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E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325-01
艺术歌曲在德奥称为Lied,在英美称Art song(艺术的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歌词多采用诗歌,是诗与音乐的结合体。是抒发个人情感的载体,以侧重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在《新哈弗音乐辞典》中写到:“艺术歌曲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数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1987年在《音乐艺术》刊物上,上海音乐学院倪瑞林教授的文章《德奥法俄艺术歌曲简论》中把艺术歌曲概括为五个方面:“1、艺术歌曲采用的歌词大多是文学性较强的诗篇。2、力求曲调与诗歌丝丝入扣,音乐化为诗歌的语言,水乳交融。3、伴奏通常用钢琴,也有用小型、大型乐队,在乐曲总体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作曲家在构思时已把伴奏也已考虑进去并写出来)。4、演唱、演奏要求细腻内在,以能最大限度的把曲作深刻细致的表达。5、大多在公开或小范围的音乐会上演出。”为了达到诗与乐的交融一体,在手法上较多采用通谱方式,而极少采用分节歌方式。歌唱者可根据自己的嗓音来移调演唱,但不能改变歌词。艺术歌曲通常是单个作品,也可以是表达某个总的主题由多个单曲相近内容的作品合并在一起成声乐套曲。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
19世纪末,清政府以梁启超、康有为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由此,新式学堂纷纷建立并开设乐歌课。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推动着学堂乐歌的开展,同时也从侧面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促使了我国最早一批留洋音乐家的诞生。比如萧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等。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步阶段。留洋音乐家学成归国后,借鉴、运用西洋作曲技法、和声体系对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做了有益的探索,写出了许多高品质的艺术歌曲。如萧友梅的《问》、《南飞之雁语》,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的《大江东去》,黄自的《玫瑰三愿》、《西风的话》等等,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及影响
1927年萧友梅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专(今上海音乐学院),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期间,黄自应邀担任上海国立音乐专作曲教授,培养了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贺绿汀等众多优秀作曲家。20世纪30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更趋成熟,创作题材多以古诗词和现代诗词为主。如:青主的《我住长江头》、黄自的《点绛唇·赋登楼》、《花非花》,陈田鹤的《春归何处》、刘雪庵的《春夜洛城闻笛》等。这些作品以优美的旋律、清新的风格,体现了古诗词的韵律美。
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救亡歌曲创作成为主旋律,如贺绿汀的《嘉陵江上》、陈田鹤《巷战歌》、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冼星海的《夜半歌声》、刘雪庵的《长城谣》、江定仙的《打杀汉奸》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在易的《祖国,慈祥的母亲》、《桥》,朱良镇的《归来的星光》、《两地曲》,徐沛东的《黄河渔娘》等等。
这些歌曲有的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曲家对社会现实的感受,使艺术创作面向现实生活,从而有浓郁的时代精神,有的是纯艺术的个人情感的抒发。作曲技法已经脱离了模仿阶段,而是真正吸收了欧洲作曲技法的精华,并充分结合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歌曲。在各个时期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艺术歌曲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第一个高峰,这和黄自的学成归来是分不开的。
艺术歌曲在德奥称为Lied,在英美称Art song(艺术的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歌词多采用诗歌,是诗与音乐的结合体。是抒发个人情感的载体,以侧重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在《新哈弗音乐辞典》中写到:“艺术歌曲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数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1987年在《音乐艺术》刊物上,上海音乐学院倪瑞林教授的文章《德奥法俄艺术歌曲简论》中把艺术歌曲概括为五个方面:“1、艺术歌曲采用的歌词大多是文学性较强的诗篇。2、力求曲调与诗歌丝丝入扣,音乐化为诗歌的语言,水乳交融。3、伴奏通常用钢琴,也有用小型、大型乐队,在乐曲总体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作曲家在构思时已把伴奏也已考虑进去并写出来)。4、演唱、演奏要求细腻内在,以能最大限度的把曲作深刻细致的表达。5、大多在公开或小范围的音乐会上演出。”为了达到诗与乐的交融一体,在手法上较多采用通谱方式,而极少采用分节歌方式。歌唱者可根据自己的嗓音来移调演唱,但不能改变歌词。艺术歌曲通常是单个作品,也可以是表达某个总的主题由多个单曲相近内容的作品合并在一起成声乐套曲。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
19世纪末,清政府以梁启超、康有为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由此,新式学堂纷纷建立并开设乐歌课。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推动着学堂乐歌的开展,同时也从侧面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促使了我国最早一批留洋音乐家的诞生。比如萧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等。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步阶段。留洋音乐家学成归国后,借鉴、运用西洋作曲技法、和声体系对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做了有益的探索,写出了许多高品质的艺术歌曲。如萧友梅的《问》、《南飞之雁语》,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的《大江东去》,黄自的《玫瑰三愿》、《西风的话》等等,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及影响
1927年萧友梅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专(今上海音乐学院),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期间,黄自应邀担任上海国立音乐专作曲教授,培养了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贺绿汀等众多优秀作曲家。20世纪30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更趋成熟,创作题材多以古诗词和现代诗词为主。如:青主的《我住长江头》、黄自的《点绛唇·赋登楼》、《花非花》,陈田鹤的《春归何处》、刘雪庵的《春夜洛城闻笛》等。这些作品以优美的旋律、清新的风格,体现了古诗词的韵律美。
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救亡歌曲创作成为主旋律,如贺绿汀的《嘉陵江上》、陈田鹤《巷战歌》、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冼星海的《夜半歌声》、刘雪庵的《长城谣》、江定仙的《打杀汉奸》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在易的《祖国,慈祥的母亲》、《桥》,朱良镇的《归来的星光》、《两地曲》,徐沛东的《黄河渔娘》等等。
这些歌曲有的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曲家对社会现实的感受,使艺术创作面向现实生活,从而有浓郁的时代精神,有的是纯艺术的个人情感的抒发。作曲技法已经脱离了模仿阶段,而是真正吸收了欧洲作曲技法的精华,并充分结合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歌曲。在各个时期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艺术歌曲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第一个高峰,这和黄自的学成归来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