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核算失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会计核算失真,通常表现在数字、会计方法运用、文字说明、财经法规制度执行及理解等方面。分析会计核算失真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造成的,为防止会计核算失真,针对会计核算失真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净化会计环境,使会计工作真正实现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失真的现状及解决方案
会计核算失真,是指会计在核算和监督工作中,不能真实、正确反映资金、物资活动情况。在现实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按领导的意图去做去填,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但是,会计核算失真、会计诚信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信息使用者和管理者与信息提供者博弈的结果。因此也不是一蹴而就能解决的,需要有“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过程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重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越重要。为杜绝会计核算失真,须针对多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
一、会计核算失真的成因
1.企业领导人独揽大权,会计人员原则性不强
单位主要领导授意,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用人制度上的不够健全,领导出数字,数字造就领导,致使某些单位的领导为了得到升迁和重用,授意财务人员作假、造假。一些企业主要领导为搞自己的形象,完成上级下达的不科学不合理的考核硬指标,从个人利益出发,授意或强制会计人员调成本,虚列收支,提供虚假会计核算结果和报表,以达到领导要求的数字,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指标。借以讨好上级领导,骗取个人荣誉,捞取个人的政治资本。
2.内部管理不到位,奖罚机制不落实,会计人员业务和工作能力差造成会计核算失真
目前,绝大多数的财务人员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少数财务人员、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或无德无才。其中有的法制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执法违法,利用手中党和国家给的权利,贪污、挪用国家资财,为自己谋福利。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各种规章制度都健全,就是执行力度不够,执行不到位,在人事管理上在选人用人上领导喜欢提拔的是听领导话的人,造成领导说的就是工作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的质量。
3.不完善的企业改革使一部分企业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是形成会计核算失真的重要的原因
以企业承包为例,承包人的频繁更换,追求企业承包利润,造成了企业的短期经营行为。一方面,企业承包人在承包期间急功近利,该提的不提、该缴的不缴、该列的不列、该还的不还,一切都是为了承包利润和个人的利益。一任承包到期,不管下任如何经营;下任企业承包人则是“新官不管旧帐”一切又从头开始。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承包人希望留任,完不成计划时就虚报利润,反之则虚增成本、费用,为下一轮承包打埋伏。上述种种使的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缺乏了发展的后劲。一旦遇到市场变化,效益下降时,只能以暗亏挂帐的方式来被动的应付。
4.监督体系是摆设,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大事化小事化了的现象普遍存在
法制观念不强,一是一些单位领导认为偷逃税款、骗取财政拨款,截留、挪用应上缴的国家收入以及国有资产收益、私设小金库等,都是在为“公”着想,算不上违法;二是执法部门、综合监督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打击不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助长了某些人违法行为的发生。还有的执法部门收受对方好处,不坚持原则,执法不严,甚至共同损害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在客观上纵容了这些人员的作假的行为;特别是由于企业和国家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对一些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惩处不力,在影响到企业提供会计核算结果时,就难以达到应具有的真实性。
5.再监督体系不完善,造成对会计核算的质量监督无力
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取决于企业和单位领导的意愿。社会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外部监督部门。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不合理的竞争手段,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取得更大的利益,与企业或单位同流合污,甚至出具虚假的报告等,使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外部监督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一个有效的社会监督作用。再监督体制还有待完善。
二、会计核算失真的对策
1.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为做好会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领导人,特别是企业的经理人的选用条件之一,就是要考核对《会计法》的掌握情况。在企业内部,要制定学习制度,定期学习《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不但企业领导人、财会人员乃至全体员工都要学习《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企业的领导人自觉守法,不去干涉会计工作;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认真执法,不徇私情;让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监督,创造一个守法环境,让企业的会计核算更真实、可靠。
2.强化内部控制度的执行力、规范会计操作行为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度都比较健全,会计失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首先是,企业领导人要懂法、执法,自觉杜绝为完成指标授意会计人员采取种种手段编制虚假的会计核算报表等做法。其次是,会计人员要认真执行《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会计操作行为。第三是,加大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惩处力度,制定严格的惩处规定,特别是对企业领导人的惩处力度,发现一起就降级使用或撤职,让执法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达到规范会计操作行为的目的。
3.内外结合,强化监督体系
