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零件的精度被很多外在因素所影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其中机械加工工艺作为加工的重要指标就是其中一种,对零件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机械加工工艺进行认真探究,分析其对零件的影响因素,并列出零件在加工时对精度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机械加工;加工工艺;零件精度;影响因素
机械零件的质量是机械产品性能的基础,是保障质量、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在零件加工时会因为加工工艺的原因对零件的精度产生影响,导致零件不满足标准,所以如何避免精度误差,减小工艺系统的影响是我们应该要注意和研究的方向。
1.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工艺包括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工艺和加工规程。工艺流程就是在工件加工的过程中,工件所进行制造的步骤,通过对毛坯件机械加工使其改变形状、使尺寸逐渐满足生产要求。加工的一般流程是,先进行粗加工,再精加工,再到装配,经过检验对合格产品进行包装。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毛坯件生产成合格零件,在(对)每一个步骤都有精确的标准和要求,这就是加工工艺。在对于毛坯加工过程中,对零件加工后的粗糙度等都有详细的数据说明。加工工艺代表着加工的精度。零件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加工流程
加工工艺规程是指一种包含着生产工艺的文件。企业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对工艺的选择是要依据实际工作中员工的能力、零件加工设备等条件的生产情况来决定的。生产企业对自身情况有一定的了解,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工艺,这些都需要落实到文字上,形成工艺文件。文件被批准通过后就可以对零件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2.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1 内在影响
2.1.1 工艺系统影响精度
机械加工工艺精度问题受到的影响分为三方面,第一,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本身在出厂之后就出现了精度问题,投入使用后,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导致零件精度不准;第二,在安装的过程中,安装的标准与实际安装过程、操作规范上有差异,导致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零件精度不准;第三,机械设备在经过长期使用,会使加工系统的某些部位与原来的标准产生差异,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导致零件精度不准。
2.1.2 解决方法
机械加工工艺本身存在缺陷,精度问题不能满足标准。例如设备在制造的时候存在误差,出厂后对零件进行加工影响了零件的精度,或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安装不当、操作不标准,或是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造成设备磨损导致零件精度不满足标准。这时可以对其采取一定的措施补偿。在一般机床的使用中,可以以校正数据为依据,手动对其系统和构建进行螺母重新设置,实现误差补偿。
2.2外在影响
2.2.1 工艺系统中的受力变形
2.2.1.1受力变形的产生原因
在机械加工工艺中会因为受力的不稳定的情况导致其的位置和形状出现变化,虽然只是轻微的变化但是也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机械加工的运行强度过大。第二,小构件需要承担多方受力。
2.2.1.2解决方法
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决方案有大致三种。第一,改进加工系统的构件来提高系统的刚度和外界的抵抗力,尽量避免产生受力变形。第二,从根本上解决变形问题,降低系统的载荷量使外力减小。第三,对可以使系统形变的残余应力,例如热应力和切削应力等,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理,利用退火处理方式解决热处理零件,降低热应力,加工件本身的刚度加强也可以使抗应力性能加强。
2.2.2 工艺系统中的热变形
在加工系统的应用中,所面临的制约条件有很多,除了受力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热变形在加工时分为机床本身热变形、刀具热变形以及加工零件的热变形。因为受热导致的形变会严重影响刀具和零件之间的关系,不能准确的运动和产生几何关系,从而影响零件的精度。
对于热变形,加工工艺系统可以采用涂抹润滑油的方式来减少机床对零件的摩擦力,从而减少热量的产生。也可以利用冷却水对加工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强制降温。
2.3 零件精度具体要求
加工精度用公差来衡量等级,等级值越小,相对的精度越高。公差等级一共有20个,分别为IT01、IT0、IT1、IT2、IT3……IT18。IT01表示零件的加工精度最高,IT18表示零件的加工精度最低。中等级别的一般表示为IT7、IT8。
在对零件表面加工时,精度的确定要考虑其使用要求,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取低精度值。运用任何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零件都不能保证极为准确的精度,只要符合国家标准,保证精度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3.结语
我国加工技术快速发展,对加工工艺的研究也不断加深,水平日益提高。随着企业对加工工艺系统的研究和投入加强,使加工产出的零件达到高精度的标准,不合格率降低,充分解决在零件加工时产生的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江敦清.浅谈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2]袁国伟.浅谈机械加工中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5).
[3]张联.浅谈机械加工及加工精度的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5).
