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为什么社区准行政化?因为社区是向上看的,好不好由街道说了算,由部门说了算,牌子拿的多就是工作做的好。”
南京“晓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创始人刘晓平穿梭在蓝旗社区,她今天的工作是去失独家庭开展心理支持。曾经是光华园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她,辞去工作后创建了现在的社会组织。虽然不是铁饭碗了,她却更有干劲。
“原来在社区都做些形式主义的事情,每天对着电脑忙着记录。居民来到办公室,总说我们在玩电脑。现在我们做起了具体的工作,进入孤寡独居老人的家,帮助残疾人找工作,等等。得到居民的认可,我们的成就感也大大提升了。”刘晓平告诉《决策》,自从去年南京推动“四位一体”社区改革之后,社区和社区社会组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013年7月开始,南京从政策减负、街道体制改革、信息化和社区资源整合四个方面,对社区进行了全方面的改革。南京“四位一体”是如何改的?是否真的能治标又治本?
社区减负“倒逼机制”
社区负担重,南京也不例外。
2013年7月,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召开基层视频会议时,很多与会者反映社区负担过重,特别是形式主义的负担,占用时间精力,无法更多为老百姓服务。杨卫泽当即做出批示,要求破解社区负担过重的“痼疾”。
随后,南京市组建了以市委副书记靳道强为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以安为副组长,高规格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开始求解社区减负难题。
南京市委、市政府成立了10个调查组,奔赴10个不同社区,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蹲点,将社区所有的台帐、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创建评比,明确列成详细清单。又向42个部门征求意见,召开15场不同级别座谈会,最终确定了减负方案。
在充分调研论证后,于2013年10月南京出台减轻社区负担的“七项规定”。南京市一律取消了市级各部门要求社区做的纸质台账,同时,全面清理、压缩社区的牌子、工作任务、达标评比等。
“以前大家都在社区减负,但究竟减什么东西,基层不知道,有的虽然减了,但部门以行政命令方式,变了个身,又进社区了。”南京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副处长陈俊告诉《决策》,这次南京详细列出哪些可以减的,哪些不可以减,基层一目了然。
在减负的同时,为了防止反弹,南京市建立了准入机制和督查机制。过去一些地方社区减负中也有准入机制,但落实起来比较难,而南京这次做了很大的改进。
倘若有新的工作必须进入社区,首先要提出申请,由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最重要的是,审核方式从过去小组会议改为轮流圈阅,程序简化而高效,从而保证了准入机制的有效性。同时为防止部门走捷径,回避申报程序,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与市委督查室实行联合督查。
严格的准入机制和督查机制,使得各部门必须砍掉伸向社区的“腿”,部门不愿意放手的工作,要么自己下到基层做,要么费随事转购买服务,从源头上控制住社区负担重问题,从而倒逼职能部门不得不转变职能。
取消评比和台帐之后,街道和部门对社区的考核同时发生改变。新的考核制度中,年度考核居民满意占70%,工作考评占30%。
考核机制对于社区减负来说至关重要。“过去为什么社区准行政化?因为社区是向上看的,好不好由街道说了算,由部门说了算,牌子拿的多就是工作做的好。”陈俊分析认为,这次考核由过去的街道说了算、部门说了算,转换成由老百姓来决定,使得社区朝下看,更多的是服务老百姓。
减掉的负担谁来承接?
