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而是重视身体素质,这种改变使得体育文化成为一种相当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体育事业的重要资源。学校作为体育教育的摇篮,肩负着体育文化教育的重任,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文化的分析研究有重大意义,要选择正确的路径,引导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文化 发展研究
体育教育文化是一种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它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提高体育水平,对于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是促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主要论述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采取积极措施。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文化的现状和问题
(一)体育文化传播方式传统化
现如今,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偏重技能教学,将体育视为一门专门的技术学科,忽略体育文化的内涵,部分高校的体育文化教育落后,对体育文化的内涵和深度探索不重视,仅仅停留在基础层面。部分学校的基本运动场所较少甚至单一,体育文化传播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再能接受传统的方式,这是体育教学停滞不前的一大障碍,使得体育文化的传播受到阻碍。但是一些急于创新和改革的老师采用变化无常的授课方式造成学生难以快速适应,最终难以取得最佳教学成果,使得体育文化传播受到消极的影响。
(二)学校对体育教育文化不够重视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1],缺乏体育锻炼意识。这说明学生不仅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理解程度不够,而且对于体育锻炼重视度不够,这和教学过程中接受的知识是有关系的,老师对于传授知识文化的方式较为死板,学校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对于学生的要求并不严格,“及格就好”成了学生的潜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重视大大降低。同时,这种意识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活动。
(三)缺乏明确的定位
一个事物的准确定位会直接影响事物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教育文化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一定的准确定位,高校中体育教育文化教学,没有将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相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使得学生的潜能开发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应该着重实现健康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目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教育文化,形成习惯锻炼、自主运动的意识。
(四)学校设置的体育理论课时间少、质量低
以往认为体育教育应该注重技能教学,通过不断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忽视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调查显示[2],部分高校的体育理论课时仅占体育课总课时的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由于体育理论课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缺少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加上学校没有完善的考试制度,学生、老师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度不够,老师授课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减弱。这种现象的出现,影响了体育理论教学的发展。同时,由于理论课的授课时间少,老师的授课能力弱,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五)校内基础设施不足
一些高校存在同样的问题:课外活动设施不足,可供学生使用的体育设施少,加上课程安排的冲突,设施问题更加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文化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学生对于了解体育教育文化及参与体育教育文化开展的活动的兴趣并不浓厚,而且由于大学基本上都是开放的环境,一些附近居民可以随意进入校园,使用各种体育休闲设施,导致学生运动受到限制。
二、如何改变现体育教育文化现状
目前,针对高校体育教育文化存在的问题,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根据体育教育文化的特点,着手改善体育教育文化的传播方式等,注重向学生教授相关体育锻炼能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科学有效地传播体育教育文化为目标,不断促进体育教育文化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一)创新体育教育文化传播新形式
体育教育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否多元化会直接影响体育教育文化在学校内的传播状况的好坏。在高校中,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较强,对于一些不具备较强吸引力的活动或者文化形式不感兴趣,只有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文化的新形式才能够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体育教育文化在高校中的发展。教师群体应该加强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不断探索,提高文化素养,改进体育教育文化的创新授课方式,使得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才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疑问。
(二)提高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
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学校也要加强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给予教师们支持。体育教学方式包含体育教学师生思维方式与体育教学行为方式,体育教学师生的思维活动方式决定着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方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困境,提出了体育教学方式变革的具体路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实施与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行为方式[3]。学校的重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对于体育成绩不再抱有侥幸心理,对于提高体育素质、强化体育锻炼的意识逐渐形成一定的有序体系。
(三)完善学校体育理论课程的设置
现代化的体育课程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让学生参与体育实践课程,而且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结合体育活动才能让体育活动开展起来更加科学,更加有序。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必须完善理论课程。在很多高校中根本就没有设置体育理论课程这一科目,多数只进行体育锻炼,可是对于真正有效的体育教育文化是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而不应该过于偏重某一板块。
(四)加强校内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般来说,高校学生总数较大,实际建设的体育基础设施数量较少,無法从数量上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再加上有周边大量居民的参与,学生能够得到的锻炼机会更是越来越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兴趣不浓厚,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关注度不高。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方面要合理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为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场所。
(五)建立相关体育教育文化的评价体系
在我国高校中,体育教育考核普遍单一,采用项目技能、体测和课堂表现的计分方式,最终按比例计算得到学生最终的期末成绩。这种体系古板、传统,没有创新性,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提高,有的反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文化的效果。评价体系要随评价主体的需要而不断完善,要符合评价主体的发展需要。通过透彻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新型的动态变化的评价体系的理念[4]。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为教学内容指定方向,老师根据考核内容,对课堂实施各种相应的授课模式,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是衡量高校对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利用较为强制的手段,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体魄和较高的身体素质。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体育教育文化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不容忽略,我们要不断探索与研究体育教育文化的新形式,为高校体育教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充分调动老师与学生对于体育教育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断赋予体育教育文化新的含义,使得体育教育文化的作用不仅仅在学校,甚至在社会中的传播也能够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牛国胜,李建.对高校体育教育文化内涵与发展路径的研究[J].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5(7).
[2]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4).
