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点评台湾地区领导人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M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称担心台湾的未来,甚至夜不成眠
  “蔡英文表面口称‘谦卑’,其实作为大相径庭;陈水扁是非常聪明的人,可惜对钱比较看重;李登辉有‘枭雄性格’,但为人反复”
  2018年12月15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新书《八年执政回忆录》出版,引发关注。马英九表示,他何其有幸,在台湾民众的信任下,有机会赢得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但自己在国民党主席及台湾地区领导人任内所犯的错,导致国民党无法继续执政,也让许多民众在政党轮替后生计困难,他屡屡自责、深感愧疚,更担心台湾的未来,甚至夜不成眠。
   《八年执政回忆录》书中,马英九以“走这一路”为序表示,他可以不心虚地说,走这一路,清廉勤政爱民,始终如一。但他也坦承,部分政策的拟定及施行,确实有该改进之处,民众的责难,自当承受;唯有谦卑地鞠躬,才能再挺起身来。
   书中首次点评了他前后的三个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坦率、亲民、枭雄”;陈水扁举手投足都是焦点,行事有弹性;蔡英文都说空话,“不如陈水扁”。
  
  “蔡英文表面口称‘谦卑’,其实作为大相径庭”
   马英九与蔡英文有许多交集,他们是台大法律系前后期同学,蔡英文比马英九晚6届;在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又同事6年,也都教国际经济法,彼此互称“蔡老师”“马老师”,他们还曾共同指导学生参加“杰赛普国际模拟法庭辩论赛”。马英九说,两人算是有些私交,当时他对蔡英文的印象是“很文静,很聪明的老师”。
  蔡英文考取纽约州的律师执照时,主动跟马英九提起,马英九心想:“这个年轻老师不简单。”
   马英九回忆,蔡英文回台任教之初,系主任问他:“商事法专题研究课可否让给蔡英文?”“我心想,已经教了6年,所以一口应允。”当时,马英九好奇地打听蔡英文的背景,系里同事只知道她家境富裕,没有更多信息。大家一度误以为,蔡英文出自台湾最有名的金融家族——国泰蔡家。事实上不是,她身世没这么显赫,但父亲蔡洁生也是个不小的房产商。
   之后有一次在校内碰到,马英九笑着对蔡英文说:“我以前让过你一门课。”蔡英文不假思索,马上回敬:“我也让过你。”言毕,两人相视大笑。蔡英文口中的“让”,指1997年,马英九辞去“政务委员”,返回台湾政治大学教书,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时,曾向蔡英文借过资料——这篇文章发表后,第一个就是感谢蔡英文帮忙。
   但是这种君子之交,在2000年岛内首次政党轮替后,出现了变化。
   马英九说,蔡英文到了陆委会,他们有几次在“行政院”院会遇到,“我上前打招呼,却发现蔡英文态度变得很有距离,也很冷漠,让我有点儿困惑”。
   某次“行政院”院会,马英九以时任台北市长身份列席。当讨论民间团体参加非政府组织(NGO)名称时,马英九起身发言,谈及当年申请参加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世贸组织前身)时,就开始用“中华台北”,他希望民间团体可以比照办理。“外交部长”陈唐山还没表示意见,时任陆委会主委的蔡英文突然主动搭腔,而且语带怒气:“那是你们国民党用的!”