社区减负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光是做减法。减掉的工作事务谁来承接?这个问题不解决,减负终究会反弹。
为此,南京市采取了两大对策:部分行政职能由街道回收社区;经济普查的工作等专业性要求高,或者社区做不好的工作,则交由社会组织来承接。
行政职能回收和服务外包,是一种突破。而现有体制存在局限性,南京市一个街道平均辖有11个左右的社区。街道本身就任务繁多,此次又从社区收回劳动社会保障、民生工作、计划生育、卫生检查等工作。街道不可能承担如此多的重任,因此,街道居委会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街道办事处本意是为居民提供办事服务的场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街道承担了过多经济的任务,异化为行政机关,而不是一个派出单位。在深化社区改革的过程中,南京市取消市四城区的街道经济考评,引导街道工作回归民生关注,从招商引资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类似于服务企业的工作,则会保留。
社区政务回收成了倒逼街道体制改革的导火线。南京市成立以玄武“五大中心”、秦淮市民服务中心、鼓楼区事务受理中心、栖霞区尧化政务中心为代表的,大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在中心,实现街道权限及以下事务,可一处办理,当日结办。
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是资源整合的集大成者。街道按科室划分,条线管理。区里设置部门,街道就会对应设置科室,然后到社区。科室分工明确。民政办只管民政,计生办只管计生,就会常常出现基层闲时没事干,忙时办不完的恶性循环,造成资源浪费。
“群众办事经常跑空趟,吃闭门羹。那怎么办呢?整合,放在一起。像银行柜台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办。事项办理也因此就变得透明化、标准化、流程化。效率提高,群众自然满意。”南京市栖霞区委社建委副书记徐兴东副书记说。
行政职能回收后,社区又该做些什么呢?徐兴东对《决策》这么形容:“社区主要组织群众开展活动,文体活动、吹拉弹唱。把社区打造成群众可以享受公共服务的地方。”
为加强社区自治,2014年南京市成立为民服务专项基金,每个社区20万元资金,市级和区级财政分别下拨10万元。“这个钱怎么用,老百姓说了算。”徐兴东说,原来体制下,社区经费由街道监管,社区出现用钱项目,需向街道申请拨款。而为民服务专项基金的成立,让社区有了自主权。
资源整合是亮点 此次改革中,政务网络的梳理和整合,也是一大亮点。南京市民政局和市发改委联合开发的综合社区管理系统,又称智慧平台,于201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智慧平台的运用,使南京市一千多个社区工作记录得到统一。同时,数据信息的电子化保存,使各部门可以相互调阅。大数据的采集平台,避免了社工反复录入。以前民政、社保、计生等部门都要录入,现在各家数据在这里比对交换。
区级层面也在进行内部网络互通。“我们的网路是按条线来分的,要想一站式办结,网络必须打通,不能一个人面前放几台电脑。我们现在已经成功实现单点登录,将所有的办事事项都在系统里显示,通过与上级部门协调,他们开放端口后,允许系统进入。”徐兴东说。
资源整合也包括全科社工。从原来一个社工只能办理一类事,到现在一个社工能办理所有事,人员成本的降低,办事实效迅速提升。
尧化区行政服务中心的11名全科社工,是从街道100名社工中,历时半年挑选、培训、考核最后确定。他们特别进行了社工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礼仪心理等方面的学习,可以单独处理包括劳动、民政、计生、老龄等98项工作。居民来到服务中心,找到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成功办结事务。
改革前,政府对社工群体的培养,耗费大量资金。一些地方社工成为准体制内人员,有违社居委是自治组织的性质。南京此次则走市场化、社会化道路。在原有社区居委会进行社工裁员,或是社工主动辞职,投入到社会组织中去。
南京市计划2014年将10%的社区引进公共服务站,实现社区服务外包。“晓平社会发展中心”进入南京蓝旗社区就是很好的例子,效率提高了,投入成本反而降低了。
蓝旗社区服务领域工作,外包给晓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但其他的工作开展仍然在社居委。对于居民的多样性诉求,特别是专业性强的,社居委主任赖燕终于找到了解决之道,“改革后,我们对志愿者的依赖性更强了。”
社会组织带来的改变
南京的社会组织发育良好,为服务外包提供了良好前提。丰厚的高校资源,促成政府开展多项合作。
在南京市梅园新村街道孵化园,面积不大,里面却拥有400个组织。其中,很多是高校老师带领他们的研究生成立的。同时,充分挖掘媒体资源,南京市政府与《扬子晚报》合作,成立协会。社会企业的加盟,也壮大南京社会组织队伍。
社会组织进入后,社区的性质也在逐渐转变。“过去办公一站式服务大厅很大,看起来非常漂亮但不起作用。现在,南京市提出社区要拿出三分之二的办公用房,引进社会组织。”陈俊认为,社区将来是中介组织,社区着重上门服务、网格化服务,了解老百姓具体需求。
社会组织之间也引入了竞争机制。南京市政府连续两年召开“社洽会”,以类似招商引资的竞标方式,择取合格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需经过提交项目申请、专家评定、年中考核、年度考核流程,都合格后,才能与政府部门合作。
社会组织是公益的理念,企业化的管理。业务能力,政策解读能力,服务的质量,社会资源动用能力,都是社会组织内部的考核内容。“社工做得好,效率高、群众满意,就奖励;若不达标准,就会被扣钱,甚至辞退。”刘晓平说:“我们是有成本核算。经营中提高社工工作效率,掌握专业知识,都会更好地节省成本。”
在陈俊看来,社会组织承接社区服务,为政府建立一道防火墙,“改革前什么事都是政府做,做不好老百姓直接对政府表达不满。社会组织承接后,由他们来服务居民,政府退居幕后,成为监管者,消除了群众与政府的矛盾”。
南京“晓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创始人刘晓平穿梭在蓝旗社区,她今天的工作是去失独家庭开展心理支持。曾经是光华园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她,辞去工作后创建了现在的社会组织。虽然不是铁饭碗了,她却更有干劲。
“原来在社区都做些形式主义的事情,每天对着电脑忙着记录。居民来到办公室,总说我们在玩电脑。现在我们做起了具体的工作,进入孤寡独居老人的家,帮助残疾人找工作,等等。得到居民的认可,我们的成就感也大大提升了。”刘晓平告诉《决策》,自从去年南京推动“四位一体”社区改革之后,社区和社区社会组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013年7月开始,南京从政策减负、街道体制改革、信息化和社区资源整合四个方面,对社区进行了全方面的改革。南京“四位一体”是如何改的?是否真的能治标又治本?
