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湄公河为界,两岸泰老两国的风景无异,渡河通关过后就是一番新世界。沿着平缓的湄公河进入老挝心脏,6个小时的快船,顺流而下,目的地是琅勃拉邦。
这是一条进入老挝的美好通道,轻舟驶过万重山,两岸回应以寂静。我频频转换坐姿以适应逼仄的空间,已经无心欣赏两岸风光,问船夫几点抵达目的地,船夫手上没有表,随便说了个时间。时间在这里不重要。在我耳边呼啸着风和轰隆的引擎声,粗暴划破了宁静。越来越多人“发现”了这个的中南半岛小国,这个曾经是西方旅人收藏得最好的秘密,随着越来越方便的签证服务和越来越多的通关口岸,现在旅人们能通过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地,把这个群山深锁的小国编入他们的壮游中。
退却了神秘感的古城
已经是第三次来到琅勃拉邦。每次来到,总会发现酒店多了餐馆多了游客多了,还好宁静未减。老挝人还是慢慢办事情,中午也会在店里打瞌睡,走路也如清晨僧侣化缘的那种飘逸于尘世间的步伐。
杜拉斯的湄公河与其支流康河在这里交汇,琅勃拉邦就夹在两河交汇点的半岛上。琅勃拉邦躲在深山里,还是让旅人们揪了出来,把它当作桃花源一样膜拜。市里有钱的当地人都是搞旅游业的,小和尚积极学英文,说一离开寺庙后都要当导游。城市里的一举一动,包括每天清晨6点僧侣日常的化缘都显得新奇如天方夜谭,都值得用镁光灯来轰炸。
不少人说,首都万象像极了60年代的曼谷。和几年前一样,老挝还是旅人们的最爱,虽然现在较为商业化了,到万荣、琅勃拉邦等地,有更多的玩乐选择,比如徒步村庄游及攀岩等,北部的山区原本鸟不生蛋,现在也在积极开发生态旅游,看形势,老挝也将步上泰国和越南的旅游发展路向。旅人们没有权利来阻止这样的发展,甚至是批评它,也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我们正是那些改变它的人,无论你承不承认。我们给它的爱,会不会是一种伤害。
半岛型的古城,1995年联合国将之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古城生命的转折点,从此它不可能再轻易宁静和残旧下去。琅勃拉邦是全东南亚保存得最完美的城市,其街道布局也保留了早期东南亚城市的雏形,古城分为不同小区,以寺庙为中心,命名也以寺庙名字为准,显示了宗教在居民心中的地位。过去,也可能就是几年前,由万象出发,要两天时间才能抵达琅勃拉邦,现在开辟了一条所谓的高速公路,运送货物及游客,10个小时就能抵达琅勃拉邦,城市之间的航班也增加了,方便稀释了神秘感。
将老城定格
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在某个程度上也限制了老城内的发展,有关当局修复老庙,规定保留百多栋楼房,新建筑不能楼过3层,道路不能随便改了。要保留,就得制定严格标准,保存一座城市,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老城里还有很多老旧的民房,混血着法国式的风情,一些还是用木头搭的,深棕的色泽,吸纳了无数的阳光和雨水,还很坚强,好的东西总能漠视时间。看房子不应该只是欣赏它空间或造型上的美,也应该看见时间在它身上留下的指纹。空间是静止的,时间才是流动的,由无数小故事缀成,而这些小故事都收集在房子的皱纹里,如果把皱纹磨平,故事也自然会流失。
