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生心理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心理学是研究青少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内容包括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个性形成,情感和意志表现、世界观的形成、心理卫生等多方面的问题。下面以在校学生的整体情况做全面剖析。
  一、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1.加强教师的心理学培训,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
  作为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也必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虽然大部分教师在毕业前都曾或多或少地学过心理学知识,他们以为自己能很轻易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还认为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迎刃而解。其实,中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得多。一些老師对待那些“问题儿童”时,首先想到的是与家长沟通,而不是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老师的思想、情绪、行为的轻微变化有时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培训是极其重要的。新时代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同时应具有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进行评估的能力,以良好的自向心理状态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注重师生的心灵沟通
  老师要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坦诚地面对学生,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只有近距离的接触,使学生愿意和教师有更多地交流与沟通,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消除师生之间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入到孩子心灵的深处,与孩子产生相互信任和理解。
  3.开展各种活动训练
  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关系到学校每一项工作,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教师的工作,这是极其 错误的。没有学校各项工作的一致配合,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的效果不但难以巩固,而且可能被降低甚至抵消。因而,学校在进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训练活动和课内外文体活动。
  二、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不少在校生对进入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2.学习动机层次不高
  不少在校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不少在校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
  4.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
  相当一部分在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
  5.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
  不少在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三、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在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
  不少在校生在进入学校时就觉得自己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在校生抱著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来自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顺利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由于缺乏集体生活的磨练,在校生社会生活经验比较少,社会认知方式不够合理,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分不清哪些是对的或错的,哪些事情对自己人生发展来讲是最重要的,而哪些在目前又是次要的。面对快速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可以说在校生比同龄优势群体的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所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以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为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在教育手段上,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心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训练活动和课内外文体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其他文献
一、引言  《通信原理》既是通信工程专业知识的入门课,又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知识点丰富,概念原理抽象,理论性强,对数学知识要求高,因此,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一直是這门课程的困惑。针对民办高校学生数学功底浅,基础知识欠扎实、自学能力较差等实际情况,如果按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强调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势必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为了
期刊
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美术就是画一幅画,做一做手工制作,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严重影响了幼儿素质的和谐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因此美术教学活动应以生活为中心,让幼儿参与实践,在做中学,切实培养幼儿生活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大胆地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幼儿创造性的基础 
期刊
高中是学生时代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学生已经由无忧无虑的孩子慢慢变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的“小大人”。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理想,对将来的成家立业充满了渴望。由于多方面压力蜂拥而至,外界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不理想,考试成绩一落千丈,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一系列条件,导致坏情绪一升再升,变得更难与父母老师沟通;急于提升成绩又无从下手,想变得“人见人爱” “受人瞩目”却又不知道该怎样表现自
期刊
伴随我国产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和从事第二、三产业,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学生群体——留守学生。特别是近几年我校共有“留守学生”170多人,“留守学生”的比例高达到 66 %。这些留守的空巢孩子,他们过早远离正常家庭氛围,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督,他们大多都寄托于年迈的长辈或至亲,从而形成了隔代
期刊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时代,是一个“知识化、学习化”的时代,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就要求未来的人才要有很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特别重视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
期刊
新教育实验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素质发展,倡导自由,发掘自我,它为每位胸怀教育梦的教师描绘了一幅广袤的教育蓝图。在这幅蓝图上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认为,教育既然是努力地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教育生活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新教育既满足学生的需要,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成长”,也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让每一位教师从中体验到教育生活的幸福。  但有资料显示,现在教
期刊
一、背景  最近班级里有几位小朋友都赶上了在幼儿园过生日,由于幼儿园有规定,不允许家长把外带的食物拿给幼儿吃,如蛋糕。所以食堂会给过生日的幼儿煮一碗长寿面,作为老师的我会带领班级的其他孩子给“小寿星”制作生日礼物、唱生日歌等。并给孩子们照相记录这美好的时刻,小班幼儿年龄小且刚入园,还不懂得分享好吃的、好玩的,更不懂分享喜悦,也不理解过生日的涵义。但是在幼儿园过生日的孩子卻很高兴,即使没有好吃的生日
期刊
初中数學这门课,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反感,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对此感兴趣,我们称这些凤毛麟角的学生为“学霸”。一提起数学,学生肯定想到的是戴着老花眼镜的学者,嘴里滔滔不绝的讲着所谓的真理,但是真正学会应用数学的学生有几个呢?  目前全国各个学校都在实施教学改革,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武装一线的教师,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期刊
一、调查  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心理出现问题?为了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我们学校,我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卷针对以下几个方面:人格健全、认知正常、行为稳定、身体健康、关系和谐和感情成熟。问卷内容涉及学习习惯,业余生活,自己未来,人际关系,还有对一些人或事物的看法等,题量共30道,题型为选择题,调查的形式是每个班级随机抽取8位同学,时间要求在20分钟内答完题。  通过这次调查结果我发现初一
期刊
一、“后进生”心理健康定义  “后进生”也是人,而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的健康是指人的身体是否符合健康的各项标准,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是否有疾病发生。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在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能力和人格中保持协调统一,使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一致,并能适应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由此不断地发生发展成健全的人格。  二、“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我从多年的一线工作和与多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