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来源 :现代渔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he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定化生物技术起始于1959年,由Hatton等人首次实现了大肠杆菌的固定化。所谓固定化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等手段,将游离的细胞或酶与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使用的一种技术。固定化技术特点是:生产工艺自动化、连续化,能提高酶和细胞的稳定性和反应效率,降低成本,因而迅速发展成为生物工程学中一个研究热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的微生物定位于限定的空间领域,并使其成为不悬浮于水仍保持生物活性,可反复利用。
其他文献
在水泥池中进行香鱼海水养殖试验,试验香鱼在海水中养殖80d,香鱼的平均体重在试验开始时为7.14g,结束时平均体重35.52g,养殖成活率68.9%,饲料系数2.36。海水水温超过25℃则香鱼出现严重
为了养护海河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天津市政府于2007年7月28日在海河举行天津市海河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目的对基层医院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路径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临床路径技术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的价值。方法借助医院信息系统,收集8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
在美国的夏威夷州有一家名为Kona blue water farm的公司,早在2001年左右起在养殖夏威夷产的高体鰺(Serila dumerili)。最近,这家公司首次在夏威夷群岛的夏威夷岛近海用网箱养殖
首次报道用干法保存了30年的鲤鱼脑垂体催情异育银鲫产卵成功。当该垂体的剂量分别为10、20、30mg/kg亲鱼体重时,各获得50%、70%、90%的催产率,以及60.08±0.49%、70.42±0.32%、
2007年7月25日,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山东省日照市举行了20万尾牙鲆鱼苗放流活动。放流仪式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魏宝振主持。
期刊
我国对水产动物病毒病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较快。据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陈昌福教授研究报道,我国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就:1、开展了鱼类病毒病的研究,主要是草
海洋动物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在国内外正方兴未艾,是当前海洋科学研究的热点和亮点,海洋动物群体遗传学专家研究认为,海洋动物群体遗传学的研究重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