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前动员令:注入一支信心剂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莎士比亚则把自信当作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在学业征途上播种,就让信心化作喜雨,浇灌出梦想的幼芽。
师姐的话:忐忑中,信心悄悄在发芽
武汉大学 王亚玲
成长时光若白驹过隙,忽然而矣。六月的烈日刚送走苦蕾奋斗、驰骋考场的高三学哥学姐们,最后的夏雨催促着我赶快踏上高三的征程。经历了高一的激情,高二的快乐,我又继续在高三的路上跋涉。高三的净土,埋藏着我憧憬未来的种子,流淌着我曾撤下的感动热泪,绽放着我收获知识的灿烂笑容。无法忘记的是那一茬茬信心之草。在初入高三之时,悄然成长着。
踏进高三的教室,一切都变得那样庄严肃穆。“喂!傻想啥?赶紧复习功课,时间可不等人!”同桌的小爻拍拍我的肩,那口气颇是语重心长。“咋就几天时间,你们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刻苦了呀?”我瞪大眼满是疑惑。“高三了呗,难道你就不想欣赏独木桥另一边独特的风景。成就自己的理想。顺便脱离苦海?”同桌的语气那么理所当然,内心蓄积的一丝丝小郁闷被他的自信充淡了不少。
放学后回到寝室,脱鞋、掀被、翻身躺在床上一气呵成,渐渐地,身边的空床都响起了甜甜的鼾声。我闭上眼,却怎么也睡不着,进入高三以来的种种变化已经让我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是继续无底气地叹息,还是像同桌一样自信以对?一个个浮现在脑海里的问号,像一串串摩斯密码。在静寂中,开学第一天的誓词又响起在我耳边:我要用智慧培育理想;我要用汗水浇灌希望;我要踏过书山坎坷;我要渡过学海茫茫;我没有失败的理由,我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成功的保障……
第二天醒来,匆匆吃完饭,又匆匆奔向教室,拉开高三的新一幕:把思维从幻想中解脱,把精力放在那一堆厚厚的复习资料和课本中。一天一天,信心的火焰在心中一点点燃起,想起曾经面临困难逆流而上的自己。对高三的畏惧在一点点消失。
一天早自习,突然想如豪放派诗人一般,推开教室紧锁的窗户,对着沉浸在晨曦的操场豪迈地唱吟一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对自己要充满信心!我坚信,我能行!从那刻开始,我便融入了紧张的高三生活。
出征冲锋号:制好全盘计划
一切困难都只是纸老虎!在战术上藐视高三这一强劲对手,战略上可得充分重视她啊!在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手里,一分钟很长;在虚度光阴人的眼里,一分钟很短。想让这一年有更充足的时间,制作详细的“作战方略”是必不可少的。
师姐小提示:有计划,事竟成
四川大学 何宏颖
就像周杰伦的歌词一样,高三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不是我慢热。而是在高三铺天盖地而来时,我迷失了方向。
刚进入高三时,头痛的问题接踵而至:要准备的太多,学习不能误,还得收集各种备考资料;要兼顾的科目太多。语数外的重头地位不能动摇,文综的细节还得丰富;要承受很多,老师的急脾气不能躲避,父母殷切的目光也逃不开……一时之间,我恨不得自己生出三头六臂,轻松地把问题一一挡在身外。
高三很忙,当物理老师讲解“楞次定律”还余音未了时,化学老师就抱着一大堆资料笑呵呵冲进了教室;化学老师的最后一句湮没在同学们拉椅子的声音中时,英语老师的身影又出现在门口。老师们来了去,去了又来。我物理课本还没收进去,化学资料已经堆满了桌,英语习题还没做完,又记起还有数学作业,于是慌张地打开了数学课本。看着自己一桌子乱七八糟的课本、试卷、练习册时,我希望一天有48个小时,96小时也好啊!于是,每天自己都执意延长晚自习的时间,在摸爬滚打之间找寻着自己的高三复习之道。就算晚归街上人影寥落,迎面而来的是黑黑的阴影,但数着一天的收获,心中涌出的却是股股暖意。
仿铸是不经意间,那些接踵而来的复习被我安排得妥妥贴贴,什么时候背单词、记知识点,什么时候做练习题,什么时候放松,都成为我高三行程单上的一笔。就算很忙,我也会透过杉叶的缝隙,望见那夕阳缓缓坠落,留下绯红的云彩,赞叹在绚丽醉人云霞笼罩下的校园格外动人。
