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环境的改变极端天气的增多,城市发生内涝、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枯竭的生态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大量裸露地表的道路也提出了能透水,能防涝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要求。本文对道路设计如何通过工程措施实现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目前城市化高速发展依然采用的是传统市政道路设计,不能应对常年暴雨天气增多带来的严重问题。路面面层、人行道面层不能渗水、绿化带没有滞留、蓄水功能导致地表径流大规模聚集形成内涝现象,而市政道路严重积水并携带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包括生活垃圾等,对区域水文环境造成了严重地污染;结合这部分问题利用工程措施实现海绵城市理念对雨水滞留、储蓄和过滤、下渗。
  一、海绵城市内涵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式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在市政工程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在行车道路面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行车道路面设计主要采用非透水性材料,在降雨天气容易产生积水问题。自然降雨若能下渗路面夏季可以降低环境温度,减小地表径流,保证行车安全。道路设计中采取透水沥青混凝土材料具备良好的价格与性能优势,目前透水沥青混凝土主要有两种结构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采用透水面层和不透水基层,在两层间设置封层,充分保证了道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借助横坡将渗透入面层的雨水导入盲沟、绿化带、雨水排水管达到净化、渗透、排放目的。这类型的透水沥青路面主要用于各等级市政道路。第二种类型是采用透水面层和透水基层,在路基上设置一层反滤隔离层,雨水渗入路面后可以直接渗入路基。这类型的透水沥青路面主要用于公园、小区道路、停车场。
  (二)在路缘、路肩以及雨水口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路缘石是路边缘排水设施包括平缘石和立缘石,其中平缘石标高与路面标高平齐,立缘石标高高于路面标高20-30cm,功能将路面汇集的径流水引入雨水口;传统的立缘石阻碍路面雨水直接排入绿化带,要想化解这个问题可以采取打孔立缘石、间隔式立缘石等。如图一
  图一
  第二,雨水口是收集路面雨水径流的设施也是收集雨水的起点,一般是在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边缘设计雨水口,降低了收集效率,发生暴雨时容易发生严重的内涝甚至对水源造成污染。为了确保雨水口的通畅性以及避免水质发生污染,将雨水口设置在下凹形的绿化带中形成溢流式雨水口。雨水管的排出口应设置雨水前池、除砂装置并因地制宜选用雨水湿地、生物浮岛等生态储存净化设施。如图二:
  第三,道路边沟通常是水泥混凝土边沟,时常出现堵塞现象,不能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混凝土面层不环保也不美观。可以采用植草沟替代混凝土沟,植草沟分为传输性植草沟,干草沟,湿草沟。干植草沟适用于居住区,湿植草沟适用于长期保持潮湿状态的边沟,比如小型停车场等位置。道路采用传输型植草沟满足雨季搜集、输送与净化径流雨水的要求。如图三
  (三)在道路绿化带区域的设计应用
  应科学设计绿化带,结合道路绿化带和道路红线外绿地优先设计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雨水湿地。路面雨水宜首先汇入道路内部的绿化带,当红线内绿地空间不足时,将道路雨水引入道路红线外城市绿地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消纳。道路雨水进入道路绿化带前应利用沉淀池、前置塘等对进入绿地内的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防止径流雨水对绿地环境造成破坏。绿化带内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防止径流雨水下渗对道路路面及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破坏。在设计中应确保拥有充足的绿化面积,在暴雨天气时通过储蓄、渗透有效分担雨水管的排水压力,避免城市发生内涝,保持道路通畅。
  (四)人行道采用透水性材料.
