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先说务本。
(一)务本求实——给我以探究与思考的启示
务本求实,是我们正安一中的校训,也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它寓含着“兴教育人是根本,务求实效是关键”的涵义。我以此为命题谈谈我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与感悟。
务本,最早见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我国东汉大儒,开贵州教育文化之先河者尹珍(汉代牂牁郡毋敛坝,即今正安县新州镇人)曾以行动务本。尹珍当年不远数千里赴京都洛阳向许慎求学,学成后回故里建草堂三楹,开馆教学,教化务本。之后尹珍应诏出仕,官至荆州刺史。尹珍功成名就之时,仍心系教育,遂辞官还乡,将原学馆改名为“务本堂”,重操旧业,矢志育人。尹珍认为做官与教书相较,兴教育人才是根本。尹珍文化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务本精神成了引领和影响一代代黔北学人治学的动力。
孔子、尹珍的务本思想,给予我探究与思考语文教育的极大启示。
(二)培养语文素养——语文教育所务之本
今天的语文教育所务之本应是什么?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的语文人。什么是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只是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高中阶段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书中对语文素养的解释是:“‘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趣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素养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两大方面,即包括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两大方面。语言素养主要指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运用的能力以及方法和习惯;精神素养主要指感性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前者如良好的精神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后者如求知、质疑、探究、创新的品质等。”(郑逸农《从教学目标、途径看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5期)
(三)提升语言素养——培养语文素养的核心
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两相比较,语言素养居于核心地位。语文课姓“语”,文本的任何价值均应通过语言来体现,培养精神素养必须通过语言教育来进行,精神蕴涵在语言之中,也就是说,语言是精神的寓所。一种文化只能存在于一种特定的语言之中,当语言消失,文化也随之消失。只要有语言存在,文化的血脉就不会中断。犹太民族在经历千余年的颠沛流离后还能复国,就是因为这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以色列1948年复国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语言,足以说明语言的文化内涵之大。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立国,主要凭借的不是别的,而是文化,而是有自己的母语。中国的历史,也很能说明这一点。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有古无今,唯独中国有持续不断的历史,就是因为中国有自己的母语,有中华民族的文化。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们虽然已故去了多少岁月,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存在,他们依然活在今天的语言之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蕴涵着苏轼对妻子无限怀念的伤感之情,这种感情不是独立存在于别的什么地方,而是存在于这具体的语言之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种语言表现的不是猿的啼鸣,轻舟的疾速,而是李白遭贬途中忽闻遇赦喜讯而难以自抑的惊喜之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通过具体的语言,将蕴涵很多关于时空、人生、宇宙的精神情愫表达了出来。
人类的精神与文化只能存在于语言中,只有通过语言才可得以传播和延续。语言与精神不是异体,两者有着惊人的同一性。这,就是语言的本性。因此,培养语文素养,必须抓住提升语言素养这个核心。
(四)建设健全语言系统——语文教育的意义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比如,一个人的话语当中经常有“大地、星光、山河”等,至少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有些自然趣味的人;而若一个人的话语当中经常有“酒吧、蹦迪、飚歌”等,至少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喜欢现代消费方式的人。而这样的判断又常常可以成立,是因为一个人的心理结构、精神境界都可以通过语言表露出来。
接受过语文教育的人和没有接受过语文教育的人,他们的语言系统明显不同,更深层次的是,他们的精神境界有显著差别。蒙田说过:“世界上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为什么博学而又无知呢?因为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必须让知识进入认知主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当中,才能称为素养。人文知识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即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大写的“人”的关怀,脱离了伟大的情感与丰富的智慧,即使有人文知识,也只具备工具书的价值,不能叫做文化素养。
知识具有专门性,文化具有综合性。文化是一个既包含知识,又超越知识的综合素养与人文境界。广义的文化联系着人的思想行为、道德情感,联系着知识者的胸怀与境界。社会上有那么一种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在某个专业领域可能具有很高的水平,但是,他们对社会人生却漠不关心,对世界、对历史、对现实、对政治却一无所知,这样的知识分子(严格说来还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承担思想道义与文化责任)只能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工具,如果一旦被邪恶政治所利用,他的知识就会成为致使犯罪的主要因素。
“新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其实质就是文化素养。语文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建设健全能体现学生文化素养的语言系统,既要改变学生存在于知识之前的粗浅的无知,更要避免学生存在于知识之后的博学的无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学校这个文化平台所关涉到的方方面面的共同责任,语文教育自当责无旁贷。
下面再说求实。
所谓求实,就是教师的身教修为要实在,教育的目标要求要实际,教学的方法途径要实用,最终收到的是培养语文人的实效。
(一)语文教师的身教修为——实在
