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缘政治学以地理的视角探讨国际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世界政治发展历程。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中,地缘政治在国际舞台复兴,成为全球格局解读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学科。科学认识和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634;41530751);云南省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重大咨询项目(Y02015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缘政治学以地理的视角探讨国际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世界政治发展历程。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中,地缘政治在国际舞台复兴,成为全球格局解读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学科。科学认识和总结国际地缘政治学最新发展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前提。以Web of Science中地缘政治的学术论文为依据,借助于科学计量工具,系统回顾了1996-2015年地缘政治学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地缘政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剖析了国际地缘政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转向。从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来看,近年来在政治地理及地理学相关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地缘政治全球高引用文章重点关注了国家与边境的地缘政治诠释、批判性地缘政治学、情感地缘政治、女性主义地缘政治等主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了边境与领土空间、全球化下的地缘文化与经济、热点区域与中国模式、资源冲突与生态政治、价值情感与文化的地缘政治学分支领域研究趋势。通过文献系统回顾发现,国际地缘政治学的研究出现了如下趋势:后冷战时代中,国家、边境等仍为地缘政治的核心研究方向;地缘政治在进一步强调地理重要性的同时,也出现了向批判性地缘政治,尤其是从人本主义(情感地缘政治、女性地缘政治)对传统地缘政治进行反思的转变。最后提出,中国地缘政治界应强化地理空间与尺度的重要性,采用叙述、过程等多元方法,并融入人本主义的思想,来进一步丰富地缘政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针对DCF聚类描述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策略的聚类描述方法,即综合利用"先描述、后聚类"和"先聚类、后描述"的优点,解决聚类描述的可理解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
高校党支部是党在高等院校的基层组织,承载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在新的经济常态下,高校党支部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20世纪后半叶 ,美国的经济重心和工作机会经历了由城市到郊区、由北向南、由东到西的转移。许多工厂搬迁后留下了被污染的土地。这些土地处于被废弃的状态 ,此即“棕色地块”
为了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区域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达到保水土,促生产、改善环境,加快地方新农村建设进程,在陕西省绥德县韭圆沟流域开展了以坝系建设为突破口的水土保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实行的是消极的贸易救济制度。日本一方面成为其他国家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对象国,另一方面却几乎不对他国实行贸易救济措施。因此,与中国对欧美贸易有所不
高中走班教学的开展,弱化了行政班管理,扩大了学生的能力差异,减少了课后辅导的机会,让师生关系变得相对淡薄。面对高中走班教学,教师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中逐步落实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 ,城市各类地名大量出现 ,城市地名管理面临诸多问题。由于城市地名重要的实用指位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同时 ,“有偿地名”开始出现并成为“经营城市”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各异。亘古至今,保持了生物的多样性,形成了一个天然药物宝库。近年来,随着人类回归自然意识的增强和保健模式的改变,天然药物走向世界已势不可挡。
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被特别提出,并且以专门篇幅加以说明。报告中对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明
老子八十一化图产生于宋元交替之际,是道教弟子依据东晋时期出现的"老子化胡说"而创作的系列图像,以鲜明直观的艺术手法描绘了老子游历说道和教化胡人的神话故事。甘肃庄浪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