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各民族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各具不同的景观艺术风格,明显表现为中西方园林风格迥异。本文阐述了由于文明特点和民族心理的差异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景观设计文明特点民族心理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1 景观设计艺术风格的差异
世界各民族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各具不同的景观艺术风格。西方文明的埃及、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等;中部文明的伊斯兰园林;以及东方文明中的中国原理、日本园林等。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
其中有两种园林风格最为典型也最引人注目: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前者的特点是: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地方方整整。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关系中去,强调人工美。后者的特点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的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两种造园风格的主要差异表现为:一个着眼于几何美,另一个着眼于自然美。
中西方的园林都是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而营造的人工环境,却为什么会循着不同的道路发展呢?
2 文明特点的比较
中国的园林,在发源之初,就是将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范围,放养动物,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用,这就是作为中国古代园林始祖的囿。就其内容来说比较单纯,除夯土筑台,掘沼养鱼外,都是朴素的天然景象。可见,中国园林一开始就洋溢着纯粹供观赏与娱乐的草莽丛林气息。
西方园林之所以作规则式布置,追根溯源其最初大多出于农事耕作的需要。如法国的花园就起源于果园菜地。一块长方形的平地,被灌溉水渠划成方格,果树蔬菜,花卉,药草等整整齐齐种在格子里。这就是生产劳动的当然做法。在此基础上,种植灌木或绿篱,形成朴素简单的花园。再如考古发现的公元前14世纪的古埃及壁画,绘有贵族宅园布局图:四周筑有围墙,入口处建塔门,有通道直通住房,形成明显的中轴线。通道两侧和庭院周围成行种植椰枣,棕榈,无花果等。轴线两侧布置凉亭和几何形水池。园中以矮墙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八个区域。这一轴线对称的几何形风格,在延续至今的西方古典园林中还有诸多范例。
3 民族心理的比较
3.1造园思想的比较
中国崇尚自然的造园美学思想,可溯源于老庄哲学。它对中国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文人和士大夫确立了以自然、适意、清静、淡泊为特征的人生哲学。
这种崇尚自然的社会风尚,促使艺术家产生了表现自然美的情感和动力。首先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山水诗、田园诗及至所谓山林文学的产生。反映在美术上,就产生了以歌颂隐逸生活为主题的人物画。而为了给这些人物一个合适的可供烘托主题的环境,山水画便开始作为文人逸士的活动空间的背景发展起来。艺术家便沉醉在美妙的大自然中。山水画的兴起,促进了中国文人山水园的诞生。由于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许多园林的设计都是出于画家之手。山水画亦如山水园林,遵循的最基本的原理莫过于“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中国造园思想中的自然审美心理表现为人与自然的融合,进而达到情感,精神的超脱。像西方那种“几何审美观”在中国古代绘画和园林中几乎是全然不见的,与之恰成对比的是倾心于自然美的追求。
在这种社会意识的支配下,自然会把美学建立在“唯理”的基础上。笛卡尔认为,应当制定一些牢靠的、系统的、能够严格地确定的艺术规则和标准。这些规则就是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他的唯理主义思想为17世纪流行在欧洲,特别是法国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潮提供了有力的哲学基础。认为艺术需要像数学一样有明确清晰的规范和规则。表现在建筑和园林建设上,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法国的凡尔赛宫就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作品。
3.2宗教因素比较
在古代,世界各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大体上都由宗教观念统治着。欧洲各国有基督教,阿拉伯世界有伊斯兰教,印度、中国、日本主要有佛教等。宗教和园林艺术在人类历史上是相互影响的。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宗教对园林艺术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在西方出现过寺院式的庭院,在中国也出现了寺庙园林。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释、道并重,在历史上均对园林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宋代以后,佛道融合,道教特点被逐渐融化。因此,宗教对于中国园林的影响当推佛教为最。由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至魏晋时与中国本土的玄学合流而得到很大发展,加上统治者的提倡,使得寺庙园林数量飙升。
佛教所追求的是超凡脱俗、清静无为的主旨,道家所追求的是清静无欲、修养内丹的境界,加之出家人惯游名山大川,喜择深山水畔、清幽恬静、地势险绝之处建筑寺庙与道观。因此,寺庙园林一般都在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的地方,建筑的布置以殿堂为中心,楼、阁、塔作点缀,辅助建筑纵横分布,而以主体建筑的优美造型、辉煌色彩引人入胜。风景区中的寺院园林虽然建筑密度很大,但由于因山就势呈阶梯状布置,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建筑通透开敞,人们从寺院内的亭台楼阁或敞厅庭园向外望去,所见的是茂密的森林、起伏的峦峰、秀丽的山水。心理上并不会有压抑感。
宗教在欧洲的社会生活中更为重要和普遍,对园林的影响也很大。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是普及的宗教,教会的势力极大。园林便在寺院里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寺院式园林。
4 结语
世界各地不同的景观设计特点及差异的形成,是受到各地的文明特点即历史渊源,以及民族心理即哲学思想,社会文化、物质生活,以及宗教信仰影响作用的。是所有这些因素经过历史的磨合,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了景观设计创作,才形成了今天具有地域及民族特色的丰富的景观。
关键词景观设计文明特点民族心理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1 景观设计艺术风格的差异
世界各民族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各具不同的景观艺术风格。西方文明的埃及、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等;中部文明的伊斯兰园林;以及东方文明中的中国原理、日本园林等。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
其中有两种园林风格最为典型也最引人注目: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前者的特点是: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地方方整整。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关系中去,强调人工美。后者的特点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的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两种造园风格的主要差异表现为:一个着眼于几何美,另一个着眼于自然美。
中西方的园林都是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而营造的人工环境,却为什么会循着不同的道路发展呢?
