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源于思,起于疑”。高中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于是,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经常设疑,使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启发高中生主动质疑、不断探究,提高了高中生的课堂学习效果。长此以往,高中生的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并且也能够养成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习惯,高中生的质疑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质疑能力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教学领域改革频仍,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登上了教改的舞台。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高中生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一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学实践证明,利用高中化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高中生质疑能力呢?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高中生特点和教材内容不断研究,终于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具体如下:
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设疑
其一,在化学课堂教学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关联,旧中引新,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设问激疑。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钠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同样也可以对比分析Al与HCl、NaOH反应并分析与上面反应的区别。其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应在此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耐心讲解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其三,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教师在设疑时应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同时利用学生在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有意识的提出分析设疑,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发挥教材优势,引导高中生主动质疑
可读性强是当前高中化学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可以让高中生研读教材,培养其看书的能力。如在教乙烯的性质用途时,首先布置学生看书预习。为使学生看书有重点,先向学生揭示了本书的教学目的:掌握乙烯的性质,理解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存在疑点记下来。上课时就提问:①你认为本节課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你的疑点有哪些?由于学生自己看书,比较集中地提出了一些问题:如①氧化反应的定义与无机里讲有区别?②加成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等?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时,我不急于解释,只作为适当的点拔,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冲突中获得自我释疑,然后再加以归纳,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可启发学生设计一个家庭小实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经学生主动质疑、互疑、最后顺利释疑。
总而言之,我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采用设疑、启发学生质疑等方法,引发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同时,培养了高中生的质疑能力,有助于高中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质疑能力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教学领域改革频仍,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登上了教改的舞台。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高中生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一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学实践证明,利用高中化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高中生质疑能力呢?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高中生特点和教材内容不断研究,终于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具体如下:
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设疑
其一,在化学课堂教学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关联,旧中引新,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设问激疑。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钠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同样也可以对比分析Al与HCl、NaOH反应并分析与上面反应的区别。其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应在此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耐心讲解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其三,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教师在设疑时应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同时利用学生在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有意识的提出分析设疑,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发挥教材优势,引导高中生主动质疑
可读性强是当前高中化学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可以让高中生研读教材,培养其看书的能力。如在教乙烯的性质用途时,首先布置学生看书预习。为使学生看书有重点,先向学生揭示了本书的教学目的:掌握乙烯的性质,理解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存在疑点记下来。上课时就提问:①你认为本节課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你的疑点有哪些?由于学生自己看书,比较集中地提出了一些问题:如①氧化反应的定义与无机里讲有区别?②加成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等?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时,我不急于解释,只作为适当的点拔,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冲突中获得自我释疑,然后再加以归纳,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可启发学生设计一个家庭小实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经学生主动质疑、互疑、最后顺利释疑。
总而言之,我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采用设疑、启发学生质疑等方法,引发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同时,培养了高中生的质疑能力,有助于高中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