社区减负“倒逼机制”
社区负担重,南京也不例外。
2013年7月,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召开基层视频会议时,很多与会者反映社区负担过重,特别是形式主义的负担,占用时间精力,无法更多为老百姓服务。杨卫泽当即做出批示,要求破解社区负担过重的“痼疾”。
随后,南京市组建了以市委副书记靳道强为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以安为副组长,高规格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开始求解社区减负难题。
南京市委、市政府成立了10个调查组,奔赴10个不同社区,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蹲点,将社区所有的台帐、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创建评比,明确列成详细清单。又向42个部门征求意见,召开15场不同级别座谈会,最终确定了减负方案。
在充分调研论证后,于2013年10月南京出台减轻社区负担的“七项规定”。南京市一律取消了市级各部门要求社区做的纸质台账,同时,全面清理、压缩社区的牌子、工作任务、达标评比等。
“以前大家都在社区减负,但究竟减什么东西,基层不知道,有的虽然减了,但部门以行政命令方式,变了个身,又进社区了。”南京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副处长陈俊告诉《决策》,这次南京详细列出哪些可以减的,哪些不可以减,基层一目了然。
在减负的同时,为了防止反弹,南京市建立了准入机制和督查机制。过去一些地方社区减负中也有准入机制,但落实起来比较难,而南京这次做了很大的改进。
倘若有新的工作必须进入社区,首先要提出申请,由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最重要的是,审核方式从过去小组会议改为轮流圈阅,程序简化而高效,从而保证了准入机制的有效性。同时为防止部门走捷径,回避申报程序,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与市委督查室实行联合督查。
严格的准入机制和督查机制,使得各部门必须砍掉伸向社区的“腿”,部门不愿意放手的工作,要么自己下到基层做,要么费随事转购买服务,从源头上控制住社区负担重问题,从而倒逼职能部门不得不转变职能。
取消评比和台帐之后,街道和部门对社区的考核同时发生改变。新的考核制度中,年度考核居民满意占70%,工作考评占30%。
考核机制对于社区减负来说至关重要。“过去为什么社区准行政化?因为社区是向上看的,好不好由街道说了算,由部门说了算,牌子拿的多就是工作做的好。”陈俊分析认为,这次考核由过去的街道说了算、部门说了算,转换成由老百姓来决定,使得社区朝下看,更多的是服务老百姓。
减掉的负担谁来承接?