门窗上的斑驳已经洗去,刷上新漆换上新瓦,一切整装待发,这样的城市更懂得讨旅人们的欢心。主干道上都是酒店、餐馆、手工艺品店等。这似乎是全世界旅游景点的趋势,日常的生活场景变得旅游化。商业化并非不好,视乎格调,还好这是一座有品味的城市,毕竟住过几代的王朝,这是最好的时刻,也可能是最坏的时刻。过了这一刻,或许就是败坏了。
老城住宅区不算密集,生活不算富裕不算贫穷,村人们(是的,这座城市更像村庄)养狗养猫,种花植树,家家户户还有一个小菜园,养一些兰花,开得很悠闲和快乐的样子,而时间在这里也迷了路,仿佛一个定格的影片画面,不再流动,却不感觉无聊。
猫一般的老挝人
在琅勃拉邦,走路的速度刚刚好,街上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摩托车,那应该也是不错的速度。小小老城,竟有32座佛寺(鼎盛时期是66座),几步一庙,不是教徒,也能感觉安详。脱鞋入庙,出家人盘脚而坐,面对身形修长的金佛,只要诚心就能进入另一个世界。
寺庙的外墙贴满金箔浮雕,层层低飞的屋檐如母鸡张开的翅膀守护着一群生灵,那是老挝佛庙的特色。每走几步,光灿灿的奢华,甚至会感到刺眼,所以要时不时走进咖啡馆,挑一个露天座位,能晒到一点阳光,听见孩子追闹的声音,闻到法国面包的流香最好,原来亚洲最好的咖啡就在这里,生产自老挝南部的高原上,虽然它们大部分还是出口到欧美的咖啡馆里,那更能卖到好价钱。
城里有夜市,售卖一些烧烤和熟食,比如烤河鱼之类。老挝人喜吃糯米饭,不易消化却容易饱,装在一种竹编的圆筒里,方便携带,也是很好的纪念品。买了串烧肉,和街上认识的日本朋友找个小摊位坐下,小贩马上盛来一碗猪杂汤。旁边的老挝人,看我们喝白开水,很看不过眼,把他手中的“老老”送来,喝了再添一杯,绝对不让杯子空着。“老老”是一种当地米酒,不算好喝,但是我从来不会拒绝一张让我信任的表情。他一脸黝黑的通红,不多话,为我们不断添酒。一切还是那么的静。
古城入口一到夜晚就变成了步行街,摆满了摊贩,售卖着老挝的手工艺品。老挝以纺织品闻名,摊上多售卖一些千篇一律的棉被、丝巾等,买了几个以猫为主题的手工艺品,简单而富有童趣。我想起老挝一句谚语:老挝人和越南人,就像猫和狗,形象地表达了老挝人与世无争的个性。连最商业化的摊贩也不算太难缠,还没有学会漫天要价。
体验布施
清晨6点,一如既往,我让寺院的鼓声叫醒。这是古城里最好听的闹钟,选择住进古城,也是希望早上能听见这样的声音,酒店的房间已经亮起,游客们装扮好自己,背着相机和脚架,如猎人背上猎枪,出席每天清晨六点风雨不改的化缘。
古城大街上已经挤满了游客,一辆一辆的旅游巴士吐出一批一批睡眼惺忪的游客。昨夜狂欢的宿醉还在隐隐发作,但是谁都不想错过这个独特的体验。这真是一场怪异的旅游活动,日常生活被旅游业所绑架,更何况还是神圣的宗教仪式。我没有责怪别人的筹码,因为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还保留着每天清晨的化缘活动,在东南亚各地已经很难看到如此阵容和壮观的化缘场面,所以深受游客的欢迎。游客的凝视往往有种杀伤力,所以各大寺庙都会贴上告示:请帮助我们维护化缘的宗教仪式。
僧侣赤脚无声的走在大街上,一抹抹橙黄的袈裟铺成视窗喜欢的艳丽景象,成群结队的施者跪着地上,阵容不亚于僧侣,贡品为一些米饭糕点之类。施者当中有老挝人也有外国人,一些摊贩也深谙这可是做生意的好时刻,挑着扁担售卖施品。僧侣的钵盂渐渐满了起来,甚至由受者的角色转换成施者,把一些化来的东西又施与沿街衣衫褴褛的小孩,有人当心这样会更助长当地人不劳而获的心理,把平民百姓变成“乞丐”。咖啡馆也提早开门做生意,化缘过后挤满了安心的游客,或许一场布施后更能心安理得地吃早餐,入侵的罪恶感马上获得救赎。