实在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从人的品质方面所作的解释有“诚实;不虚假;(工作,活儿)扎实;地道;不马虎”等。语文教育的终端输出则是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真挚的,充满人性的人。语文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者的理念背景与精神格局。这就必须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是这样的人,无论在知识智慧方面,还是在人格情怀方面,都应有从生命深处焕发出的光芒与力量,凭借这样的光芒与力量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与生命质地。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实在的身教修为,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具体说来,语文教师实在的身教修为可以体现在这样八个方面:一是有深厚的热爱祖国的感情;二是有丰富和广博的语言积累;三是有灵敏和准确的语感品质;四是有相当水平和质量的创造性思维;五是有良好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六是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七是有突出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八是能熟练自如地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拙文《语文教师身教论》,《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6期)
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素养的语文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语文素养很实在的语文人。
(二)语文教育的目标要求——实际
高中阶段的文本分为三大类: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新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分别是:“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能和基本格式。”至于文学类文本,“新课程标准”对中外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是:“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而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新课程标准”则要求:“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历史意义与历史局限。”
“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具有功用性和非功用性两种特性。而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重视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情况。要么是把语文课弄成无所不包的文化课,天文、地理、历史、社会、民俗、宗教,什么都有。老师站上讲台,口若悬河,从皇帝说到总统,从哲学说到科学,从建筑说到音乐,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以尽显其满腹才气。殊不知,这种太过关注语文素养中非功利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功用性的另一面的做法,会给人以凌空蹈虚有余而脚踏实地不足的感觉,极易把语文课弄成完全应试化或习题化的训练课。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或者干脆把一篇篇课文设计成一道道练习题,学生做完了练习题,课文就算学完了,教师也就完成任务了。这种应试化、习题化的语文教学,不仅不能让学生汲取到非功用性的精神滋养,就连功用性的汉语言的优雅与美丽也享受不到了。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语文素养良好的人,是不可能不会考试的,语文素养中本来就包含了应试这一基本的素养和技能,同时,现在的中考、高考试卷,已经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真实的语文素养了。坚持培养有语文素养的人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用全面的语文素养去培养学生,既能适应当前的考试,又能关照学生的终身发展,“鱼和熊掌”二者得兼,这才是最实际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语文教育,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历练,到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都应将学习中国文化和学习中华文明结合起来。割裂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语文教育,势必会滑进“玩语言”的死胡同;架空扎实的语言训练,刻意追求“纯文章”“纯文学”的传授,又势必会滑进“玩文化”的泥淖。语文教育,既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又要注重学生对浓厚文化的积淀。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文化的滋润;在学习文化的同时,获得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规律,从而形成规范、健康、畅达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行为习惯。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真正务了本,才真正提高了质量,产生了效益。
(三)语文教学的方法途径——实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与推进,语文教育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各种观点竞相争鸣,已然掀起语文教育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些争鸣较多地集中在语文教育“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上。“教什么”是内容问题,“怎么教”是方法问题。“教什么”的背后站立的是教育者的精神背景,而“怎么教”只是在这个精神背景之下达到特定教育目的的手段,具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其实质是在驾轻就熟基础上的精神放飞,是一种深刻而游刃有余的生命体验。语文教学的方法途径只是获得成功的手段,而语文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手段而在于结果。也就是说,方法途径可以选择,但不必过于执着。当我们执着于某种方法途径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就已经成了这种方法途径的俘虏了。
