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望无际的冀中平原物产丰富,但若单论其田间小道无疑是有些荒芜的,荒芜到只有尘土、车辙、牲口粪和两边随季节推移而做宽窄变动的野草带。夏秋时节,雨量充沛,草木葳蕤,无论“远芳”还是“近芳”都在肆意地侵占着古道。
但当你来到一棵龙葵草面前时就是一个美丽的例外了。龙葵草,是我后来在网上查询一种小草的名字时,于无意中在“相关植物”一栏中借助图片第一次得知其学名的。以前,我们都叫它甜莜莜。
甜莜莜的植株高度不超过一米,在盛夏和初秋开出白色的小花,四至十朵的小花呈聚伞状分布,其果实外形和大小与黄豆粒相当,亦呈聚伞状分布。凑鼻细嗅,小花中不时会有淡淡的香气逸出;近处细瞧,花开五瓣,素白洁美,而花蕊羞涩,藏于黄色的花冠筒中,样子显得玲珑可爱。
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它的果实,待基部相连的五瓣小花向后翻折,逐渐收敛枯萎并最终落地,一个小米粒般大小的青实就会显露出来。待其由小变大,由青变紫变黑,我们知道,享受美味的时刻到了。
丢一颗或者几颗紫黑色的浆果入口,脸上就绽出了喜悦的笑容。只是,当时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蓦然回首,那份酸中带甜的味道无声地浸润在被拉长的岁月中,竟然升格为一种很故乡的记忆,一种很童年的味道。
我喜欢这种记忆和味道,也喜欢浆果破裂后留在手上的气味。这种气味和我与其茎叶亲密接触后留在手上的气味一样,让人闻之顿生清新感。于是,整棵甜莜莜草就都在我喜欢的范围之内了。
我的小伙伴们也是喜欢这种味道和气味的。这堪称田间小路旁唯一长出的野果总能吸引我们前去驻足,然后俯下身子一番采摘和尽情享用。
然而,大人们却不赞成我们这样做的,他们对未调查清楚是否有毒性的入口之物向来是持谨慎态度的。而我们向来也是“听话”的,从来不在大人们面前大快朵颐。
我们这样做是有依据的,早就有人挺身而出“日啖莜莜二十颗”,然后静待实验结果,一直到第二天晚上也未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从那以后,向来相信“科学实验”的我们自此较之以前更加“肆无忌惮”了。当然,我们还不会笨到与大人们展开唇枪舌战的地步,只需背着他们享受美味带来的快乐就可以了。不过,我们也是限量食用的,决不会把一片甜莜莜的果实顷刻间采撷一空。
中秋时节,成熟的甜莜莜逐渐变软,此时就不宜食用了。待浆果内的汁液越来越少,果皮就最终干瘪成一层仅仅裹着若干小小种子的薄皮了。这层薄皮也会在时间的风里破损掉,让种子投入大地的怀抱,待明年再次继续其一年生草本茄科植物的荣枯历程。
彼时,我们并不知道,甜莜莜也是一味全草都可入药的中药,可清热解毒,可活血消肿,既能内用,治疗咽喉肿痛等病,也可外用,敷在跌打損伤的患处。
彼时,我们没有充裕的水果储备,甜莜莜的滋味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舌尖上的记忆,这份记忆直到今日也未曾消退。毕竟,漫长岁月里曾有一段时光被田间路边的甜莜莜一遍遍地吸引过,甜蜜过,温馨过。
真正让我对甜莜莜生出敬意,缘于一次野山之行。太行山中一座小山的山顶之上,有一片灰白色的石阵,石上生有许多形状奇特的小洞,深度大多不盈尺的小洞中长出柏树、桄榔树、酸枣树等。近处看时却发现,在一个椭圆形的竖直小洞中,居然还有一株相对柔弱的草本植物昂首挺出,挺出洞外将近三寸的高度。日光下泻,影布石上,竟是一株结着青色果实的甜莜莜!不知是何时生起的一阵风,把一粒甜莜莜的种子刮进这个有着极薄土壤层的洞穴之中,然而甜莜莜带着向上的初心,凭着坚强的意志,一点点地举高自己,终于见到了洞外的世界!
