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技能的向题与应对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课时教学计划也称教案,它是广大体育教师所熟悉的内容,如何真正促进体育教师教案编写技能的发展一直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期讨论的话题主要有四个方面:教案格式,如何体现教案特色与亮点、对教案中“教法与学法”的看法和青年教师教案设计技能培养与训练。本期刊登的文章来自=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投稿系统的稿件:另一个部分是《体育教学》论坛(www.bbs.tyjx.net)讨论的观点摘抄和点评,特别提出的是来自网络论坛计论的观点比较丰富,争鸣性的论点较多,收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在全国第一届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中,课堂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内容之一,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却是每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所谓“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而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指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检验方案的有效性并做出相应修改的能力。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形式的把握、教学流程的规定、教学方式的运用上,内容完整的体育教学设计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保证,也是教师教学水平能力的体现。
  笔者参与了浙江省首届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小学组和首届全国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中学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部分的评审工作,本次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分为二个部分,前一个部分是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安全措施;后一个部分为表格式的教案。笔者针对在批阅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试卷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指导思想的内容较为千篇一律,用词比较空洞
  指导思想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是贯穿整个课程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的确立决定着教学设计的整体走向和前进方向。然而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指导思想抽象而空洞,不具指导意义。“贯彻《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这些语言本身没错,也正是体育课程标准的含义,但其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连接性不强,内容较为空洞。也就是说,陈述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虽然指导思想属于意识范畴,但其是明确与具体的,需要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大而空的指导思想不宜写人体育教学设计中,指导思想应有明确的思想体系和操作内容,能够最终指导实践,应用于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目标过于泛化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或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灵魂所在。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具有完整性、可操作性,特别是对运动技能目标的设置必须细化,不能停留在认知的水平。从今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设计中发现,大部分教师没有把运动技能目标细化,很多教师都停留在“使85%的学生掌握‘某运动技术’”的层面。如在描述“山羊分腿腾跃”中的运动技能目标时,很多教师把“使85%的学生掌握山羊分腿腾跃技术”作为课堂技能目标,并未进一步说明此项运动技术的详细目标。“山羊分腿腾跃”的具体技术环节有很多要点,如起跳技术、双臂前伸技术、分腿时机、顶肩推手、落地缓冲等技术,课堂教学的运动技能目标应定为在具体的运动技术细节上,这样的目标才具体、细化。但很多老师并未做详细说明。至于其他如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与社会适应目标等,虽有陈述,也始终没能与具体的教学方法、形式、组织措施相结合,导致目标与措施相互脱节的现象。
  3.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不准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是学科思想的集中体现,更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整个教学设计环节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有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重合的,有时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是分立的,这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很多教师出现了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到位的现象,有的把一般教学内容作为重点与难点;有的没有根据单元教学课次来把握重难点,导致把后几次课的教学重点当成是新授课的重点,如很多教师把“山羊分腿腾跃”新授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推手腾空”,这明显是不确切的。
  4.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主体指向不明
  在体育教学环节中,活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本次大赛的具体教案“模版”中也有明显的标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但在落实到教学内容与教案时,却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有的老师把学生练习的步骤写入教学内容之中,有的把学生练习的步骤写入教师的活动之中、把教师的指导写入学生的活动之中等等。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在理论层面上认识清楚到底哪些是真正的教师活动,哪些是真正的学生活动。既然我们要把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也可理解为教法与学法)分开阐述,那么就应该把两者的活动较为妥当地分开,但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在理论上达成一致的意见,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如果主客体活动不明确,将导致教师进行盲目设计,导致读者产生误解与混乱。
  5.手段与方法相互混淆
  教学手段是“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如多媒体教学、音乐教学等。而教学方法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例如老师对动作进行讲解,就是一种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教学手段和方法在目的和表现形式上是截然不同的。但在教学设计竞赛中发现,很多教师对于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相互混淆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把教学方法写成教学手段,更多的教师把教学手段写成教学方法。对二者概念的混淆现象说明了很多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知识基础很不牢固。
  二、加强体育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的对策
  1.寻找指导思想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
  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而言,设计的指导思想既要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又要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寻找到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结合点。如授课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可根据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特别是耐力素质较差,那么可以在该课堂教学中增加“耐力素质”的锻炼。在此前提下,教学指导思想就可以写为“通过安排提高耐力素质内容与方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思想”,这样就把课堂设计的教学思想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一起了,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细化课堂教学目标,特别是运 动技能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在掌握翼整体性的前提下注重目标的分层和纽化。只有细化教学目标才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相关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目标的细化在教师教学设计中是极为重要的。目前课堂教学目标的写作方法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参照教育学中的三维目标(认知、情感、技能);另一种是参照体育课程的四大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体能、心理和社会适应)。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不适用于参照教育学三维目标的格式,再者,三维目标中的技能目标与体育学科中的运动技能目标在含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应以参照体育课程四大目标为主,但不要拘泥,应有所侧重。至于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描述,笔者认为一定要细化,要避免泛化与虚化。对运动技能目标更是如此,最好能定量化,要结合课堂教学中运动技术的细节、单元教学课次的重点、学生基础等情况,分层次描述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其他的目标可将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教学情景、方法与措施相结合,如社会适应目标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切实贯彻分组合作教学,如果没有在具体教学中安排学生合作方面的操作,那么教学目标就会显得十分空洞。
