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狗娃所居住的奓村不算大,村民也不算少,村民们各有各的爱好。
狗娃是其中的一位村民,自从狗娃高中毕业后,未考上大学而名落孙山,狗娃平日除辛勤耕作好自己的那几亩责任田外,狗娃还有一样嗜好,就是爱看、爱唱、爱学秦腔戏。
你只要一听见秦腔戏声来了,就知道是狗娃来了。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家住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人没来,秦腔声先来了。
这准是狗娃在唱,真准,说曹操,曹操就来了,随着唱腔而来的的确是狗娃。
狗娃,一副胖墩墩的身躯,两眼炯炯有神,一副总是装满笑容的脸,见了人,总是言中带着笑语。随着爽朗的笑声后,再有殷切般的交谈。这就是年轻力壮,敢说敢为狗娃的个性。狗娃和人交谈中,三句话过后就离不开谈论秦腔的话题。
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现代戏《沙家浜》的精彩演出,博得了台下男女老少们的齐声喝彩;演出的秦腔戏《沙家浜》真棒!使人过了秦腔戏的瘾。
舞台下,人山人海,观众们齐声赞扬,演出的《沙家浜》戏精彩极了。
扮演“刁德一”者,把剧中的刁德一,演的活灵活现,使人赞口不绝,真是入木三分。
扮演“胡司令”这人,给人的印象是,大老粗,笨头笨脑笨脚的人,不配做“司令”。
更令人兴奋的是“阿庆嫂”的表演,看了的人们;尤其是狗娃,都异口同声地赞扬,“阿庆嫂”的表演,是活灵活现。神采奕奕的阿庆嫂,对待新四军伤病员,亲人般的温暖与关怀;而对日伪军和凶神恶煞的敌人,阿庆嫂的足智多谋,善于言辩,使人感到这位农家妇女,所具有的各种英雄气魄。
扮演“阿庆嫂”的人,是位二十多岁的农村妇女,名叫王爱芳。
王爱芳出生在杨杏村,一户农户人家,王爱芳她大,是位秦腔迷。平常也能吼唱几段秦腔戏。爱芳自出生一来,就在她大的薰陶下,耳闻目染了不少的秦腔戏曲。嫁到奓村后,更是到了戏窝里,爱芳如鱼得水,自由、自在地徜徉。
奓村酷爱秦腔戏的人特别多,便由村民自愿组织建成了个业余剧团,演出各种秦腔戏。
扮演“刁德一”的人名叫张文献,扮演胡传葵胡司令的人名叫狗蛋,正名叫康狗胜。王爱芳每出戏都扮主角,象现代戏“江姐”,龙江颂啦。演《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是王爱芳的拿手戏。
六七十年代里,群众的戏曲演出是盛行的。而进入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发展;半导体收音机盛行了。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改革开放更迈开了步伐,由黑白电视机转入彩色电视机;再往后,29英寸大彩电已开始普及进入普通农民家中。
人们也由看自己的“家戏”,到听半导体收音机的名家戏,再到电视上“秦之声”这个群众大平台。
“秦之声”的演出越来越大,由三秦大地,走向大西北,面向全中国。
农村群众的业余演出,逐渐由盛行到衰弱。再由于演“刁德一”的老艺人张文献等几位病逝了。业余剧团也就逐渐解散了。但以后成了不太齐全的“农民自乐班”。
“农民自乐班”逢村上的红白事,照样演出各种秦腔戏曲,王爱芳还是唱主角。
王爱芳演“阿庆嫂”,由于是她的拿手戏,乡亲们把她演的戏看的多了,台上是“阿庆嫂”,台下,由于她年龄大些,小伙子们都必称叫她爱芳嫂。而后来,又改叫成了“阿庆嫂”。
“阿庆嫂”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叫开了。
“阿庆嫂”在农村实行责任田后,也就是进入八十年代后,农村改革开放蓬勃发展,“阿庆嫂”便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管好自家的一亩三分责任田。
