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司法解释的效力与功能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h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最高司法机关进行司法解释的权力。司法解释在我国的法律解释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出普遍的法律效力。本文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司法解释在我国的法律效力问题,并对司法解释的功能及其完善作出了详细论述。司法解释有助于树立司法机关的权威,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
  【关键词】:司法解释;效力;功能;完善
  司法解释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司法审判中体现出普遍的法律效力。“任何审判活动都必须以理解、阐释法律文本为前提,否则立法机关所创立的法律规范便不能在司法活动中贯彻实施。”[1]司法解释在本质上属于授权性解释,其制定主体具有特定性,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才具有司法解释的权力。
  一、司法解释的效力
  我国宪法和法律并没有对司法解释的效力进行规定。从目前中国的司法实际来看, 司法解释显然起着和法律同等重要的作用, 是法官审理案件的直接依据。
  (一)理论界对司法解释的效力存在争议
  法学理论界认为,对法律效力通常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适用法律的结果而不是法律本身,因此不具有普遍约束力。”[2]我国的司法解释不属于这里“法”的范畴,但在实践生活中却发挥了“法”的价值。有学者指出,“司法解释的法律效力限于其个案的范围, 其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对某一个个案有法律约束力。但须明确这不是普遍的约束力, 在对以后这种类似的个案或面临同样的法律应用问题时, 有参考与借鉴的意义, 但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司法机关可以针对个案作出不同的解释。”[3]
  (二)我国对司法解释效力的规定
  1.宪法、法律对司法解释效力的规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解释宪法和法律的职权,但并未对两高司法解释的效力进行规定。《关于人民法院制作法律文书如何引用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批复》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引用法律和行政法規,对最高院的意见和批复等,应当贯彻执行,但也不宜直接引用。
  2.最高司法机关对司法解释效力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工作规定》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并发布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 具有法律效力。
  可以看出,宪法和法律并没有关于司法解释效力的规定,只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文件中规定了司法解释具有法律的效力。笔者认为,司法解释的普遍约束力应当仅仅局限在抽象性司法解释的范围,法官在裁判文书的制作过程中可以直接援引司法解释,作为裁判的依据。
  我国司法解释的范围经历了从对具体案件的批复发展到对于法条的解释,实践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所有国家的司法机关都把实现立法原意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和司法目标。”[4]尽管没有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规定,但我国学者和司法实务部门都对司法解释的效力作出了肯定的评价。最高司法机关制定司法解释并没有脱离立法原意,甚至竭力向立法者的本意靠近,以避免各级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非统一性,因此,应当赋予其普遍的法律效力。
  三、司法解释的功能定位
  任何一部法律的实施难免会与具体的案件之间存在着隔阂,法律是抽象出来的规则,法律规范不可避免的具有模糊性和原则性,因此,法律解释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法律规范,填补法律漏洞
  任何一部成文法的制定都难免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周延性,还有的法律实际操作性较差,在适用时会产生立法者无法预料的问题,这对于案件纠纷的解决起不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因此更加需要在法律规定较为模糊的情况下进行充分、明确、具体的解释和说明。
  (二)为立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前瞻性和指导立法的功能,任何立法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总是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的概括和总结,通过立法程序使其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司法解释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法律适用方面的说明,为立法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司法解释的“准立法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为立法机关的正式立法提供了经验性指导,有利于保障立法的质量。
  (三)统一各级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
  “各级司法机关和参与案件审判的法官在司法过程中都会存在对法律的理解和诠释问题。”[1]由于法官的职业水平、法律知识素养以及对法律的理解不同,针对法律的同一条文,在适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某些相似的案件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判决结果,这显然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通过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能够为各司法机关适用法律提供统一的标准,最大程度上实现法律的统一性。
  (四)体现能动司法,树立司法权威
  “司法能动主义的基本宗旨就是, 法官应该审判案件, 而不是回避案件, 并且要广泛地利用他们的权力, 尤其是通过扩大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手段去促进公平。”[5]虽然我国的法律未赋予最高法院司法审查的权力,但并不影响我国司法机关发挥司法的能动性。最高人民法院充分地利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对法律条文进行说明和解释,发挥其能动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最高司法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使其所作的解释成为各级司法机关适用的标准,可以看出其追求能动司法的意志和愿望,这也体现了能动性司法的理念。
  四、司法解释的完善和优化
  有学者主张,“司法解释应严格限制在个案解释的范围, 不能超越一个个案而进行规范性的解释,即‘立法化解释’,司法机关‘具体应用’法律的理解, 应严格限制于司法机关处理的个案中,严格限制于‘个别性解释’。”[3]尽管对于司法解释褒贬不一,但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司法解释具有多种功能,存在着自身的合理性。
  为了使司法解释符合法治建设的背景,需要对其进行完善。首先,提高司法解释的制定水平。司法解释内部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定流程,根据审判实践中出现的法律适用方面的问题进行研讨,提升整体的制定水平。其次,加大司法解释的宣传力度。司法解释制定出来以后,应及时公开和宣传,实现司法解释的公开化、透明化和民主化。最后,司法解释应更加接近立法原意。“司法解释不应是原有概念的简单重复,应是原有规范的明确、充实与完善,这是解释的题中应有之义。”[6]只有立足于立法原意,并且细致的揣摩立法者的意图,司法解释才能一直处于法治建设的正轨上。
  结语
  司法解释在法律解释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司法实践中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在我国,司法解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明晰法律规范,弥补法律的漏洞,为未来立法提供指引,还能为各级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提供统一性标准,体现了能动司法的精神。在未来的法治建设大潮中,司法解释凭借自身优势,将会进一步彰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田芳.法律解释如何统一关于司法解释权的法律统一解释功能的思考[J].法律科学,2007(6).
