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修禊”主题性绘画的图像叙事研究

来源 :美术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7623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雅士游园集会活动是历代画家所钟爱的绘画题材之一,不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美术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兰亭之会”是这类主题性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其绘画作品独特的图像叙事形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图像中的文人雅集.
其他文献
【摘要】当我们回顾唐代音乐的发展史,便会发现吸收与融合是其最根本的特征,而在这一特征中,琵琶這一乐器又最具代表性。但在以往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都忽略了在融合过程中的创新性因素,更没有人去探究琵琶图像中丰富的创新性内涵。接下来,笔者就从一部分琵琶图像入手,来探索唐代琵琶图像中所蕴含的创新式融合观。  【关键词】唐代;琵琶图像;创新;融合  一、琵琶的流传渊源  琵琶是以演奏手法命名的乐器,推手向前称
近年来,中国当代水彩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在世界水彩画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促进中国当代水彩画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有必要基于文化共融理念,保留传统文化的内蕴,并吸收
【摘要】以凤鸟为题材的院体花鸟画创作,在明代达到巅峰,院体绘画中画家努力让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凤鸟形象趋于真实生动,和其他鸟类一起融入写实的画面意境之中。民间画工也创作出一套绘制凤画的口诀,并一直流传至今。画工所画凤画与院体绘画中凤鸟形象的塑造有哪些不同?现当代凤画有多种方向的探索和努力,为何仍然把其界定为民间美术的范畴?本文将就院体绘画、民间绘画中的凤鸟表现风格的不同来分析当代凤画身份界定的缘由
本文通过分析铁凝的小说的叙事策略,将叙述层面分为三类:封闭空间叙事、看与被看叙事、自我与本我叙事.从而探讨小说在结构情节与叙事方面的特色.
期刊
近日,找到几张老照片,是当年我们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照片,这些照片把我拉回到那些“年少不更事”的日子。  粉笔、铅笔、钢笔  那一年,北京市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石景山区地理学科组队参赛,参赛人员是朱海燕、张爱娣和我。当时,王能智老师是石景山区地理教研员,指导我们三人参赛。三个参加工作都不满三年的年轻人要参加市级大赛,我们心里都充满忐忑。王老师一边鼓励我们,一边耐心地逐一辅导。直到比赛
期刊
【摘要】当下,由于人们对速写功能认识的不全面,照相机的滥用,造成了对速写的忽视,进而对创作产生诸多弊端,导致了作品生活气息的缺失。本文从分析花鸟画速写的特点入手,分别就捕捉瞬间灵感,锤炼笔墨造型,默写与创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速写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具体作用。速写功能多种,表现技巧丰富,不仅作为基础训练的必要阶段,其与默写相结合更是构成了画家积累形象、创造意象、创作构思的关键部分。速写中的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