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物流业务明显下降;物流各行业均受到冲击;物流企业困难加大,竞争加剧;物流业投资减少、融资困难,资金压力增大;物流业并购加速。随着国务院提出拉动内需10条措施,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对国内物流业也是一个机遇。
【关键词】 金融危机;我国;物流;影响
尽管世界各国多项经济刺激计划相继出台并实施,且力度一次比一次加大,范围一次比一次广,但世界至今尚未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波及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并且会造成经济不景气的可能性巨大。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发达经济体经济2009年将下降0.3%,其中,美国经济将负增长0.7%,欧元区两个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0.8%和 0.5%。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和复杂的形势,下行压力极大,必然会给物流业带来巨大冲击。对于中国这些主要的外贸国的经济逐渐萧条以外贸物流行业为主的企业造成的压力很大。据有关人员估计今年行业外贸物流业务量下滑有30%以上;对于许多经济外向型的城市,出口贸易及关联产业直接受到欧美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外围经济一萧条,各个行业的需求量随即减少。这也意味着进出口贸易量随之减少,下游的物流业必然受到冲击,物流业的市场规模出现萎缩,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物流资源闲置,企业经营效益明显下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物流业属于服务业,具有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性,主要为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构成物流业的市场。有“物”才能“流”,国内和国际两个物流需求市场的需求萎缩,必然带来物流经营业务量的下降。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物流业务明显下降
物流业务明显下降首先表现在实物量增速回落,需求急剧减少。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全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增速同比回落7.3和7.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物流需求继续延续了下降趋势。这些都是由于实物量回落,需求减少,导致流通减少,物流运作不起来,产生大量库存。国际物流企业受影响最为严重,外贸依存度在60%以上的地区受危机影响较大,而外贸依存度45%以下的企业和地区受冲击较小。但这种趋势正在从外贸相关行业向产业链上游传导,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会在整个物流行业显现出来。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连续几个月港口吞吐量增幅持续下降,煤、焦炭、原油、钢材等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均出现明显的向下拐点。随着国际贸易的萎缩,去年上半年红红火火的航运业务也急转直下,天津港保税物流园区内已经有两三家物流企业倒闭,整个园区开工企业不到10家。即便是开工的物流企业业务量也不饱和,一旦有发货消息,全国各港口的物流企业都来竞争。虽然我国政府11月份调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但由于海外需求市场不景气、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导致进出口贸易仍处低迷状态。由于货物运量减少,港口停泊的船只减少,港口收入也相应减少。
二、物流各行业均受到冲击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产生的影响遍及航运业、港口业、国际货代业、公路运输业、仓储业、企业物流、快递业,但首当其冲的是航运、港口和国际货代业。物流量最大的是航运,航运业上造成海运运力过剩、业务收入和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现在有很多船东都采取合并航线甚至取消新船订单的办法,以减少亏损;港口业上,出口下滑对港口企业也造成了较大影响,绝大多数港口根本完不成年初制定的任务;国际货代业上,业务量下降、资金紧张、风险增大、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公路运输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运输车辆营运效益明显下滑,客户减少,货源不足。运输成本上升,货量减少,导致运力相对过剩,运价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上;2009年1月国家开始收征燃油税,企业的运输成本又会增高。仓储业上,中国物资储运协会提供的仓储业统计表明,2008年下半年,仓储客户的平均仓储时间较往年有所延长,这表明货主的销售不旺,才导致仓储周期变长。
因为货物存储时间变长,也对仓储企业的操作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他物流服务领域,还出现了企业亏损倒闭等现象。预计全球经济下滑对仓储业的影响将在明年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出租率下降、租金下跌、客户减少等方面;企业物流上,受消费需求下降、出口增幅减缓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企业的产品库存周期延长、库存量上升,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显著上升;快递业上,由于大部分的快递企业业务量中80%是企业客户,20%是个人客户,企业客户中的大部分是制造业客户(工厂企业预计超过一半以上),而中国制造业出现问题,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减少,必然会影响到快递业的业务量。很多中小快递公司因为没有客源或客源太少而关门倒闭。
