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现实,而大学生就业能力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变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探讨了如何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如何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从而通过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的相关对策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指导
作者简介:陈秋余(1981-),女,广东湛江人,广东医学院护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广东 东莞 523808)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走向社会。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至630余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19万人,大学生就业供求矛盾也日益突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009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其中第六项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1]因而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2]它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互动的过程。我国学者郑晓明比较早地倡导就业能力理念,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3]可以肯定的是就业能力是一种和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短期的求职就业能力,更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它由知识、技能、思维、个性、观念、心理等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构成,其核心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加理性、自主、务实和多元化,其就业能力也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就业能力。
1.学习能力不强
通过一些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调查表显示,学习能力是单位招聘人才优先考虑的条件。学习能力实际上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大部分企业都会看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会学习的人不仅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而且具有发展潜力。但由于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很多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厌倦学习,进入大学后就完全放松了学习甚至是荒废学业或者是有些学生没有转变学习方式,只一味地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来学习,如此一来也就导致了大学生无法真正提高学习能力。
2.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高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逐渐增多,他们依赖性较强,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而目前高校教学计划对此环节重视不够导致了大学生重理论学习,轻视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最终形成会说不会做的高分低能儿,从而也使得社会实践能力和技能的缺乏成为毕业生在招聘时倍感心虚的软肋。大学生在“象牙塔”里待了数年,已经习惯了学校的生活模式,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虽有了解但还没能力驾驭,在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难免会产生恐惧、拒绝融入社会的情绪。
3.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据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职业生涯”概念,几乎没有规划的意识,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缺乏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问题的全面的了解。他们以为只要获得文凭就意味着完成了就业准备,就能顺利就业,但最终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却往往使他们手足无措。
4.应聘能力薄弱
职业应聘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直接因素,包括应聘过程中的竞争意识、推销能力等综合能力。而用人单位也是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应聘能力并通常依此作为最后的判断标准。[4]但大部分学生职业应聘能力薄弱,在应聘过程中表现或自卑或自负,未能充分展现个人的魅力,从而丧失了就业的机会。
总的来说,追究其原因可分为两大方面。
(1)高校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与市场的适应度。目前,教育理念对就业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在培养模式上对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侧重于考试分数,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社会化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没有针对社会市场需求合理设置课程,专业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学生学习能力薄弱,因而也造成了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局面。
(2)很多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存在功能不全、服务单一,指导流于形式的问题。他们往往把就业指导的对象仅仅局限为毕业生,仅仅提供就业信息,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能力发展性的指导。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基于以上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高。
1.转变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把就业能力作为高校的培养目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教学计划制定到实际教学环节都应注重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最后根据市场动态需求,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提高学习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增强学习动力,构建合理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学生应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能力并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一年级学生主要是适应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二、三年级学生应侧重根据个性特点努力塑造和完善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等;四年级学生则侧重拓宽知识面、提高应聘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学习。
3.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社会化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核心。因此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社会化是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比如可利用高校自身的师资人才及科研优势,创建校园科研实践基地,开展科研型的实践学习。通过组织开展各项科技、文化、艺术等实践活动促进其综合能力提高。
4.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共同开发就业能力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只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使大学生成功就业。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通过社会实践、实习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就业竞争实力。另外用人单位也可以从中招聘优秀学生,从而与学校共同构建了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就业、事业“一条龙”完整的服务体系。
(2)邀请人力资源专家,企事业招聘负责人、学者到高校与大学生进行现场交流,为学生提供就业规划、就业能力培养等具有针对性的实际指导;邀请单位参与课程设置,这样有利于高校了解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并将之嵌入课程设置中,从而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5.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
(1)强化职业意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5]不少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这对于就业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笔者认为提高就业能力,首先应从强化职业意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只有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真正有条不紊地提高竞争力。
(2)建立个性化服务、预防性职业指导工作体系。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6]当前大学生越来越需要“个性化”职业指导,即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学生开展有差别化、有特殊化、有突出性的职业指导工作。而职业指导工作强调提前解决问题,要达到这种目标效果,对个性化的大学生来说,则不能再停留在过去单一、片面的指导工作和方法上,必须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有效的个性化服务和预防性职业指导工作体系。所谓预防性职业指导,指的是“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针对其问题的性质和难度,以提前入手的策略,所展开的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职业指导活动。”[7]预防性职业指导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三级预防的思想上。因此可利用三级预防的思想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引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3)促进职业指导向全员化转变。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年都要听取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并定期制定具体创新的就业指导方案。比如实行职业导师计划即是把全体教师纳入职业导师队伍中,通过每人负责一定数量学生,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其就业能力,并力所能及为其推荐就业机会,如此一来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人人参与、全面开展、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局面。
总之,在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激烈的就业竞争,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使大学生合理定位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周静.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等研究与评估),2001,(3):22-24.
[2][6][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13-83.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4]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72-174.
