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往往就是通过一个个问题展开的;问题,学生思维的方向,学生的学习是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深入的。“善于提问”是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内涵。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设计问题,更要清楚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基于学生的学习现实来精心设计问题,使学习更加有效。
好的问题促使学习真正发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在一个既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探究、感悟、理解等活动,从而将新的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要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主动将新知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认识长方体》一课中,一般教师都会带领学生去摸一摸、数一数,找到长方体的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再通过观察,总结长方体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新知和旧知没有产生联系,学生为学习而学习,无法做到主动建构,形成知识体系。实际授课中,笔者还发现学生往往会把“长方体说成长方形”,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出现这样的口误,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形、体”不清造成的。基于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妨将传统的课堂改一改,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的知识建构。
问题一:用小棒搭出长方形和长方体。思考:分别需要几根小棒?搭长方形的小棒有什么特点?搭长方体的小棒呢?问题二:长方形变长方体。小组合作:用几个长方形可以拼成1个长方体?你是怎么拼的?问题三:长方体和长方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在搭的时候就感受到:长方形只需要4根小棒,4根小棒可以分成2组。因为长方形是扁扁的(学生感受到了平面),只要2条长和2条宽,就搭成了长方形。6个长方形可以拼成1个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长方体暂时还没接触到)。同时还发现6个面可以分成3组,每组的2个面是一样的长方形。
三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基本特点,感悟到了长方形和长方体的区别,主动建构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好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有时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太简单了,没有什么可教,学生不教也会。但是,我们同时也会发现,教材内容很简单,练习却变化多端,上课的时候没有问題,课后问题不断。这是为什么呢?深究学习内容,我们发现很多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其实有很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本源知识的最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在没有问题中产生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认识厘米》一课,学生测量线段的长度,一般都会这样教学,出示例题:“用直尺量一量蜡笔有多长”,请学生自己试一试,请一位学生示范,说说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点。如“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先把物体的左端对准刻度0,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一般这样的教学学生测量的正确率也比较高,教学方式看似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接着提问:测量长度,我们一定要用“0”刻度来对齐吗? 结果会怎样呢?
师:试一试,不用“0”刻度对齐,你还能量出这支蜡笔的长度吗?
生1:我用刻度1对齐,发现另一头对齐刻度9,9-1=8,也是8厘米。
生2:我用刻度2对齐,另一头对齐10,10-2,也是8厘米。
这个问题,抓住了学生的学习难点,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了测量长度的本源知识是“长度里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积累了“对不对齐0刻度没有实质关系,对齐0刻度测量就比较简单”等学习经验,使学生在测量长度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上更加深入,解决问题更加灵活。
好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指出,教师要重视学生第一次学习新知识,这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在教学新内容时,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习和思考,而不是做个听众和观众。
《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学习“简写规则”这一环节,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很多的学习问题,例如,a×4写成a4,1×x忘记将1省略等等,学生往往需要反复练习,不断强化才能修正错误,建构知识体系。最近,我校教师在这一环节进行精心设计,通过2个问题,2个练习,1个比较的教学步骤,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简写规则。
问题一:观看简写规则的动画,思考有几种情况需要简写;问题二:将简写规则写下来,并举例说明简写规则;问题三:比较。这样的设计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学生通过喜爱的动画初步感知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规则,接着通过举例回顾和重现简写规则,然后再通过练习使习得的规则变得清晰。
数学享有“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等美誉,智慧是生成的,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师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数学教师应该设计好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具体的知识引向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应该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进行数学思考,只有我们不断努力,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更好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
好的问题促使学习真正发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在一个既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探究、感悟、理解等活动,从而将新的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要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主动将新知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认识长方体》一课中,一般教师都会带领学生去摸一摸、数一数,找到长方体的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再通过观察,总结长方体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新知和旧知没有产生联系,学生为学习而学习,无法做到主动建构,形成知识体系。实际授课中,笔者还发现学生往往会把“长方体说成长方形”,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出现这样的口误,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形、体”不清造成的。基于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妨将传统的课堂改一改,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的知识建构。
问题一:用小棒搭出长方形和长方体。思考:分别需要几根小棒?搭长方形的小棒有什么特点?搭长方体的小棒呢?问题二:长方形变长方体。小组合作:用几个长方形可以拼成1个长方体?你是怎么拼的?问题三:长方体和长方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在搭的时候就感受到:长方形只需要4根小棒,4根小棒可以分成2组。因为长方形是扁扁的(学生感受到了平面),只要2条长和2条宽,就搭成了长方形。6个长方形可以拼成1个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长方体暂时还没接触到)。同时还发现6个面可以分成3组,每组的2个面是一样的长方形。
三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基本特点,感悟到了长方形和长方体的区别,主动建构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好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有时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太简单了,没有什么可教,学生不教也会。但是,我们同时也会发现,教材内容很简单,练习却变化多端,上课的时候没有问題,课后问题不断。这是为什么呢?深究学习内容,我们发现很多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其实有很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本源知识的最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在没有问题中产生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认识厘米》一课,学生测量线段的长度,一般都会这样教学,出示例题:“用直尺量一量蜡笔有多长”,请学生自己试一试,请一位学生示范,说说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点。如“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先把物体的左端对准刻度0,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一般这样的教学学生测量的正确率也比较高,教学方式看似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接着提问:测量长度,我们一定要用“0”刻度来对齐吗? 结果会怎样呢?
师:试一试,不用“0”刻度对齐,你还能量出这支蜡笔的长度吗?
生1:我用刻度1对齐,发现另一头对齐刻度9,9-1=8,也是8厘米。
生2:我用刻度2对齐,另一头对齐10,10-2,也是8厘米。
这个问题,抓住了学生的学习难点,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了测量长度的本源知识是“长度里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积累了“对不对齐0刻度没有实质关系,对齐0刻度测量就比较简单”等学习经验,使学生在测量长度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上更加深入,解决问题更加灵活。
好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指出,教师要重视学生第一次学习新知识,这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在教学新内容时,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习和思考,而不是做个听众和观众。
《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学习“简写规则”这一环节,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很多的学习问题,例如,a×4写成a4,1×x忘记将1省略等等,学生往往需要反复练习,不断强化才能修正错误,建构知识体系。最近,我校教师在这一环节进行精心设计,通过2个问题,2个练习,1个比较的教学步骤,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简写规则。
问题一:观看简写规则的动画,思考有几种情况需要简写;问题二:将简写规则写下来,并举例说明简写规则;问题三:比较。这样的设计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学生通过喜爱的动画初步感知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规则,接着通过举例回顾和重现简写规则,然后再通过练习使习得的规则变得清晰。
数学享有“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等美誉,智慧是生成的,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师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数学教师应该设计好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具体的知识引向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应该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进行数学思考,只有我们不断努力,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更好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