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北的地域文化中有突出的喜剧感,以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为例,是广泛流行的民间艺术,其表演特点热烈火爆、粗犷豪放,是东北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也是在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民族文化。其反映了东北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寒冷气候、闭塞环境以及文化积淀贫瘩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及特征。
【关键词】:二人转;地域文化;东北地区
前言;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民间艺术,它以一种独特形式、独特角色根植于东北民间文化艺术的土壤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多姿多彩的风景线。东北地域广阔,气候寒冷,环境闭塞,因此文化积淀较为贫瘩,也是这几种较为突出的因素生产出了东北“二人转”这一文化艺术,也成为了当代中国人最火爆的、最具幽默感的笑料的语言特征,更是现代文娱节目舞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东北老百姓口头中,广泛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宁舎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二人转”在东北老百姓的心目中的独特地位。经过三百年“二人转”历史进程,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根植于东北,响彻中华大地。例如,近几年在电视上广泛热播的《刘老根》、《马大帅》等,对于这一地方艺术,人们的评价众说纷纭,有褒有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丢开老一套的“雅俗”观念,以直观的眼光看待“二人转”这一独特的传承的文化习俗,我们会发现,东北“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真切地诠释了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并且具有深刻的地域文化认识价值。
一、二人转的地域文化价值
“二人转”以“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绽放舞台中央,深入曲艺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并逐渐走向了新时代发展的民族文化艺术当中,是具有“土香土色的民间艺术之花”。二人转在东北农村有着深厚的生活根基,它诞生在东北劳动人民的生活形态之中,以东北大秧歌为基础,与河北说唱艺术莲花落、太平鼓、霸王鞭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它以鲜明灵快的艺术形式唱遍了长白山狩猎、挖参、淘金人的窝棚,东北村户人家的小院子,东北人“猫冬”的热炕头。
二人转以它独有的艺术形式充分地展现了东北纯朴的民风民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北人幽默的性格、深沉的情感、富有智慧和艺术灵感等形象特征。东北二人转具有独佳的喜剧风格和特殊的艺术形式,这也是其在90年代以来响彻大江南北,火爆走红东北社会经济以及东北宏观社会环境变迁的原因,这些原因促使二人转能完全在当代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更应归功于这种喜剧风格更能表现当代的现实生活状态,能把现当代生活的零碎巧妙地筛选、吸钠到自己的艺术形式当中去。虽然,多数人认为二人转的艺术形式表现得有些俗味儿,但是我们如果抛开这一“俗雅”观念的准绳,就会清楚地看到、感受到它顽强的生命力和它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喜剧娱乐效应是极为振奋的,这是蕴涵了其深厚的地域文化价值的特征。这一点,余秋雨先生表述的最为真切,他说:“世俗才是文化基础,是全部文化构架的根基,也是推动精雅文化不断变革的动力。它比精雅文化更天然,更贴近民族的生态,因此也更能深入人心。赵本山的表演艺术来源于他深厚的东北农村生活根基,他把中国农民的朴实、机智、小狡猾、大善良表演得惟妙惟肖。”
二、二人转的文化历史演变
在东北民间,“二人转”演出主要分为兩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秋收结束开始至第二年农历三月中旬的春耕时节结束, 第二阶段是每年六月农村挂锄开始至农历八月初秋收时节止,所以,“二人转”一年之中有八个月的演出时间,从时间上可以看出,东北演出季节性较强的特点,这是由于东北气候寒冷、季节温差较大等气候条件造成。东北人也是按照正常的春种秋收,他们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因此,一年一季庄稼的收成已足够养活他们的生活所需,他们就利用冬闲时节进行娱乐消遣,这就是东北人民所说的“猫冬”习俗。东北人休闲消遣的主要方式也是常见的走亲戚、串门子,喝酒打牌等,在冬闲时节,出嫁的姑娘会频繁地回娘家看望父母,因此,《双回门》这首小调在七八十年代仍在传唱,也是“二人转”中流行的曲艺之一。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主要分为:“双玩意儿”、“单出头”、“拉场戏”等,“双玩意儿”是指二人对唱对舞,“单出头”是指一个人唱和舞,“拉场戏”是多个演员角色同台演出。这些五花八门的“二人转”演出,在20世纪初,仍在商店、屋内、窝棚等地进行,如挖参人的“棒褪营子”打鱼人的“网房子”“子孙窑”(农户家)等。
东北地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的游牧地区,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这里的人员才渐渐增加,但是未开发的荒野俱多,相对于辽阔的大平原,居住人数仍是寥寥无几。所以,使得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四野茫茫。而集中的村镇也非常少,人们的居住地都相隔甚远,所以,在这种狭窄的文化交流形式和生存条件下,“二人转”诞生了,由于“二人转”演员人数少,演出形式简单,所需道具较少,行走方便,才得以生存下来,并发展成为现在社会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二人转”演出气氛热烈火爆,唱腔粗犷豪放,语言幽默感十分强,是东北人的文化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
首先,从文化积淀角度看,东北地广人稀,文化交流甚少,几千年来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游牧涉猎,因此,传承了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大多数东北人粗犷豪放,勇猛彪悍。其次,从低位位置特征角度看,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平原辽阔,且历史上对东北地区有许多频发战乱的记载。从夏商时代起,流入东北的汉人极少,清代初期以后,东北地区才涌入了大批汉人;从辽、金、元、清与中原汉族之间的夺国之战,俄罗斯、日本等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等,都使得这块土地因为战火与厮杀的频繁而留下了千疮百孔的印记与斑斑的血迹,使得东北地区的人民对外界的侵略和欺诈充满了警觉,因而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形成了好勇斗狠的习性。这是东北人身上形成的另一种重要的文化因素之一。以上种种因素,都是对东北地区文化形成的一种破坏,使得东北地区的文化积淀贫瘩,因而形成 “文化荒漠”地区。诚然,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人民,自然粗犷豪放、勇猛剽悍,敢怒敢言,因此,“二人转”作为在东北地区民间的传承的一种文化艺术,有时难免会被我们称 “有些俗味儿”,但“二人转”所具备的这种文化特征不是很淳朴、自然的么?