这是一条进入老挝的美好通道,轻舟驶过万重山,两岸回应以寂静。我频频转换坐姿以适应逼仄的空间,已经无心欣赏两岸风光,问船夫几点抵达目的地,船夫手上没有表,随便说了个时间。时间在这里不重要。在我耳边呼啸着风和轰隆的引擎声,粗暴划破了宁静。越来越多人“发现”了这个的中南半岛小国,这个曾经是西方旅人收藏得最好的秘密,随着越来越方便的签证服务和越来越多的通关口岸,现在旅人们能通过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地,把这个群山深锁的小国编入他们的壮游中。
退却了神秘感的古城
已经是第三次来到琅勃拉邦。每次来到,总会发现酒店多了餐馆多了游客多了,还好宁静未减。老挝人还是慢慢办事情,中午也会在店里打瞌睡,走路也如清晨僧侣化缘的那种飘逸于尘世间的步伐。
杜拉斯的湄公河与其支流康河在这里交汇,琅勃拉邦就夹在两河交汇点的半岛上。琅勃拉邦躲在深山里,还是让旅人们揪了出来,把它当作桃花源一样膜拜。市里有钱的当地人都是搞旅游业的,小和尚积极学英文,说一离开寺庙后都要当导游。城市里的一举一动,包括每天清晨6点僧侣日常的化缘都显得新奇如天方夜谭,都值得用镁光灯来轰炸。
不少人说,首都万象像极了60年代的曼谷。和几年前一样,老挝还是旅人们的最爱,虽然现在较为商业化了,到万荣、琅勃拉邦等地,有更多的玩乐选择,比如徒步村庄游及攀岩等,北部的山区原本鸟不生蛋,现在也在积极开发生态旅游,看形势,老挝也将步上泰国和越南的旅游发展路向。旅人们没有权利来阻止这样的发展,甚至是批评它,也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我们正是那些改变它的人,无论你承不承认。我们给它的爱,会不会是一种伤害。
半岛型的古城,1995年联合国将之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古城生命的转折点,从此它不可能再轻易宁静和残旧下去。琅勃拉邦是全东南亚保存得最完美的城市,其街道布局也保留了早期东南亚城市的雏形,古城分为不同小区,以寺庙为中心,命名也以寺庙名字为准,显示了宗教在居民心中的地位。过去,也可能就是几年前,由万象出发,要两天时间才能抵达琅勃拉邦,现在开辟了一条所谓的高速公路,运送货物及游客,10个小时就能抵达琅勃拉邦,城市之间的航班也增加了,方便稀释了神秘感。
将老城定格
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在某个程度上也限制了老城内的发展,有关当局修复老庙,规定保留百多栋楼房,新建筑不能楼过3层,道路不能随便改了。要保留,就得制定严格标准,保存一座城市,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老城里还有很多老旧的民房,混血着法国式的风情,一些还是用木头搭的,深棕的色泽,吸纳了无数的阳光和雨水,还很坚强,好的东西总能漠视时间。看房子不应该只是欣赏它空间或造型上的美,也应该看见时间在它身上留下的指纹。空间是静止的,时间才是流动的,由无数小故事缀成,而这些小故事都收集在房子的皱纹里,如果把皱纹磨平,故事也自然会流失。
门窗上的斑驳已经洗去,刷上新漆换上新瓦,一切整装待发,这样的城市更懂得讨旅人们的欢心。主干道上都是酒店、餐馆、手工艺品店等。这似乎是全世界旅游景点的趋势,日常的生活场景变得旅游化。商业化并非不好,视乎格调,还好这是一座有品味的城市,毕竟住过几代的王朝,这是最好的时刻,也可能是最坏的时刻。过了这一刻,或许就是败坏了。