一个深秋的日子返乡,路上又见甜莜莜,枝上开着白色的花朵,在天地肃杀的大背景下格外地显眼。是谁说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甜莜莜就是一个例外。
走近一株甜莜莜,我对它的敬意又加深了一层!
(编辑 之之)
但当你来到一棵龙葵草面前时就是一个美丽的例外了。龙葵草,是我后来在网上查询一种小草的名字时,于无意中在“相关植物”一栏中借助图片第一次得知其学名的。以前,我们都叫它甜莜莜。
甜莜莜的植株高度不超过一米,在盛夏和初秋开出白色的小花,四至十朵的小花呈聚伞状分布,其果实外形和大小与黄豆粒相当,亦呈聚伞状分布。凑鼻细嗅,小花中不时会有淡淡的香气逸出;近处细瞧,花开五瓣,素白洁美,而花蕊羞涩,藏于黄色的花冠筒中,样子显得玲珑可爱。
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它的果实,待基部相连的五瓣小花向后翻折,逐渐收敛枯萎并最终落地,一个小米粒般大小的青实就会显露出来。待其由小变大,由青变紫变黑,我们知道,享受美味的时刻到了。
丢一颗或者几颗紫黑色的浆果入口,脸上就绽出了喜悦的笑容。只是,当时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蓦然回首,那份酸中带甜的味道无声地浸润在被拉长的岁月中,竟然升格为一种很故乡的记忆,一种很童年的味道。
我喜欢这种记忆和味道,也喜欢浆果破裂后留在手上的气味。这种气味和我与其茎叶亲密接触后留在手上的气味一样,让人闻之顿生清新感。于是,整棵甜莜莜草就都在我喜欢的范围之内了。
我的小伙伴们也是喜欢这种味道和气味的。这堪称田间小路旁唯一长出的野果总能吸引我们前去驻足,然后俯下身子一番采摘和尽情享用。
然而,大人们却不赞成我们这样做的,他们对未调查清楚是否有毒性的入口之物向来是持谨慎态度的。而我们向来也是“听话”的,从来不在大人们面前大快朵颐。
我们这样做是有依据的,早就有人挺身而出“日啖莜莜二十颗”,然后静待实验结果,一直到第二天晚上也未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从那以后,向来相信“科学实验”的我们自此较之以前更加“肆无忌惮”了。当然,我们还不会笨到与大人们展开唇枪舌战的地步,只需背着他们享受美味带来的快乐就可以了。不过,我们也是限量食用的,决不会把一片甜莜莜的果实顷刻间采撷一空。
中秋时节,成熟的甜莜莜逐渐变软,此时就不宜食用了。待浆果内的汁液越来越少,果皮就最终干瘪成一层仅仅裹着若干小小种子的薄皮了。这层薄皮也会在时间的风里破损掉,让种子投入大地的怀抱,待明年再次继续其一年生草本茄科植物的荣枯历程。
彼时,我们并不知道,甜莜莜也是一味全草都可入药的中药,可清热解毒,可活血消肿,既能内用,治疗咽喉肿痛等病,也可外用,敷在跌打損伤的患处。
彼时,我们没有充裕的水果储备,甜莜莜的滋味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舌尖上的记忆,这份记忆直到今日也未曾消退。毕竟,漫长岁月里曾有一段时光被田间路边的甜莜莜一遍遍地吸引过,甜蜜过,温馨过。
真正让我对甜莜莜生出敬意,缘于一次野山之行。太行山中一座小山的山顶之上,有一片灰白色的石阵,石上生有许多形状奇特的小洞,深度大多不盈尺的小洞中长出柏树、桄榔树、酸枣树等。近处看时却发现,在一个椭圆形的竖直小洞中,居然还有一株相对柔弱的草本植物昂首挺出,挺出洞外将近三寸的高度。日光下泻,影布石上,竟是一株结着青色果实的甜莜莜!不知是何时生起的一阵风,把一粒甜莜莜的种子刮进这个有着极薄土壤层的洞穴之中,然而甜莜莜带着向上的初心,凭着坚强的意志,一点点地举高自己,终于见到了洞外的世界!
一个深秋的日子返乡,路上又见甜莜莜,枝上开着白色的花朵,在天地肃杀的大背景下格外地显眼。是谁说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甜莜莜就是一个例外。
走近一株甜莜莜,我对它的敬意又加深了一层!
(编辑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