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基利普:北英格兰危机时代的激进图像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91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牛津街地铁站熙攘的街头往托特纳姆宫路方向,路过一间人潮涌动的麦当劳,顺着一条狭窄的小巷纵深望去,一座点缀着白色方块字的五层现代建筑尤为引人瞩目。英国摄影家美术馆(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于2010年搬迁至此,在过去五年间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国际展览和教育项目吸引来自英国内外的摄影爱好者,同时也通过年度的评选不断地刷新行业的标准。2013年,英国摄影师克里斯· 基利普(Chris Killip)凭借他同年在巴黎 Le Bal 画廊的回顾展,获得英国摄影家美术馆推选的“德意志交易所摄影奖” (Deutsche B·rse Photography Prize 2013)。在美术馆的三楼展厅中,克里斯·基利普的黑白照片在精心地编排后被悬挂在白墙上,观众络绎不绝。
  出生于1946年的基利普是英国战后社会纪实摄影的杰出代表,他不单创作出如《马恩岛》和《此地》等反映英国时代性作品,同时也为推动英格兰北部的摄影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时至今日,由基利普在20世纪70年代末于纽卡斯尔所参与建立的塞得美术馆(Side Gallery)依旧吸引着远道而来的参观者。
  自1991年接受美国哈佛大学视觉与环境研究课程的邀请以来,基利普已经在教学的讲坛上耕耘了30载。基利普是笔者针对英国现、当代社会纪实摄影研究的第四位摄影师。本文在梳理基利普摄影生涯中的四部重要作品的同时,回顾了他对英国纪实摄影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马恩岛启航:从沙滩摄影师到美术馆策展人
  1980年,德国Zwemmer出版社将克里斯·基利普于1970年代在他出生之地马恩岛所拍摄的黑白照片整理出版,名为《马恩岛:一本关于马恩岛人的书》(Isle of Man: A Book About the Manx)。同年,英国艺术协会(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摄影部将此书再版,并由英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作序,从而奠定了基利普在英国摄影圈的重要地位。从马恩岛到伦敦,再到美国,克里斯·基利普正是从这片“皇家属地”走向摄影的世界舞台。[1]
  克里斯·基利普于 1946年出生在马恩岛首府道格拉斯,其父先后在岛上经营着几家酒吧。16岁时,基利普离开学校到马恩岛唯一的四星级酒店做管理培训生,工作之外的他还是一家骑行俱乐部的会员。机缘巧合,基利普从一本关于环法自行车赛的杂志上看到了法国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所拍摄的照片。受到深深触动的他不久后拒绝了其父亲送他去瑞士留学的邀请,毅然决定要成为一名全职摄影师。
  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商业和时尚摄影师的天下。 1964年,基利普借助沙滩摄影师的工作挣足了去伦敦的生活费,接着先后在伦敦担任广告摄影师的助理。1969年,因工作机会造访纽约的基利普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首次看到了诸如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以及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等一众摄影大师的作品,25岁的他决定放弃商业摄影,立刻回到家乡,拍摄那片熟悉却又陌生土地。
  返回马恩岛之后基利普白天在岛上四处走访、拍照,晚上到父亲经营的酒吧打工,终于1973年完成了一系列记录马恩人的黑白人物环境肖像作品。从传统铁匠父子到老农民,再到农场工作的青年,戴维斯借助马恩岛人的视角讲述了岛民和周围环境之间变幻的社会关系。与同时代的几位纪实摄影师,如擅长用街拍捕捉英国阶级性的托尼·雷-琼斯(Tony Ray-Jones)或帕特里克·瓦尔德(Patrick Ward)所不同的是,基利普在作品中都采用了介入式的正面特写,富有浓郁的传统纪实色彩。作为亲历者,基利普见证了由人口变化,以及富有金融工作者涌上马恩岛之后所导致的社会动荡,而这些变化都赋予了《马恩岛》以复杂的社会语境和以其画面里所展现的人性张力,这些张力在他随后的作品中延续了下去。


