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un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加压治疗方法和疗效,并分析治疗效果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42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经过,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45~84岁,平均(52±5)岁。患者在股动脉穿刺后出现腹股沟区搏动性肿块,经多普勒超声确诊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以股动脉和假性动脉瘤之间的漏口为中心,持续探头加压直至假性动脉瘤内完全血栓形成,加压治疗失败的病例行手术治疗。

结果

加压治疗后,34例(81.0%)假性动脉瘤的瘤体内完全血栓形成,8例(19.0%)加压治疗失败,最后行手术治疗。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加压治疗成功率明显相关的因素是瘤体最大径(<25 mm,25~40 mm,>40 mm;χ2=13.956,P=0.001),是否正在进行抗凝治疗(χ2=5.578,P=0.010),漏口深度(<50 mm,50~80 mm,>80 mm;χ2=14.055,P=0.001),漏口部位(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χ2=8.968,P=0.011)及假性动脉瘤的确诊时间(<3 d,≥3 d;χ2=5.733,P=0.01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与加压治疗成功率明显相关的因素是瘤体最大径(WALD=5.34,P=0.021)和漏口深度(WALD=4.84,P=0.028)。

结论

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安全、易于操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慢性压迫性脊髓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状态,脊髓型颈椎病、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椎管内肿瘤等均可引起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脊髓受到慢性机械压迫、微循环缺血继发血管和神经损害是其重要的致病原因。缺血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上调并诱导其下游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进而介导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HIF-1α/VEGF信号通路是脊髓压迫性损伤机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调查显示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达8.6%,4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6.4%。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肺栓塞为致死性严重并发症。我科自2006年以来共对962条肢体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电凝术,其中术后并发肺栓塞3例,现报告如下。
目的检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miR-195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对88例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蜡块提取的RNA进行miR-195表达水平的测定,Mann Whitney-U非参数检验比较miR-195表达水平和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分析,Cox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
目的探讨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应用于膀胱黏膜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选取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初诊为膀胱黏膜下占位性病变但病理结果不明确的9例患者。膀胱镜检提示肿块直径1.5~2.5 cm。应用经尿道2 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切除肿物。术中用2 μm激光沿肿瘤周围全层切开膀胱壁,在肌层与外层结缔组织之间剥离整块膀胱壁,完整切除肿块及其基底部膀胱全肌层
传统观念认为,腹壁出现转移癌预示着肿瘤已发展至晚期,手术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腹壁转移癌常引起慢性腹壁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肿块可浸润至肠壁,引起肠瘘或肠梗阻。近年来,随着新型补片的出现,腹壁缺损修复技术得到提高,推动了扩大切除联合补片修补治疗腹壁原发性肿瘤的应用。我们有选择地对腹壁转移癌患者行扩大切除联合补片修补术,取得一些经验,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体支撑体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手术重建中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8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以n-HA/PA66椎体支撑体支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60例,女性24例;年龄18~75岁,平均45.7岁。随访以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复查X线片及三维C
目的明确术中对肺内肿物进行穿刺冰冻病理检查的优缺点、注意事项,及其是否可以代替肿物切除活检。方法选取2010年1-10月间50例肺内肿物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9岁。影像学检查为肺内单发结节。在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下,细针穿刺肿瘤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记录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所有的切除标本术后行石蜡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的病理性质。分析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病理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胸椎症状性血管瘤合并脊髓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收治胸椎症状性血管瘤伴不同程度脊髓功能障碍患者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14~77岁,平均33.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与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14.4个月。患者均为单椎体受累。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3例,C级3例,D级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药物。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与细胞膜上的生长抑素受体(SSTR)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而SSTR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脏、脾脏及脾门血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SSTR-1~5在肝脏、脾脏及脾门血管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初步阐明不同SSTR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程中的作用。
1993年法国学者Bresler创立了一种经肛门腔镜切割缝合器直肠前突修补、黏膜固定术(Bresler手术),并于2004年在国际上报告了该术式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的良好疗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0年在国内率先报道了改良的Bresle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短期疗效。我们旨在探讨改良Bresler手术治疗女性ODS的安全性和中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