“阿庆嫂”务棉花是内行,但务棉花还不如务果树,富的快,十亩田,不顶一亩园。
“阿庆嫂”琢磨着,算计着,栽务果树富的快。于是,阿庆嫂就把自己的责任田全部栽上了“秦冠”。
秦冠开花结果早,苹果卖了钱,阿庆嫂家里富了,成了万元户。
“阿庆嫂”这时虽然富了,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阿庆嫂继续往大处想,想着谋更大的一番事业。
“阿庆嫂”把苹果卖了的钱,再贷了些款,买了辆面包车,跑起了客运。
别人,尤其是狗娃问她,“你为何要跑”客运,阿庆嫂说:“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开了个茶馆,迎客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钱财,滚滚而来。咱积攒着钱贷款,买面包车,跑客运,这财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揭的。
“阿庆嫂”的儿子,由于考大学,名落孙山,阿庆嫂就叫儿子去汽车驾驶学校学习。儿子出来后当驾驶员,阿庆嫂当售票服务员,经过一年后,阿庆嫂由面包车,换成了中巴客车,再后来,换成了大巴客车。
大巴客车行驶在村至县城,直达省城的公路上。
狗娃今天有事,便搭乘坐在阿庆嫂的大巴客车上。
大巴行驶到每个站,总有上车的旅客,下站的乘客。
大巴停到这站,下站的寥寥无几,而上来了五六个人。
车启动了,车内由于人已满座,已成为超载运行了。
座位上坐不下,有在行道上站立着。车内由于超载,近百十号人,加上炎热的天气,车内的温度能达三十八九度,乘客们人人显得汗水淋漓。
狗娃身旁的一位乘客,下站了,而上来的人,就顺便坐在狗娃旁边的空座上。
狗娃身旁新坐的来人,看上去有六十多岁的样子。瘦瘦的脸庞,中等身材,满脸胡子,农村人的穿戴,从外表看,应算为老者,老汉。
大巴行驶着,车内的乘客中,有人在行道上叫卖:“大热天,卖冰淇淋饮料。多喝饮料能中奖。”
卖饮料者,来回走动。
这时来到狗娃身旁的老汉身旁,说:“老伯,喝桶饮料,喝饮料能中大奖。”
老汉一再推辞,我不想喝饮料,而卖饮料者,热情服务,老汉在无奈之下,便卖了桶饴糖。买饮料的人们,打开桶品尝着。
香甜爽口的饮料,叫卖者又叫卖了起来,喝饮料能中大奖,空桶别扔,要细看桶盖,有人在车内走动着,查询中问:“我喝的这桶无奖,你呢?”
到老汉跟前,来者细看着发老汉的饮料桶和盖,竟惊喜地发现,老汉中奖了,特等奖,一万元,查看者对老汉说:“中了奖,到前边省城内的本饮料公司可兑奖,拿着这桶饮料和桶盖以及身份证,既可兑现。
老汉惊喜后惋惜地说:“他没有带身份证,”来者说 :“没有身份证就不能兑现。”
查询者又说:“车内谁有身份证,别人有身份证没中奖,老汉,我给你建议,你把你中的奖卖了,这很好,两全其美”。
在查询者的热情怂恿下,老汉将中的大奖卖了。
有个有身份证的人,只有一仟陆佰元的现金,而老汉要二仟元才能成交。
有位有身份证者说,他有四百多元,于是,加添了四百,那位有身份证者,将大奖买了过去,你投资一仟陆佰元,另一位投资四百元,到省城饮料公司兑现一万元,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呀。
在这期间,阿庆嫂也跟在查询者的身后,观看着旁听着。
成交后,狗娃在一旁在想,这桩事,真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而在这时,阿庆嫂把狗娃暗叫了一下,使了个眼神,叫狗娃到站下车,有事情要办。
狗娃下车后,用公用电话拨打了110。
大巴行驶到前面的站后,老汉,叫卖者,查询者,怂恿者等人,一一下车了。
在车站上已等侯的刑警,把老汉,叫卖者,查询者,怂恿者,叫他们去派出所。
经审讯,这是一个诈骗团伙,他们用伪造的欺骗手段,蓄谋集体诈骗群众现金。