三、物流企业困难加大,竞争加剧
金融危机导致订单减少、竞争加剧,国内燃油税又出台,物流企业相对以往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根据中国物流统计年鉴数据,从2008年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包括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的同比增长率,从19%下降到了1%。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的第一、二季度,情况并没有什么好转。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下降,物流业务量特别是海关监管仓和集装箱拖车运输急剧减少,一些物流企业面临“吃不饱”的情况。许多货运公司货运量快速下滑,一些规模较小、实力不济的货运公司已开始倒闭,部分从事货代的人员也相继跳槽。物流应收账款增多,收款困难,造成资金链紧张。自去年10月份后物流量呈不稳定态势,忽高忽低,总体货量下滑近30%左右,许多“两仓”项目的建设暂停。各物流园的集装箱堆存、接驳监管仓业务量从三季度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目前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影响还看不到底,明年也极可能是艰难的一年。
四、物流业投资减少、融资困难,资金压力增大
由于对经济增长预期下调、整个物流市场的不景气以及资金紧张情况,共同导致了投资者失去信心、企业和社会对物流行业的投资热情下降,对该产业的进入保持谨慎态度,以此来规避风硷。银行放款也比较谨慎,广大中小企业因为自身信用等级不高和银行授信不足,难以直接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服务。国内商业银行基于历史原因,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和信用等级高的大型企业。这导致了银行信用呈现一种典型的80/20分布,即80%的贷款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内的少数大型国有企业之上,而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则极不发达。物流企业“三角债”增多。
一方面,客户延长帐期,物流企业垫付资金回笼放慢,部分上游客户破产倒闭或恶意逃债,物流企业坏账风险加大。许多物流企业当期经营难以为继,原定投资计划放缓或放弃,对后续发展留下隐患。如进驻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的部分企业推迟、撤走或撤销增资计划。中远物流2008年新增流动资金缺口为10亿元,被迫放缓物流核心资源及IT投资计划。
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家货币政策从紧、企业利润下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很多物流企业出现企业发展资金不足、流动资金困难、利息成本增大等问题,对一些预付资金大、周转量大的物流企业带来影响。因此很多物流企业由于资金链脆弱,资金严重短缺,面临着倒闭的危险。估计2009年中国物流产业的投资项目数量和总金额都会出现明显的下滑,预计将同比减少15%~20%。
五、物流业并购加速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运输物流行业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将呈现服务内容重塑、成本优化、整合加速等三大变化趋势:行业需求疲软且客户要求改变,将导致物流服务内容改变;利润被进一步挤压且波动性增强,亟待成本优化;投资意愿升温,行业整合加速。
三大因素正在加快行业整合的步伐:为尽快满足客户需求变化,企业考虑通过并购来扩大网络和业务能力;与物流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一致的并购对象逐渐涌现,其购买价格由于金融危机也更为合理;地方政府搭建合资合作平台来支持运输物流行业的投资并购。受以上三大因素的推动,运输物流行业的并购整合将愈加频繁,竞争格局也将改变。很多跨国公司都表现出对中国运输物流企业的并购兴趣。随着国务院提出拉动内需10条措施,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对国内物流业也是一个机遇。
首先,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资而带来庞大建材物流需求。铁路、航空建设投资巨大,基础建设拉动下游需求和动能源等生产资源的消费,从而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机遇。
其次,可以带好项目物流。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带动钢铁、煤炭、焦炭、建材、水泥等需求,这对于物流企业来意味着货源,对项目物流企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峻工和路网的日臻完善,对于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道路不畅问题也将得到极大的缓解,必将增强物流企业的发展后劲。利于大中型项目物流企业抵御了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
再次,可以带动升级发展。物流的产业升级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硬件的改善只是一个基础。如果说是一个产业升级的机会,则是体现在金融危机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压力,进而促使物流企业从理念和管理的层面,从而改善物流企业运作的水平。