结语:
简言而之,东北地区是吸收了其他文化尤其是中原文化后,才形成了这种粗犷豪放、淳朴自然、真实坚贞的特点。正因为东北地区传承的这样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才使得二人转富有了鲜活、明快、生命力旺盛等特点,使其在近年来的娱乐性节目上独占鳌头,别具风采。然而,在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二人转还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推广,贴近老百姓,服务老百姓,并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从而将东北民族文化传统发展壮大,成为新时代民族文化艺术演绎和发展中独树一帜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2]崔凯.还二人转一个真实的身份——谈二人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戏剧文学,2011,01:74-79.
[5]于雪,张翠晶.打造东北乡村旅游的文化品牌——二人转[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70-71+77.
[2]史冰.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5.
[3]耿家林.二人转文化研究现状及展望[J].学术交流,2010,08:194-196.
[5]孙艳红.传承与提升——二人转的地域文化价值与影视艺术[J].戏剧文学,2005,03:75-77.
[6]谢霜.管窥近年来东北二人转发展[J].戏剧文学,2008,05:80-82.
[7]刘中树.关于开展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2,02:122-125.
[6]谢霜.管窥近年来东北二人转发展[J].戏剧文学,2008,05:80-82.
【关键词】:二人转;地域文化;东北地区
前言;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民间艺术,它以一种独特形式、独特角色根植于东北民间文化艺术的土壤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多姿多彩的风景线。东北地域广阔,气候寒冷,环境闭塞,因此文化积淀较为贫瘩,也是这几种较为突出的因素生产出了东北“二人转”这一文化艺术,也成为了当代中国人最火爆的、最具幽默感的笑料的语言特征,更是现代文娱节目舞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东北老百姓口头中,广泛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宁舎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二人转”在东北老百姓的心目中的独特地位。经过三百年“二人转”历史进程,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根植于东北,响彻中华大地。例如,近几年在电视上广泛热播的《刘老根》、《马大帅》等,对于这一地方艺术,人们的评价众说纷纭,有褒有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丢开老一套的“雅俗”观念,以直观的眼光看待“二人转”这一独特的传承的文化习俗,我们会发现,东北“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真切地诠释了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并且具有深刻的地域文化认识价值。
一、二人转的地域文化价值
“二人转”以“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绽放舞台中央,深入曲艺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并逐渐走向了新时代发展的民族文化艺术当中,是具有“土香土色的民间艺术之花”。二人转在东北农村有着深厚的生活根基,它诞生在东北劳动人民的生活形态之中,以东北大秧歌为基础,与河北说唱艺术莲花落、太平鼓、霸王鞭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它以鲜明灵快的艺术形式唱遍了长白山狩猎、挖参、淘金人的窝棚,东北村户人家的小院子,东北人“猫冬”的热炕头。
二人转以它独有的艺术形式充分地展现了东北纯朴的民风民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北人幽默的性格、深沉的情感、富有智慧和艺术灵感等形象特征。东北二人转具有独佳的喜剧风格和特殊的艺术形式,这也是其在90年代以来响彻大江南北,火爆走红东北社会经济以及东北宏观社会环境变迁的原因,这些原因促使二人转能完全在当代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更应归功于这种喜剧风格更能表现当代的现实生活状态,能把现当代生活的零碎巧妙地筛选、吸钠到自己的艺术形式当中去。虽然,多数人认为二人转的艺术形式表现得有些俗味儿,但是我们如果抛开这一“俗雅”观念的准绳,就会清楚地看到、感受到它顽强的生命力和它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喜剧娱乐效应是极为振奋的,这是蕴涵了其深厚的地域文化价值的特征。这一点,余秋雨先生表述的最为真切,他说:“世俗才是文化基础,是全部文化构架的根基,也是推动精雅文化不断变革的动力。它比精雅文化更天然,更贴近民族的生态,因此也更能深入人心。赵本山的表演艺术来源于他深厚的东北农村生活根基,他把中国农民的朴实、机智、小狡猾、大善良表演得惟妙惟肖。”
二、二人转的文化历史演变