强化监督体系要内外相结合。一方面,要强化外部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的审计、税务、行政等监督。特别是,还要建立对社会中介机构、政府的监督部门的再监督体制,避免在监督过程中发生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非法或不合理的竞争手段与被监督企业同流合污,甚至出具虚假的报告等行为。同时,要建立诚信评价体系,一是对那些被监督企业和单位核算不实,虚报报表的行为给予不诚信的评价和评级,严重的进入黑名单,并定期在政府网站上公布,让其在社会上曝光,使其无法生存。二是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和政府的监督部门的监督结果给予不诚信的评价和评级,定期在政府网站上公布,在社会上曝光,抑制其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要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以内部审计为主的内部监督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同时,对会计人员要强化执行力和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对企业和单位的领导人的要求是做到懂法、执法、不违法不违规;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核算合法合规,报表数字真实的结果。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
财会人员的队伍建设,重点抓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素质的提升,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思想上树立法律意识,在工作中做到坚持原则,维护国家、企业及职工的利益。充分保障财会人员的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其依法正确履行职责,依法依规办事。对于有能力,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的财会人员,大胆提拔,或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对因坚持法纪,蒙受打击报复的,要给予法律的保护,并从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给予关怀和帮助;对玩忽职守和渎职的,要给予经济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加强财会人员的日常学习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素质。培养财会人员的创新意识,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企业做贡献;企业制定激励机制,激励财会人员自身职称的不断提升,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不断提高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树立财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核算真实,合规合法。
三、结束语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愈发展成熟,市场竞争愈趋向充分,会计诚信必将愈来愈好。随着行业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诚信经营、诚信管理的道德倡导,以及一系列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行业诚信机制的建立健全,诚信将会成为一种行业风尚。
参考文献:
[1]杨勇军,杨华.会计诚信缺失的经济学透视[J].上海会计,2003(2):48
[2]冯卫东,郑海英.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机制与制度创新.会计研究,2003.(9):43
[3]夏冬林.财务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及其特征.会计研究, 2004(1):20-27
[4]劳秦汉.会计道德的理性思考.会计研究, 2003(4):49-54
关键词: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失真的现状及解决方案
会计核算失真,是指会计在核算和监督工作中,不能真实、正确反映资金、物资活动情况。在现实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按领导的意图去做去填,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但是,会计核算失真、会计诚信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信息使用者和管理者与信息提供者博弈的结果。因此也不是一蹴而就能解决的,需要有“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过程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重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越重要。为杜绝会计核算失真,须针对多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
一、会计核算失真的成因
1.企业领导人独揽大权,会计人员原则性不强
单位主要领导授意,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用人制度上的不够健全,领导出数字,数字造就领导,致使某些单位的领导为了得到升迁和重用,授意财务人员作假、造假。一些企业主要领导为搞自己的形象,完成上级下达的不科学不合理的考核硬指标,从个人利益出发,授意或强制会计人员调成本,虚列收支,提供虚假会计核算结果和报表,以达到领导要求的数字,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指标。借以讨好上级领导,骗取个人荣誉,捞取个人的政治资本。
2.内部管理不到位,奖罚机制不落实,会计人员业务和工作能力差造成会计核算失真
目前,绝大多数的财务人员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少数财务人员、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或无德无才。其中有的法制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执法违法,利用手中党和国家给的权利,贪污、挪用国家资财,为自己谋福利。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各种规章制度都健全,就是执行力度不够,执行不到位,在人事管理上在选人用人上领导喜欢提拔的是听领导话的人,造成领导说的就是工作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的质量。
3.不完善的企业改革使一部分企业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是形成会计核算失真的重要的原因
以企业承包为例,承包人的频繁更换,追求企业承包利润,造成了企业的短期经营行为。一方面,企业承包人在承包期间急功近利,该提的不提、该缴的不缴、该列的不列、该还的不还,一切都是为了承包利润和个人的利益。一任承包到期,不管下任如何经营;下任企业承包人则是“新官不管旧帐”一切又从头开始。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承包人希望留任,完不成计划时就虚报利润,反之则虚增成本、费用,为下一轮承包打埋伏。上述种种使的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缺乏了发展的后劲。一旦遇到市场变化,效益下降时,只能以暗亏挂帐的方式来被动的应付。
4.监督体系是摆设,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大事化小事化了的现象普遍存在