此事之后,阿庆嫂名声大震。
狗娃是其中的一位村民,自从狗娃高中毕业后,未考上大学而名落孙山,狗娃平日除辛勤耕作好自己的那几亩责任田外,狗娃还有一样嗜好,就是爱看、爱唱、爱学秦腔戏。
你只要一听见秦腔戏声来了,就知道是狗娃来了。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家住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人没来,秦腔声先来了。
这准是狗娃在唱,真准,说曹操,曹操就来了,随着唱腔而来的的确是狗娃。
狗娃,一副胖墩墩的身躯,两眼炯炯有神,一副总是装满笑容的脸,见了人,总是言中带着笑语。随着爽朗的笑声后,再有殷切般的交谈。这就是年轻力壮,敢说敢为狗娃的个性。狗娃和人交谈中,三句话过后就离不开谈论秦腔的话题。
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现代戏《沙家浜》的精彩演出,博得了台下男女老少们的齐声喝彩;演出的秦腔戏《沙家浜》真棒!使人过了秦腔戏的瘾。
舞台下,人山人海,观众们齐声赞扬,演出的《沙家浜》戏精彩极了。
扮演“刁德一”者,把剧中的刁德一,演的活灵活现,使人赞口不绝,真是入木三分。
扮演“胡司令”这人,给人的印象是,大老粗,笨头笨脑笨脚的人,不配做“司令”。
更令人兴奋的是“阿庆嫂”的表演,看了的人们;尤其是狗娃,都异口同声地赞扬,“阿庆嫂”的表演,是活灵活现。神采奕奕的阿庆嫂,对待新四军伤病员,亲人般的温暖与关怀;而对日伪军和凶神恶煞的敌人,阿庆嫂的足智多谋,善于言辩,使人感到这位农家妇女,所具有的各种英雄气魄。
扮演“阿庆嫂”的人,是位二十多岁的农村妇女,名叫王爱芳。
王爱芳出生在杨杏村,一户农户人家,王爱芳她大,是位秦腔迷。平常也能吼唱几段秦腔戏。爱芳自出生一来,就在她大的薰陶下,耳闻目染了不少的秦腔戏曲。嫁到奓村后,更是到了戏窝里,爱芳如鱼得水,自由、自在地徜徉。
奓村酷爱秦腔戏的人特别多,便由村民自愿组织建成了个业余剧团,演出各种秦腔戏。
扮演“刁德一”的人名叫张文献,扮演胡传葵胡司令的人名叫狗蛋,正名叫康狗胜。王爱芳每出戏都扮主角,象现代戏“江姐”,龙江颂啦。演《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是王爱芳的拿手戏。
六七十年代里,群众的戏曲演出是盛行的。而进入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发展;半导体收音机盛行了。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改革开放更迈开了步伐,由黑白电视机转入彩色电视机;再往后,29英寸大彩电已开始普及进入普通农民家中。
人们也由看自己的“家戏”,到听半导体收音机的名家戏,再到电视上“秦之声”这个群众大平台。
“秦之声”的演出越来越大,由三秦大地,走向大西北,面向全中国。
农村群众的业余演出,逐渐由盛行到衰弱。再由于演“刁德一”的老艺人张文献等几位病逝了。业余剧团也就逐渐解散了。但以后成了不太齐全的“农民自乐班”。
“农民自乐班”逢村上的红白事,照样演出各种秦腔戏曲,王爱芳还是唱主角。
王爱芳演“阿庆嫂”,由于是她的拿手戏,乡亲们把她演的戏看的多了,台上是“阿庆嫂”,台下,由于她年龄大些,小伙子们都必称叫她爱芳嫂。而后来,又改叫成了“阿庆嫂”。
“阿庆嫂”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叫开了。
“阿庆嫂”在农村实行责任田后,也就是进入八十年代后,农村改革开放蓬勃发展,“阿庆嫂”便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管好自家的一亩三分责任田。
“阿庆嫂”务棉花是内行,但务棉花还不如务果树,富的快,十亩田,不顶一亩园。