   马英九说,他当下有些错愕,大家就事论事,多年老同事,怎么进了“政府”后,蔡英文温文儒雅的态度就变了?“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两人已非过去的同事情谊了。”
   2008年5月19日,马英九就职台湾地区领导人前一天,蔡英文当选民进党主席,他特别打去电话祝贺,开口就用“蔡老师”称呼,并诚邀她来参加就职典礼。“当时蔡英文淡淡地回说:‘你不要找我,我还没就职(党主席),你去找谢长廷吧。’”
   马英九对蔡英文当选之后,表面口称“谦卑、谦卑,再谦卑”,其实作为大相径庭,相当不能接受。
   最明显的例子是驻美代表人事案。当时蔡英文希望内定驻美代表高硕泰尽快上任,要求原任代表沈吕巡在6月5日返台,只有16天的缓冲时间,“(如此紧急)显然不近情理”。
   马英九指出,自己在2008年就职后,陈水扁执政时的驻美代表吴钊燮表示,由于女儿学业等因素,希望能稍晚再离任,“我当场答应”,后来吴钊燮在美国多停留了两个半月。
   所以,2016年蔡英文当选后,吴钊燮担任民进党政权交接召集人时,马英九请时任“总统府”秘书长曾永权致电,希望吴钊燮能参考自己卸任时多停留两个半月的例子,勸蔡英文让沈吕巡多留一个星期。然而,吴钊燮却没有回应曾永权。
   于是,2016年5月20日新“总统”就职仪式当天,与蔡英文并肩走出“总统府”红厅时,马英九当面向她请求:“请您考虑让沈代表多待一周,也符合过去的惯例。”蔡英文看了马英九一眼,没有作声。
   马英九都亲自开了口,结果蔡英文还是“已读不回”。后来AIT理事主席薄瑞光访台与马英九会晤,马英九抱怨沈吕巡这么快就被迫离任,美方不够意思,薄瑞光马上澄清:“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是蔡英文要求的!”
   另一位让马英九耿耿于怀的,是二二八基金会前执行长廖继斌。廖继斌的前任杨振隆,在2008年5月马英九就任“总统”后仍继续留其位,直到2009年9月才离职,多留了16月。而廖继斌却在任期还有9个月的时候,被迫提前离任。马英九批评:“这些做法,完全没有给人‘谦卑’的感觉,反而感到“蛮横、不近情理。”
   他相当感慨地说:“我就职‘总统’时,请蔡英文参加,她不来;但蔡英文就职‘总统’时,请我陪同到广场向群众挥手,我二话不说,全力配合。双方或许政策主张及立场不同,但是当选上‘总统’的人,应该要有宽厚的心胸,而不是给人‘赢者全拿,不留余地,赶尽杀绝’的感觉。”
   马英九认为,蔡英文只会口说“谦卑”,都是空话。“论气度,蔡英文不如陈水扁”。
  
  “陈水扁是非常聪明的人,可惜对钱比较看重”
   自己与陈水扁之间,马英九说,“一直都有着仿佛冥冥之中别有定数的缘分”。两人同一年出生,都属虎,马英九比陈水扁刚好大3个月。过去20年来,分别是蓝绿阵营最耀眼的政坛明星,既是前后届台大法律系学长学弟,也是前后任台北市长,更是前后任“总统”。    马英九说,他与陈水扁同时期在台大读法律系,自己是大四,陈水扁大二,曾听说这位同龄的学弟在大二就考上律师,心想:“这个人真厉害!”
   1991年台大举办“修宪制宪辩论”,是马英九与陈水扁的首度交锋,一个是人气高涨的研考会主委,一个是初露头角的绿营“立委”。两人唇枪舌剑,视频影像至今仍在网络流传。
   1998年台北市长选举,扁马相争,马英九以得票率51%比46%胜出。而连任市长失利的陈水扁,隔年在党内初选胜出,成为民进党2000年“总统”大选候选人,最后出人意料地以39.3%的得票率胜出。
   又过多年,马英九再次成为陈水扁的继任者。
   而执政期间因贪腐而入狱的陈水扁,后来在狱中亲笔写了很多信给马英九,信里以“弟”署名,称马英九为“敬重的马‘总统’”,并自称“罪人、废人”,多次称道马英九的努力与施政。
   每一封信,马英九都亲自看过,但从未回信,因为“回了一封,就不能不回第二封”。但对于陈水扁在信中抱怨监狱环境,马英九都转请法务部了解处理,检讨改善。
   总的来说,马英九对陈水扁仍有肯定:无论在台北市长或“总统”任内,都有其政绩与贡献,“我们要厚道,公平地看前朝”。
   马英九认为,陈水扁“是有理论基础”的,也是非常聪明的人,可惜对钱比较看重,“从政的人,最起码的廉洁要有!”
