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如何在高考制度下戴着镣铐起舞,在平日的课堂教学(而非竞赛课、公开课)中真正实现历史学“经世致用”、“公民教育”、“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解难、内省、思辩、批判及创新思维”的功能,是我们一线教师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有两大难题迫切需要解决:
问题1: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高效学习
目前一线教师普遍感觉教材内容更丰富了,但教学时间却相对不足,对此,不少课改专家指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教师应主次分明,课堂上突破重点、细节留待学生自主学习。
但笔者认为,课堂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却在于,我们整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着眼点是历史学科知识的呈现,而非学生愿不愿意将这些知识内化处理,上升为思维技能,并对历史学产生长期乃至永恒的兴趣和追求。换句话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低,才真正决定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历史本应该帮助人们创造奇迹,给人们以鼓舞。正如托尼·亨得拉在《乔神父:挽救我灵魂的人》一书中写道:
“历史不是简单的目录,列出那些死亡、被埋葬的人;而是一片等待开拓的广阔新世界,如果你走进历史——把人看做人,而不是史实,把自己置身于过去,把历史人物想象成像我们一样有思维、有感情的人,那么,逝去的人们也会再生。”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科书依然很是乏味,书上所讲的故事都是预言性的:每个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或一定会得到解决。教科书排除了冲突,排除了真正的悬念,也很少用过去观照现在,甚至有时就单纯把过去描绘成头脑简单的道德剧,成功的事件就是必然,失败的事件就证明“在中国行不通”。
所以,能将历史神入到学生灵魂深处的,只有我们。教师应将教材作为教学的信息载体之一,合理大胆地重新整合、处理教材,在教学设计中或以人物为主线,或设计冲突,或设置问题、悬念,或创设情境,或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揣摩人物心态,或激起学生讨论争辩,或引导学生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分析解决问题,或鼓励学生大胆畅想未来……如此一来,方能真正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课堂上能更好地参与解难,学生便会提前预习;为了能运用知识,学生便会自主巩固基础;为了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便会独立思考、在揣摩中感悟、在参与中反思,在思辩中升华……
问题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公民意识
历史学科能力大致可分为:时序思维、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等五大类能力(我国过去也有表述为:收集与处理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研究问题四大能力),而现代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法证意识等。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一线教师感触要在每堂课内兼顾如此多的能力和意识似乎很是伤脑筋,但笔者发现,只要做到重视史料和讨论(或对话),在日常的每堂课内都培养这些能力、意识也并非难事。
1.在呈现史料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基本的史学研究技能。如:如何阅读历史地图、图表,如何分析文物,如何判断事件的前因后果,如何区别一手、二手史料并加以分析,如何理解事件的连续性,如何对比两个事物的异同,如何推断结论,如何构建和证明观点等。
2.结合高考试题培养学生公民意识,高考、史学素养两不误。在今天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发现有更多的试题或隐性或显性地考察到史料运用的相关知识,从史料的分类、鉴别到对史料的归纳、解读,无不依赖日常教学中的点滴训练。学生在自主阅读分析史料、动口或动手表达、课堂上与老师或同学对话(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四大学科能力,更重要的是,这在潜移默化中还增强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回答所有问题必须以史料为依据),在全班畅所欲言的氛围中增强了言论自由的民主意识,在主动表达和辩解中增强了对自我人格的肯定、对真理的追求……
真理有时往往以朴素的面孔出现,我们的课堂也许需要摆脱“模式”,不刻意迎合什么方法、架构,而真正着眼于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思学生之所惑,解学生之所难,尊学生之所思,也许,便自然可造就出一个个睿智、超然独立的灵魂。
(责任编校:白水)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比格勒.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M].中国青年出版社.
[2]赵亚夫,唐云波.国外历史教育文献选读[M].长春出版社.
[3]刘立新.我们最缺的是什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10).
问题1: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高效学习
目前一线教师普遍感觉教材内容更丰富了,但教学时间却相对不足,对此,不少课改专家指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教师应主次分明,课堂上突破重点、细节留待学生自主学习。
但笔者认为,课堂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却在于,我们整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着眼点是历史学科知识的呈现,而非学生愿不愿意将这些知识内化处理,上升为思维技能,并对历史学产生长期乃至永恒的兴趣和追求。换句话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低,才真正决定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历史本应该帮助人们创造奇迹,给人们以鼓舞。正如托尼·亨得拉在《乔神父:挽救我灵魂的人》一书中写道:
“历史不是简单的目录,列出那些死亡、被埋葬的人;而是一片等待开拓的广阔新世界,如果你走进历史——把人看做人,而不是史实,把自己置身于过去,把历史人物想象成像我们一样有思维、有感情的人,那么,逝去的人们也会再生。”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科书依然很是乏味,书上所讲的故事都是预言性的:每个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或一定会得到解决。教科书排除了冲突,排除了真正的悬念,也很少用过去观照现在,甚至有时就单纯把过去描绘成头脑简单的道德剧,成功的事件就是必然,失败的事件就证明“在中国行不通”。
所以,能将历史神入到学生灵魂深处的,只有我们。教师应将教材作为教学的信息载体之一,合理大胆地重新整合、处理教材,在教学设计中或以人物为主线,或设计冲突,或设置问题、悬念,或创设情境,或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揣摩人物心态,或激起学生讨论争辩,或引导学生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分析解决问题,或鼓励学生大胆畅想未来……如此一来,方能真正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课堂上能更好地参与解难,学生便会提前预习;为了能运用知识,学生便会自主巩固基础;为了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便会独立思考、在揣摩中感悟、在参与中反思,在思辩中升华……
问题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公民意识
历史学科能力大致可分为:时序思维、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等五大类能力(我国过去也有表述为:收集与处理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研究问题四大能力),而现代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法证意识等。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一线教师感触要在每堂课内兼顾如此多的能力和意识似乎很是伤脑筋,但笔者发现,只要做到重视史料和讨论(或对话),在日常的每堂课内都培养这些能力、意识也并非难事。
1.在呈现史料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基本的史学研究技能。如:如何阅读历史地图、图表,如何分析文物,如何判断事件的前因后果,如何区别一手、二手史料并加以分析,如何理解事件的连续性,如何对比两个事物的异同,如何推断结论,如何构建和证明观点等。
2.结合高考试题培养学生公民意识,高考、史学素养两不误。在今天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发现有更多的试题或隐性或显性地考察到史料运用的相关知识,从史料的分类、鉴别到对史料的归纳、解读,无不依赖日常教学中的点滴训练。学生在自主阅读分析史料、动口或动手表达、课堂上与老师或同学对话(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四大学科能力,更重要的是,这在潜移默化中还增强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回答所有问题必须以史料为依据),在全班畅所欲言的氛围中增强了言论自由的民主意识,在主动表达和辩解中增强了对自我人格的肯定、对真理的追求……
真理有时往往以朴素的面孔出现,我们的课堂也许需要摆脱“模式”,不刻意迎合什么方法、架构,而真正着眼于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思学生之所惑,解学生之所难,尊学生之所思,也许,便自然可造就出一个个睿智、超然独立的灵魂。
(责任编校:白水)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比格勒.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M].中国青年出版社.
[2]赵亚夫,唐云波.国外历史教育文献选读[M].长春出版社.
[3]刘立新.我们最缺的是什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