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不明确,企业内部统计机制系统不合理,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企业外部的统计管理体制不健全,还有统计法规不完善等五个方面论述企业统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执业素质;管理体制;制度改革
经济数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宏观决策和预调微调政策的出台。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形势严峻,要实现稳增长目标,就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预调微调力度,而预调微调必须以准确及时的经济数据为依据,如果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有水分,将导致决策层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失误,最终误导宏观决策。
日前,在国家统计局召开的会议上指出,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最大影响,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统计系统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多年以来,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在不少地方,“层层作假,级级糊弄,按需捏数,皆大欢喜”已成为通行做法和不公开的事实。
我国《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系统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不得强令或者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由此可知,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一种违法行为。统计数据造假将导致国家决策部门无法掌握准确的经济发展数据,必然会使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受到严重危害,国家的经济发展就容易出现失误。众所周知,统计数据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其作用在于反映、监测国民经济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失实的数据必然会影响上级政府对真实经济状况的判断。历史上,统计造假导致一些地方决策和建设出现失误的案例并不鲜见。既然这种行为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就必须坚决地对其说“不”,以“零容忍”态度对相关的指使者、造假者和受益者亮出“利剑”予以严惩。正确的统计信息是领导正确决策的基础,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就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对经济形势做出判断和决策。
一、统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1)行政部门领导干部的干预。领导干预对统计信息的准确性的影响非常大。当前行政干预由原来的直接干预逐渐转向间接干预,由原来的公开干预逐渐转向隐蔽干预。“横向比较要先进,纵向比较要前进”。在上级主管领导的暗示和诱导下,统计人员明知在数据上弄虚作假是违法的,但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他们出于一种“无奈”的心态,只得顺从领导者的意图虚报统计信息。(2)关系模糊,虽然经过若干年的经济体制,产权关系的改革,但是一些企业仍然未能真正、彻底的实行两权分离,政企分开,而是分而不离,虽分未开的状态,企业仍缺乏完整的产权,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主体,以至于企业的价值判断行为和利益实现方式,不得不经常被迫调整,从而出现统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企业领导为了对付上级考核,完成主管机关下达的“硬性指标”而对统计信息大加干预,“数字出现,官出数字”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3)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企业内部统计控制系统还不合理,对自我的约束还不完善。内部控制是企业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统计、会计等资料的真实、合法而制定的政策与制度。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内部统计控制制度还不健全,不完整,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还没有清楚的计算统计质量特征值;还没有绘制出统计质量特征流程图,未形成对统计人员有效的授权,即统计人员还很不独立;还未形成对统计人员的有效激励等等,这也是导致统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原因。(4)统计人员自身的执业素质还不高。统计信息失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直接与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的设计、调查、整理、分析环节中自身的判断失误,知识和经验不足,统计方法运用的缺陷,样本选择的偏差等主观原因有关。另一方面,自身素质也包括统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一些统计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与领导勾结造假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如果统计人员自身由于统计管理体制的原因(见4)没有独立性,空谈道德是不现实的。(5)统计管理体制还不完善。这是从企业外部看的。我国基本上是政府控制下的政府行为,形成了以政府统计为主干“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体制,这种体制对企业统计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业务部门分类的管理体制不适合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了;分专业的报表不适应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别的经营等。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依然领先过于繁重和细致的统计报表,就无法满足各利益主体对信息的需要。但是,又因为各级领导对统计数据比以往更加关注,导致了统计数据水分现象增加,失真的危险扩大。(6)《统计法》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支专业的执法队伍,大都是专业从事统计人员在上级统一部署搞统计执法大检查时才临时组织一下,所以执法水平必然不高。同时对《统计法》的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出大大不够,一些统计人员和领导干部的统计法制意识仍然淡薄。这也影响统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二、统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为了克服我国企业统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继续加快我国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的、彻底的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政企分开,才能真正使得企业不在被迫顺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不在为了对自身的业绩考核而对统计数据大做不必要的文章。