【关键词】 金融危机;我国;物流;影响
尽管世界各国多项经济刺激计划相继出台并实施,且力度一次比一次加大,范围一次比一次广,但世界至今尚未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波及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并且会造成经济不景气的可能性巨大。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发达经济体经济2009年将下降0.3%,其中,美国经济将负增长0.7%,欧元区两个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0.8%和 0.5%。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和复杂的形势,下行压力极大,必然会给物流业带来巨大冲击。对于中国这些主要的外贸国的经济逐渐萧条以外贸物流行业为主的企业造成的压力很大。据有关人员估计今年行业外贸物流业务量下滑有30%以上;对于许多经济外向型的城市,出口贸易及关联产业直接受到欧美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外围经济一萧条,各个行业的需求量随即减少。这也意味着进出口贸易量随之减少,下游的物流业必然受到冲击,物流业的市场规模出现萎缩,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物流资源闲置,企业经营效益明显下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物流业属于服务业,具有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性,主要为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构成物流业的市场。有“物”才能“流”,国内和国际两个物流需求市场的需求萎缩,必然带来物流经营业务量的下降。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物流业务明显下降
物流业务明显下降首先表现在实物量增速回落,需求急剧减少。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全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增速同比回落7.3和7.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物流需求继续延续了下降趋势。这些都是由于实物量回落,需求减少,导致流通减少,物流运作不起来,产生大量库存。国际物流企业受影响最为严重,外贸依存度在60%以上的地区受危机影响较大,而外贸依存度45%以下的企业和地区受冲击较小。但这种趋势正在从外贸相关行业向产业链上游传导,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会在整个物流行业显现出来。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连续几个月港口吞吐量增幅持续下降,煤、焦炭、原油、钢材等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均出现明显的向下拐点。随着国际贸易的萎缩,去年上半年红红火火的航运业务也急转直下,天津港保税物流园区内已经有两三家物流企业倒闭,整个园区开工企业不到10家。即便是开工的物流企业业务量也不饱和,一旦有发货消息,全国各港口的物流企业都来竞争。虽然我国政府11月份调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但由于海外需求市场不景气、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导致进出口贸易仍处低迷状态。由于货物运量减少,港口停泊的船只减少,港口收入也相应减少。
二、物流各行业均受到冲击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产生的影响遍及航运业、港口业、国际货代业、公路运输业、仓储业、企业物流、快递业,但首当其冲的是航运、港口和国际货代业。物流量最大的是航运,航运业上造成海运运力过剩、业务收入和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现在有很多船东都采取合并航线甚至取消新船订单的办法,以减少亏损;港口业上,出口下滑对港口企业也造成了较大影响,绝大多数港口根本完不成年初制定的任务;国际货代业上,业务量下降、资金紧张、风险增大、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公路运输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运输车辆营运效益明显下滑,客户减少,货源不足。运输成本上升,货量减少,导致运力相对过剩,运价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上;2009年1月国家开始收征燃油税,企业的运输成本又会增高。仓储业上,中国物资储运协会提供的仓储业统计表明,2008年下半年,仓储客户的平均仓储时间较往年有所延长,这表明货主的销售不旺,才导致仓储周期变长。
因为货物存储时间变长,也对仓储企业的操作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他物流服务领域,还出现了企业亏损倒闭等现象。预计全球经济下滑对仓储业的影响将在明年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出租率下降、租金下跌、客户减少等方面;企业物流上,受消费需求下降、出口增幅减缓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企业的产品库存周期延长、库存量上升,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显著上升;快递业上,由于大部分的快递企业业务量中80%是企业客户,20%是个人客户,企业客户中的大部分是制造业客户(工厂企业预计超过一半以上),而中国制造业出现问题,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减少,必然会影响到快递业的业务量。很多中小快递公司因为没有客源或客源太少而关门倒闭。