“阿庆嫂”琢磨着,算计着,栽务果树富的快。于是,阿庆嫂就把自己的责任田全部栽上了“秦冠”。
秦冠开花结果早,苹果卖了钱,阿庆嫂家里富了,成了万元户。
“阿庆嫂”这时虽然富了,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阿庆嫂继续往大处想,想着谋更大的一番事业。
“阿庆嫂”把苹果卖了的钱,再贷了些款,买了辆面包车,跑起了客运。
别人,尤其是狗娃问她,“你为何要跑”客运,阿庆嫂说:“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开了个茶馆,迎客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钱财,滚滚而来。咱积攒着钱贷款,买面包车,跑客运,这财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揭的。
“阿庆嫂”的儿子,由于考大学,名落孙山,阿庆嫂就叫儿子去汽车驾驶学校学习。儿子出来后当驾驶员,阿庆嫂当售票服务员,经过一年后,阿庆嫂由面包车,换成了中巴客车,再后来,换成了大巴客车。
大巴客车行驶在村至县城,直达省城的公路上。
狗娃今天有事,便搭乘坐在阿庆嫂的大巴客车上。
大巴行驶到每个站,总有上车的旅客,下站的乘客。
大巴停到这站,下站的寥寥无几,而上来了五六个人。
车启动了,车内由于人已满座,已成为超载运行了。
座位上坐不下,有在行道上站立着。车内由于超载,近百十号人,加上炎热的天气,车内的温度能达三十八九度,乘客们人人显得汗水淋漓。
狗娃身旁的一位乘客,下站了,而上来的人,就顺便坐在狗娃旁边的空座上。
狗娃身旁新坐的来人,看上去有六十多岁的样子。瘦瘦的脸庞,中等身材,满脸胡子,农村人的穿戴,从外表看,应算为老者,老汉。
大巴行驶着,车内的乘客中,有人在行道上叫卖:“大热天,卖冰淇淋饮料。多喝饮料能中奖。”
卖饮料者,来回走动。
这时来到狗娃身旁的老汉身旁,说:“老伯,喝桶饮料,喝饮料能中大奖。”
老汉一再推辞,我不想喝饮料,而卖饮料者,热情服务,老汉在无奈之下,便卖了桶饴糖。买饮料的人们,打开桶品尝着。
香甜爽口的饮料,叫卖者又叫卖了起来,喝饮料能中大奖,空桶别扔,要细看桶盖,有人在车内走动着,查询中问:“我喝的这桶无奖,你呢?”
到老汉跟前,来者细看着发老汉的饮料桶和盖,竟惊喜地发现,老汉中奖了,特等奖,一万元,查看者对老汉说:“中了奖,到前边省城内的本饮料公司可兑奖,拿着这桶饮料和桶盖以及身份证,既可兑现。
老汉惊喜后惋惜地说:“他没有带身份证,”来者说 :“没有身份证就不能兑现。”
查询者又说:“车内谁有身份证,别人有身份证没中奖,老汉,我给你建议,你把你中的奖卖了,这很好,两全其美”。
在查询者的热情怂恿下,老汉将中的大奖卖了。
有个有身份证的人,只有一仟陆佰元的现金,而老汉要二仟元才能成交。
有位有身份证者说,他有四百多元,于是,加添了四百,那位有身份证者,将大奖买了过去,你投资一仟陆佰元,另一位投资四百元,到省城饮料公司兑现一万元,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呀。
在这期间,阿庆嫂也跟在查询者的身后,观看着旁听着。
成交后,狗娃在一旁在想,这桩事,真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而在这时,阿庆嫂把狗娃暗叫了一下,使了个眼神,叫狗娃到站下车,有事情要办。
狗娃下车后,用公用电话拨打了110。
大巴行驶到前面的站后,老汉,叫卖者,查询者,怂恿者等人,一一下车了。
在车站上已等侯的刑警,把老汉,叫卖者,查询者,怂恿者,叫他们去派出所。
经审讯,这是一个诈骗团伙,他们用伪造的欺骗手段,蓄谋集体诈骗群众现金。
此事之后,阿庆嫂名声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