在东北民间,“二人转”演出主要分为兩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秋收结束开始至第二年农历三月中旬的春耕时节结束, 第二阶段是每年六月农村挂锄开始至农历八月初秋收时节止,所以,“二人转”一年之中有八个月的演出时间,从时间上可以看出,东北演出季节性较强的特点,这是由于东北气候寒冷、季节温差较大等气候条件造成。东北人也是按照正常的春种秋收,他们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因此,一年一季庄稼的收成已足够养活他们的生活所需,他们就利用冬闲时节进行娱乐消遣,这就是东北人民所说的“猫冬”习俗。东北人休闲消遣的主要方式也是常见的走亲戚、串门子,喝酒打牌等,在冬闲时节,出嫁的姑娘会频繁地回娘家看望父母,因此,《双回门》这首小调在七八十年代仍在传唱,也是“二人转”中流行的曲艺之一。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主要分为:“双玩意儿”、“单出头”、“拉场戏”等,“双玩意儿”是指二人对唱对舞,“单出头”是指一个人唱和舞,“拉场戏”是多个演员角色同台演出。这些五花八门的“二人转”演出,在20世纪初,仍在商店、屋内、窝棚等地进行,如挖参人的“棒褪营子”打鱼人的“网房子”“子孙窑”(农户家)等。
东北地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的游牧地区,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这里的人员才渐渐增加,但是未开发的荒野俱多,相对于辽阔的大平原,居住人数仍是寥寥无几。所以,使得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四野茫茫。而集中的村镇也非常少,人们的居住地都相隔甚远,所以,在这种狭窄的文化交流形式和生存条件下,“二人转”诞生了,由于“二人转”演员人数少,演出形式简单,所需道具较少,行走方便,才得以生存下来,并发展成为现在社会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二人转”演出气氛热烈火爆,唱腔粗犷豪放,语言幽默感十分强,是东北人的文化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
首先,从文化积淀角度看,东北地广人稀,文化交流甚少,几千年来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游牧涉猎,因此,传承了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大多数东北人粗犷豪放,勇猛彪悍。其次,从低位位置特征角度看,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平原辽阔,且历史上对东北地区有许多频发战乱的记载。从夏商时代起,流入东北的汉人极少,清代初期以后,东北地区才涌入了大批汉人;从辽、金、元、清与中原汉族之间的夺国之战,俄罗斯、日本等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等,都使得这块土地因为战火与厮杀的频繁而留下了千疮百孔的印记与斑斑的血迹,使得东北地区的人民对外界的侵略和欺诈充满了警觉,因而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形成了好勇斗狠的习性。这是东北人身上形成的另一种重要的文化因素之一。以上种种因素,都是对东北地区文化形成的一种破坏,使得东北地区的文化积淀贫瘩,因而形成 “文化荒漠”地区。诚然,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人民,自然粗犷豪放、勇猛剽悍,敢怒敢言,因此,“二人转”作为在东北地区民间的传承的一种文化艺术,有时难免会被我们称 “有些俗味儿”,但“二人转”所具备的这种文化特征不是很淳朴、自然的么?
结语:
简言而之,东北地区是吸收了其他文化尤其是中原文化后,才形成了这种粗犷豪放、淳朴自然、真实坚贞的特点。正因为东北地区传承的这样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才使得二人转富有了鲜活、明快、生命力旺盛等特点,使其在近年来的娱乐性节目上独占鳌头,别具风采。然而,在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二人转还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推广,贴近老百姓,服务老百姓,并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从而将东北民族文化传统发展壮大,成为新时代民族文化艺术演绎和发展中独树一帜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2]崔凯.还二人转一个真实的身份——谈二人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戏剧文学,2011,01:74-79.
[5]于雪,张翠晶.打造东北乡村旅游的文化品牌——二人转[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70-71+77.
[2]史冰.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5.
[3]耿家林.二人转文化研究现状及展望[J].学术交流,2010,08:194-196.
[5]孙艳红.传承与提升——二人转的地域文化价值与影视艺术[J].戏剧文学,2005,03:75-77.
[6]谢霜.管窥近年来东北二人转发展[J].戏剧文学,2008,05:80-82.
[7]刘中树.关于开展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2,02:122-125.
[6]谢霜.管窥近年来东北二人转发展[J].戏剧文学,2008,05: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