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胆汁酸浓度测定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汁酸,是胆固醇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胆汁的主要脂质成分,在吸收、转运和分配肠道脂肪酸以及胆固醇的稳态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1-2].胆汁酸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除了乳化脂肪,胆汁酸还参与脂肪循环,促进食物内脂类的消化和吸收;形成胆汁流保证胆汁分泌的流畅;防止胆结石生成.近年来研究还发现,胆汁酸对调节糖、脂代谢以及能量代谢具有重要作用[3-4].胆汁酸的代谢和肝胆疾病密切相关,其质和量的变化对肝胆疾病的诊断、鉴别及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胆汁酸的含量测定对于了解机体胆汁酸的代谢特点和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新技术,在分析胆汁酸时的独特优势,如其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样品处理简单和精准等特点,现将主要从生物样本预处理和色谱分离技术等方面分析胆汁酸的LC-MS/MS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2019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浙江省11个地市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上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86起,发病数达1 696例,死亡5例.暴发高峰在8月.暴发场所以家庭、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及学校食堂为主.细菌性因素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首要致病因素,其中排首位的致病菌是副溶血性弧菌.冷加工糕点引起的沙门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逐年增加.毒蘑菇中毒事件共报告44起,导致4例死亡,是致死性最高的致病因素.结论
目的 系统评价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2月,检索数据库为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应用于感染性疾病检测的诊断性试验.搜集的文献将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研究者获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Meta分析采用Stata 15.0软件.结果 最终共15个研究被纳入,含15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mNG
目的 探讨溶栓后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预测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163例在本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36例和非END组127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溶栓后END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实验室指标预测END的价值.结果 END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END组(P<0.05),
目的 探讨温州市三甲综合医院手外科多重耐药感染的分布趋势,并分析其耐药特性,为临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20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外科接诊的患者454例纳入本次研究,统计行手外科手术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的发生率,采用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培养、分离病原菌,监测多重耐药菌分布趋势及耐药特性.结果 手外科接诊的454例患者中,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179例,感染率为39.43%;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23株(68.72%)、革兰阳性菌44株(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