  
  李登辉有“枭雄性格”,但为人反复
   马英九与李登辉之间的渊源,始自20世纪80年代。
   1984年,李登辉担任“副总统”后,听说时任“总统府”一局副局长的马英九,博士论文是研究《海洋法》的,就找马英九来谈,还给马英九一篇他过去写的相关文章。这是马英九第一次与李登辉面对面交谈,他对李登辉的博学留下深刻印象。
   “李登辉是个喜欢谈实际问题的人。”马英九回忆,那次交谈两人聊得很深入。谈到当时一项防洪工程引发地方争议,有人带头来抗争、反对兴建,李登辉脱口而出:“我就想法子修理他!”让马英九印象很深刻,“感觉这个长官很不一样,不像是高高在庙堂之上的大官,言谈很随性、坦率、亲民,也很有学者作风,跟一般国民党高官显著不同”。
   4年后,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成为他的英文翻译,两人有了更多交往。马英九说,李登辉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且因为学者出身,不只是照念稿子,有时候还会拿出纸笔,当场画图表,“像个教授一样”,“读书很多,对专业问题头脑很清楚,反应很快,而且是跳跃式思考”。
   不过,马英九后转任“法务部长”,因雷厉风行查贿肃贪,得罪不少地方政治人物,最终只得黯然离职——李马关系也陷入低潮。
   直到1998年11月,马英九被党内拱出来选台北市长半年后,在士林中正高中造势时,李登辉到场站台助阵,牵起马英九的手,喊出马英九是吃台湾米、台湾水长大的“新台湾人”,才被外界视为两人关系解冻——马英九透露,这些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台词。
   马英九在2008年3月22日当选“总统”后,两人关系进入“蜜月期”,马英九两度登门拜访李登辉请益。
   第一次是2008年3月27日,马英九与副手萧万长到翠山山庄拜访李登辉。当时媒体都有捕捉到,李登辉站在门口对马英九和萧万长微笑。
   那次会面,李登辉主动表示,建立清廉的“政府”非常重要,他未来愿意为新“政府”拓展台日关系。李登辉还对马英九分析民进党失败原因,称民进党“不了解老百姓的想法,执政后,贪污又太厉害”,“只会讲台独,讲很多,但贪污更多,台湾人气得流泪!”
   4月25日晚间近9时,瞒着媒体,马英九再次拜访李登辉。这一次,两个人会面气氛依旧很好,李登辉倾囊相授,说两年多前就看出陈水扁“不对了”,贪污非常厉害,“你(马英九)比较干净、诚实”。
  “民进党要改变不容易,输太多,不知错误何在,只会怪别人!”李登辉还感性地说:“你(马英九)当选,我很高兴,代表台湾族群问题即将有所进展。”
   但因为李登辉对钓鱼岛、兩岸关系等言论明显违背历史事实,马英九直言:“我实在听不下去了!”两人自然渐行渐远。
  “李登辉因为出身背景,对日本有‘故国之情’的眷念,属于个人情怀,但反映到‘国家政策’上,将钓鱼岛定位为日本领土,就让人无法接受。”马英九认为,李登辉有“枭雄性格”:不拘于常规,不守常规,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变,随时可以转弯,但是缺点就是,变来变去,让人觉得反反复复。
其他文献
奥巴马出兵,媒体“炸锅”;特朗普撤军,五角大楼惊呆  叙利亚战争至今已持续8年,叙利亚起码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战争造成的难民大量涌入西欧国家,给其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恐怖袭击  2018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2000美军即将从叙利亚撤离。同时,还附带了一个视频文件,说道:“我们已经在叙利亚作战很长时间了,我也都已经当了2年的总统了。现阶段,美军
期刊
功成名就时荣归故里,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共识。但对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们,却并不适用。他们回故里的次数不多,有的甚至离家后再未还乡。原因即一个“忙”字,一个“怕”字。忙,身兼数职,日理万机;怕,怕给家乡添麻烦,也怕乡亲提出过分要求。离开时是热血少年,归来时已白发丛生——本专题选取开国将帅群体,讲述他们的回乡轶事。  还乡,是一个延续千百年的命题,其中包含了说不明的复杂滋味。   讲述还乡故事从很久以前
期刊