可以这么说,没有抓住语言进行教学的课就不算语文课,就不可能是有实效的语文教学。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的教学是泛语文甚至非语文现象,这是不实用没有实效的。熟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的就是目标与方法的关系,这个“神通”是指各自使用的方法和策略,而目标则只是一个——“过海”。而不能有的过海,有的登山,有的飞天。只有紧扣课文字词句段篇进行揣摩的方法途径才是实用有实效的,任何一种脱离语言语境架空分析的做法,不管多么花哨、热闹都不可取。仅以汉字教学为例,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汉字教学,要激活汉字的生命力,让它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元走向多维,从静止走向变化,生动形象地阐释汉字表达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学生的人文素养很大一部分来自这种神秘厚重且千变万化的方块字,参透了汉字也就参透了中国的文化。(拙文《字词教学是培养人文素养的突破口》,《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1期)。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更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看看特定的思想内容是如何通过特定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语言形式是语言内容的载体,语言表达的内容是所有学科都关注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同样非常关注一个个定义、原理、概念等的准确表达,注重推敲语言表达的内容。而语言形式则是语文学科应重点关注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某个语言表达了什么内容,还要关注该语言的内容是怎样表达的,聚焦语言形式,揣摩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乃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咂摸语言的刚与柔。《我与地坛》中有这么一些描写:“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许多年之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将多个体现人生感情的形容词移用到景物描写上,表达形式新颖别致。而在回忆母亲时,则让多个句子形成排比。这两组语言,前者用移用的语言形式表达了自己身处不幸时的特有感受,后者用排比的语言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已逝世的母亲的无限愧疚和对自己的无尽悔恨。
语言形式往往是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的外在表现,是内心深处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无谓的文字游戏。作为教师,能从语言表达的形式去引导学生领悟出思想内容和精神情味,就是上出了有语文味的语文课了。作为学生,能在充满语文味的实用的教学方法途径的引领下主动地学习,就是真正在学语文了。语文教学做到了这一步,就可以说取得了实效。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语文教师要做君子,要教学生做君子,就要务语文教育之本,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课,培育出具有语文素养的人。爱因斯坦说过:“衡量一种教育是否成功,主要看受教育者将学校所交给的知识全部忘记之后还剩下什么。”这话告诉我们:当接受语文教育的主体抛却语文课程的知识背囊,当他们忘记为功利目的而学会应答技巧的时候,他们仍是生活健康、心灵饱满有力的人。那些受过系统语文教育的人,他们的言语始终保持着应有的纯粹与优雅,他们的精神最终不会变得荒芜而贫瘠,这才是抓住了根本的语文教育和收到了实效的语文教育!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才算尽到了一份责任,尽到了一份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宗学,贵州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贵州正安。本文编校:王 玲
(一)务本求实——给我以探究与思考的启示
务本求实,是我们正安一中的校训,也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它寓含着“兴教育人是根本,务求实效是关键”的涵义。我以此为命题谈谈我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与感悟。
务本,最早见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我国东汉大儒,开贵州教育文化之先河者尹珍(汉代牂牁郡毋敛坝,即今正安县新州镇人)曾以行动务本。尹珍当年不远数千里赴京都洛阳向许慎求学,学成后回故里建草堂三楹,开馆教学,教化务本。之后尹珍应诏出仕,官至荆州刺史。尹珍功成名就之时,仍心系教育,遂辞官还乡,将原学馆改名为“务本堂”,重操旧业,矢志育人。尹珍认为做官与教书相较,兴教育人才是根本。尹珍文化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务本精神成了引领和影响一代代黔北学人治学的动力。
孔子、尹珍的务本思想,给予我探究与思考语文教育的极大启示。
(二)培养语文素养——语文教育所务之本
今天的语文教育所务之本应是什么?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的语文人。什么是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只是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高中阶段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书中对语文素养的解释是:“‘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趣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素养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两大方面,即包括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两大方面。语言素养主要指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运用的能力以及方法和习惯;精神素养主要指感性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前者如良好的精神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后者如求知、质疑、探究、创新的品质等。”(郑逸农《从教学目标、途径看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5期)
(三)提升语言素养——培养语文素养的核心
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两相比较,语言素养居于核心地位。语文课姓“语”,文本的任何价值均应通过语言来体现,培养精神素养必须通过语言教育来进行,精神蕴涵在语言之中,也就是说,语言是精神的寓所。一种文化只能存在于一种特定的语言之中,当语言消失,文化也随之消失。只要有语言存在,文化的血脉就不会中断。犹太民族在经历千余年的颠沛流离后还能复国,就是因为这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以色列1948年复国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语言,足以说明语言的文化内涵之大。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立国,主要凭借的不是别的,而是文化,而是有自己的母语。中国的历史,也很能说明这一点。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有古无今,唯独中国有持续不断的历史,就是因为中国有自己的母语,有中华民族的文化。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们虽然已故去了多少岁月,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存在,他们依然活在今天的语言之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蕴涵着苏轼对妻子无限怀念的伤感之情,这种感情不是独立存在于别的什么地方,而是存在于这具体的语言之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种语言表现的不是猿的啼鸣,轻舟的疾速,而是李白遭贬途中忽闻遇赦喜讯而难以自抑的惊喜之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通过具体的语言,将蕴涵很多关于时空、人生、宇宙的精神情愫表达了出来。
