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末日本应对霍乱的举措及启示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乱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1877至1879年间,在日本爆发了持续两年之久的大规模霍乱疫情,死亡人数达10余万之多,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日本明治政府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颁布了《霍乱预防法心得》《霍乱病预防暂行规则》《检疫停船规则》等一系列防疫法规,实施了严格的检疫和隔离措施;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警察和医生为主要参与者的疫情防控体制;借鉴西方国家的抗疫经验和医疗技术,采取可行的诊疗措施,终于在1879年末终止了疫情传播.19世纪70年代末日本政府针对霍乱疫情的一系列防控举措,对日本近代和现代防疫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些防疫治理经验,对当下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南南合作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取得巨大历史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内外部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为南南合作的升级提供了价值取向和政策支持.新型南南合作主张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命运共同体,推动发展中国家形成共同的发展空间.新型南南合作对发展中国家和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整合公共空间、提供公共产品,提升南方国家的国际话语权.新型南南合作需要建设共享模式的经济发展结构、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有序的成长机制以及公共产品供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