毛泽东:“你和平解放北平,功劳很大”  1949年2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在西柏坡会见了傅作义。傅作义见到毛泽东的第一句话是:“我有罪。”毛泽东答道:“你有功!”  1949年1月4日,毛泽东发表了题为《评战犯求和》的文章。1月5日,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以林彪、罗荣桓的名义发表了《告华北国民党将领书》,号召华北国民党将领向郑洞国学习,举行起义。     傅作义还是不放心   1949年1月9
期刊
美国第一次遏制共产主义的军事行动  朝鲜战争是美国企图以强大军事力量来主宰世界的开端。在这之后,美国把国家资源,加上声望名誉,越来越多地投到东南亚、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1950年6月24日晚上。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给在密苏里州度假的杜鲁门打来电话。“总统先生,”他说,“我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消息告诉您。”  艾奇逊告诉杜鲁门,南北朝鲜开战了。   艾奇逊已主动地通知了联合国秘书长,要求召开安理
期刊
一个愿送,一个想拿,一拍即合  溥仪离开沈阳时,带了两箱珠宝苏联国家安全总部官员认为不能非法没收,故而决定“以智取宝”  “你好溥仪先生。我们请你来,不是审讯,而是随便谈谈。溥仪先生,您打算怎样处置您的珠宝呢?我们苏联现正为恢复国民经济发行公债,假如您同意把自己的财宝献给苏联政府,那是再好不过了。”   溥仪:“我自己一直没有机会提出这个问题,既然你们开口了,我很愿意把自己的全部珍宝捐献给苏联政
期刊
中日学者超越战争建立友谊与尊重  日军围捕燕大的教授和学生,载人的卡车经过校门时,鸟居龙藏教授穿了隆重的日本和服,向在卡车上的囚人鞠躬  洪业(1893-1980),是当代杰出的史学家、教育家。根据洪业口述访谈撰写的《洪业传》中,曾提到一个人物,叫鸟居龙藏。虽着墨不多,但令人难忘。   1937年7月28日,日军占据北平。头四年,日军因暂时不想触犯美国,对燕京大学比较客气。校长司徒雷登对日军采取
期刊
“中国最著名的乡党委书记”  李昌平憋不住,有满肚子的实话、真话要对人讲。最终他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倾诉对象——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您写信。我要对您说的是: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19年前的春耕时节,深感“农民负担过重,实在找不到出路”的李昌平连夜写了一封信,题为《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犹豫几日后,李昌平在2000年
期刊
恐怖袭击情报使总统噩梦连连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恐战争——阿富汗战争。这场战争延续18年,成为美国卷入的历时最长的战争  2001年9月11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以下简称“小布什”)在一所小学进行访问时,突然有工作人员向他汇报:一架商用的喷气式大型飞机撞上了世贸中心大楼。小布什震惊地想:“那架飞机上的飞行员一定是世界上最糟糕的飞行员。他怎么可能在大晴天把飞机
期刊
文强一生历尽劫波,自谓“千死一生”。他在国共两党都担任过高级职务,最后沦为战犯。他认罪却拒绝悔过:“毛泽东是我表哥,朱德是我的上级,周恩来是我的老师和入党介绍人,刘少奇是我同乡,林彪是我同学,这么多共产党大官和我在一起,我却成了国民党,是他们没有带好我,要写悔过书也应该他们写。”直到晚年才思想彻底转变。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  开篇 历尽劫波,“千死一生”   他的父辈曾追随
期刊
赫赫战将要“逃跑”  许世友站在房顶大喊一声:“有种的上来,谁上来就扫倒谁!”一身功夫的许世友飞檐走壁,我们根本追不上他,更别提抓住他了  1936年,严大芳奉命指挥中央保卫局,将许世友和红四方面军的30多名军师级干部都抓了起来……当时,许世友已经是红四方面军赫赫有名的战将,中央保卫局为什么要抓他?又是怎么抓到他的?本文是严大芳的回忆。   1936年10月,我所在的红四方面军31军特务队被编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