2 文明特点的比较
中国的园林,在发源之初,就是将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范围,放养动物,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用,这就是作为中国古代园林始祖的囿。就其内容来说比较单纯,除夯土筑台,掘沼养鱼外,都是朴素的天然景象。可见,中国园林一开始就洋溢着纯粹供观赏与娱乐的草莽丛林气息。
西方园林之所以作规则式布置,追根溯源其最初大多出于农事耕作的需要。如法国的花园就起源于果园菜地。一块长方形的平地,被灌溉水渠划成方格,果树蔬菜,花卉,药草等整整齐齐种在格子里。这就是生产劳动的当然做法。在此基础上,种植灌木或绿篱,形成朴素简单的花园。再如考古发现的公元前14世纪的古埃及壁画,绘有贵族宅园布局图:四周筑有围墙,入口处建塔门,有通道直通住房,形成明显的中轴线。通道两侧和庭院周围成行种植椰枣,棕榈,无花果等。轴线两侧布置凉亭和几何形水池。园中以矮墙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八个区域。这一轴线对称的几何形风格,在延续至今的西方古典园林中还有诸多范例。
3 民族心理的比较
3.1造园思想的比较
中国崇尚自然的造园美学思想,可溯源于老庄哲学。它对中国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文人和士大夫确立了以自然、适意、清静、淡泊为特征的人生哲学。
这种崇尚自然的社会风尚,促使艺术家产生了表现自然美的情感和动力。首先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山水诗、田园诗及至所谓山林文学的产生。反映在美术上,就产生了以歌颂隐逸生活为主题的人物画。而为了给这些人物一个合适的可供烘托主题的环境,山水画便开始作为文人逸士的活动空间的背景发展起来。艺术家便沉醉在美妙的大自然中。山水画的兴起,促进了中国文人山水园的诞生。由于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许多园林的设计都是出于画家之手。山水画亦如山水园林,遵循的最基本的原理莫过于“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中国造园思想中的自然审美心理表现为人与自然的融合,进而达到情感,精神的超脱。像西方那种“几何审美观”在中国古代绘画和园林中几乎是全然不见的,与之恰成对比的是倾心于自然美的追求。
在这种社会意识的支配下,自然会把美学建立在“唯理”的基础上。笛卡尔认为,应当制定一些牢靠的、系统的、能够严格地确定的艺术规则和标准。这些规则就是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他的唯理主义思想为17世纪流行在欧洲,特别是法国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潮提供了有力的哲学基础。认为艺术需要像数学一样有明确清晰的规范和规则。表现在建筑和园林建设上,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法国的凡尔赛宫就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作品。
3.2宗教因素比较
在古代,世界各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大体上都由宗教观念统治着。欧洲各国有基督教,阿拉伯世界有伊斯兰教,印度、中国、日本主要有佛教等。宗教和园林艺术在人类历史上是相互影响的。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宗教对园林艺术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在西方出现过寺院式的庭院,在中国也出现了寺庙园林。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释、道并重,在历史上均对园林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宋代以后,佛道融合,道教特点被逐渐融化。因此,宗教对于中国园林的影响当推佛教为最。由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至魏晋时与中国本土的玄学合流而得到很大发展,加上统治者的提倡,使得寺庙园林数量飙升。
佛教所追求的是超凡脱俗、清静无为的主旨,道家所追求的是清静无欲、修养内丹的境界,加之出家人惯游名山大川,喜择深山水畔、清幽恬静、地势险绝之处建筑寺庙与道观。因此,寺庙园林一般都在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的地方,建筑的布置以殿堂为中心,楼、阁、塔作点缀,辅助建筑纵横分布,而以主体建筑的优美造型、辉煌色彩引人入胜。风景区中的寺院园林虽然建筑密度很大,但由于因山就势呈阶梯状布置,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建筑通透开敞,人们从寺院内的亭台楼阁或敞厅庭园向外望去,所见的是茂密的森林、起伏的峦峰、秀丽的山水。心理上并不会有压抑感。
宗教在欧洲的社会生活中更为重要和普遍,对园林的影响也很大。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是普及的宗教,教会的势力极大。园林便在寺院里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寺院式园林。
4 结语
世界各地不同的景观设计特点及差异的形成,是受到各地的文明特点即历史渊源,以及民族心理即哲学思想,社会文化、物质生活,以及宗教信仰影响作用的。是所有这些因素经过历史的磨合,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了景观设计创作,才形成了今天具有地域及民族特色的丰富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