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72年的党龄践行初心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泌阳县春水镇沈楼村的廖凤兰老人,今年104岁,是一位有着72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她用72年的党龄践行初心,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对党的忠诚。廖凤兰老人生于1915年。她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少年时代当童养媳,后来,共产党的队伍来到后,包括她在内的贫困大众获得解放,开始过上幸福生活。从那时开始,她把翻身不忘共产党、永远感党恩跟党走作为自己一辈子的追求,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身心地投入到打土豪、分田地等工作中。
    由于她工作积极,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谈及入党时,她激动地说:“当时就是想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入党后,她更是践行着先锋誓言,一直担任村妇女主任,带领村民搞生产,抗击自然灾害,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从乡公所、互助组大队、生产队到村民小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合作社、人民公社,直到后来的包产包干到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以一位先进的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獲得了很多荣誉。老人淡泊名利,从未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90岁,才从村民小组组长的岗位退下来。
    “虽然当时已经90岁了,但我感到自己的身体和五六十岁的差不多,眼不花,耳不聋。我要一直学到老,脑子可不能生锈啊!”廖凤兰老人笑着对记者说。从新闻联播到《人民日报》,从先进性教育读本到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凡是能找到的,老人基本都读,认真读,很多她都剪辑下来反复读。有时候有的字不认识,她就让周围的人给她念。家人的记忆中,廖凤兰老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对党始终不渝的感情。孙子崔正峰回忆,祖母一直告诫他在外面工作要本本分分、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见到返乡的在外务工人员,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遵纪守法,身外之物不能想,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想都不想。比如,本族重孙子崔正伟,毕业后务工,老人讲话好听在理儿,崔正伟深受启发,在外拼命研究电焊技术等多种手艺,现在月收入近万元。世间最美好的事情无异于懂得感念。崔正伟表示,让他一辈子感念的就是曾祖母,感念曾祖母的教育之恩……
  (摘自《大河报》11.16)
其他文献
北京、上海等六省市的高中新生,将在今年新学期的课堂中用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   8月27日,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之前,统编版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投入使用。   据了解,三科统编教材和以前的教材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册,其中必修4册,选修3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总主编、南京大学教授张异宾介绍,教材编写坚持政治性和
期刊
鼻毛是人体正常的毛发之一,从组织结构上来说与头发、腋毛、眉毛等人体其他部位的毛发并无明显差异。鼻毛生长在鼻腔内,是鼻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的“卫兵”,它可以阻挡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花粉等异物,避免有害物质通过鼻腔吸入到下呼吸道引起感染。鼻毛变白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  生理性变白   在人体自然衰老的过程中,毛发中的黑色素生成减少,或身体合成的黑色素不能顺利运送到毛发中去,都会使毛发变白,
期刊
左手捧着锁管,右手拿起钥匙,对准锁孔一插,左手顺势拔出簧片,几个动作一气呵成,三下五除二,一把旧锁就这样在吴兆申手里被打开了。很多人都有收藏的爱好,收藏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81岁的杭州人吴兆申有一个独特的爱好,他喜欢收藏旧锁,迄今已收藏了300多把锁。“以前,有人结婚、升官,亲戚朋友会送锁。”吴兆申说,锁代表着吉祥,而收藏是退休后的一种生活方式。   “收藏旧锁是退休以后的事了。”吴兆申说,退
期刊
常言道:“蛇打七寸”,意思是说,即便蛇这样厉害的动物,只要找到它的七寸之处就能将其制服,因为“七寸”是蛇的死穴。那我们人类身上是否有这种“七寸”呢?还真有!这个地方就是颈动脉窦。   颈动脉窦的位置,在人耳垂下方,喉结上方,颈部两侧。颈动脉窦受到力量挤压或持续按压时,一些人群可能出现心率、血压骤降,导致眼前一黑,或者晕厥,更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特别是老年人,多有动脉粥样硬化,不当的按压可导
期刊
《大清稗史》中记载着这样一则逸事: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其实这两张纸阄上写的都是“死”字,这是乾隆皇帝有意为难刘墉。   聪明的刘墉早就猜到了这一点,他灵机一动,上前抽出一张纸阄,看也没看,便一口吞下肚去!剩下那张纸阄被当堂打开:上面写的是“死”字。这就证明刘墉方才吞到肚里的那张纸阄是“生阄”。于是,乾隆皇帝只好当堂赦免了刘墉
期刊
鲁迅先生曾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谈到,教育要遵循“幼者本位”,尊重孩子才是我们实施好家庭教育的前提。给孩子话语权,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尊重。   作为家长,怎么才能合理地分配好话语权的比重呢?   首先是要固化出一个“听孩子说话”的时间。比如在晚饭后半小时,陪孩子散步时听孩子说说,无须作评判。刚开始孩子如果不适应,可以用一些引导性的问句,比如“今天在学校如何啊”“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吗”这样的开放式问
期刊
古寺新塑一尊佛像。庙宇依山而建,一侧有一巨石,住持想在石头上塑佛像。庙虽大,但每月的花费不少,经费有限,付不起高工钱。找来过几个工匠,但因为造像难度较大,报酬低,都拒绝了住持的要求。   这天,一个工匠带着徒弟过来,准备接下这活。古寺住持提出的条件,他一一答应,对于报酬不那么计较。徒弟在心里暗暗盘算,会花多少时间,做下来会亏多少。但师父正在谈,他不好当面提出来。   下山途中,徒弟问师父怎么会做亏
期刊
孩子越是长大,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越强烈。父母看到孩子慢慢和自己疏远,总会觉得心里难受,但是要记住:孩子们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尤其是和同辈人的相处,因为他们要和同辈人一起生活一輩子。  (摘自《生活报》)
期刊
近日,C罗在接受葡萄牙TVI电视台采访时也给了儿子“迷你罗”一些忠告:“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你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切都会从天而降,这不仅仅是和天赋有关,你需要抓住机会,你必须努力地工作。”   C罗说,他曾带儿子到过他以前住的地方,“迷你罗”简直不敢相信,還问:“你真的住过这里吗?”C罗说:“对于他来说,现在的一切都太简单了,有豪车,有房子,有一切。”   C罗还透露一件趣事,此前
期刊
解秀梅1932年出生在河北高阳县于提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因受刘胡兰精神的感染,1949年报名参了军。   1951年11月下旬,解秀梅和几名文工队员奉68军202师首长之命到抗美援朝前线慰问、护理伤员。在战地救护所的十几个昼夜里,她全身心地忙前跑后,每当伤员抬进护理所,她就赶紧帮伤员脱下鞋袜,然后用双手紧捂伤员冰冷的脚,见有的伤员脚冻得像冰坨子,情急之下,她索性把伤员的双脚焐在自己怀里。此举令在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