高考结束后,在一大摞复习资料和试卷中,我找到了厚厚一叠横竖交错的表格,看着排得密密麻麻的日程,明白我的高三,打了一场有“计划”的战。
启程妙锦囊:分清优劣,各个击破
哈姆雷特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到了高三,保优,还是补缺,就成了一个问题。有人总是偏激地或只抓优势,或全部补缺,结果却不那么美好。在高三伊始,保优,补缺一个都不能少。
师兄便利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宁波诺丁汉大学 王千一
只要给我一个年份。我就能把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从开始到高潮到结束从头到脚说得头头是道;只要给我一条纬线,我就能把这条纬线穿越的国家的地理气候、风土人情一一列出。可给我一道稍有难度的数学题,我就会冥思苦想、饭不吃、觉不睡地熬上两天,最终却以不得不请教同学告终。这就是我,一个文综很好,数学很差的学生。
当数学试卷上依旧被红叉占满时,高三在夏天的尾巴叩响我的门。我明白只靠几门优势学科无法使高三的天平平衡,更不想因为数学一科就失去了进入梦想大学的机会。于是,我跌跌撞撞地在保优和补缺中前进着。
心情很复杂。数学会用最快的速度让我急躁、不探究竟的缺点一一暴露出来,快速完成优势科目的喜悦往往会在一秒钟后被不能完成数学题的沮丧取代。当看着身边同学都奋笔疾书的时候,我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是不是有点失望?”数学老师的声音在炎热的夏夜里传来,我低头不语,仿怫无声地承认着自己的失望。“对于数学,你的起点不是高三,而是高一。拿去!”数学老师“扔”下几本厚厚的笔记本转身离去。拿起一看。上面详细地排列着高中数学的知识点。
如获至宝,我这只数学“笨鸟”只能加紧脚步。课间的十分钟、回家的路上、临睡前的几秒……凡是能挤出时间,都被数学占据得满满的,但从未放弃优势科目,复习时间一点没压缩。
就这样,眼看着数学成绩一毫米一毫米地提升,而优势科目仍是满意的成绩。初入高三,我坚持着自己“笨鸟”的天平,把头脑化着一个巨大的容器,一边是优势科目的复习累积,一边是数学一点一点的回收。
当高考后,一切都变得风淡云轻时,当身边朋友被我的分数吓了一跳时,我明白,我的两手抓战略起效了。
征程能士语: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
即使是海龟,也要不时上岸享受陆地生活:即使是苍鹰,也要不时盘旋享受栖息时光。死啃书是学习没有入门的表现,善于学习的人更多注重的是效率。学习时,全神贯注;放松时,抛弃烦恼,把每一分钟都充分享受。
师姐建议: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南京大学 刘露露
“加油。明年南京见!”挥手与姐姐告别时,我信心满满地说。我的高三与姐姐踏入大学之门同时来临。我把电脑里的游戏一个个删掉,把书集上一本本科幻小说收进书橱,顺便把平时的顽皮和古灵精怪都隐藏起来,变得规规矩矩。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没有人再抱怨老师的拖堂,也没有人对考试提出疑问,上课时安安静静,下课后平平淡淡。每个人自觉地把各种资料堆放在书桌上,极力营造出一种我们高三了的情境。
一个月后,身边同学脸上的熊猫眼一个赛一个似地变多,教室里嬉戏的声音一天一天减弱,随处可见的只是一堆堆资料,可听的是沙沙的笔划过纸的声音。高三的日子就这样有点沉闷地过着。还记得那天下了场大雨,空气中充满泥土与青草、树叶混合的清新,正在上自习的我们仿佛忽略了天气的变化。偶尔有同学把头伸出窗外,又几秒钟后重新埋头写着。“全体起立!”班主任的声音传来,还是那么威严,“我宣布,现在下课,每个人到操场去。如果想打篮球的,我给你们准备好了。”边说着边变魔术般从身后拿出一个篮球。
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耳朵:不会吧!我们高三了,哪有闲功夫出去玩啊!班上的同学大多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有的甚至手下的笔未停,头也没抬。接着班主任的声音温柔了一些:“同学们,我明白你们的心情。但你想自己的高三只留下每天与试卷、课本相伴的记忆吗?学习要劳逸结合,复习也要张弛有度。不信你们去玩一下,回来保证神清气爽,学习效率更高呢!”