[5]邓长青,吴芮凌,彭德忠.大学生就业指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郝魁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指导
作者简介:陈秋余(1981-),女,广东湛江人,广东医学院护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广东 东莞 523808)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走向社会。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至630余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19万人,大学生就业供求矛盾也日益突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009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其中第六项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1]因而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2]它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互动的过程。我国学者郑晓明比较早地倡导就业能力理念,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3]可以肯定的是就业能力是一种和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短期的求职就业能力,更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它由知识、技能、思维、个性、观念、心理等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构成,其核心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加理性、自主、务实和多元化,其就业能力也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就业能力。
1.学习能力不强
通过一些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调查表显示,学习能力是单位招聘人才优先考虑的条件。学习能力实际上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大部分企业都会看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会学习的人不仅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而且具有发展潜力。但由于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很多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厌倦学习,进入大学后就完全放松了学习甚至是荒废学业或者是有些学生没有转变学习方式,只一味地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来学习,如此一来也就导致了大学生无法真正提高学习能力。
2.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高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逐渐增多,他们依赖性较强,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而目前高校教学计划对此环节重视不够导致了大学生重理论学习,轻视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最终形成会说不会做的高分低能儿,从而也使得社会实践能力和技能的缺乏成为毕业生在招聘时倍感心虚的软肋。大学生在“象牙塔”里待了数年,已经习惯了学校的生活模式,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虽有了解但还没能力驾驭,在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难免会产生恐惧、拒绝融入社会的情绪。
3.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据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职业生涯”概念,几乎没有规划的意识,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缺乏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问题的全面的了解。他们以为只要获得文凭就意味着完成了就业准备,就能顺利就业,但最终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却往往使他们手足无措。
4.应聘能力薄弱
职业应聘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直接因素,包括应聘过程中的竞争意识、推销能力等综合能力。而用人单位也是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应聘能力并通常依此作为最后的判断标准。[4]但大部分学生职业应聘能力薄弱,在应聘过程中表现或自卑或自负,未能充分展现个人的魅力,从而丧失了就业的机会。
总的来说,追究其原因可分为两大方面。
(1)高校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与市场的适应度。目前,教育理念对就业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在培养模式上对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侧重于考试分数,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社会化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没有针对社会市场需求合理设置课程,专业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学生学习能力薄弱,因而也造成了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局面。
(2)很多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存在功能不全、服务单一,指导流于形式的问题。他们往往把就业指导的对象仅仅局限为毕业生,仅仅提供就业信息,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能力发展性的指导。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基于以上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高。
1.转变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把就业能力作为高校的培养目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教学计划制定到实际教学环节都应注重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最后根据市场动态需求,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提高学习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增强学习动力,构建合理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学生应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能力并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一年级学生主要是适应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二、三年级学生应侧重根据个性特点努力塑造和完善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等;四年级学生则侧重拓宽知识面、提高应聘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学习。
3.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社会化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核心。因此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社会化是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比如可利用高校自身的师资人才及科研优势,创建校园科研实践基地,开展科研型的实践学习。通过组织开展各项科技、文化、艺术等实践活动促进其综合能力提高。
4.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共同开发就业能力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只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使大学生成功就业。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通过社会实践、实习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就业竞争实力。另外用人单位也可以从中招聘优秀学生,从而与学校共同构建了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就业、事业“一条龙”完整的服务体系。
(2)邀请人力资源专家,企事业招聘负责人、学者到高校与大学生进行现场交流,为学生提供就业规划、就业能力培养等具有针对性的实际指导;邀请单位参与课程设置,这样有利于高校了解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并将之嵌入课程设置中,从而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5.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
(1)强化职业意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5]不少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这对于就业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笔者认为提高就业能力,首先应从强化职业意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只有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真正有条不紊地提高竞争力。
(2)建立个性化服务、预防性职业指导工作体系。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6]当前大学生越来越需要“个性化”职业指导,即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学生开展有差别化、有特殊化、有突出性的职业指导工作。而职业指导工作强调提前解决问题,要达到这种目标效果,对个性化的大学生来说,则不能再停留在过去单一、片面的指导工作和方法上,必须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有效的个性化服务和预防性职业指导工作体系。所谓预防性职业指导,指的是“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针对其问题的性质和难度,以提前入手的策略,所展开的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职业指导活动。”[7]预防性职业指导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三级预防的思想上。因此可利用三级预防的思想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引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3)促进职业指导向全员化转变。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年都要听取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并定期制定具体创新的就业指导方案。比如实行职业导师计划即是把全体教师纳入职业导师队伍中,通过每人负责一定数量学生,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其就业能力,并力所能及为其推荐就业机会,如此一来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人人参与、全面开展、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局面。
总之,在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激烈的就业竞争,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使大学生合理定位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周静.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等研究与评估),2001,(3):22-24.
[2][6][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13-83.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4]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72-174.
[5]邓长青,吴芮凌,彭德忠.大学生就业指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郝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