社区减负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光是做减法。减掉的工作事务谁来承接?这个问题不解决,减负终究会反弹。
为此,南京市采取了两大对策:部分行政职能由街道回收社区;经济普查的工作等专业性要求高,或者社区做不好的工作,则交由社会组织来承接。
行政职能回收和服务外包,是一种突破。而现有体制存在局限性,南京市一个街道平均辖有11个左右的社区。街道本身就任务繁多,此次又从社区收回劳动社会保障、民生工作、计划生育、卫生检查等工作。街道不可能承担如此多的重任,因此,街道居委会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街道办事处本意是为居民提供办事服务的场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街道承担了过多经济的任务,异化为行政机关,而不是一个派出单位。在深化社区改革的过程中,南京市取消市四城区的街道经济考评,引导街道工作回归民生关注,从招商引资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类似于服务企业的工作,则会保留。
社区政务回收成了倒逼街道体制改革的导火线。南京市成立以玄武“五大中心”、秦淮市民服务中心、鼓楼区事务受理中心、栖霞区尧化政务中心为代表的,大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在中心,实现街道权限及以下事务,可一处办理,当日结办。
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是资源整合的集大成者。街道按科室划分,条线管理。区里设置部门,街道就会对应设置科室,然后到社区。科室分工明确。民政办只管民政,计生办只管计生,就会常常出现基层闲时没事干,忙时办不完的恶性循环,造成资源浪费。
“群众办事经常跑空趟,吃闭门羹。那怎么办呢?整合,放在一起。像银行柜台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办。事项办理也因此就变得透明化、标准化、流程化。效率提高,群众自然满意。”南京市栖霞区委社建委副书记徐兴东副书记说。
行政职能回收后,社区又该做些什么呢?徐兴东对《决策》这么形容:“社区主要组织群众开展活动,文体活动、吹拉弹唱。把社区打造成群众可以享受公共服务的地方。”
为加强社区自治,2014年南京市成立为民服务专项基金,每个社区20万元资金,市级和区级财政分别下拨10万元。“这个钱怎么用,老百姓说了算。”徐兴东说,原来体制下,社区经费由街道监管,社区出现用钱项目,需向街道申请拨款。而为民服务专项基金的成立,让社区有了自主权。
资源整合是亮点 此次改革中,政务网络的梳理和整合,也是一大亮点。南京市民政局和市发改委联合开发的综合社区管理系统,又称智慧平台,于201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智慧平台的运用,使南京市一千多个社区工作记录得到统一。同时,数据信息的电子化保存,使各部门可以相互调阅。大数据的采集平台,避免了社工反复录入。以前民政、社保、计生等部门都要录入,现在各家数据在这里比对交换。
区级层面也在进行内部网络互通。“我们的网路是按条线来分的,要想一站式办结,网络必须打通,不能一个人面前放几台电脑。我们现在已经成功实现单点登录,将所有的办事事项都在系统里显示,通过与上级部门协调,他们开放端口后,允许系统进入。”徐兴东说。
资源整合也包括全科社工。从原来一个社工只能办理一类事,到现在一个社工能办理所有事,人员成本的降低,办事实效迅速提升。
尧化区行政服务中心的11名全科社工,是从街道100名社工中,历时半年挑选、培训、考核最后确定。他们特别进行了社工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礼仪心理等方面的学习,可以单独处理包括劳动、民政、计生、老龄等98项工作。居民来到服务中心,找到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成功办结事务。
改革前,政府对社工群体的培养,耗费大量资金。一些地方社工成为准体制内人员,有违社居委是自治组织的性质。南京此次则走市场化、社会化道路。在原有社区居委会进行社工裁员,或是社工主动辞职,投入到社会组织中去。
南京市计划2014年将10%的社区引进公共服务站,实现社区服务外包。“晓平社会发展中心”进入南京蓝旗社区就是很好的例子,效率提高了,投入成本反而降低了。
蓝旗社区服务领域工作,外包给晓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但其他的工作开展仍然在社居委。对于居民的多样性诉求,特别是专业性强的,社居委主任赖燕终于找到了解决之道,“改革后,我们对志愿者的依赖性更强了。”
社会组织带来的改变
南京的社会组织发育良好,为服务外包提供了良好前提。丰厚的高校资源,促成政府开展多项合作。
在南京市梅园新村街道孵化园,面积不大,里面却拥有400个组织。其中,很多是高校老师带领他们的研究生成立的。同时,充分挖掘媒体资源,南京市政府与《扬子晚报》合作,成立协会。社会企业的加盟,也壮大南京社会组织队伍。
社会组织进入后,社区的性质也在逐渐转变。“过去办公一站式服务大厅很大,看起来非常漂亮但不起作用。现在,南京市提出社区要拿出三分之二的办公用房,引进社会组织。”陈俊认为,社区将来是中介组织,社区着重上门服务、网格化服务,了解老百姓具体需求。
社会组织之间也引入了竞争机制。南京市政府连续两年召开“社洽会”,以类似招商引资的竞标方式,择取合格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需经过提交项目申请、专家评定、年中考核、年度考核流程,都合格后,才能与政府部门合作。
社会组织是公益的理念,企业化的管理。业务能力,政策解读能力,服务的质量,社会资源动用能力,都是社会组织内部的考核内容。“社工做得好,效率高、群众满意,就奖励;若不达标准,就会被扣钱,甚至辞退。”刘晓平说:“我们是有成本核算。经营中提高社工工作效率,掌握专业知识,都会更好地节省成本。”
在陈俊看来,社会组织承接社区服务,为政府建立一道防火墙,“改革前什么事都是政府做,做不好老百姓直接对政府表达不满。社会组织承接后,由他们来服务居民,政府退居幕后,成为监管者,消除了群众与政府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