  [2]沈宗灵.法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汪全胜.司法解释正当性的困境及出路[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3)
  [4]陈春龙.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和功能[J].中国法学,2003(1).
  [5]张榕.我国最高法院能动司法的路径选择[J].厦门大学学报,2011(1).
  [6]胡岩.司法解释的前生后世[J].政法论坛,2015(3).
  [7]周道鸾.论司法解释及其规范化[J].中国法学,1994(1).
其他文献
【摘要】:被称为国人道德滑坡标志的“彭宇案”至今热潮未退。本文将以纵向的角度去探讨彭宇案的是与非,文章以有关公平责任的法律规定、民事证据规则、法律论证理论为工具,对南京彭宇案的一审判决书进行了批判性检验,在逻辑中追求论理,在判决中寻觅正义。  【关键词】:道德与法律;常理;彭宇案  一、案情简介  2006年11月20日上午,南京老太太徐寿兰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公交车站摔倒,彭宇自称上前搀扶。随后,
期刊
【摘要】: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通过,于2011年4月1日起施行。颁布实施后,一些学者认为第42条的规定并不全面,无法有效保障涉外案件中消费者的权益,他们认为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不够,法律应该给予消费者最有利的保障。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第42条之规定“适可而止”、“悬崖勒马”般合理的对涉外案件消费者的权益做出恰当的规定。消费者相对于商品销售者、服务提供者而言,
期刊
观念摄影的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转变和延伸,是在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段和形式。观念摄影的主旨是利用影像来传递某种观念,利用影像的方式对人们的生存现状或其他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引发人们对该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观念摄影在一定层次上动摇了传统艺术摄影的地位,许多例证刻意证明观念摄影在摄影出现之初就开始存在了。观念摄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是源于西方后现代社会并波及全球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
期刊
【摘要】: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都是呈现螺旋式回转的状态,或者可以说是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周而复始的过程。“新”纪实摄影在本质上来说,是摄影家的个性发展,是对传统纪实摄影的某种意义的突破。既是从有到无的发展过程、从秩序到自由的改变过程、从共性到个性的成长过程。  【关键词】:摄影流派;景观摄影;人道主义;波普艺术;美国人  1、前言  跨步新时代之后摄影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摄影流派和话题多样化,同时诸多
期刊
【摘要】:近年来,影视圈抄袭成风,然而《著作权法》却没有对抄袭与借鉴的内涵和认定标准作出规定,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对于两者的认定标准不明,认定方法不一,导致此类案件的判决存在一定混乱。本文以具有极强的标杆意义和示范效应的琼瑶诉于正《宫锁连城》抄袭《梅花烙》一案,来分析抄袭与借鉴的边界问题,本文运用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本案,并对于抄袭和借鉴的边界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期为完善我国的抄袭
期刊
【摘要】:电影海报是宣传影片、提高票房的有力手段之一,主要通过文字、图像、色彩、亮度等视觉元素巧妙组合,运用多种模态建构意义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为理论基础,运用Kress 和Van Leeuwen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法,对2015年热映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内地宣传海报进行解读。分析图像的互动意义,旨在进一步探讨电影海报是如何通过多模态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并达到宣传电影的目的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影像叙事分析法解析《美丽中国》的影像内容,阐释中西方纪录片惯常的叙事差异,而《美丽中国》突破了这种差异性,重在故事化的叙事展现而非说教。平视的叙事视角让受众感到平等交流与对话;唯美的镜头语言塑造了神秘的东方印象;线性基础上的板块结构在时空之中突出重点,使受众掌握了更多的讯息。这些西式的影像叙事技巧无不展现了中国广袤土地上的自然奇观,更向世界展示了西方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达到了中西方
期刊
【摘要】: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日益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本文旨在对数十年年来国内外学术领域有关金融创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简要的综述,以阐明其的定义、内涵和形式,进而为该领域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逻辑起点。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创新  国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大多基于经济发展理论。J·Bain(1959)提出有效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源
期刊
【摘要】:公司制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的经营者往往不是公司的所有者,而两者的目标不完全一致,因此产生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协调。本文首先阐述职业经理人产生的原因,再解释职业经理人腐败问题的缘由及具体表现形式,最后对职业经理人腐败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经理人腐败问题;委托代理关系;代理问题;原因及解决  一、职业经理人产生的原因—
期刊
【摘要】:戏曲艺术的发展经历了辉煌与没落,复兴、弘扬传统文化正是当务之急。戏曲的观众群有着久远的历史,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可见,没有观众的登场是没有意义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关照不同层次的戏曲观众需求及重视观众的审美反馈两个方面浅谈李渔的戏曲观众本位的思想。  【关键词】:浅谈;戏曲;李渔;观众本位思想  李渔说:“填词之设,专为登场。”① 观众与舞台就像是一对双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