑的活力。用进废退,故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书看报、绘画下棋,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的35岁的青年人差。
活 是指活动手指。俗话说“心灵手巧”,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及转动,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转 即转换不同性质的活动。在较长时间的单调工作或读书、写作后,应及时转换另外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松弛而不过分疲劳,使脑力保持最佳状态。散步、做体操等是较好的转换活动方式。
参 即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结交年轻朋友,保持青春活力和愉快的情绪。积极有趣的体育活动,可消除疲劳,增强体质。
睡 即睡好觉,保证睡眠充足。为此,老年人要学会有规律的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8~10小时的睡眠时间。
调 调节饮食。做到粗细混杂,荤素搭配,兼收并蓄,多吃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红枣、牛奶、豆浆、芥菜、百合、核桃、木耳以及大部分蔬菜、水果;少吃动物脂肪和含糖类食物。
听 即听优美动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有调节中枢系统的功能。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摘自《当代健康报》 文/闻樱)
隔代育儿易患心脏病
为什么照看孙子的老年人容易患心脏病呢?研究人员发现,照看孙子的女性与不看孙子的女性相比,摄取的高脂肪食物多。因为孩子摄取这类食物较多,而她们往往跟着孩子一起吃,忽视了老年饮食上的诸多禁忌。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教研室一个科研组的调查也发现,带孩子时间的长短与患病也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每周照看孩子达到9~20小时,患病风险就会显著增加。由于整天无法脱身,不能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发生变化也无从知晓。
研究人员建议老人,要处理好照看孩子与健康之间的矛盾,不能过于紧张、劳累。允许老人不服老,但也不能太操心,在不勉强自己的前提下,让老人享受与孙辈同住的天伦之乐,同时注意定期检查身体。如果把握了这一原则,维持健康与建立良好的祖孙关系,两者并不矛盾。
(摘自《健康时报》文/胡连荣)
天寒地冻防鼻炎
天寒地冻的冬季里,人们时刻都在和冷空气打交道,而在和寒冷接触的过程中,鼻子可谓是“首当其冲”。
鼻黏膜是具有丰富的血管及神经的感受器官,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老年人由于鼻黏膜萎缩变薄,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比中、青年人要差,因此在冬天老同志鼻子更怕冷,更容易感染鼻炎。
单纯的卡他性鼻炎,可由受凉引起,或因夹杂有细菌、病毒感染而起;如夹杂有细菌性感染时,则分泌物呈脓性,症状将更严重。鼻炎的一般症状为鼻塞、喷嚏、流涕(呈清涕、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头痛、嗅觉减退、全身不适感,或有轻度体温上升,验血时偶有白细胞增高或中性白细胞增多等。
老同志预防鼻炎,要从防寒保暖做起。冬季要穿足防寒衣服,外出时尽可能戴口罩,受冷风吹袭后回家洗个热水脸,再用热毛巾捂捂鼻子,睡觉前可用热水洗脚。患鼻炎后应及时滴鼻药水,如呋喃西林麻黄素、硫酸链霉素等。
(摘自《大众健康报》文/曹祈东)
老人“臂跑”赛过腿跑
老人锻炼采取以臂代腿的方式,不受场地限制,也没有受伤的危险,容易学习和掌握。
“臂跑”运动的具体做法是:①运手: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活动手指和甩动手臂及手腕,好像玩健身球或做甩手动作,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动作可做1~2分钟。②单车手:平躺仰卧,手臂向上伸直,好像用手去转动单车的踏脚一样活动,可做1~2分钟。③飞翔:站立,两臂伸向两旁,好像鸟拍翼似地慢慢挥动手臂,宜做1~2分钟。④打沙包:想像面前有一个沙包,用拳头击过去,或是与一个假想的对手在打拳,可做10~20次。⑤抛球:拿一个球抛向空中,落下时接住,或者让球弹在地上、墙上而接回。如果没有球,亦可做抛球的手势,每臂做10次,稍稍休息,再做10次。
(摘自《济南日报》 文/顾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