作者简介:
吴瑞丽(1974.5—),女,汉族,山西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处,研究方向:机械加工工艺。
关键词:机械加工;加工工艺;零件精度;影响因素
机械零件的质量是机械产品性能的基础,是保障质量、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在零件加工时会因为加工工艺的原因对零件的精度产生影响,导致零件不满足标准,所以如何避免精度误差,减小工艺系统的影响是我们应该要注意和研究的方向。
1.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工艺包括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工艺和加工规程。工艺流程就是在工件加工的过程中,工件所进行制造的步骤,通过对毛坯件机械加工使其改变形状、使尺寸逐渐满足生产要求。加工的一般流程是,先进行粗加工,再精加工,再到装配,经过检验对合格产品进行包装。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毛坯件生产成合格零件,在(对)每一个步骤都有精确的标准和要求,这就是加工工艺。在对于毛坯加工过程中,对零件加工后的粗糙度等都有详细的数据说明。加工工艺代表着加工的精度。零件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加工流程
加工工艺规程是指一种包含着生产工艺的文件。企业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对工艺的选择是要依据实际工作中员工的能力、零件加工设备等条件的生产情况来决定的。生产企业对自身情况有一定的了解,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工艺,这些都需要落实到文字上,形成工艺文件。文件被批准通过后就可以对零件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2.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1 内在影响
2.1.1 工艺系统影响精度
机械加工工艺精度问题受到的影响分为三方面,第一,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本身在出厂之后就出现了精度问题,投入使用后,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导致零件精度不准;第二,在安装的过程中,安装的标准与实际安装过程、操作规范上有差异,导致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零件精度不准;第三,机械设备在经过长期使用,会使加工系统的某些部位与原来的标准产生差异,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导致零件精度不准。
2.1.2 解决方法
机械加工工艺本身存在缺陷,精度问题不能满足标准。例如设备在制造的时候存在误差,出厂后对零件进行加工影响了零件的精度,或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安装不当、操作不标准,或是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造成设备磨损导致零件精度不满足标准。这时可以对其采取一定的措施补偿。在一般机床的使用中,可以以校正数据为依据,手动对其系统和构建进行螺母重新设置,实现误差补偿。
2.2外在影响
2.2.1 工艺系统中的受力变形
2.2.1.1受力变形的产生原因
在机械加工工艺中会因为受力的不稳定的情况导致其的位置和形状出现变化,虽然只是轻微的变化但是也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机械加工的运行强度过大。第二,小构件需要承担多方受力。
2.2.1.2解决方法
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决方案有大致三种。第一,改进加工系统的构件来提高系统的刚度和外界的抵抗力,尽量避免产生受力变形。第二,从根本上解决变形问题,降低系统的载荷量使外力减小。第三,对可以使系统形变的残余应力,例如热应力和切削应力等,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理,利用退火处理方式解决热处理零件,降低热应力,加工件本身的刚度加强也可以使抗应力性能加强。
2.2.2 工艺系统中的热变形
在加工系统的应用中,所面临的制约条件有很多,除了受力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热变形在加工时分为机床本身热变形、刀具热变形以及加工零件的热变形。因为受热导致的形变会严重影响刀具和零件之间的关系,不能准确的运动和产生几何关系,从而影响零件的精度。
对于热变形,加工工艺系统可以采用涂抹润滑油的方式来减少机床对零件的摩擦力,从而减少热量的产生。也可以利用冷却水对加工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强制降温。
2.3 零件精度具体要求
加工精度用公差来衡量等级,等级值越小,相对的精度越高。公差等级一共有20个,分别为IT01、IT0、IT1、IT2、IT3……IT18。IT01表示零件的加工精度最高,IT18表示零件的加工精度最低。中等级别的一般表示为IT7、IT8。
在对零件表面加工时,精度的确定要考虑其使用要求,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取低精度值。运用任何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零件都不能保证极为准确的精度,只要符合国家标准,保证精度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3.结语
我国加工技术快速发展,对加工工艺的研究也不断加深,水平日益提高。随着企业对加工工艺系统的研究和投入加强,使加工产出的零件达到高精度的标准,不合格率降低,充分解决在零件加工时产生的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江敦清.浅谈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2]袁国伟.浅谈机械加工中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5).
[3]张联.浅谈机械加工及加工精度的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5).
作者简介:
吴瑞丽(1974.5—),女,汉族,山西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处,研究方向:机械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