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纤维素滴眼液使用和存放过程中的微生物监测分析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e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目前大多数滴眼剂为多剂量包装,为保证滴眼液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对滴眼液瓶开启后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相关研究很有必要。

目的

研究甲基纤维素(MC)滴眼液开启后在社区常温、社区冷藏及病区常温3种环境下使用和存放时微生物污染情况及保持无菌的时间。

方法

将MC滴眼液按照模拟试验的温度、湿度和污染指数等环境的不同分为社区常温组、社区冷藏组和病区常温组,每个环境组取含或不含防腐剂尼泊金乙酯的MC滴眼液各200支,其中分为启封药物和不启封药物。由专业人员开启滴眼液瓶并标注开启时间,模拟点眼操作每次1滴,每日3次,每次药液空气中暴露时间为5~10 s,用后分别在相应环境中存放。分别于药瓶开启后1、2、3、4、5、6、7、8、9和10 d的8:00取样,由同一检验员进行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并通过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

结果

药瓶开启后社区常温组、社区冷藏组和病区常温组无防腐剂启封药细菌阳性率均在30%左右,而未启封药物未见微生物生长。药瓶开启后10 d,社区常温组、社区冷藏组和病区常温组无防腐剂的启封药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0%、32%和36%,而含防腐剂药物的启封药细菌阳性率分别为15%、19%和23%,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 452、4. 448、4. 063,均P<0. 05);根据Scheffè法计算社区常温组与社区冷藏组、病区常温组与社区冷藏组以及病区常温组与社区常温组间无防腐剂启封药细菌阳性率差值的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 166~0. 126、–0. 110~0. 190和–0. 088~0. 208,而含防腐剂启封药物细菌阳性率差值的95%CI分别为–0. 159~0. 079、–0. 089~0. 169和–0. 043~0. 203,尚不能认为不同环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养的微生物经鉴定分别为藤黄微球菌、鲁氏不动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抗辐射不动杆菌、香味菌和木糖葡萄球菌。

结论

防腐剂尼泊金乙酯可以降低MC滴眼液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率;滴眼液的常见使用环境对MC滴眼液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无明显影响。MC滴眼液污染的菌群均属于大气、土壤等环境菌种,并非眼部常见致病菌。

其他文献
第五届眼底病青年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视网膜手术新进展学习班”将在2017年6月2日-6月4日在历史文化名城郑州举行。我们将秉承往届青年论坛的精神努力实践,传
背景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周期调控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生. 目的 观察RAPA对体外培养的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系增生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RF/6A细胞系,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PBS、10 μg/L RAPA和5μg/L RAP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蛋白在各组RF
在苯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P(St-co-AA)」,苯乙烯和4-乙烯吡啶共聚物「P(St-co-4VP)Ni、P(St-co-4VP)Co金属微球,研究了它们的交流磁化率,磁滞回线,居里温度等磁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了的微球为软磁材料,热重(TG)分析了则得P(St-co-AA)Ni和P(St-co-4VP)Ni的居
由海藻酸钠(SA)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制得的半互穿网络水凝胶具有温度及pH敏感特性。在酸性(pH=1.3)和弱碱性条件(pH=7.4)下,研究了温度对该凝胶溶胀度的影响,结果表
以S-(-)-α-苯乙胺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分别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睛或二苯甲酮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S-(-)-
内界膜剥除术因能够有效地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牵拉而在多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得到应用,但其对巨大、难治性黄斑裂孔及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等棘手疾病的效果欠佳。同时,内界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视力严重受损,其发病机制复杂,不仅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密切相关,且有众多细胞因子参与其形成过程,但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
背景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疗效确切,但可引起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引起黄斑水肿、视功能损害及视野缺损等并发症的发生。应用血管动力促进药物可缓解视网膜的缺血和缺氧状态,从而缓解DR患者PRP后造成的视网膜功能损伤。复方樟柳碱属于此类药物,但其对DR患者视网膜光凝后的作用尚未完全证实。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颞侧浅层皮下注射对视网膜激光性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
利用均匀设计和二次回归分析方法对聚羟基丁酸-戊酸P(HB—co—HV)膜的固相接枝聚合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膜接枝率与实验条件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4组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接枝
临床应用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改变了眼科临床诊疗方法。随着新技术的进展,OCT能够获得一个真实、非侵入性眼后段"光学切片" 。随着OCT图像处理软件的改进,可以分析眼后段更精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