人类的精神与文化只能存在于语言中,只有通过语言才可得以传播和延续。语言与精神不是异体,两者有着惊人的同一性。这,就是语言的本性。因此,培养语文素养,必须抓住提升语言素养这个核心。
(四)建设健全语言系统——语文教育的意义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比如,一个人的话语当中经常有“大地、星光、山河”等,至少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有些自然趣味的人;而若一个人的话语当中经常有“酒吧、蹦迪、飚歌”等,至少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喜欢现代消费方式的人。而这样的判断又常常可以成立,是因为一个人的心理结构、精神境界都可以通过语言表露出来。
接受过语文教育的人和没有接受过语文教育的人,他们的语言系统明显不同,更深层次的是,他们的精神境界有显著差别。蒙田说过:“世界上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为什么博学而又无知呢?因为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必须让知识进入认知主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当中,才能称为素养。人文知识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即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大写的“人”的关怀,脱离了伟大的情感与丰富的智慧,即使有人文知识,也只具备工具书的价值,不能叫做文化素养。
知识具有专门性,文化具有综合性。文化是一个既包含知识,又超越知识的综合素养与人文境界。广义的文化联系着人的思想行为、道德情感,联系着知识者的胸怀与境界。社会上有那么一种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在某个专业领域可能具有很高的水平,但是,他们对社会人生却漠不关心,对世界、对历史、对现实、对政治却一无所知,这样的知识分子(严格说来还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承担思想道义与文化责任)只能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工具,如果一旦被邪恶政治所利用,他的知识就会成为致使犯罪的主要因素。
“新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其实质就是文化素养。语文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建设健全能体现学生文化素养的语言系统,既要改变学生存在于知识之前的粗浅的无知,更要避免学生存在于知识之后的博学的无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学校这个文化平台所关涉到的方方面面的共同责任,语文教育自当责无旁贷。
下面再说求实。
所谓求实,就是教师的身教修为要实在,教育的目标要求要实际,教学的方法途径要实用,最终收到的是培养语文人的实效。
(一)语文教师的身教修为——实在
实在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从人的品质方面所作的解释有“诚实;不虚假;(工作,活儿)扎实;地道;不马虎”等。语文教育的终端输出则是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真挚的,充满人性的人。语文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者的理念背景与精神格局。这就必须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是这样的人,无论在知识智慧方面,还是在人格情怀方面,都应有从生命深处焕发出的光芒与力量,凭借这样的光芒与力量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与生命质地。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实在的身教修为,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具体说来,语文教师实在的身教修为可以体现在这样八个方面:一是有深厚的热爱祖国的感情;二是有丰富和广博的语言积累;三是有灵敏和准确的语感品质;四是有相当水平和质量的创造性思维;五是有良好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六是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七是有突出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八是能熟练自如地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拙文《语文教师身教论》,《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6期)
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素养的语文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语文素养很实在的语文人。
(二)语文教育的目标要求——实际
高中阶段的文本分为三大类: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新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分别是:“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能和基本格式。”至于文学类文本,“新课程标准”对中外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是:“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而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新课程标准”则要求:“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历史意义与历史局限。”