  20世纪70年代,受到来自美国和欧洲活跃的摄影文化的影响,英国本地的摄影师和有识之士也愈加意识到摄影艺术的重要性。在起步的十年中,英国大不列颠文化协会成立摄影部,专门委任官员发展摄影事业,帮助年轻的摄影人才筹集创作基金,推广作品;英国摄影家美术馆和各地摄影场馆纷纷建立,为摄影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作品的平台。1972年,基利普受大不列颠艺术协会的任命,为“两种视角-两座城市”(Two Views - Two Cities)展览拍摄哈德斯菲尔德和贝里圣埃德蒙兹。同年,他还获得了在刚刚成立的英国摄影家画廊展览的机会,同时先后获得了分别文化协会和北方艺术摄影奖学金所授予的扶持基金,从而开始了拍摄英国北部城市的长期计划。
  在1970年代中后期,基利普除坚持个人的摄影实践之外,还广泛地参与到英国摄影文化的推广和教育活动当中。1976年至1979年之间,基利普迁居纽卡斯尔担任北方艺术摄影协会的成员,而在工作之外,他还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摄影人在纽卡斯尔码头附近创立了赛得美术馆(Side Gallery),着力推广黑白为主的传统纪实摄影。从1977年建馆以来,基利普先后作为美术馆主管和策展人的身份策划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展览。


  作为英国东北数一数二的摄影场馆,赛得早先集中展出了包括约翰·戴维斯(John Davis)、克里斯·斯蒂尔-帕金斯( Chris Steele-Perkins)以及包括基利普在内的英国摄影师的作品,其内容大多是英格兰北部工人阶级和被忽视群体的真实写照;而后期开始逐渐探索纪实摄影的传统,举办了卡蒂埃·布列松、罗素·李(Russell Lee)以及美国30年代农业安全部门的作品,包括维加(Weegee)、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奥古斯特·桑德、罗曼·维希尼克(Roman Vishniac)等人的作品。而在今天,得益于英国遗产彩票基金的扶持,赛得美术馆目前正在关门进行大规模扩展。该馆将扩展空间面积以建立新的摄影研究中心,将于 2016 年重新开馆。届时,新馆还将在英格兰东北部的学校和社区内开展不同类型电影、摄影和策展项目, 以丰富当地的影像普及教育。   《此地》:记录北英格兰危机时代的激进图像
  在约翰·伯格(John Berger)为他的出版物《另一种讲述的方式》(Another Way of Telling)所录制的电视节目中,在第二集的开头重点讨论了一张照片—一位年轻的光头党男孩坐在砖墙上,抱头痛哭。这张名为《坐在围墙上的青年,贾罗,泰恩赛德》(Youth on Wall, Jarrow, Tyneside,1976)的经典照片正是来自基利普于20世纪70和80年代所拍摄的《此地》(In Flagrante,1973-1985)系列。伯格指出,在照片构图中,哭泣的男孩和包围他的砖墙之间好像有所联系,而它恰恰成为了图像叙事的隐喻。[2]


  如果将基利普的精心构图作为一种隐喻,那么将男孩围困住的正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伴随着战后世界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改变,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到当时限制工业化政策的影响,英国北部城市赖以繁荣的传统工业逐一萎缩乃至消失,制造业工厂一家接一家被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得多的英国海外。这一政策直接造成了英国北部地区经济衰退、失业率和通胀双双“爆炸”。
  1975年,基利普申请到了英格兰北方艺术基金会为期两年的摄影基金资助,他陆续走访英格兰北部受到限制工业化政策影响的地区,如维特比(Whitby)、里恩茅斯(Lynemouth)以及泰恩赛德等地,积累了大量有关风景、建筑、事件以及人物肖像的黑白纪实照片,集中展示了因产业转移而被迫失业的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在英国作家格雷汉姆·克拉克(Graham Clarke)所撰写的《照片的历史》(The Photograph)一书中,他将基利普的创作同风景的表征联系起来,“克里斯·基利普用更加极端的形式,为风景的观念提供了与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相关的政治视角。例如,《此地》提供了一个被失业和贫困所困扰的英格兰东北部的激进图像。这种风景由都市的污秽和情感的无助所构成。”[3]
  社会萧条的景象和工人严峻的生存环境始终贯穿在基利普的影像当中。在一张拍摄于泰恩赛德附近拜克区的照片中,黑白相间的路灯已经歪斜到一边,类似厂房的建筑已化为废墟;而在沃尔森德附近,成片的工人住宅也并没有幸免于难,地上到处都是废弃的砖块、木料和生活垃圾;左手边的围墙上是白色油漆喷的抗议口号,上面写着:“不要投票,为革命而准备”。