三、物流企业困难加大,竞争加剧
金融危机导致订单减少、竞争加剧,国内燃油税又出台,物流企业相对以往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根据中国物流统计年鉴数据,从2008年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包括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的同比增长率,从19%下降到了1%。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的第一、二季度,情况并没有什么好转。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下降,物流业务量特别是海关监管仓和集装箱拖车运输急剧减少,一些物流企业面临“吃不饱”的情况。许多货运公司货运量快速下滑,一些规模较小、实力不济的货运公司已开始倒闭,部分从事货代的人员也相继跳槽。物流应收账款增多,收款困难,造成资金链紧张。自去年10月份后物流量呈不稳定态势,忽高忽低,总体货量下滑近30%左右,许多“两仓”项目的建设暂停。各物流园的集装箱堆存、接驳监管仓业务量从三季度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目前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影响还看不到底,明年也极可能是艰难的一年。
四、物流业投资减少、融资困难,资金压力增大
由于对经济增长预期下调、整个物流市场的不景气以及资金紧张情况,共同导致了投资者失去信心、企业和社会对物流行业的投资热情下降,对该产业的进入保持谨慎态度,以此来规避风硷。银行放款也比较谨慎,广大中小企业因为自身信用等级不高和银行授信不足,难以直接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服务。国内商业银行基于历史原因,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和信用等级高的大型企业。这导致了银行信用呈现一种典型的80/20分布,即80%的贷款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内的少数大型国有企业之上,而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则极不发达。物流企业“三角债”增多。
一方面,客户延长帐期,物流企业垫付资金回笼放慢,部分上游客户破产倒闭或恶意逃债,物流企业坏账风险加大。许多物流企业当期经营难以为继,原定投资计划放缓或放弃,对后续发展留下隐患。如进驻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的部分企业推迟、撤走或撤销增资计划。中远物流2008年新增流动资金缺口为10亿元,被迫放缓物流核心资源及IT投资计划。
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家货币政策从紧、企业利润下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很多物流企业出现企业发展资金不足、流动资金困难、利息成本增大等问题,对一些预付资金大、周转量大的物流企业带来影响。因此很多物流企业由于资金链脆弱,资金严重短缺,面临着倒闭的危险。估计2009年中国物流产业的投资项目数量和总金额都会出现明显的下滑,预计将同比减少15%~20%。
五、物流业并购加速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运输物流行业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将呈现服务内容重塑、成本优化、整合加速等三大变化趋势:行业需求疲软且客户要求改变,将导致物流服务内容改变;利润被进一步挤压且波动性增强,亟待成本优化;投资意愿升温,行业整合加速。
三大因素正在加快行业整合的步伐:为尽快满足客户需求变化,企业考虑通过并购来扩大网络和业务能力;与物流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一致的并购对象逐渐涌现,其购买价格由于金融危机也更为合理;地方政府搭建合资合作平台来支持运输物流行业的投资并购。受以上三大因素的推动,运输物流行业的并购整合将愈加频繁,竞争格局也将改变。很多跨国公司都表现出对中国运输物流企业的并购兴趣。随着国务院提出拉动内需10条措施,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对国内物流业也是一个机遇。
首先,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资而带来庞大建材物流需求。铁路、航空建设投资巨大,基础建设拉动下游需求和动能源等生产资源的消费,从而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机遇。
其次,可以带好项目物流。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带动钢铁、煤炭、焦炭、建材、水泥等需求,这对于物流企业来意味着货源,对项目物流企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峻工和路网的日臻完善,对于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道路不畅问题也将得到极大的缓解,必将增强物流企业的发展后劲。利于大中型项目物流企业抵御了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
再次,可以带动升级发展。物流的产业升级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硬件的改善只是一个基础。如果说是一个产业升级的机会,则是体现在金融危机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压力,进而促使物流企业从理念和管理的层面,从而改善物流企业运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