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灵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人们普遍认识到: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人文科学的任务,更应该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不仅传授知识和培养动手实验、实践能力,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完善人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把人文精神渗透于生物教学中,我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如下。
一、让课堂充满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人文的歌者。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诗、词、歌、赋是赞美大自然的美好,描写生物的生活、生活与人类的关系。在人教版《生物学》这套教材中,共有25首诗歌与生物知识紧密结合。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将人文精神教育融人自然科学教育之中,给学生以科学、文学和艺术的食粮。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发挥文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教材中为了说明春天来临,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引用了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这一名句创设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完成新的学习任务——认识并研究藻类植物的生活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赞美了古人生动细致地观察,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句,如: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
在这样的教学气氛中,学生一定对即将学习的生物知识产生美感。在诗意的辉映下,再去探究藻类植物的生活,不仅增添了教学的情趣,也丰富了课堂的人文蕴涵。
二、用经典故事导课,渗透传统文化
我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长达几千年的可贵积淀是一个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底蕴,底蕴不足,还谈什么人文素养。因此,我有意识的在课堂上抓住契机,灌输传统文化知识。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一课时,我让学生讲“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晏子的几处经典比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齐国的良民到了楚国就成了盗贼”等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会说:“说明了晏子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说明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这样不仅很易切入正题,而且唤起了学生对战国时的伟大政治家的崇敬之情。又如,在学习“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时,引导学生讲“望梅止渴”的故事。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望梅止渴”的真正含义,又把学生带回到三国时硝烟弥漫的战场。毋庸质疑,在这样的生物课堂上,学生一定会领略到传统文化魅力。
三、运用音乐,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音乐不仅对身心有放松作用,它对人的智慧、情操也有启迪作用,它能给人以心灵上的共振,感情上的激发,情操上的熏陶,哲理上的启迪。在生物课堂上选用适当的音乐,会使课堂融入音乐所营造的氛围。
在讲“真菌”一课时,边播放歌曲《采磨菇的小姑娘》,边展示鲜美的蘑菇的图片,通过音乐引出导言:“听着这熟悉的音乐,大家似乎来到了神秘的大森林,走在青翠的草地上成了一名快乐的采磨菇的小姑娘。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是采蘑菇的最好季节吗?什么地点采的蘑菇最多吗?”这种音乐在导言中的合理使用,不但能渲染情境,还能启发学生思维,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更能增强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之情,随之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用活动育人,激发社会意识
《生物》新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有利于学生对物我关系的认识,能使初中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发展学生对人类、自然和未来普遍的关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活动的形式,配合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达到科学素养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统一的一些粗浅认识。
如在讲解“生态系统”一节时,学生在探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分别以草、鹿、蘑菇、狼、太阳等的身份来说明他们各自的生活及之间的关系。学生生动的表演配以美妙的语言和旁白: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草悄悄地一点点长大,小鹿在清清的河边静静地吃草……,突然一个牧民带来一大群羊,草没了,小鹿倒下了……学生生动地表现出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另外再让学生举一些课前查阅的资料来说明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体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这样的课堂形式,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透彻,而且深刻地体会到人对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能随意地破坏它的平衡。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保护环境,与其他生物和睦相处。
五、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质疑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知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所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已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
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教师有意安排学生品尝玉米饼,然后问学生品尝出什么味道?学生提出“经过咀嚼感到有些甜”。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能感到甜呢?这时,教师就可以依据学生的问题引出实验。很自然的,学生会以任务为驱动进入实验中,设计实验,解决心中的疑问。又如,在“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一节中,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医院,一患者拉痢疾,实习医生无法向病人的家属说清病因。因而发生口角。我让学生帮实习医生解决这一难题,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上来了。迅速在互联网上查找原因及相关资料,并展开讨论。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疟疾是由一种单细胞的生物疟原虫引起的,而且还提出了“生物界还有哪些单细胞的生物?它们还会引起人类的疾病吗?它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表扬了几位解决问题的同学,更夸奖了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以这样的形式,在课堂上学生所获取的不光是一节课所给予的内容,更是可以受益一生的文化武器,自主的意识,自学的能力。生物课就是要通过这样的途径,塑造出既有文化教养,又有新世纪品格的一代新人。
