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知青问题引起了复出中国政坛不久的邓小平的高度关注知青问题几乎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由于其时间跨度大,涉及人数多,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1976年2月,继李庆霖事件后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青问题引起了复出中国政坛不久的邓小平的高度关注知青问题几乎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由于其时间跨度大,涉及人数多,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1976年2月,继李庆霖事件后毛泽东再次在一份反映知青问题的信上批示:"知青问题,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予解决."可是,直到他老人家逝世,也未"解决".1978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谈到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时说:"社会上议论很多,四不满意是我讲的.
其他文献
时代赋予妇女干部越来越多的机会,妇女干部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才能在工作中撑起一片精彩的天空.
1993年春,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 江西瑞金市绵江河畔烟叶巷,一幢老式而简陋的房屋里,一位年逾八旬、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人躺在简易的木板床上,用她那颤抖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对身边的亲人吩咐:“我死后……就葬在瑞金这块红土地上,我虽然是外乡人……但我几乎一生……都是在这个革命老区里度过的,我舍不得……离开这块红土地呀!” 老人悄悄地走了,怀着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的信念,面带微笑安祥地远去了。 这
非凡的革命轨迹 翻开饶漱石投身革命后30年的履历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条历经艰险、充满传奇色彩的闪光轨迹。 饶漱石,曾用名梁朴、赵建生,1903年出生于江西临川县钟岭乡(现抚州市临川区)饶家村。应验了“古今临川多才子”的美誉,少时的饶漱石天资聪颖,念书过目不忘,乡学、中学,直至考入也算名牌大学的上海大学,可谓一帆风顺。饶漱石是1923年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要想成为优秀的班主任、工作艺术高超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这是老生常谈,也是老生“必”谈。若是班主任缺少爱,甚至没有爱还能够做好班主任工作吗?陶行知也认为,教师要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的要求,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求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而与之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应该在分析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行业岗位的需求前提下,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关键词: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DOI: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