  人行道可采用透水性材料,比如透水磚。透水砖表面抗滑性好,强度高,广泛用于道路人行道或公园广场。结构层设置简便,可在人行道土基面上用粒径0.5-1CM的碎石做15CM厚的透水垫层,垫层上铺设15cm厚透水水泥稳定基层,面层铺透水砖。透水砖之间缝宽应小于3mm,用中砂灌缝。该铺装路面透水性较好,平整度高,耐压、耐磨,特别适应于城市人行道有上车或停车时的铺装。对于没有停车情况的人行道还可以减去15cm垫层的厚度,更经济合理。透水砖的重要参数主要是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透水系数要求大于0.1mm/s,抗压强度平均值要求大于40MPa。
  三、结束语
  综合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引入道路设计,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缺乏与内涝问题,保证水质质量降低污染程度,提升道路在雨季的安全性。今后道路设计中应积极推广海绵城市理念,采用工程措施达到循环应用水资源、有效存储水资源、生态净化水资源的目标,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锚杆锚索是围岩支护的重点操作内容,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步,对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应用的角度来说,锚杆锚索的砂浆配合比的规范性有利于提高工程的稳定性,降低了由于强度问题而导致的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锚杆锚索的砂浆配合比设计要求,并提出检测方法的内容,以期提高锚杆锚索的砂浆配合比的设计精度。  关键词:锚杆锚索;砂浆;配合比设计;强度检测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的设
期刊
摘要:煤矿作为主要的能源之一,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据非常重要的比例。而煤炭的开采工作也是工业技术中重要的生产性活动。其中,测量技术是决定煤炭生产效率的关键技术,测量的精度与可靠度直接影响着煤炭开采活动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确保测量技术的精度是提高煤炭开采工作效率的关键。为此,文章围绕“测量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测量技术;精度;测量技术  “煤炭”被称为黑色的金子,从近代工业革命
期刊
摘要:建筑的节能设计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其复杂程度同样不容小觑,在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以往传统的建筑设计思想已经远远不能达到如今人们的追求。由此看来结合当下热门的低碳、环保、绿色等理念进行建筑设计,是加强我国建筑事业水平的必经之路。本文将列举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设计当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节能思想渗透提出部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节能;思想渗透  如今人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期刊
摘要: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改善。绿色建筑为我们带来更加环保的环境,以低碳、环保、健康的材料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不但能带给我们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能让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将通过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分析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保;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行业是一项很耗能的工程,在其发展的
期刊
摘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可以很好地满足现代人民对于居住的需求。极简主义风格作为当代室内设计的主流之一,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极简主义风格拥有多项特点。  关键词:极简主义;室内设计;现代  追溯极简主义的起源,在十二世纪欧洲的宗教运动中便可以看到极简主义的影子,极简主义风格充分地吸收并应用了现代主义风格[1]。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欧洲为主的国家逐渐出现了很多以直角、线条、简单几何体为主的艺
期刊
摘要:为探究新建线路施工对既有线路的各项位移演变规律,以期为后续复杂环境条件下地铁施工的风险把控、过程管理、施工监控量测等提供技术指导。以乌鲁木齐轨道交通工程为例,借助三维有限元软件,模拟了新建地铁线路穿越过程中典型危险施工工况,揭示了线路穿越过程沉降及水平变形动态演变规律。并基于此,提出了一套新建线路穿越施工过程风险把控技术要点。  关键词:新建线路 既有线路 变形机制 线路穿越 数值模拟  城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技术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来说也有极大程度的改变和提高。尤其随着信息化技术实际应用,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建设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行业方面带来了更大和更多的可能性。想要不断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性和有效性,就必须要积极采取信息化技术。本文就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其中因为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标准比较复杂,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模拟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深化设计,对于其经济效益以及施工进度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BIM技术对市政综合管理建设进行系统阐述,为以后这方面的创新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的综合;管廊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
期刊
摘要:工业建筑在整个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该建筑类型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要依照相应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结构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与最终工程的适用性以及外观和造价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实际设计的时候因为过程较为繁复,并且还要有效处理各个影响因素,所以极具复杂性。针对于此,本文就对其结构设计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然后
期刊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进入到了发展的快车道上,同时各项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全面,所以对市政工程的质量和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之下深基坑支护技术应运而生。此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量大而且工程设计比较繁琐复杂的项目中,从而能够更好地规避一些问题的出现。从长远的角度看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将会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会为其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意义。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