终于有人站起来,慢慢地,教室里的每个人都离开自己的座位。有人从班主任手中接过篮球,身后立即拥起一群人向篮球场走去。当第二天再看到大家时,所有的黑眼圈和萎靡不振仿佛一扫而空,每个人看上去都那么精神饱满。随看的复习中。大家都心照不宣把适度放松当成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灵丹妙药”。上课学得一丝不苟,下课玩得坦坦荡荡,真正做到了“学要学得踏实,玩要玩得痛快”。
又要开学了,又有很多花季雨季的少年们要踏进高三的门槛。经验不多,只此一条;别把高三复杂化。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莎士比亚则把自信当作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在学业征途上播种,就让信心化作喜雨,浇灌出梦想的幼芽。
师姐的话:忐忑中,信心悄悄在发芽
武汉大学 王亚玲
成长时光若白驹过隙,忽然而矣。六月的烈日刚送走苦蕾奋斗、驰骋考场的高三学哥学姐们,最后的夏雨催促着我赶快踏上高三的征程。经历了高一的激情,高二的快乐,我又继续在高三的路上跋涉。高三的净土,埋藏着我憧憬未来的种子,流淌着我曾撤下的感动热泪,绽放着我收获知识的灿烂笑容。无法忘记的是那一茬茬信心之草。在初入高三之时,悄然成长着。
踏进高三的教室,一切都变得那样庄严肃穆。“喂!傻想啥?赶紧复习功课,时间可不等人!”同桌的小爻拍拍我的肩,那口气颇是语重心长。“咋就几天时间,你们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刻苦了呀?”我瞪大眼满是疑惑。“高三了呗,难道你就不想欣赏独木桥另一边独特的风景。成就自己的理想。顺便脱离苦海?”同桌的语气那么理所当然,内心蓄积的一丝丝小郁闷被他的自信充淡了不少。
放学后回到寝室,脱鞋、掀被、翻身躺在床上一气呵成,渐渐地,身边的空床都响起了甜甜的鼾声。我闭上眼,却怎么也睡不着,进入高三以来的种种变化已经让我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是继续无底气地叹息,还是像同桌一样自信以对?一个个浮现在脑海里的问号,像一串串摩斯密码。在静寂中,开学第一天的誓词又响起在我耳边:我要用智慧培育理想;我要用汗水浇灌希望;我要踏过书山坎坷;我要渡过学海茫茫;我没有失败的理由,我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成功的保障……
第二天醒来,匆匆吃完饭,又匆匆奔向教室,拉开高三的新一幕:把思维从幻想中解脱,把精力放在那一堆厚厚的复习资料和课本中。一天一天,信心的火焰在心中一点点燃起,想起曾经面临困难逆流而上的自己。对高三的畏惧在一点点消失。
一天早自习,突然想如豪放派诗人一般,推开教室紧锁的窗户,对着沉浸在晨曦的操场豪迈地唱吟一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对自己要充满信心!我坚信,我能行!从那刻开始,我便融入了紧张的高三生活。
出征冲锋号:制好全盘计划
一切困难都只是纸老虎!在战术上藐视高三这一强劲对手,战略上可得充分重视她啊!在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手里,一分钟很长;在虚度光阴人的眼里,一分钟很短。想让这一年有更充足的时间,制作详细的“作战方略”是必不可少的。
师姐小提示:有计划,事竟成
四川大学 何宏颖
就像周杰伦的歌词一样,高三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不是我慢热。而是在高三铺天盖地而来时,我迷失了方向。
刚进入高三时,头痛的问题接踵而至:要准备的太多,学习不能误,还得收集各种备考资料;要兼顾的科目太多。语数外的重头地位不能动摇,文综的细节还得丰富;要承受很多,老师的急脾气不能躲避,父母殷切的目光也逃不开……一时之间,我恨不得自己生出三头六臂,轻松地把问题一一挡在身外。
高三很忙,当物理老师讲解“楞次定律”还余音未了时,化学老师就抱着一大堆资料笑呵呵冲进了教室;化学老师的最后一句湮没在同学们拉椅子的声音中时,英语老师的身影又出现在门口。老师们来了去,去了又来。我物理课本还没收进去,化学资料已经堆满了桌,英语习题还没做完,又记起还有数学作业,于是慌张地打开了数学课本。看着自己一桌子乱七八糟的课本、试卷、练习册时,我希望一天有48个小时,96小时也好啊!于是,每天自己都执意延长晚自习的时间,在摸爬滚打之间找寻着自己的高三复习之道。就算晚归街上人影寥落,迎面而来的是黑黑的阴影,但数着一天的收获,心中涌出的却是股股暖意。
仿铸是不经意间,那些接踵而来的复习被我安排得妥妥贴贴,什么时候背单词、记知识点,什么时候做练习题,什么时候放松,都成为我高三行程单上的一笔。就算很忙,我也会透过杉叶的缝隙,望见那夕阳缓缓坠落,留下绯红的云彩,赞叹在绚丽醉人云霞笼罩下的校园格外动人。
高考结束后,在一大摞复习资料和试卷中,我找到了厚厚一叠横竖交错的表格,看着排得密密麻麻的日程,明白我的高三,打了一场有“计划”的战。