  在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面前下,工业阶级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长期隐藏的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在基利普拍摄伊辛顿矿工罢工的照片中,一排排戴着面具、手持防暴盾牌的警察占据了整个构图的三分之二,而在画面左侧,一名站在自家门阶上的矿工手持咖啡杯,与基利普的镜头相视。照片中出现的警察和矿工,以及画面之外的示威者和摄影师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张力,这种张力亦出现在《此地》的系列作品中。在一张名为《杜伦矿工节日》(Durham Miners’Gala, Durham),一名男子脸上挂着猪面具,头顶着英国警察帽,而站在他左边的女孩手持着已被雨水打湿的示威标语,上面写着:“矿工的胜利,阻止保守党的进攻”。
  1982年,在美国学者马丁·威纳(Martin Wiener)所撰写的《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中,他通过大量引用哲学、政论和艺术等文献来揭示英国限制工业化政策背后的原因—代表南方精英的乡绅阶层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抵触和批判。最终,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代表工业的北方终被南方“驯服”。
  在《此地》中,基利普还多次将镜头对准英国的亚文化群体,例如来自盖兹黑德的朋克青年和桑德兰的光头党。除此之外,来自里恩茅斯的萝西一家多次出现在《此地》系列中,《玛格丽特、萝西和瓦尔》描绘了萝西和朋友们正在一把烧着的沙滩椅前取暖,背景中散架的房车和零散在地上的垃圾带给观众以深深的一击,而另一张萝西和儿子罗克坐在拉煤车上的影像也早已成为基利普镜头下永恒的经典。
  基利普擅长从个体的命运出发来反思英国限制工业化的危机,至此,《此地》系列早已在全世界各地展览,其画册也多次再版。在20世纪80年代,基利普与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马丁·帕尔等同时代摄影人一起,通过国内外的展览、报道和出版共同唤起了国内外观众对英国摄影关注,从而牢固确立了英国纪实摄影在艺术语境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是基利普摄影事业的高峰阶段,除了《此地》的编辑和出版之外,他还经常为《伦敦书评》(The London Review of Books)拍摄封面肖像。1989年,基利普成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摄影奖的第一位获得者。同年,他接受了英国倍耐力(Pirelli)轮胎制造商的委任,来到位于特伦特河畔伯顿(Burton-on-Trent)的工厂拍摄工人的生产生活。和以往的作品不同,基利普在拍摄《倍耐力工人》(The Pirelli Work, 1989)时模仿了时尚摄影的布光和拍摄方式。他通过四台远程触发的闪光灯以及一台手持光源将工厂营造成一个“剧院”,一个属于工人阶级的舞台。


  《朝圣的众生》:爱尔兰风景
  1991年,时任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摄影部策展人的苏珊·姬丝玛丽可(Susan kismaric)筹划了一场名为“撒切尔时代的英国摄影”(British Photography from the Thatcher Years)的展览,这场为期两个月的展览以1986年休斯顿国际摄影节(FotoFest International Bienial)英国摄影作品展为雏型,并增加了很多生动且具有影响力的相关活动。[4]该展览出了共五位英国社会纪实摄影师的75幅作品,分别是克里斯·基利普、约翰·戴维斯、马丁·帕尔、格雷厄姆·史密斯(Graham Smith)和保罗·格雷厄姆。   在配合展览的同名画册上,策展人姬丝玛丽可这样写道:“此时此刻,英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改变了这些摄影师们,他们肩负着艺术的使命去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们,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环境。相比那些热衷于拍摄另一个/其他阶级生存状态的早期英国纪实摄影师来说,这几位摄影人转而将镜头对准离他们最近的现实。他们的作品正是通过描绘英国社会重组时所遇到最极端的弊病,以及复杂的经济变革,从而反映出这些摄影师们对祖国及同胞坚定不移的感情。”[5]
  正是在这一年,基利普接受了哈佛大学视觉于环境研究学院的邀请,搬到马萨诸塞州开始担任客座教师,并于1994年成为终身教授。哈佛大学的工作机会改变了基利普的人生轨迹,他从90年代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摄影教育之中,直到2009年《朝圣的众生》(Here Comes Everybody)出版之前,鲜有作品问世。


