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进行学习,在学习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知识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大学语文这一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及人文精神的学科。但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很多教师及学生都不太重视这一课程,大学语文面临着一定的困境,而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有他们的人文素养。本文将简单分析大学语文的困境和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语文;困境;高等教育;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以后,在相关专家学者的建议下,去过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这一课程,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及运用能力,传承我国的文化精髓,使汉语不断发扬光大继进而影响世界。大学语文的作用是一种文化积淀的基础性作用,其他学科无法取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得大学语文面临现实的困境。
一、高校大学语文勉励的困境
1.师资力量不够强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300所高校在2004年语文教师中的教授及副教授的比例是10.78%和39.92%,到2006年下降为9.1%和36.99%。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语文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在科研和晋级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多是一些年轻的、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流动性很大,因而很难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些学校虽然设有固定的教研室,师资队伍也很稳定,可是语文教师在科研及论文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心理压力较大,没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师,让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教授大学语文,这些教师也只是把这份工作当作一份过渡性工作来做,有的学校甚至让研究生教授大学语文,所以教学效果根本无法保证。大学语文教师兼职现象普遍,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所以师资问题比较严重。
2.大学语文基础理论的研究比较薄弱,课程性质不明确
自从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课程的性质就一直没有确定,没有统一的理论认识,所以就造成了混乱的教学实践。对语文二字的认识,一般有以下几种:
(1)语文就是人文,所以人文素养是高效大学语文培养学生的主要责任。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就是夏中一的《大学人文读本》。此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语文的传统内涵,与高中语文注重知识传授严格区分开来,可其缺点就是使大学语文没有清晰的边界,丧失了这一学科的独立性。
(2)语文就是文学,相信文学远远大于语文,注重对经典文学现场的再现,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语文教师开放的、多元的讲解促进学生进行相应的审美体验、人文情操和文化认知。此观点注重强调大学语文的本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它的界限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界限很难划清。
(3)语文就是语言文学,此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汉语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通常被称作“高四语文”。
3.教材的选编不够科学合理
首先,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同中学语文教材有所重复,因而很难提起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热情,基本上属于一种“高四语文”。其次,大学语文的教材比较多,可是质量比较低下,很多都是受利益驱动编撰的。最后,很多语文教师喜欢用比较熟悉的老教材,所以比较优秀的新教材就难以推广,因而很难转移新的教研成果。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大学语文通过学习我国汉语进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校教育对于社会而言,主要起着引领方向、提升品质的作用。高校不断培养出各式各样的人才,他们术业有专攻,但共同点是有教养、有思想、有境界,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秉持人文情怀,进而成为精英。如果高校单纯的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进行教育,那么就放弃了对社会的引导责任,使自身变得被动。
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确定时期,所以高等教育对于人的综合素养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人由自然人转化为优秀的社会人,可以使人有效抑制个人私欲,进而同他人、社会、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浮躁的社会当中,大学只有坚持一颗淡定的教书育人之心,才能不被世俗所污染,从而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三、结论
高等教育担负着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责任,担负着培育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人才的责任,而大学语文正是具体落实这一责任的重要工具。面对纷扰的经济市场,大学只有重视语文教育,突围当前的困境,才能充分实现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美).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爱因斯坦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文,袁明,唐汛等.实现大学语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科技,2007(4)
[4]陈洪,李瑞山 .“大学语文”应有明确定位——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9(07)
[5]何二元.大中衔接 :大学语文比较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何二元,刘文菊.大学语文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方向 [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1(2)
关键词:大学语文;困境;高等教育;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以后,在相关专家学者的建议下,去过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这一课程,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及运用能力,传承我国的文化精髓,使汉语不断发扬光大继进而影响世界。大学语文的作用是一种文化积淀的基础性作用,其他学科无法取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得大学语文面临现实的困境。
一、高校大学语文勉励的困境
1.师资力量不够强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300所高校在2004年语文教师中的教授及副教授的比例是10.78%和39.92%,到2006年下降为9.1%和36.99%。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语文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在科研和晋级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多是一些年轻的、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流动性很大,因而很难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些学校虽然设有固定的教研室,师资队伍也很稳定,可是语文教师在科研及论文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心理压力较大,没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师,让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教授大学语文,这些教师也只是把这份工作当作一份过渡性工作来做,有的学校甚至让研究生教授大学语文,所以教学效果根本无法保证。大学语文教师兼职现象普遍,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所以师资问题比较严重。
2.大学语文基础理论的研究比较薄弱,课程性质不明确
自从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课程的性质就一直没有确定,没有统一的理论认识,所以就造成了混乱的教学实践。对语文二字的认识,一般有以下几种:
(1)语文就是人文,所以人文素养是高效大学语文培养学生的主要责任。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就是夏中一的《大学人文读本》。此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语文的传统内涵,与高中语文注重知识传授严格区分开来,可其缺点就是使大学语文没有清晰的边界,丧失了这一学科的独立性。
(2)语文就是文学,相信文学远远大于语文,注重对经典文学现场的再现,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语文教师开放的、多元的讲解促进学生进行相应的审美体验、人文情操和文化认知。此观点注重强调大学语文的本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它的界限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界限很难划清。
(3)语文就是语言文学,此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汉语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通常被称作“高四语文”。
3.教材的选编不够科学合理
首先,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同中学语文教材有所重复,因而很难提起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热情,基本上属于一种“高四语文”。其次,大学语文的教材比较多,可是质量比较低下,很多都是受利益驱动编撰的。最后,很多语文教师喜欢用比较熟悉的老教材,所以比较优秀的新教材就难以推广,因而很难转移新的教研成果。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大学语文通过学习我国汉语进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校教育对于社会而言,主要起着引领方向、提升品质的作用。高校不断培养出各式各样的人才,他们术业有专攻,但共同点是有教养、有思想、有境界,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秉持人文情怀,进而成为精英。如果高校单纯的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进行教育,那么就放弃了对社会的引导责任,使自身变得被动。
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确定时期,所以高等教育对于人的综合素养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人由自然人转化为优秀的社会人,可以使人有效抑制个人私欲,进而同他人、社会、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浮躁的社会当中,大学只有坚持一颗淡定的教书育人之心,才能不被世俗所污染,从而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三、结论
高等教育担负着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责任,担负着培育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人才的责任,而大学语文正是具体落实这一责任的重要工具。面对纷扰的经济市场,大学只有重视语文教育,突围当前的困境,才能充分实现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美).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爱因斯坦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文,袁明,唐汛等.实现大学语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科技,2007(4)
[4]陈洪,李瑞山 .“大学语文”应有明确定位——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9(07)
[5]何二元.大中衔接 :大学语文比较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何二元,刘文菊.大学语文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方向 [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