(2)完善我国的内部统计控制制度。一是内部统计控制制度是企业整体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企业道德要完善整体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企业的计划、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等各个部门之间与统计部门合理衔接。然后才是统计的内部控制的完善。包括:合理的统计岗位设置,要明确对统计信息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岗位;合理的统计工作程序设计,要绘制出科学的统计工作流程图;合理的统计人员自我检查工作等。二是要改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企业的领导考评,不要只以数字论英雄了,而要实行与定量结合的综合评价。(3)继续提高统计人员的执业素质。这是确保统计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和完善统计人员的执证上岗制度,严把“入口关”;只有坚持在职的统计从业人员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对他们进行经济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统计软件开发、外语水平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只有继续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等,才能尽快培养出适应未来新的经济条件的,具有专业知识,懂电脑、懂管理,善于分析,思想水平好的高质量统计队伍。(4)继续加快宏观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统计管理体制的本质是为了做好统计工作对组织结构所作的制度安排。在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是由国家做出的,所以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国家有必要采用垂直的统计管理体制,以便采用统一的指标,实行统一的方法,按照统一的时间,取得统一、准确的统计信息。而现在普遍实行的抽样调查,它使得实行统计的人、财、力得到全面的节约,这也使垂直管理成为可能。垂直管理的内容主要有:机构的垂直设立,人员的编制、录用、考核的垂直管理,经费的供给。还可以考虑推行企业统计人员委派制,以解决统计人员隶属企业而缺乏独立性的问题。(5)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经济越完善,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体制做保障。任何工作只有实现了法制化,才能有效的维护该工作的正常秩序,统计工作也是这样,只有实现了统计法制化,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靠。一是要继续修订、完善《统计法》,真正做至“有法可依”。要加强《统计法》的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于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出,要予以严惩。使统计工作切实纳入法制軌道。二是要加大《统计法》等有关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得在统计人员、企业、部门领导形成统计法律意识和执法的自觉性。
总之,相信统计工作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下,在广大统计工作者的努力下,其可靠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会逐步提高,统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执业素质;管理体制;制度改革
经济数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宏观决策和预调微调政策的出台。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形势严峻,要实现稳增长目标,就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预调微调力度,而预调微调必须以准确及时的经济数据为依据,如果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有水分,将导致决策层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失误,最终误导宏观决策。
日前,在国家统计局召开的会议上指出,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最大影响,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统计系统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多年以来,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在不少地方,“层层作假,级级糊弄,按需捏数,皆大欢喜”已成为通行做法和不公开的事实。
我国《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系统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不得强令或者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由此可知,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一种违法行为。统计数据造假将导致国家决策部门无法掌握准确的经济发展数据,必然会使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受到严重危害,国家的经济发展就容易出现失误。众所周知,统计数据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其作用在于反映、监测国民经济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失实的数据必然会影响上级政府对真实经济状况的判断。历史上,统计造假导致一些地方决策和建设出现失误的案例并不鲜见。既然这种行为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就必须坚决地对其说“不”,以“零容忍”态度对相关的指使者、造假者和受益者亮出“利剑”予以严惩。正确的统计信息是领导正确决策的基础,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就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对经济形势做出判断和决策。