  《朝圣的众生》取自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守灵夜》(Finnegan’s Wake),收集了基利普于1993年至2005年之间在爱尔兰朝圣旅途中所拍摄的照片。在举家移居美国之后,基利普于1993年被邀请到爱尔兰的阿伦群岛讲课,在此期间他出席了一年一度在爱尔兰西部克罗帕特里克(Croagh Patrick)以及玛梅安(Maamen)的朝圣之旅,并诗意地记录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2009年,基利普将他在过去数十年间多次往返于两地朝圣的照片整理成册,并通过精心地编排表达了他对灵性的爱尔兰以及朝圣者的敬畏。
  《朝圣的众生》中共收录了121张包含了自然风景、环境肖像和旅行中不同场景的细节照片。翻开画册,左页记录朝圣者旅程的黑白快照和右页风景的照片和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朝圣之路在欧洲文化中的意涵—它远离世俗,对那些想通过艰辛跋涉和不断祈祷来自我净化的人来说,是一段精神的旅程。


  时至今日,年过古稀的基利普依然行走在漫漫的摄影旅程中。2016年1月,经过重新编辑的《此地-2》(In Flagrante Two) 由德国史泰德公司出版,再次向读者展现了基利普的旷世之作。此外,基利普的作品被永久收藏在一些大的机构,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乔治伊士曼家、三藩美术馆、弗柯望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以及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注释:
  [1] 马恩岛(Isle of Man)是英格兰与爱尔兰间的海上岛屿,属于英国的皇家属地。此岛的自治政府有着长远的历史,他们在公元10世纪就已经有自己的国会,首府为道格拉斯。
  [2] 林恩·沃伦编,《20世纪摄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Twentieth-Century Photography),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5,第869页。
  [3] 格雷汉姆·克拉克著,易英译:《照片的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77页。
  [4] 休斯顿国际摄影节是美国第一个,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国际摄影艺术双年展。1986年,FotoFest开创了全美第一个城市国际摄影双年展,一共30个展览,共占用6个美术馆、14个艺术空间、27个商业画廊和17个社团建筑,展览的摄影家来自16个国家。
  [5] 该展览于1991年2月14日开幕,有关展览的电子版信息请查阅MOMA网站资料库。







其他文献
台湾每年举办多个艺术博览会或摄影博览会,而在三年前,全会华以极高的热情创办了台北艺术摄影博览会。全会华1953年生于马来西亚,后工作、生活于台北。1980年于日本东京工艺大学短期大学部毕业,1999年在台北创立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TIVAC)并担任执行长。对于创办台北艺术摄影博览会,他给出了如下讲述:  全老师好,台北艺术摄影博览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2013年开始,每年一届。  您之前在
期刊
在台湾的艺术博览会当中,台北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Young Art Taipei)是相对成熟的一个,它以年轻艺术家为服务对象,并以国际视野开拓艺术教育和收藏市场。博览会执行主席陈世彬不仅是台湾当代艺术社社长、台南德鸿画廊负责人,也是一位酷爱摄影的收藏家。  陈社长您好,台北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到今年已经是第八届了,发起这个博览会的起因是什么?  我们是从2009年创办第一届Young Art Tai
期刊
近二三十年,在台湾前后出现了两本能见度、辨识度较高的摄影杂志,一本是阮义忠的《摄影家》,另一本是李威仪的《摄影之声》。  1992年4月,阮义忠在台北市重庆南路出版了第一期《摄影家》双月刊中英文双语杂志,主要介绍国际上的摄影家及其作品,这本杂志的定位是扮演一个跟国际“接轨”的角色。  阮义忠说:“杂志最多的时候一期不超过5000册,但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看重我们这本杂志。纽约、伦敦、巴黎的街头都有我