[3]周妍,李启迪.论体育教学方式的内涵及其变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4).
[4]朱海松,公为刚.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S1).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文化 发展研究
体育教育文化是一种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它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提高体育水平,对于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是促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主要论述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采取积极措施。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文化的现状和问题
(一)体育文化传播方式传统化
现如今,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偏重技能教学,将体育视为一门专门的技术学科,忽略体育文化的内涵,部分高校的体育文化教育落后,对体育文化的内涵和深度探索不重视,仅仅停留在基础层面。部分学校的基本运动场所较少甚至单一,体育文化传播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再能接受传统的方式,这是体育教学停滞不前的一大障碍,使得体育文化的传播受到阻碍。但是一些急于创新和改革的老师采用变化无常的授课方式造成学生难以快速适应,最终难以取得最佳教学成果,使得体育文化传播受到消极的影响。
(二)学校对体育教育文化不够重视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1],缺乏体育锻炼意识。这说明学生不仅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理解程度不够,而且对于体育锻炼重视度不够,这和教学过程中接受的知识是有关系的,老师对于传授知识文化的方式较为死板,学校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对于学生的要求并不严格,“及格就好”成了学生的潜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重视大大降低。同时,这种意识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活动。
(三)缺乏明确的定位
一个事物的准确定位会直接影响事物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教育文化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一定的准确定位,高校中体育教育文化教学,没有将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相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使得学生的潜能开发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应该着重实现健康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目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教育文化,形成习惯锻炼、自主运动的意识。
(四)学校设置的体育理论课时间少、质量低
以往认为体育教育应该注重技能教学,通过不断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忽视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调查显示[2],部分高校的体育理论课时仅占体育课总课时的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由于体育理论课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缺少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加上学校没有完善的考试制度,学生、老师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度不够,老师授课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减弱。这种现象的出现,影响了体育理论教学的发展。同时,由于理论课的授课时间少,老师的授课能力弱,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五)校内基础设施不足
一些高校存在同样的问题:课外活动设施不足,可供学生使用的体育设施少,加上课程安排的冲突,设施问题更加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文化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学生对于了解体育教育文化及参与体育教育文化开展的活动的兴趣并不浓厚,而且由于大学基本上都是开放的环境,一些附近居民可以随意进入校园,使用各种体育休闲设施,导致学生运动受到限制。
二、如何改变现体育教育文化现状
目前,针对高校体育教育文化存在的问题,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根据体育教育文化的特点,着手改善体育教育文化的传播方式等,注重向学生教授相关体育锻炼能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科学有效地传播体育教育文化为目标,不断促进体育教育文化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一)创新体育教育文化传播新形式
体育教育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否多元化会直接影响体育教育文化在学校内的传播状况的好坏。在高校中,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较强,对于一些不具备较强吸引力的活动或者文化形式不感兴趣,只有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文化的新形式才能够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体育教育文化在高校中的发展。教师群体应该加强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不断探索,提高文化素养,改进体育教育文化的创新授课方式,使得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才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疑问。
(二)提高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
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学校也要加强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给予教师们支持。体育教学方式包含体育教学师生思维方式与体育教学行为方式,体育教学师生的思维活动方式决定着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方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困境,提出了体育教学方式变革的具体路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实施与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行为方式[3]。学校的重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对于体育成绩不再抱有侥幸心理,对于提高体育素质、强化体育锻炼的意识逐渐形成一定的有序体系。
(三)完善学校体育理论课程的设置
现代化的体育课程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让学生参与体育实践课程,而且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结合体育活动才能让体育活动开展起来更加科学,更加有序。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必须完善理论课程。在很多高校中根本就没有设置体育理论课程这一科目,多数只进行体育锻炼,可是对于真正有效的体育教育文化是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而不应该过于偏重某一板块。
(四)加强校内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般来说,高校学生总数较大,实际建设的体育基础设施数量较少,無法从数量上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再加上有周边大量居民的参与,学生能够得到的锻炼机会更是越来越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兴趣不浓厚,对于体育教育文化的关注度不高。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方面要合理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为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场所。
(五)建立相关体育教育文化的评价体系
在我国高校中,体育教育考核普遍单一,采用项目技能、体测和课堂表现的计分方式,最终按比例计算得到学生最终的期末成绩。这种体系古板、传统,没有创新性,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提高,有的反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文化的效果。评价体系要随评价主体的需要而不断完善,要符合评价主体的发展需要。通过透彻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新型的动态变化的评价体系的理念[4]。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为教学内容指定方向,老师根据考核内容,对课堂实施各种相应的授课模式,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是衡量高校对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利用较为强制的手段,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体魄和较高的身体素质。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体育教育文化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不容忽略,我们要不断探索与研究体育教育文化的新形式,为高校体育教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充分调动老师与学生对于体育教育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断赋予体育教育文化新的含义,使得体育教育文化的作用不仅仅在学校,甚至在社会中的传播也能够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牛国胜,李建.对高校体育教育文化内涵与发展路径的研究[J].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5(7).
[2]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4).
[3]周妍,李启迪.论体育教学方式的内涵及其变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4).
[4]朱海松,公为刚.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