“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具有功用性和非功用性两种特性。而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重视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情况。要么是把语文课弄成无所不包的文化课,天文、地理、历史、社会、民俗、宗教,什么都有。老师站上讲台,口若悬河,从皇帝说到总统,从哲学说到科学,从建筑说到音乐,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以尽显其满腹才气。殊不知,这种太过关注语文素养中非功利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功用性的另一面的做法,会给人以凌空蹈虚有余而脚踏实地不足的感觉,极易把语文课弄成完全应试化或习题化的训练课。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或者干脆把一篇篇课文设计成一道道练习题,学生做完了练习题,课文就算学完了,教师也就完成任务了。这种应试化、习题化的语文教学,不仅不能让学生汲取到非功用性的精神滋养,就连功用性的汉语言的优雅与美丽也享受不到了。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语文素养良好的人,是不可能不会考试的,语文素养中本来就包含了应试这一基本的素养和技能,同时,现在的中考、高考试卷,已经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真实的语文素养了。坚持培养有语文素养的人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用全面的语文素养去培养学生,既能适应当前的考试,又能关照学生的终身发展,“鱼和熊掌”二者得兼,这才是最实际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语文教育,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历练,到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都应将学习中国文化和学习中华文明结合起来。割裂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语文教育,势必会滑进“玩语言”的死胡同;架空扎实的语言训练,刻意追求“纯文章”“纯文学”的传授,又势必会滑进“玩文化”的泥淖。语文教育,既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又要注重学生对浓厚文化的积淀。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文化的滋润;在学习文化的同时,获得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规律,从而形成规范、健康、畅达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行为习惯。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真正务了本,才真正提高了质量,产生了效益。
(三)语文教学的方法途径——实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与推进,语文教育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各种观点竞相争鸣,已然掀起语文教育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些争鸣较多地集中在语文教育“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上。“教什么”是内容问题,“怎么教”是方法问题。“教什么”的背后站立的是教育者的精神背景,而“怎么教”只是在这个精神背景之下达到特定教育目的的手段,具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其实质是在驾轻就熟基础上的精神放飞,是一种深刻而游刃有余的生命体验。语文教学的方法途径只是获得成功的手段,而语文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手段而在于结果。也就是说,方法途径可以选择,但不必过于执着。当我们执着于某种方法途径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就已经成了这种方法途径的俘虏了。
可以这么说,没有抓住语言进行教学的课就不算语文课,就不可能是有实效的语文教学。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的教学是泛语文甚至非语文现象,这是不实用没有实效的。熟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的就是目标与方法的关系,这个“神通”是指各自使用的方法和策略,而目标则只是一个——“过海”。而不能有的过海,有的登山,有的飞天。只有紧扣课文字词句段篇进行揣摩的方法途径才是实用有实效的,任何一种脱离语言语境架空分析的做法,不管多么花哨、热闹都不可取。仅以汉字教学为例,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汉字教学,要激活汉字的生命力,让它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元走向多维,从静止走向变化,生动形象地阐释汉字表达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学生的人文素养很大一部分来自这种神秘厚重且千变万化的方块字,参透了汉字也就参透了中国的文化。(拙文《字词教学是培养人文素养的突破口》,《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1期)。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更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看看特定的思想内容是如何通过特定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语言形式是语言内容的载体,语言表达的内容是所有学科都关注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同样非常关注一个个定义、原理、概念等的准确表达,注重推敲语言表达的内容。而语言形式则是语文学科应重点关注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某个语言表达了什么内容,还要关注该语言的内容是怎样表达的,聚焦语言形式,揣摩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乃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咂摸语言的刚与柔。《我与地坛》中有这么一些描写:“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许多年之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将多个体现人生感情的形容词移用到景物描写上,表达形式新颖别致。而在回忆母亲时,则让多个句子形成排比。这两组语言,前者用移用的语言形式表达了自己身处不幸时的特有感受,后者用排比的语言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已逝世的母亲的无限愧疚和对自己的无尽悔恨。
语言形式往往是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的外在表现,是内心深处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无谓的文字游戏。作为教师,能从语言表达的形式去引导学生领悟出思想内容和精神情味,就是上出了有语文味的语文课了。作为学生,能在充满语文味的实用的教学方法途径的引领下主动地学习,就是真正在学语文了。语文教学做到了这一步,就可以说取得了实效。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语文教师要做君子,要教学生做君子,就要务语文教育之本,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课,培育出具有语文素养的人。爱因斯坦说过:“衡量一种教育是否成功,主要看受教育者将学校所交给的知识全部忘记之后还剩下什么。”这话告诉我们:当接受语文教育的主体抛却语文课程的知识背囊,当他们忘记为功利目的而学会应答技巧的时候,他们仍是生活健康、心灵饱满有力的人。那些受过系统语文教育的人,他们的言语始终保持着应有的纯粹与优雅,他们的精神最终不会变得荒芜而贫瘠,这才是抓住了根本的语文教育和收到了实效的语文教育!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才算尽到了一份责任,尽到了一份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宗学,贵州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贵州正安。本文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