当然人文思想的渗透还可以有很多方式,如搜集资料、伦理教育、语言熏陶等等。生物学科教学要充分发挥人与其他生物及环境的特殊关系,恰当地融入能促进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的内容,这就是我对生物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的体会。愿生物课堂“人文”的氤氲之气日益浓郁。 (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让课堂充满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人文的歌者。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诗、词、歌、赋是赞美大自然的美好,描写生物的生活、生活与人类的关系。在人教版《生物学》这套教材中,共有25首诗歌与生物知识紧密结合。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将人文精神教育融人自然科学教育之中,给学生以科学、文学和艺术的食粮。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发挥文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教材中为了说明春天来临,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引用了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这一名句创设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完成新的学习任务——认识并研究藻类植物的生活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赞美了古人生动细致地观察,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句,如: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
在这样的教学气氛中,学生一定对即将学习的生物知识产生美感。在诗意的辉映下,再去探究藻类植物的生活,不仅增添了教学的情趣,也丰富了课堂的人文蕴涵。
二、用经典故事导课,渗透传统文化
我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长达几千年的可贵积淀是一个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底蕴,底蕴不足,还谈什么人文素养。因此,我有意识的在课堂上抓住契机,灌输传统文化知识。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一课时,我让学生讲“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晏子的几处经典比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齐国的良民到了楚国就成了盗贼”等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会说:“说明了晏子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说明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这样不仅很易切入正题,而且唤起了学生对战国时的伟大政治家的崇敬之情。又如,在学习“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时,引导学生讲“望梅止渴”的故事。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望梅止渴”的真正含义,又把学生带回到三国时硝烟弥漫的战场。毋庸质疑,在这样的生物课堂上,学生一定会领略到传统文化魅力。
三、运用音乐,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音乐不仅对身心有放松作用,它对人的智慧、情操也有启迪作用,它能给人以心灵上的共振,感情上的激发,情操上的熏陶,哲理上的启迪。在生物课堂上选用适当的音乐,会使课堂融入音乐所营造的氛围。
在讲“真菌”一课时,边播放歌曲《采磨菇的小姑娘》,边展示鲜美的蘑菇的图片,通过音乐引出导言:“听着这熟悉的音乐,大家似乎来到了神秘的大森林,走在青翠的草地上成了一名快乐的采磨菇的小姑娘。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是采蘑菇的最好季节吗?什么地点采的蘑菇最多吗?”这种音乐在导言中的合理使用,不但能渲染情境,还能启发学生思维,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更能增强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之情,随之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用活动育人,激发社会意识
《生物》新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有利于学生对物我关系的认识,能使初中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发展学生对人类、自然和未来普遍的关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活动的形式,配合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达到科学素养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统一的一些粗浅认识。
如在讲解“生态系统”一节时,学生在探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分别以草、鹿、蘑菇、狼、太阳等的身份来说明他们各自的生活及之间的关系。学生生动的表演配以美妙的语言和旁白: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草悄悄地一点点长大,小鹿在清清的河边静静地吃草……,突然一个牧民带来一大群羊,草没了,小鹿倒下了……学生生动地表现出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另外再让学生举一些课前查阅的资料来说明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体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这样的课堂形式,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透彻,而且深刻地体会到人对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能随意地破坏它的平衡。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保护环境,与其他生物和睦相处。
五、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质疑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知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所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已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
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教师有意安排学生品尝玉米饼,然后问学生品尝出什么味道?学生提出“经过咀嚼感到有些甜”。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能感到甜呢?这时,教师就可以依据学生的问题引出实验。很自然的,学生会以任务为驱动进入实验中,设计实验,解决心中的疑问。又如,在“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一节中,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医院,一患者拉痢疾,实习医生无法向病人的家属说清病因。因而发生口角。我让学生帮实习医生解决这一难题,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上来了。迅速在互联网上查找原因及相关资料,并展开讨论。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疟疾是由一种单细胞的生物疟原虫引起的,而且还提出了“生物界还有哪些单细胞的生物?它们还会引起人类的疾病吗?它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表扬了几位解决问题的同学,更夸奖了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以这样的形式,在课堂上学生所获取的不光是一节课所给予的内容,更是可以受益一生的文化武器,自主的意识,自学的能力。生物课就是要通过这样的途径,塑造出既有文化教养,又有新世纪品格的一代新人。
当然人文思想的渗透还可以有很多方式,如搜集资料、伦理教育、语言熏陶等等。生物学科教学要充分发挥人与其他生物及环境的特殊关系,恰当地融入能促进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的内容,这就是我对生物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的体会。愿生物课堂“人文”的氤氲之气日益浓郁。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