一、统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1)行政部门领导干部的干预。领导干预对统计信息的准确性的影响非常大。当前行政干预由原来的直接干预逐渐转向间接干预,由原来的公开干预逐渐转向隐蔽干预。“横向比较要先进,纵向比较要前进”。在上级主管领导的暗示和诱导下,统计人员明知在数据上弄虚作假是违法的,但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他们出于一种“无奈”的心态,只得顺从领导者的意图虚报统计信息。(2)关系模糊,虽然经过若干年的经济体制,产权关系的改革,但是一些企业仍然未能真正、彻底的实行两权分离,政企分开,而是分而不离,虽分未开的状态,企业仍缺乏完整的产权,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主体,以至于企业的价值判断行为和利益实现方式,不得不经常被迫调整,从而出现统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企业领导为了对付上级考核,完成主管机关下达的“硬性指标”而对统计信息大加干预,“数字出现,官出数字”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3)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企业内部统计控制系统还不合理,对自我的约束还不完善。内部控制是企业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统计、会计等资料的真实、合法而制定的政策与制度。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内部统计控制制度还不健全,不完整,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还没有清楚的计算统计质量特征值;还没有绘制出统计质量特征流程图,未形成对统计人员有效的授权,即统计人员还很不独立;还未形成对统计人员的有效激励等等,这也是导致统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原因。(4)统计人员自身的执业素质还不高。统计信息失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直接与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的设计、调查、整理、分析环节中自身的判断失误,知识和经验不足,统计方法运用的缺陷,样本选择的偏差等主观原因有关。另一方面,自身素质也包括统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一些统计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与领导勾结造假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如果统计人员自身由于统计管理体制的原因(见4)没有独立性,空谈道德是不现实的。(5)统计管理体制还不完善。这是从企业外部看的。我国基本上是政府控制下的政府行为,形成了以政府统计为主干“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体制,这种体制对企业统计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业务部门分类的管理体制不适合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了;分专业的报表不适应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别的经营等。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依然领先过于繁重和细致的统计报表,就无法满足各利益主体对信息的需要。但是,又因为各级领导对统计数据比以往更加关注,导致了统计数据水分现象增加,失真的危险扩大。(6)《统计法》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支专业的执法队伍,大都是专业从事统计人员在上级统一部署搞统计执法大检查时才临时组织一下,所以执法水平必然不高。同时对《统计法》的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出大大不够,一些统计人员和领导干部的统计法制意识仍然淡薄。这也影响统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二、统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为了克服我国企业统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继续加快我国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的、彻底的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政企分开,才能真正使得企业不在被迫顺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不在为了对自身的业绩考核而对统计数据大做不必要的文章。(2)完善我国的内部统计控制制度。一是内部统计控制制度是企业整体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企业道德要完善整体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企业的计划、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等各个部门之间与统计部门合理衔接。然后才是统计的内部控制的完善。包括:合理的统计岗位设置,要明确对统计信息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岗位;合理的统计工作程序设计,要绘制出科学的统计工作流程图;合理的统计人员自我检查工作等。二是要改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企业的领导考评,不要只以数字论英雄了,而要实行与定量结合的综合评价。(3)继续提高统计人员的执业素质。这是确保统计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和完善统计人员的执证上岗制度,严把“入口关”;只有坚持在职的统计从业人员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对他们进行经济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统计软件开发、外语水平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只有继续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等,才能尽快培养出适应未来新的经济条件的,具有专业知识,懂电脑、懂管理,善于分析,思想水平好的高质量统计队伍。(4)继续加快宏观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统计管理体制的本质是为了做好统计工作对组织结构所作的制度安排。在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是由国家做出的,所以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国家有必要采用垂直的统计管理体制,以便采用统一的指标,实行统一的方法,按照统一的时间,取得统一、准确的统计信息。而现在普遍实行的抽样调查,它使得实行统计的人、财、力得到全面的节约,这也使垂直管理成为可能。垂直管理的内容主要有:机构的垂直设立,人员的编制、录用、考核的垂直管理,经费的供给。还可以考虑推行企业统计人员委派制,以解决统计人员隶属企业而缺乏独立性的问题。(5)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经济越完善,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体制做保障。任何工作只有实现了法制化,才能有效的维护该工作的正常秩序,统计工作也是这样,只有实现了统计法制化,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靠。一是要继续修订、完善《统计法》,真正做至“有法可依”。要加强《统计法》的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于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出,要予以严惩。使统计工作切实纳入法制軌道。二是要加大《统计法》等有关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得在统计人员、企业、部门领导形成统计法律意识和执法的自觉性。
总之,相信统计工作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下,在广大统计工作者的努力下,其可靠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会逐步提高,统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会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