法制观念不强,一是一些单位领导认为偷逃税款、骗取财政拨款,截留、挪用应上缴的国家收入以及国有资产收益、私设小金库等,都是在为“公”着想,算不上违法;二是执法部门、综合监督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打击不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助长了某些人违法行为的发生。还有的执法部门收受对方好处,不坚持原则,执法不严,甚至共同损害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在客观上纵容了这些人员的作假的行为;特别是由于企业和国家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对一些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惩处不力,在影响到企业提供会计核算结果时,就难以达到应具有的真实性。
5.再监督体系不完善,造成对会计核算的质量监督无力
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取决于企业和单位领导的意愿。社会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外部监督部门。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不合理的竞争手段,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取得更大的利益,与企业或单位同流合污,甚至出具虚假的报告等,使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外部监督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一个有效的社会监督作用。再监督体制还有待完善。
二、会计核算失真的对策
1.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为做好会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领导人,特别是企业的经理人的选用条件之一,就是要考核对《会计法》的掌握情况。在企业内部,要制定学习制度,定期学习《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不但企业领导人、财会人员乃至全体员工都要学习《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企业的领导人自觉守法,不去干涉会计工作;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认真执法,不徇私情;让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监督,创造一个守法环境,让企业的会计核算更真实、可靠。
2.强化内部控制度的执行力、规范会计操作行为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度都比较健全,会计失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首先是,企业领导人要懂法、执法,自觉杜绝为完成指标授意会计人员采取种种手段编制虚假的会计核算报表等做法。其次是,会计人员要认真执行《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会计操作行为。第三是,加大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惩处力度,制定严格的惩处规定,特别是对企业领导人的惩处力度,发现一起就降级使用或撤职,让执法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达到规范会计操作行为的目的。
3.内外结合,强化监督体系
强化监督体系要内外相结合。一方面,要强化外部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的审计、税务、行政等监督。特别是,还要建立对社会中介机构、政府的监督部门的再监督体制,避免在监督过程中发生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非法或不合理的竞争手段与被监督企业同流合污,甚至出具虚假的报告等行为。同时,要建立诚信评价体系,一是对那些被监督企业和单位核算不实,虚报报表的行为给予不诚信的评价和评级,严重的进入黑名单,并定期在政府网站上公布,让其在社会上曝光,使其无法生存。二是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和政府的监督部门的监督结果给予不诚信的评价和评级,定期在政府网站上公布,在社会上曝光,抑制其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要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以内部审计为主的内部监督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同时,对会计人员要强化执行力和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对企业和单位的领导人的要求是做到懂法、执法、不违法不违规;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核算合法合规,报表数字真实的结果。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
财会人员的队伍建设,重点抓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素质的提升,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思想上树立法律意识,在工作中做到坚持原则,维护国家、企业及职工的利益。充分保障财会人员的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其依法正确履行职责,依法依规办事。对于有能力,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的财会人员,大胆提拔,或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对因坚持法纪,蒙受打击报复的,要给予法律的保护,并从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给予关怀和帮助;对玩忽职守和渎职的,要给予经济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加强财会人员的日常学习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素质。培养财会人员的创新意识,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企业做贡献;企业制定激励机制,激励财会人员自身职称的不断提升,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不断提高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树立财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核算真实,合规合法。
三、结束语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愈发展成熟,市场竞争愈趋向充分,会计诚信必将愈来愈好。随着行业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诚信经营、诚信管理的道德倡导,以及一系列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行业诚信机制的建立健全,诚信将会成为一种行业风尚。
参考文献:
[1]杨勇军,杨华.会计诚信缺失的经济学透视[J].上海会计,2003(2):48
[2]冯卫东,郑海英.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机制与制度创新.会计研究,2003.(9):43
[3]夏冬林.财务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及其特征.会计研究, 2004(1):20-27
[4]劳秦汉.会计道德的理性思考.会计研究, 2003(4):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