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过程既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教师只有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欣赏,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张扬,思想的交流才能真正抵达学生心灵的深处。但是,细细观察一些常见的教学细节,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成了学生学习的干扰者,而不是促进者。
例1: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一道思考题,这道题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果然,有个别学生皱着眉,啧啧几声:“这么难,怎么做呢?”教师微笑着说:“ 这是智慧大比拼,请同学们用5 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看谁最聪明。”课堂顿时安静下来。没过多久,教师又提醒大家:“注意独立思考,不要互相干扰!”有的学生向教师投以不解的目光。
教师开始在小组中巡视,走到学生的身边,有的学生连忙停下来用手捂着本子,还有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看着教师……教师有点恼意,忍不住说:“快点思考,不要浪费时间了!”他走到一位做好的学生身边,看了一下,说:“不对,再想想。要认真读题,仔细思考!”然后,他又风风火火地巡查了一番,终于看到一位学生做对了,就大声表扬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思考!林春同学已经做出来了,其他同学也要快点了!”有个学生用双手堵住了耳朵。坐在最后排的两个学生在小声嘀咕:“说了一遍又一遍,吵死了!”教师毫无察觉,仍然在喋喋不休……
宁静以致远,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我们的思考才能抵达远处。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看似“随时引导”,但效果却适得其反——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被搅得头昏脑涨。用阿莫纳什维利的话来说,这位教师就是“课堂上的话袋”,这是教育智慧不足的表现,它导致天生富有幻想的儿童的智慧和权利被“湮没”。“课上的时间不够……我来不及教完!”有的教师往往这样说,却不好好想一想,在这堂课上,他的“话袋”吞没了多少时间!不仅如此,教师的“话袋”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大学》中有“定静安虑得”的观点,一个舒适宁静的环境是思维飞翔与思想诞生的乐土。
例2: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几个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似乎并不是很满意,于是又问道:“还有没有补充的?”一个学生将手迟迟疑疑地举了起来。教师异常高兴地说:“好,你来说!”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道:“这是……”还没等他说完,教师就急忙打断:“这个观点刚才有位同学说过了,请坐!”接着又叫另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这个学生似乎有点紧张,说话有点结巴,回答也不完整。教师淡淡地说:“请坐,等想好后再说!” 全班一阵嬉笑,这个学生红着脸,悻悻然地坐了下来。然后,教师又请一个女生来回答。这个学生似乎有些胆小,声音细若游丝。教师见状,果断地说:“好,坐下,以后声音要响亮一点。”
以上现象在课堂中比比皆是,许多人或习焉不察,或察焉不理。
其根源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课堂教学过程简化为知识传递过程,把答案的正确性置于独一无二的地位。而事实上,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长远影响的,并不是一道题的答案,而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关注学生怎么说、想说什么,比关注学生实际在说什么更重要。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看似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实质上却缺乏对学生起码的尊重,而且干扰了学生的思维进程。其实,教师只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就能发现学生的真正问题所在,就知道该如何帮助他们。
尊重学生思考的价值,尊重学生表达的权利,这是每个教师都应遵循的教育原则。
例3:有些教师不注意课堂教学的节奏,教学指令一个接一个。
“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什么。”“还没读好的课后再读,先看黑板上几个生字怎么写。”“还没写好的课后再写,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还没完成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便接踵而至。
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或过于墨守预设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常常指令过多,让学生疲于应付。这种只追求速度的教学,实际上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时间。而没有思考的课堂,还是有效的课堂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的引导是必要的,但教师必须要有清醒的边界意识,不能让这种引导干扰学生的学习。
(编辑 林飞)
例1: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一道思考题,这道题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果然,有个别学生皱着眉,啧啧几声:“这么难,怎么做呢?”教师微笑着说:“ 这是智慧大比拼,请同学们用5 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看谁最聪明。”课堂顿时安静下来。没过多久,教师又提醒大家:“注意独立思考,不要互相干扰!”有的学生向教师投以不解的目光。
教师开始在小组中巡视,走到学生的身边,有的学生连忙停下来用手捂着本子,还有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看着教师……教师有点恼意,忍不住说:“快点思考,不要浪费时间了!”他走到一位做好的学生身边,看了一下,说:“不对,再想想。要认真读题,仔细思考!”然后,他又风风火火地巡查了一番,终于看到一位学生做对了,就大声表扬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思考!林春同学已经做出来了,其他同学也要快点了!”有个学生用双手堵住了耳朵。坐在最后排的两个学生在小声嘀咕:“说了一遍又一遍,吵死了!”教师毫无察觉,仍然在喋喋不休……
宁静以致远,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我们的思考才能抵达远处。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看似“随时引导”,但效果却适得其反——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被搅得头昏脑涨。用阿莫纳什维利的话来说,这位教师就是“课堂上的话袋”,这是教育智慧不足的表现,它导致天生富有幻想的儿童的智慧和权利被“湮没”。“课上的时间不够……我来不及教完!”有的教师往往这样说,却不好好想一想,在这堂课上,他的“话袋”吞没了多少时间!不仅如此,教师的“话袋”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大学》中有“定静安虑得”的观点,一个舒适宁静的环境是思维飞翔与思想诞生的乐土。
例2: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几个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似乎并不是很满意,于是又问道:“还有没有补充的?”一个学生将手迟迟疑疑地举了起来。教师异常高兴地说:“好,你来说!”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道:“这是……”还没等他说完,教师就急忙打断:“这个观点刚才有位同学说过了,请坐!”接着又叫另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这个学生似乎有点紧张,说话有点结巴,回答也不完整。教师淡淡地说:“请坐,等想好后再说!” 全班一阵嬉笑,这个学生红着脸,悻悻然地坐了下来。然后,教师又请一个女生来回答。这个学生似乎有些胆小,声音细若游丝。教师见状,果断地说:“好,坐下,以后声音要响亮一点。”
以上现象在课堂中比比皆是,许多人或习焉不察,或察焉不理。
其根源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课堂教学过程简化为知识传递过程,把答案的正确性置于独一无二的地位。而事实上,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长远影响的,并不是一道题的答案,而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关注学生怎么说、想说什么,比关注学生实际在说什么更重要。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看似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实质上却缺乏对学生起码的尊重,而且干扰了学生的思维进程。其实,教师只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就能发现学生的真正问题所在,就知道该如何帮助他们。
尊重学生思考的价值,尊重学生表达的权利,这是每个教师都应遵循的教育原则。
例3:有些教师不注意课堂教学的节奏,教学指令一个接一个。
“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什么。”“还没读好的课后再读,先看黑板上几个生字怎么写。”“还没写好的课后再写,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还没完成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便接踵而至。
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或过于墨守预设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常常指令过多,让学生疲于应付。这种只追求速度的教学,实际上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时间。而没有思考的课堂,还是有效的课堂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的引导是必要的,但教师必须要有清醒的边界意识,不能让这种引导干扰学生的学习。
(编辑 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