老城住宅区不算密集,生活不算富裕不算贫穷,村人们(是的,这座城市更像村庄)养狗养猫,种花植树,家家户户还有一个小菜园,养一些兰花,开得很悠闲和快乐的样子,而时间在这里也迷了路,仿佛一个定格的影片画面,不再流动,却不感觉无聊。
猫一般的老挝人
在琅勃拉邦,走路的速度刚刚好,街上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摩托车,那应该也是不错的速度。小小老城,竟有32座佛寺(鼎盛时期是66座),几步一庙,不是教徒,也能感觉安详。脱鞋入庙,出家人盘脚而坐,面对身形修长的金佛,只要诚心就能进入另一个世界。
寺庙的外墙贴满金箔浮雕,层层低飞的屋檐如母鸡张开的翅膀守护着一群生灵,那是老挝佛庙的特色。每走几步,光灿灿的奢华,甚至会感到刺眼,所以要时不时走进咖啡馆,挑一个露天座位,能晒到一点阳光,听见孩子追闹的声音,闻到法国面包的流香最好,原来亚洲最好的咖啡就在这里,生产自老挝南部的高原上,虽然它们大部分还是出口到欧美的咖啡馆里,那更能卖到好价钱。
城里有夜市,售卖一些烧烤和熟食,比如烤河鱼之类。老挝人喜吃糯米饭,不易消化却容易饱,装在一种竹编的圆筒里,方便携带,也是很好的纪念品。买了串烧肉,和街上认识的日本朋友找个小摊位坐下,小贩马上盛来一碗猪杂汤。旁边的老挝人,看我们喝白开水,很看不过眼,把他手中的“老老”送来,喝了再添一杯,绝对不让杯子空着。“老老”是一种当地米酒,不算好喝,但是我从来不会拒绝一张让我信任的表情。他一脸黝黑的通红,不多话,为我们不断添酒。一切还是那么的静。
古城入口一到夜晚就变成了步行街,摆满了摊贩,售卖着老挝的手工艺品。老挝以纺织品闻名,摊上多售卖一些千篇一律的棉被、丝巾等,买了几个以猫为主题的手工艺品,简单而富有童趣。我想起老挝一句谚语:老挝人和越南人,就像猫和狗,形象地表达了老挝人与世无争的个性。连最商业化的摊贩也不算太难缠,还没有学会漫天要价。
体验布施
清晨6点,一如既往,我让寺院的鼓声叫醒。这是古城里最好听的闹钟,选择住进古城,也是希望早上能听见这样的声音,酒店的房间已经亮起,游客们装扮好自己,背着相机和脚架,如猎人背上猎枪,出席每天清晨六点风雨不改的化缘。
古城大街上已经挤满了游客,一辆一辆的旅游巴士吐出一批一批睡眼惺忪的游客。昨夜狂欢的宿醉还在隐隐发作,但是谁都不想错过这个独特的体验。这真是一场怪异的旅游活动,日常生活被旅游业所绑架,更何况还是神圣的宗教仪式。我没有责怪别人的筹码,因为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还保留着每天清晨的化缘活动,在东南亚各地已经很难看到如此阵容和壮观的化缘场面,所以深受游客的欢迎。游客的凝视往往有种杀伤力,所以各大寺庙都会贴上告示:请帮助我们维护化缘的宗教仪式。
僧侣赤脚无声的走在大街上,一抹抹橙黄的袈裟铺成视窗喜欢的艳丽景象,成群结队的施者跪着地上,阵容不亚于僧侣,贡品为一些米饭糕点之类。施者当中有老挝人也有外国人,一些摊贩也深谙这可是做生意的好时刻,挑着扁担售卖施品。僧侣的钵盂渐渐满了起来,甚至由受者的角色转换成施者,把一些化来的东西又施与沿街衣衫褴褛的小孩,有人当心这样会更助长当地人不劳而获的心理,把平民百姓变成“乞丐”。咖啡馆也提早开门做生意,化缘过后挤满了安心的游客,或许一场布施后更能心安理得地吃早餐,入侵的罪恶感马上获得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