  3.着力从教学单元层面把握教学重难点
  对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要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明确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抓住课堂教学重难点;其次全面分析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学重难点,即从单元教学的视角分析第几课的教学重难点;最后要了解学生当前的身体、精神状况,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
  4.分清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各项活动
  若把教师的活动理解为教法的话,我们可以把教师的活动内容描述为:教师所采用的教的方法,如讲解法、直观法(包括示范法、图示法、保护帮助法、媒体法、模型演示法等)、分解完整法、反馈评价法、启发法、情景法、纠正错误法等;若把学生的活动理解为如何学练,那么可以把它描述为练习的形式与具体步骤。当然目前还存在“不应该把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或教法与学法)分开阐述”的说法,至于到底能不能把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目前尚无定论,需要学者们和广大的体育教师继续深化研究。
  5.明确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明确地加以区分。手段与方法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实现预期的目标”,但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应遵循“手段”在先,“方法”在后。在使用“方法”的过程中必须先找到“手段”,才不致产生手段与方法的混淆。如高明的医生总是针对病人的病情,对症下药。为探明病因所采取的透视、化验等做法,以及治病时需要用药、打针等做法都是属于治病的手段。对于医道高明的中医大夫来说,针对病情,是采取正治还是反治,是先治本还是治标,是选用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哪种疗法,所选的药,如何按君(主药)、臣(协助和加强主药效能的药物)、佐(协助主药使其药性或毒性不要太偏的药物)、使(引药,把药力引到发病部位的药物)进行最佳配伍,这些都是属于治病的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上所述的一些方法,体育教学手段则有如黑板、教室、计算机、录音、录像、图标、幻灯、投影、广播、电视、模型、器材、体育场地等物质方面的内容。只有把两者区分开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才能更为准确地描述,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好地贯彻实施。
其他文献
2012年5月7日,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件)颁布实施5周年的日子,也正值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出5周年。5年来,随着中央7号文件的出台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广大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热爱体育、参加锻炼、崇尚运动成为广大青少年学子的时尚生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行为
摘 要: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比赛中,北京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笔者获得个人一等奖。硕果累累源自于积极的备战和平时的积累。比赛备战的真正收获并非最终名次,而是过程中对教材教法的梳理和熟悉。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不足,并及时地弥补。  关键词:体育教师;技能比赛;备战;积累;收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1-0029-
关键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1-0020-03  通过河南郑州金水区的交流展示活动,相信大家收获和体会都是多方面的。郑州市金水区不仅仅在校园足球和啦啦操项目的开展上,在整个学校体育工作方面,给全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鲜活的样板。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近些年花大力气去推广啦啦操,让广大学校和青少年学生直接
重庆市在过去的五年中,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齐抓共管,同心协力,从条件保障、资金投入、师资建设、课程指导、督导检查、竞赛活动等方面,加大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力度,促进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取得显著成绩。  一、领导高度重视,政策保障有力  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强调把体育、艺术、哲学和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体育作为突破口来抓。08年7月召开的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上,市委
摘 要:“校长杯”足球赛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校长杯”比赛可以激发学生足球兴趣,落实足球课程,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如能够拓宽思路,从实际出发,合理修改部分规程,将能最大化发挥“校长杯”的功能。  关键词:校长杯;足球;规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0-0060-02  近来,随着校园足球不断深入推广,越来越多的学
一、“自主学习”与“放羊教学”的区别  常德玉(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广兴源总校):“放羊教学”具有随意性特征,表现在无目的,无目标,无计划,无教学手段和过程。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学生只是按着自己的意愿活动。“自主学习”的特征,是具自主性、探究性特征。表现在有目的、有计划,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互动,在教师的预设与引导下,完成预定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  曹建国(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市区石港小学):在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在2006年被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后,学校认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明天,奥运会是年轻人的盛会,向他们宣传奥林匹克运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奥林匹克教育的长路上,学校迈出了自己的步伐。    落实源于领导重视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亲任组长的奥林匹克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奥运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计
摘 要:排球正面下手发球是水平四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学习这个内容,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挑战,而在挑战中却能很好的激发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也可以是先让学生尝试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一步有针对性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个个小目标尝试练习,在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得到锻炼。  关键词:例
为落实“贴近一线,服务一线、指导一线”的办刊宗旨,《体育教学》杂志于2013年4月19日开展了基层“送教入校”活动,杂志社特派两名优秀社外编辑、骨干教师进行现场上课。“送教活动”的第一站到浙江省丽水市。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余立峰,浙江省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饶伟峰、夏小岳,丽水市莲都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刘必水及丽水市莲都区体育教研员江艺锋等参加此次活动。来自浙江省丽水市各区县的体育教师及丽
关键词:言传身教;课堂;引领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2-0012-01  一、牢固专业思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很多体育教师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了职业倦怠,加上工作环境特殊性,工作的激情和热情锐减,不能持之以恒地奔跑在操场一线。王老师作为教研员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不断对我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要求我们不能离开操场。和孩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