启程妙锦囊:分清优劣,各个击破
哈姆雷特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到了高三,保优,还是补缺,就成了一个问题。有人总是偏激地或只抓优势,或全部补缺,结果却不那么美好。在高三伊始,保优,补缺一个都不能少。
师兄便利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宁波诺丁汉大学 王千一
只要给我一个年份。我就能把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从开始到高潮到结束从头到脚说得头头是道;只要给我一条纬线,我就能把这条纬线穿越的国家的地理气候、风土人情一一列出。可给我一道稍有难度的数学题,我就会冥思苦想、饭不吃、觉不睡地熬上两天,最终却以不得不请教同学告终。这就是我,一个文综很好,数学很差的学生。
当数学试卷上依旧被红叉占满时,高三在夏天的尾巴叩响我的门。我明白只靠几门优势学科无法使高三的天平平衡,更不想因为数学一科就失去了进入梦想大学的机会。于是,我跌跌撞撞地在保优和补缺中前进着。
心情很复杂。数学会用最快的速度让我急躁、不探究竟的缺点一一暴露出来,快速完成优势科目的喜悦往往会在一秒钟后被不能完成数学题的沮丧取代。当看着身边同学都奋笔疾书的时候,我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是不是有点失望?”数学老师的声音在炎热的夏夜里传来,我低头不语,仿怫无声地承认着自己的失望。“对于数学,你的起点不是高三,而是高一。拿去!”数学老师“扔”下几本厚厚的笔记本转身离去。拿起一看。上面详细地排列着高中数学的知识点。
如获至宝,我这只数学“笨鸟”只能加紧脚步。课间的十分钟、回家的路上、临睡前的几秒……凡是能挤出时间,都被数学占据得满满的,但从未放弃优势科目,复习时间一点没压缩。
就这样,眼看着数学成绩一毫米一毫米地提升,而优势科目仍是满意的成绩。初入高三,我坚持着自己“笨鸟”的天平,把头脑化着一个巨大的容器,一边是优势科目的复习累积,一边是数学一点一点的回收。
当高考后,一切都变得风淡云轻时,当身边朋友被我的分数吓了一跳时,我明白,我的两手抓战略起效了。
征程能士语: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
即使是海龟,也要不时上岸享受陆地生活:即使是苍鹰,也要不时盘旋享受栖息时光。死啃书是学习没有入门的表现,善于学习的人更多注重的是效率。学习时,全神贯注;放松时,抛弃烦恼,把每一分钟都充分享受。
师姐建议: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南京大学 刘露露
“加油。明年南京见!”挥手与姐姐告别时,我信心满满地说。我的高三与姐姐踏入大学之门同时来临。我把电脑里的游戏一个个删掉,把书集上一本本科幻小说收进书橱,顺便把平时的顽皮和古灵精怪都隐藏起来,变得规规矩矩。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没有人再抱怨老师的拖堂,也没有人对考试提出疑问,上课时安安静静,下课后平平淡淡。每个人自觉地把各种资料堆放在书桌上,极力营造出一种我们高三了的情境。
一个月后,身边同学脸上的熊猫眼一个赛一个似地变多,教室里嬉戏的声音一天一天减弱,随处可见的只是一堆堆资料,可听的是沙沙的笔划过纸的声音。高三的日子就这样有点沉闷地过着。还记得那天下了场大雨,空气中充满泥土与青草、树叶混合的清新,正在上自习的我们仿佛忽略了天气的变化。偶尔有同学把头伸出窗外,又几秒钟后重新埋头写着。“全体起立!”班主任的声音传来,还是那么威严,“我宣布,现在下课,每个人到操场去。如果想打篮球的,我给你们准备好了。”边说着边变魔术般从身后拿出一个篮球。
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耳朵:不会吧!我们高三了,哪有闲功夫出去玩啊!班上的同学大多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有的甚至手下的笔未停,头也没抬。接着班主任的声音温柔了一些:“同学们,我明白你们的心情。但你想自己的高三只留下每天与试卷、课本相伴的记忆吗?学习要劳逸结合,复习也要张弛有度。不信你们去玩一下,回来保证神清气爽,学习效率更高呢!”
终于有人站起来,慢慢地,教室里的每个人都离开自己的座位。有人从班主任手中接过篮球,身后立即拥起一群人向篮球场走去。当第二天再看到大家时,所有的黑眼圈和萎靡不振仿佛一扫而空,每个人看上去都那么精神饱满。随看的复习中。大家都心照不宣把适度放松当成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灵丹妙药”。上课学得一丝不苟,下课玩得坦坦荡荡,真正做到了“学要学得踏实,玩要玩得痛快”。
又要开学了,又有很多花季雨季的少年们要踏进高三的门槛。经验不多,只此一条;别把高三复杂化。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