期刊
2016年4月23日,《中国摄影》杂志社与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于张印泉离世45周年忌日在京举办了“南郎北张:张印泉摄影研讨会”,摄影界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印泉(1900—1971)是上世纪的摄影大家,曾与郎静山一起被誉为“南郞北张”。摄影理论家蒋齐生对这位前辈的总体评价是:“无论在摄影艺术的各种题材的创作及摄影理论的探求方面,无论在拍摄、器材制作和暗房工艺的有关摄影技术科学的原
期刊
1960年生于台湾的陈界仁,是台湾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作品在世界各重要艺术空间及双年展上频繁展出。陈界仁的创作媒材虽大都以录影装置为主,但其从拍摄影片的创作过程开始,即对合作者、参与者的组构形式,不断进行各种实验与实践,使其创作同时还具有提出另一种社会想象的行动性特质。  陈界仁是一个由影像出发,转变到以录像装置为主的艺术家,他将创作点关注在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
期刊
4月末的北京春光日暖、紫藤烂漫。  由《中国摄影》杂志社、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与影像东方共同举办的“摄影留学后”—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于2016年4月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加研讨会,其中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摄影留学生、著名摄影家石志民、罗小韵、曾璜、冯建国等,以及2000年以后的留学生施瀚涛、赵刚、门晓燕、王军、高岩、朱炯、唐晶、何伊宁、祖宇、黄
期刊
何伊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繁荣的音乐和时尚文化见证了商业摄影的兴盛,也见证了以托尼·雷-琼斯为代表的英国社会纪实摄影的复兴。你在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影响下决心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随后在伦敦担任不同的摄影师的助理。为何选择重返马恩岛?你在拍摄《马恩岛》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基利普:我出生于1946年,父亲是一家位于道格拉斯和皮尔之间公路旁,名叫汉兰达小酒馆(Highlander Inn
期刊
李小镜1945年生于重庆,自幼随家人移居台湾。大学在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主修西画,毕业后赴美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并定居纽约。李小镜在纽约以美术指导起家,1970年代末转任摄影师,曾从事时装及人文摄影多年,1980年代起他将摄影转移用在艺术创作的领域;1990年代兴起的电脑科技使他得以将绘画、摄影与创作等经验整合为一种独特的媒材。  2012年,李小镜的作品《源》受邀参加了第13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D
期刊
台湾的摄影画廊很早就有了,从台北画廊、TIVAC画廊到1839画廊,台湾对摄影是有情感的,但是当成为专属摄影画廊的时候,能力却是有限的。因为,画廊还是要跟着艺术市场,摄影市场包括在整个地域的艺术市场里。台湾的艺术市场相对比较蓬勃,但只专注在摄影的时候,就可能会把其他藏家排除在外,这大概是一直以来,摄影画廊会变成摄影圈独有的平台的原因之一。这两年,台湾也逐渐有一些画廊在关注摄影,像台北的百艺画廊,台
期刊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摄影是我的业余爱好。前段时间,我用佳能最新的数码单反相机EOS 80D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了《丝绸之路》和《关公》两场舞蹈演出。试用后,这款新型数码单反相机的综合表现让我难忘,特别是它的瞬间捕捉能力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拍摄舞蹈演出,看似容易,其实也并非那么简单,尤其是捕捉精彩的动感瞬间更非易事。舞剧是舞蹈、戏剧、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每一部剧的舞台布景、灯光、演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