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数学复习课、习题讲评课中出现的学生解题错误原因分析,围绕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去促进学生反思这个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了通过创设开放性课堂教学情境、利用习题讲评,培养举一反三能力、通过剖析错误,激发创新灵感等促进学生反思,构建反思型数学课堂的途径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效果是明显的。
【关键词】构建;数学;反思型课堂
一、引言
这些年来,我任教的两个初中班数学成绩每次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平行班,甚至这两个班的优秀率高于大多数班级的合格率。校长多次来听我的课,并几次找到我,让我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做年轻教师的指导老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本人认为之所以能出好成绩,其核心原因在于我坚持构建反思型数学课堂,以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题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波利亚说的好:“当你找到第一个蘑菇后,要环顾四周,因为他们总是成堆生长的。”这正是反思的奥妙所在。
二、构建反思型数学课堂的方法途径
1.聚焦课堂,创设开放性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反思。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接受式过程,大多应是一种发现式的再创造过程,而发现的过程必然是在一种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的,如果我们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归纳、抽象、形式化,从而经历再创造的过程。那将是还知识发生、发展的本来面目,对学生来说不仅得到知识,而且更能培养能力。
【案例1】等腰三角形复习课
在引导学生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之后进行题组训练:题组一:
学生练习后,进入小组讨论(讨论气氛非常热烈)争论焦点是:①等腰三角形顶角与底角的不确定性。②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的不确定性。③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位置的不确定性。④圆的内接等腰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还是锐角三角形的不确定性。
教师指出:怎样改变题目中的条件使结论唯一呢?学生又纷纷讨论起来,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变式训练。学生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动手、动口、动脑反思,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题组二:
此类问题,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点C的个数,并体会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题组三:
。
2.利用习题讲评,培养举一反三能力,促进学生反思
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作用,在课堂中进行开放性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剖析一提,温习一串”的效果。通过一题多解,反思解题思路,通过由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去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过了一会,同学们发出惊叹声:“成立!成立”。
我又问:同学们改变一下反比例函数K的值再试一试,同学们探索的兴致很高。纷纷尝试起来,结果发现还是成立。
我再问:这样就能说明它是真命题了吗?
同学们响亮的回答:不行,不能用特殊代替一般。
那么怎样来证明呢?这时学生陷入了困境,这时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
生甲:把直线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改成一般式去证明。
这时我发现,我的学生太聪明了,这已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目的解答,而是一种数学思想的完美展示。
3.通过剖析错误,激发创新灵感,促进学生反思
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经常给出标新立异的提问,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思,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三、结语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说明“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反思。即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已知条件多个角度去考察,探究结论成立的条件的多样性,再经过推理证明,这样的开放性教学,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又能充分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培养学生严密、清晰的思维过程,同时又不失时机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后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就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顾继玲.浅谈新课程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J].中学数学教育,2008(4).等
【关键词】构建;数学;反思型课堂
一、引言
这些年来,我任教的两个初中班数学成绩每次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平行班,甚至这两个班的优秀率高于大多数班级的合格率。校长多次来听我的课,并几次找到我,让我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做年轻教师的指导老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本人认为之所以能出好成绩,其核心原因在于我坚持构建反思型数学课堂,以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题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波利亚说的好:“当你找到第一个蘑菇后,要环顾四周,因为他们总是成堆生长的。”这正是反思的奥妙所在。
二、构建反思型数学课堂的方法途径
1.聚焦课堂,创设开放性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反思。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接受式过程,大多应是一种发现式的再创造过程,而发现的过程必然是在一种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的,如果我们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归纳、抽象、形式化,从而经历再创造的过程。那将是还知识发生、发展的本来面目,对学生来说不仅得到知识,而且更能培养能力。
【案例1】等腰三角形复习课
在引导学生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之后进行题组训练:题组一:
学生练习后,进入小组讨论(讨论气氛非常热烈)争论焦点是:①等腰三角形顶角与底角的不确定性。②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的不确定性。③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位置的不确定性。④圆的内接等腰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还是锐角三角形的不确定性。
教师指出:怎样改变题目中的条件使结论唯一呢?学生又纷纷讨论起来,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变式训练。学生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动手、动口、动脑反思,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题组二:
此类问题,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点C的个数,并体会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题组三:
。
2.利用习题讲评,培养举一反三能力,促进学生反思
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作用,在课堂中进行开放性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剖析一提,温习一串”的效果。通过一题多解,反思解题思路,通过由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去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过了一会,同学们发出惊叹声:“成立!成立”。
我又问:同学们改变一下反比例函数K的值再试一试,同学们探索的兴致很高。纷纷尝试起来,结果发现还是成立。
我再问:这样就能说明它是真命题了吗?
同学们响亮的回答:不行,不能用特殊代替一般。
那么怎样来证明呢?这时学生陷入了困境,这时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
生甲:把直线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改成一般式去证明。
这时我发现,我的学生太聪明了,这已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目的解答,而是一种数学思想的完美展示。
3.通过剖析错误,激发创新灵感,促进学生反思
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经常给出标新立异的提问,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思,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三、结语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说明“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反思。即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已知条件多个角度去考察,探究结论成立的条件的多样性,再经过推理证明,这样的开放性教学,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又能充分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培养学生严密、清晰的思维过程,同时又不失时机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后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就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顾继玲.浅谈新课程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J].中学数学教育,2008(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